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信步漫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俺打天下的那些岁月——刘备正传》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06-11 10:08:0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回:与虎谋皮(依附吕布)(4)
  文/周舆(罗衾不耐)
  
  刘备显然就是传说中的那个给根棒槌就当针(真)、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他总是像孩子那样,喜欢把一个游戏玩到底。吕布暂时保护了他,刘备好了伤疤立即忘了疼,在小小的沛县疯狂地聚草屯粮,扩充人马。
  现在可以看出刘备与吕布的高下了,刘备远远比吕布得人心。或者说吕布暂时被丹阳兵所借重,却从来没有得到徐州人的认可。为此,哗啦啦、哗啦啦像流水一样,刘备身边立时聚拢了一万兵马。显然从糜竺到陈登,徐州上下还是心向刘备。
  一万兵马在这个时候可不是小数,甚至能够成为打天下的本钱了。不过,要把这一万人带成威武之师却需要时间和机会。那时,兵不是越来越多好,关键得有战斗力。当年曹操丢了兖州,但他那支军队远比吕布军有战斗力,因此游刃有余地收复了失地。
  尽管刘备也喜欢冲锋陷阵,但他不了解自己其实是个政治家,领兵打仗真不是他的强项。吕布看见刘备像吹泡一样膨胀起来,眼睛红得都流血了,于是立即领兵来攻。
  那时,刘备弱小,袁术来打,吕布不答应。现在刘备强大了,吕布却不答应了。不过,一下子撕破脸皮,还是有些尴尬。于是吕布找了一个借口,那就是刘备军掠夺了吕布的军马。这样的事情不是不可能,作为军人搂草打兔子的事情也是常有的。吕布现在的人马未必比刘备多,却敢于向刘备发动攻击,可见刘备和他的兄弟们军事能力确实让人怀疑。
  有趣的是,刘备向来打有准备之战,对于强大的敌人从来不抱获胜的期望。于是,刘备一触即溃,逃之夭夭。
  在徐州,刘备两年来过的日子像做梦,甚至像梦游。他迷迷瞪瞪入了局,又稀里糊涂地出了局。至此他又面临着艰难抉择,到底去哪呢?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刘备的身边总是跟随着那些忠心耿耿的兄弟,这也是他得点阳光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瞬间灿烂的资本。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第13回:狐假虎威(依附曹操)。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8-06-11 10:22:00 | 只看该作者
这段要是有个人编成评书,然后现场观看,一定是非常精彩,我现场听过一次评书,讲的是肖飞买药,嗑着瓜子,喝着茶水,听着评书,很爽的[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8-06-11 10:23:00 | 只看该作者
123打了几个飞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8-06-11 10:26:00 | 只看该作者
打了n次一个也没弄到,昨天最后一把关2还被抓,不刷了,浪费感情,一无所获[em06][em06][em06][em06]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8-06-11 10:30: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昨天还真打了一个..兴奋..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8-06-13 08:24:00 | 只看该作者
《俺打天下的那些岁月——刘备正传》
