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楼上的说的很好阿!我也这么做过!由于对阵时情况也比较多,比较复杂,很难一概而论之,但具体想起来,无非是审时度势,抓住战机,做出具体判断(不一定都正确),我认为有以下这么几点:
一是总揽全局,审时度势。这需要很快的做出决策,看你周围的敌人是谁、兵种是什么(这个应该在开战前就了解好了),有几家,看自己主的将,决定如何录将和是否出击。举个小例子,昨日和人对战,我马腾(剑阁)、敌人刘章(上圭),我看自己主将比较垃圾,连续两指录章的将,抢了庞统,任命为军事,好军事连续报了张飞、马超、姜维、祝融等超级强将,气得章大骂,我抢了他军事,呵呵,结果就不难想像了,一上来虽然没用打什么空城,准备充分了,灭了章,当然章也不敢就直接打武山、陇西,担心我快攻得手;灭了章,下了陇西,这样也就解决了钱粮问题,后顾无忧了,这是录同系君主将的例子吧,当然你也可录不同系将领的;还有就是有时很奇怪,一般主控的城和他周围都有不少的好将,录那的将,也是个不错选择。
二是抓住战机,主动出击。那么是否出击呢,这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在用冀州兵讨论一下的帖子里写过一个类似的例子,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这里举一个也是昨天的例子,我董卓(临江)、敌人孙坚(白帝)、曹操(南安)、孟获(魏兴)、孙策(梓潼),差不多是四面包围了吧,使得你很难一下突破策和操的包围,怎么办呢?守城拖住对手似乎是个无奈的选择(你要开始下空城,结果可能失败的更快,两面是敌人,很难首尾都照顾到),但是对手也不敢轻易去打其他的盟友,因你的存在,对手总归是不太坦实的。进程是坚先杀来(3弓一刀),我诸葛诞、董卓两将两刀一通忙乎,伤亡惨重,坚也没得到多少便宜;后来其他两个盟友先后挂了,另一个盟友灭了策后也挂了,面临一对三的困难局面了,没有胜利的可能,此时,曹和坚一起杀来,建阵出将,又是一通忙乎,曹操居然挂了,孟获也来了,赵云、马超、祝融几路铁骑和坚的水弓(当然此时他的弓也就比较垃圾了,消耗的差不多了)一起杀来,结果是几员强骑兵不会水,也吃透了苦头,先后逃跑阵亡;我后来有点轻敌了,主动出击,先下了坚巴郡,后准备下坚的白帝,正碰到孟的关2铁刀杀来,损失惨重,没下了坚,要不就是一对一的局面了;最后只好守主,建阵、钱粮和兵将消耗殆尽,大概是孟也急了,关2都踩阵了,差一点又将关2擒获,此时孟和坚的水弓配合,没办法抵挡了,此时是8年秋。仔细分析一下,要是你盟友打的好的话,可能你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其实我和咱们团的几个盟友一起配合的时候,也有过一个类似的战例,进程差不多吧,最后是4打1,胜利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三是你要是有好将的话,也可以报给盟友,或者等待盟友报你一个你可以录的军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9 12:12:5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