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朋友们看到这个标题会感到疑惑,魏延子午谷奇计与诸葛亮街亭之战不是背道而驰的吗?两者相互对立,不可并存。采用了子午谷奇计,就不会有街亭之战;有街亭之战,子午谷奇计便是纸上谈兵。
可是经在下娶妻最近研究发现,诸葛亮与魏延在战略上似乎是不共戴天,但是街亭之战中所客观表现出来的事实,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恕在下实在懒得叙述子午谷奇计了,来三国吧做客的新朋友请见谅,请你们自己去找一找资料。
因为鄙人有一个朋友,是个军事迷,就喜欢游山玩水,曾经慕名到街亭一游,考察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后,回来时候给在下带来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在下给大家简单转述一下街亭附近地形的特点。
街亭是一个小镇,在甘肃镜内(废话,大家都知道)。从西安(长安)来的外人,要想直接进入天水境内,就必须经过一条长长的峡谷间的道路,必须通过街亭这座小镇的附近,没有别的道路可走。这条峡谷间的道路有7~8公里长,宽吗,你说宽也行,说窄也行,有1.5公里左右。马谡屯兵的山呢,比较险峻,海拔有三百多米,在道路的北边。(虽然实名叫“南山”,但并不在街亭的南边)。
好了,简介完毕。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街亭之战与子午谷奇计的相似处。
第一、 街亭与子午谷的地形。
前面已经讲过,张合大军要通过街亭,必须穿越过一条峡谷之间的道路,有7~8公里长。
魏延要穿越秦岭的子午道,也要穿越峡谷,有600汉里长。
虽然两者的长度不能相提并论,但是考虑到兵力埋伏部署的问题,蜀军固然可以全部利用这7~8公里长的两边山谷。而长安的魏军要是提前发觉魏延军的动向,要想部署埋伏,最多也就是在谷口附近,有效打击范围撑死了最多也应该是7~8公里。
所以,情况十分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