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37|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张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03-20 08: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身世之迷
(1)屠户。一个靠杀猪卖猪肉为生的屠户。(可能性极少)
(2)书香家第。涿州人告诉我们 :张飞小时候就性情刚强,脾气暴躁,他父亲给他请了几位老师,都被他气走了。他舅舅特地推荐了一个叫王养年的先生来教他。王老先生做过朝廷将官,兼有文武之才,鉴于朝政腐败弃官回乡,以教书为生。张飞对这位先生十分敬佩,在其指点下练文习武,十三岁时就练出一身好武艺,同时通过读书明白不少道理,越发对世道不满,立志要荡平天下救百姓。王先生担心张飞惹出祸来,于是想出一个办法:教张飞练书法、画美人,以有助于融化他的刚烈性格。三年下来,张飞的书画果然大有长进,特别是他的书法别具一格,大受称赞。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03-20 08:57:00 | 只看该作者
二:家庭
(1)妻
* 夏侯氏,夏侯渊的堂侄女,夏侯霸从妹。十三、四岁时出城斩柴,被张飞看中,纳为夫人。夏侯渊死后,将其下葬。
(2)子女
* 张苞,张飞长子。早夭(但留下一子)。
* 张绍,张飞次子。官至侍中尚书仆射。
* 敬哀皇后,张飞长女,刘禅之妻,先被纳为刘禅之妃。后立为皇后,号敬哀皇后。238年卒,葬南陵。
* 张皇后,张飞次女,刘禅之妻。其姊敬哀皇后死后,于238年正月立为皇后。蜀汉灭亡后,随刘禅到洛阳。
(3)孙
*张遵,张苞之子,为尚书。魏灭蜀之战时,随诸葛瞻守于绵竹关,与邓艾交战,战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03-20 08:58:00 | 只看该作者
三:三大战功
(1)独退曹军。当时刘备从襄、樊率十万百姓南逃,曹操率铁骑日夜追赶,到当阳之长阪遭遇,刘备仓皇逃去,让张飞率二十骑断后。张飞据水断桥,林设疑兵,曹兵无人敢前,掩护了刘备。这一故事在演义中写得有声有色,即所谓“喝断了桥梁水倒流”是也。
(2)攻取益州。刘备攻取巴蜀,庞统战死,张飞独率一军从荆州增援,并分定郡县。他用计攻取巴郡,生擒巴郡太守严颜,之后所过必克(不要忽视“所过战克”四个字,据《法正传》记载“今张益德数万之众,已定巴东,入犍为界,分平资中、德阳,三道并侵,将何以御之?”) ,是刘备夺取益州的最大功臣。
(3)巴西大战张郃。当时张郃军进至岩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蒙头、荡石(今四川渠县八蒙山),与张飞军相拒50多天,不分胜负。张飞遂率精兵万余,避开正面,出敌不意,由别道突袭张郃军,诱迫张郃出战,使其陷入狭窄山道之中,首尾不能相救,致遭惨败,几被歼灭。张郃丢弃战马,只带部下十余人从山中小道逃出,率残部退回南郑。这一胜利从战略上挫败了曹操进窥巴蜀的图谋,巩固了“三巴”,并使刘备有了可能乘势攻取汉中,实现了占据巴蜀鼎足天下的战略构想。张飞这一仗对蜀汉事业的贡献极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03-20 08:58:00 | 只看该作者
四:主要官职升迁
别部司马——中朗将——宜城太守,征虏将军,新亭侯——巴西太守——右将军,假节——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西乡侯——谥桓侯

五: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郭嘉、程昱称关羽、张飞:“万人敌”
刘晔称关羽、张飞:“勇冠三军”
周瑜称关羽、张飞:“熊虎之将”
傅干:“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关云长、张益德:“关、张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携上,雄壮虎烈。藩屏左右,翻飞电发,济于艰难,赞主洪业,侔迹韩、耿,齐声双德。交待无礼,并致奸慝,悼惟轻虑,陨身匡国。 ”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03-20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六:性格
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1)张飞对有学问的人很礼遇,如刘巴初降,张飞立即到其家拜访,但刘巴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张飞虽然气愤,但没有抱怨说一句。张飞也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严颜时,严颜宁死不屈,张飞敬重其为人,将严颜收为将领。
(2)张飞脾气暴躁,对士兵非常严厉。刘备时常劝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但张飞不听。果然张飞就是死在其部下之手。

七:张飞的诗赋
据说张飞会写诗作赋,在打败张郃后,他率部巡游真多山,他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真多山游记》:“王方平采药此山,重子歌玉泸山涧。雪,住宿方行。” 十九字的游经,情景交融,言简意深,体现了张飞的个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03-20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八:张飞的书画
张飞喜画美人,擅草书,有“八蒙摩崖”张飞的《立马铭》为证,是张飞打败张颌后在马上用长矛凿崖而成。以下图片是张飞的书法,请欣赏
贴子相关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03-20 09:01:00 | 只看该作者
《三国志.张飞传》记载,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刘备曾告诫他:“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后来,他率兵欲会合刘备伐吴,果然被他的部下杀了。好刑杀、鞭挝下士,这可能与粗莽有关,但主要是不爱恤部下。

