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6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西蜀后继无人的根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01-04 10: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西蜀后继无人的根本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 《将苑》-武侯之作,论识别人才之法。
      那么我们先看看标准:
      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穷之以词辨而观其变;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看了标准之后,可以看到诸葛亮在用人方面的最大不足,他在
      识别、选拔人才上存在偏见,“明察则有短而必见,端方则有
      瑕而必不容”《资治通鉴》。
      观诸葛,除了治国征战外,在人员培养选拔上考虑很多,力图
      使西蜀出现贤人汇聚的局面,史料记载:诸葛亮也曾提拔过庞
      统、蒋琬、杨洪等人员,但却没能培养出一名继承自己事业的
      接班人。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诸葛亮的求全责备、查之密、
      待之严,要求人皆完人,对于一些有特长的人才因小弃大,虽
      收录,而不固任之,看看下面这几位: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性格有些高傲,有奇谋,不肯下人,终
      生为用而不受信。
      马谡-字幼常,襄樊宜城人,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为蜀汉“四
      英”之一的蒋琬赞称为“智计之士”,因诸葛不量才节任,随
      器付业而丧命。
      刘封-本寇氏之子,長沙刘氏之甥,先主养封为子,有武艺,气
      力过人,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除之。
      诸葛亮的一些偏颇,处之以极端,使得西蜀很多官员谨小慎微。
      在用人方面,诸葛亮同刘备、孙权、曹操无可比之处,孙权敢于
      放手使用年轻的统帅,周瑜、吕蒙、陆逊等那一个不是年轻人,
      曹操深知:大用者不务细行,对决于袁绍,焚书安士,对待张绣,
      既往不咎。因此“士长于略者,相踵而至”。刘备运用符合中国
      传统的道德操守和品格所到之处均深受礼遇和尊敬,而赢得人心,
      身边存五虎,展翅有龙凤。
      到武侯治蜀时,谋臣猛将相继去世,人才以廖若晨星,到费祎刺
      后,只有姜伯约东挡西杀了。
      在来讲诸葛亮出将入相,内政军戎“事必躬行”,“罚二十以上
      必亲理”,这种做法一导致自己“食少事烦”,二不利于接班人
      的培养,越俎代庖!更影响后任执政者,史书讲:蒋、费二人循
      规有余,进取不足。
      《管仲论》讲: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
      无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充分说明得力接班人的重
      要;举贤荐能,治理国家同样重要。
      由此,西蜀的后继无人与诸葛亮生前培养使用人才上的失误有着
      直接联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4 13:50:55编辑过]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6-01-04 12:49:00 | 只看该作者

小小的鄙视4下楼主~~~复制的格式没整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01-04 13:52: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谢谢您的提醒,我又修整过了!还请您以后继续多提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