    第十三回:狐假虎威(初依曹操)(1)
    
  
  三国虽是乱世,但老天爷却还严格遵守着江湖规矩。有道是,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刘备得徐州不是因为自己打的那场败仗,而是因为自己好人的名声,更得力于吕布和张邈背后捅了曹操一刀。现在吕布也捅了他一刀,真是一报还一报,他们俩的帐算是清了。因此,刘备轻易失去徐州,但还不至于过于记恨吕布,于是也就反主为客乐颠颠地投靠吕布去了。
  后来吕布接纳刘备,仍算是吕布有恩于刘备。刘备在小沛很快又码了万把人,正在兴头上,却被吕布当头打了一记闷棍,这事放谁身上也受不了,刘备能不恼羞成怒吗?这口气说什么也是要出的。打人不打脸,要不比背后捅刀子还令人难堪。但吕布也许不这么看,因为刘备不念吕布的恩情,不老老实实在小沛呆着,却与俺吕布争夺徐州有限的资源,擅自码人,下一步肯定还是要拿吕布开刀,这真是忘恩负义呀。俺吕布如何能饶得过刘备?这下子,三国历史两位大混混的梁子算是结死了。
  曹操很痛快地接纳了刘备。他们其实是老相识,多年前刘备就曾经为曹操跑过腿,帮助曹操募过兵。对于这些最底层的工作,刘备很是得心应手,但曹操却未必做得来。后来,在郯城刘备与曹军也死磕过一回。不过,怨有头债有主,那时刘备还是公孙瓒的部下,袁曹联盟的头号敌人不是刘备,而是公孙瓒,事实上刘备现在还没有资格成为曹操不共戴天的死敌。既然如此,这样的人能收一个就收一个吧。
  不过,曹操得以帮助刘备,主要还是为了制服吕布。现在,刘备还没有被曹操收为部下,而是继续以一个独立大队的面目出现。在曹操眼里,刘备现在的主要价值还是对吕侧翼构成威胁。
  经曹操表奏,刘备第一次正式成为豫州牧。以往刘备已经做过两回挂名豫州刺史了,一次是陶谦让做的,是为了防备西面的曹操;一次是吕布让做的,也是为了防备曹操。曹操一出手就让刘备做了州牧,现在朝廷的确是在曹操手中,这个州牧的头衔可是货真价实的,含金量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曹操、刘备和吕布似乎是三个数学家,他们仨在徐州一带孜孜不倦研究了排列组合问题,几乎尝试了所有可能。
  很快,刘备又回到了小沛,真可谓三进山城了。这次回来,他还带着曹操给的兵马和钱粮,不久又聚拢了数千人马。这时曹操显然对刘备抱有很大期望,希望他能在剿灭吕布的斗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但刘备能够做到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06-23 08:16:00 | 只看该作者
《俺打天下的那些岁月——刘备正传》
  第十三回:狐假虎威(初依曹操)(2)
  
  
  事实上,从刘备在中原的表现来看,他只是个政治家,而不是一个军事家。他有聚人的无限魅力,却没有足够的军事才能。也许刘备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他显然把码齐人快意冲杀当作战争了。少年时代率领保镖队,刘备是这样;后来在夷陵时率十几万大军伐吴时,刘备还是这样。
  此时的刘备干了一件非常漂亮的事情,那就是击斩杨奉、韩暹。三国志上说,是刘备主动出击,还“尽斩之”。但北宋的司马光先生打死也不相信刘备有在战场上击败这两位老江湖的能力,于是在《资治通鉴》里把刘备这次成功归为他用计骗来老杨,在酒席上突然将其拿下。事实上,刘备搞政治时总是很帅很能干,几乎所有的胜利也都来自政治,而不是军事。后来,他再夺徐州,也是一次政治上的胜利。
  杨奉曾经是黄巾支脉白波贼的一个首领,后来投靠董卓大将李傕。在李傕、郭汜一人劫天子、一人质公卿的时候,杨奉想暗杀李傕,结果事情败露,只好逃走。后来献帝逃到杨奉军营,杨奉和董承、韩暹保着小皇帝辗转逃到洛阳,并从小皇帝那领了高官。可惜他们都没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也不具备过人的才具和声望,小皇帝在他们手里没几天就徒然成了烫手的山芋,被后来赶来的曹操“请”走了。后来,杨韩二人先后投靠袁术和吕布,誓死与曹操为敌。但因他们没有地盘,并在政治上已失去合法的名分,只能成为一支打家劫舍的流寇,在扬州、徐州之间祸害百姓。
