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kyzy_fz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特好玩的游戏,大家测测自己是三国中哪一位将领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06-02-13 16:56:00 | 只看该作者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呂布》。

  呂布,東漢末年董卓部將。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人。素以勇武著稱,使一枝方天畫戟,箭法高超,號稱為飛將軍,三國時代最優秀的武將。原為荊州刺史丁原的義子,後投靠董卓為義子。王允用連環計使呂布殺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蟬。西元一九八年在徐州被曹操擒殺。一生有勇無謀,反復無常,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後人有詩歎道:

洪水滔滔淹下邳,當年呂布受擒時。
空余赤兔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縛虎望寬今太懦,養鷹休飽昔無疑。
戀妻不納陳宮諫,枉罵無恩大耳兒。

[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06-02-14 00:46:00 | 只看该作者
占算的結果, 志宏 的代表武將是《張郃》。

  張郃,字雋乂,河間鄚縣人。文武兼備,好儒士,善於治軍,有古將之風。初為袁紹部將,後為郭圖所譖,遂降於曹操。歷經三代,前後征戰,多有功績,累遷至鄚侯征西車騎將軍。後於劍閣中諸葛亮之計,伏殺於木門道口,諡曰壯侯。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06-02-14 00:56:0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华佗.好多华佗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06-02-14 00:59:00 | 只看该作者
占算的結果, 李蒙 的代表武將是《袁紹》。

  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商水)人。漢靈帝時為中軍校尉,領導皇宮禁衛軍,靈帝死後,他帶兵進宮殺盡了宮中宦官。董卓控制國家大權時,他從冀州發兵討伐董卓,成為諸侯軍的盟主,在諸侯混戰中勢力進一步擴大,成為當時兵將最多的豪強。但在與曹操決戰時,因不聽謀士的良言,在官渡被曹操擊敗,不久病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06-02-14 01:01:00 | 只看该作者
代表武將是《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em09]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06-02-14 01:04:00 | 只看该作者
趙雲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06-02-14 01:09:00 | 只看该作者

  占算的結果, 代表武將是《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義。年輕時曾用奇謀截取州官方文件化解地方之危,因而聲名大噪。孔融因仰慕而常照顧太史慈母親,後來黃巾賊圍攻孔融,太史慈突圍討救兵解了圍。投靠同郡的劉繇時,曾與孫策肉搏並奪下頭盔。後來被孫策所抓而投降(參見註一)。劉繇死後與孫策約定日期去安撫劉繇的無主一萬多士卒,並且如期而返(參見註二)。曾平定劉磐之亂,孫權因此把南方託付給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06-02-14 01:09:00 | 只看该作者
算的結果, 张飞 的代表武將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西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西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西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西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西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西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不好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06-02-14 01:17:00 | 只看该作者

我按照我的生日算出来是曹操,我生日后一天是孙权,我生日前一天是刘备

结果让我开始有点迷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06-02-14 01:18:00 | 只看该作者
 孫策,字伯符,孫堅長子,勇猛無比,廣交英傑,如周瑜即乃其義弟。孫堅於討伐劉表時戰死,他便往投袁術,後以傳國玉璽作抵押借兵,短短八年間,平定了整個江東, 並使其迅速蓬勃發展,打下了吳國的基礎。曾挾死一將、喝死一將, 故被人稱為「小霸王」。可惜在他事業如日方中時被刺身亡,功敗垂成,死時才二十六歲,甚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