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信步漫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智者联盟",智者接龙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7-09-28 10:14:00 | 只看该作者
哭天嚎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7-09-28 10:19:00 | 只看该作者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底子:质地。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usedafteranadj.,noun,adverborverb,etc.toformanadverbialadjunct〗。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杜甫《越女词》
【名】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theearth〗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地宫(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阴间);地脉(风水);地遁(隐入地下;入土而逃)
地面;陆地〖ground;land〗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李白《静夜思》
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处);地市(地下的市镇);地平(地面平坦)
土地;田地〖land;fields〗
殚其地之出。——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领土,属地;地区〖territory〗。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我接:地动山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7-09-28 23:32:00 | 只看该作者

52楼都已经接回到智字了,还接啊...

那就继续吧..


yáo
(1)
(形声。从手,本义:摇动;摆动)
(2)
同本义 [swing]
摇,动也。――《说文》
摇,作也。――《尔雅》
摇者不定。――《管子·心术》
复命摇作。――《庄子·则阳》
夹而摇之。――《考工记·矢人》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古诗十九首》
蒙络摇缀。――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痒不得搔,痹不得摇。――柳宗元《断刑论》
摇头而歌。――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动摇承之。――清·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摇旗打鼓(四处张扬,闹得满城风雨);摇铃打鼓(摇旗打鼓);摇颭(摇摆颤动。形容女人走路的妖娆姿态);摇风(谓风吹摆动);摇摆气势(摇头摆尾,虚张声势);摇席破座(兴奋得坐不安移);摇唇鼓舌(凭借能言善辩而游说煽动)
(4)
动摇 [shake]
本根一摇,忧患非浅。――《新唐书·狄仁杰传》
(5)
又如:摇心(人心动摇);摇易(动摇更易);摇悦(一会儿动摇,一会儿喜悦的矛盾心理)
(6)
骚扰 [harass]。如:摇毒(骚扰为害);摇乱(扰乱;作乱)

我接:摇旗呐喊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07-09-29 08:26:00 | 只看该作者


大声叫,呼:喊口号。喊叫。呼喊。呐喊。

【动】
(形声。从口,咸声。本义:尝味)
同本义〖taste〗
狄牙能喊,狄牙不能齐不齐之口。——《法言·问神》
大声呼叫〖shout;callout;cry〗。如:喊应(喊叫;招呼);喊冤(呼叫冤屈);大喊(如由于痛苦、生气或要求援助或怜悯)
唤醒〖wake〗。如:请在明天早晨六点喊我
召请;呼唤〖callsb.;summon〗。如:忽然有人喊了我一声

我接:喊冤叫屈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7-09-30 08:22:00 | 只看该作者

【动】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同本义〖bend〗
屈,拗曲。——《广韵》
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正字通》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系辞》
猬缩蠖屈。——马中锡《中山狼传》
不可屈伸。——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安能屈豪杰。——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屈膝叩首。——清·方苞《狱中杂记》
不当屈。——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酒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伸(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的尺蠖)
委屈;冤屈〖feelwronged;putsb.togreatinconvenience〗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书一屈字。——明·高启《凫藻集·书博鸡者事》
求一屈己。——清·刘开《问说》
被诬负屈。——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屈官司(冤枉官司);屈致(随便招请,使人受到委屈);屈事(冤枉事);屈驰(委屈);屈气(怨气);屈漾(屈央,屈恙。冤枉);屈厄(委屈困顿)
屈服〖subdue;yield〗
屈人之兵。——《孙子·谋政》
屈人之兵而非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又如: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挠(屈服顺从);屈伏(屈服)
治理,收治〖administer〗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
【名】
古邑名〖Qutown〗。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吉县北,盛产良马
姓。春秋楚王族三姓之一。如:屈突通(唐昌黎人。后居长安。唐时官至兵部尚书。后平定王世充有功,拜右仆射,封蒋国公);屈突(复姓);屈宋(屈原与宋玉。二人都以辞赋见称)


【形】
假借为“崛”。高起,突出〖towering〗
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汉书·叙传上》
假借为“倔”。直傲不屈〖stubborn;unbending〗

我接:屈己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7-10-02 19:18:00 | 只看该作者

(1) ㄖㄣˊ

(2)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3)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4)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5) 郑码:OD,U:4EBA,GBK:C8CB

(6) 笔画数:2,部首:人,

【子集中】【人字部】 人 ·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0

解釋:   〔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我接:人多势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7-10-04 10:32:00 | 只看该作者
众说纷纭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7-10-04 15:41:00 | 只看该作者

哥们,你终于来了,这里都快成为我的桃花园了,我自己灌自己的哈

【形】
(形声。从糸(mì),云声。双音词“纷纭”。本义:多盛的样子)同本义〖numerousanddisorderly〗
纭,数乱也。——《玉篇》
纭纭
〖numerousanddisorderly〗形容多而乱

我接:纭纭众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7-10-05 15:04:00 | 只看该作者

【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grow〗
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说文》 生,出也。——《广雅》
生,生长也。——《广韵》 自无出有曰生。——刘巘《易义》
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 生好物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 生于道左。——《诗·唐风·有杕之杜》 【名】
生命〖life〗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者。——〖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形】
天生,生来〖innate〗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又如:生巧(天生巧慧);生来(天生。从小时候起;从来);生才(天才;英才)
生的,未煮熟的〖uncooked〗
【副】
机械地,无意识地〖mechanically〗。如:生凑;生搬硬套;生是(硬是);生各支(生各扎,生扢扎。活活地,硬是);生擦擦(生察察。平白地,活生生地);生可擦(生磕擦、生扢察。生生地,硬硬地)
很、甚、极其〖very〗
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窦娥冤》
我接:生龙活虎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07-10-06 10:13:00 | 只看该作者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

名】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同本义〖tiger〗,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Pantheratigris),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形】
比喻威武勇猛〖brave〗。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
比喻残酷凶暴〖cruel〗
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
【动】
[方言]∶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suddenlyturnhostile〗。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吓唬。也作“唬”〖intimidate〗。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我接:虎落平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