邓拓《燕山夜话》有一篇《由张飞的书画谈起》,说相传张飞擅长书法,还会画画,北京出版社印行的一本《标准习字帖》的《编后》,就把张飞作为武将中的书法家。邓拓找了很多材料说明这一问题。比如,南北朝时代梁陶宏景的《刀剑录》说张飞初拜新亭侯,命匠人炼赤朱山铁为一刀,刀上铭刻“新亭侯蜀大将也”几个字,有人说,这《新亭侯刀铭》就是张飞自己写的。还有,明代有一部《丹铅总录》,说涪陵有张飞刁斗铭,文字极工,是张飞自撰自写的。更让人惊异的,当是相传张飞在八蒙山大破张郃之后,留下的《张飞立马铭》,又叫《八蒙摩崖》。这段铭文是明代在四川流江县八蒙山(一说在渠县)山崖上发现的,写着:“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蒙,立马勒铭。”据说,现在虽然壁裂字毁,无法再找到这个摩崖石刻的残迹,但还能看到清代光绪年间的一个拓本,上面有清末胡升猷的题识。另外,明代卓尔昌编的《画髓元铨》也记载:“张飞,……喜画美人,善草书。”

还可以找到一些材料说明这一点。比如,元代吴镇有一首题为《张益德祠》的诗便写道:“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车骑便是张飞,他于章武元年(221)拜车骑将军。照吴镇的说法,张飞的书法很有造诣,连三国时著名书法家——魏的钟繇、吴的皇像也恐怕比不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03-20 09:02: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历史上的张飞虽然骁勇威猛,却不一定粗率横莽,至少,他应该有一些文士的素养和气质。

但是,我们现在从《三国演义》和其他地方看到的,却是一个猛而莽的张飞,丝毫没有文士的风度和素养。

他的长相打扮就十分粗莽: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脸是黑的,满脸胡子是黑的,头巾、衣服,甚至坐下马都是乌黑乌黑的。

在唐代时,张飞大约就是以这副模样特征而招人喜爱的。李商隐《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应该是个证明。这里所谓“张飞胡”,既应是长得胡里胡气,更应是性格的胡莽粗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03-20 09:05:00 | 只看该作者
在后来艺人笔下,莽张飞的这一性格更鲜明突出了。

《三国演义》里,“怒鞭督邮”使我们第一次领略到这一点。这在历史上倒实有其事,不过“怒鞭督邮”的不是张飞,而是刘备。那是刘备因平黄巾有功升安喜县尉,听说督邮到了县上,奉诏要免去他的职务。刘备想见督邮说个明白,督邮称病不肯相见。刘备这才大怒,带了吏卒闯进传舍,谎说奉州官之命捉拿督邮。把督邮从床上捆起来,拖出县城,解下系印的绶带系住督邮的颈脖子,绑在树上,着实用鞭杖打了百余下,还要杀掉他,督邮求饶,这才作罢。刘备也因此而弃官亡命。这在《三国志.先主传》及注引《典略》都有记载。刘备这时血气方刚,颇有战功却只得一个小小的县尉,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火,偏又遇上小小的督邮欺人太甚,当然火上浇油,要发作一通。这本来很正常,只是演义家把刘备写作仁厚的典型,这类事便不宜算在他的名下,恰好这类事符合人们心目中张飞的莽爆性格,移花接木便很自然了。

《演义》写此事还算有分寸。这之前的《三国志平话》,便不只是用鞭子打几下了事。刘备加官赴任之前,张飞还打了向刘备索要钱物的十常侍之一,打下两个牙,满口流血。刘备得补县尉,定州太守有意刁难,张飞又把太守和太守夫人、衙内兵卒一应人都杀了。待督邮到县,张飞不仅当胸一百大棒,当即把督邮打死,还将他分尸六段,将头挂在北门,脚吊在四隅角上,尔后和刘、关一起领众往太行山落草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03-20 09:05:00 | 只看该作者
《三国志平话》里,张飞还活活摔死了袁襄。袁襄是袁术的太子,刘备占了徐州,袁术却派袁襄引兵来取徐州。张飞奉刘备之命作为接伴往南迎袁襄。行三十里到得石亭驿,迎着袁襄,相见礼毕,举杯饮酒,因话不投机,两人对骂起来,尔后袁襄要打张飞,张飞恼起,一把拿住袁襄,用手举起,一下便把袁襄摔死在石亭上。元杂剧也有这个剧目,题目便叫《摔袁祥》(袁祥即袁襄)。

张飞的粗莽表现在嫉恶如仇、直率干脆、胸无宿物上,让人觉得可爱。他也用智,不过他的智也总带着莽直之气。《三国演义》和其他民间创作传说还有很多这类例子,不必一一细说。

这当然是历代民间艺人进行理想化再创造的结果。没有他们的精心创造,就不会有这样一个莽得可爱,个性鲜明的张飞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