  韩暹曾领过“大将军”和“司隶校尉”,杨奉领过“车骑将军”,又有过保护小皇帝的名分,他们作为吕布的一支战略游击队直接威胁着曹操刚拿下的豫州和小皇帝的新驻地——许都。刘备能够除掉他们,是为曹操解除了一个心腹之患。要说刘备能够报答曹操的,大概只有这件事了。
  但刘备做的也就这么多了,尽管他喜欢驰骋疆场,但遇到强大的敌手,他总会乖乖认输。吕布早与刘备撕破脸了,现在刘备第二次在他眼皮子底下发展势力,吕布岂能坐视。于是,当吕布打退了袁术的进攻,立即派手下最得力的大将——中郎将高顺和北地太守张辽领大军来攻小沛刘备。结果刘备继续上演一触即溃的故事,再次抛弃老婆孩子,单身独骑落荒而逃。夏侯惇领兵来救,也以及来不及了。
  不过,这次失败与以往不同了。他刘备只是一个打前站的,在他的后面还有令人生畏的猛虎曹操。刘备没跑多远,就在半路上(梁国,今安徽砀山)遇到了亲自领兵赶来的曹操。看来刘备以后不当皇帝都不行,他走的地方从小沛到砀山,再到以后的汉中,亦步亦趋地跟他的老祖宗刘邦踩到了一个点上。而且,刘备还是个文化人,这也符合三国时代的要求。现在,“原来刘项不读书”是混不下去的。
  刘备见到曹操,像见到了亲人。曹操见到刘备也大喜过望,刘备在徐州一带已经辗转了好几年,深知这里的山川道路,更了解吕布的为人,有他带路何愁吕布不灭。于是二人并辔而行,身后是数万大军,直奔徐州。刘备现在也满心憧憬,等打下徐州,俺还要再做徐州之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8-06-25 08:26:00 | 只看该作者
《俺打天下的那些岁月——刘备正传》
    第十三回:狐假虎威(初依曹操)(3)
      
  曹刘进军的场面可以想象,也非常感人。刘备与曹操并辔而行,身后是曹操的数万大军,刘备整个一狐假虎威。但俺实在无法鄙视刘备,只觉得心酸。老刘实在不易,现在这点风光还是仰仗曹操获得的,可他的老婆孩子还在吕布的手里。按照那时的国际法惯例,刘备的女人肯定是让吕布过了手的。
  有道是一物降一物。刘备军团的打法是典型的敢打敢冲型,遇到了猛将如林比他们还狠的吕布军团,就立时怯了阵。关羽和张飞那时都没有改变乾坤的能力,直到现在他们还都是寂寂无名之辈。而凶猛的吕布军团遇到了攻守兼备的曹操军团,却也一点脾气也没有。
  曹操给了刘备足够的礼遇和信任,并没有让他作为一个跟班一路相随,而是让他沿途收拢部队,尽量独当一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刘备作为联军的一员,表现总是出色的,以后这个角色他还将扮演数次。曹军一路势如破竹,刘备刚刚聚拢起来的小小队伍也在侧翼予以配合。但陈寿对刘备厚爱有加,甚至不惜颠倒主次,在《三国志》里成了“曹公……助先主围布于下邳”。
  曹操与吕布事实上早在兖州就分出了高下,吕布那时占了天时、地利与人和,但曹操知道吕布的斤两,一开始就没把他回事,最终也的确三下五去二地赶打跑了吕布。以后吕布遇到曹操就一个字:寒。这次曹吕之战一开始就成一面倒之势,而且曹操就是要让吕布心惊,让徐州老百姓胆寒,结果又把彭城被屠了,吕布地盘尽失,只好龟缩在下邳城里,打起了他并不习惯的守城战。
  这是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的事。秋天来了,曹操掘开沂水和泗水猛灌下邳,一连灌了三个月。城里城外一片汪洋,然后都结成了冰茬子。眼见得出不去了,神仙也救不了了。
  下邳城里的粮草并不少,但吕布的手下却逐渐失去了耐心和忠诚。按理说吕布与他手下大将也是同生共死的兄弟,但他们这种关系似乎又与刘备他们不同。吕布是要面子的人,他的手下也以他马首是瞻,但前提是吕布的确得像一个大哥。他们跟着吕布过过好日子,也遭受过无数挫折,但这次似乎不是挫折那么简单了。他们厌倦了,生了二心。而刘备好就好在这里,他在关羽张飞面前他从不绷着,也把失败当作家常便饭,动辄扔掉老婆孩子也不在话下,这些无疑提高了关张的抗击打能力,最终刘备让两个兄弟都锻造出一颗坚强的心脏和有两层皮的脸。
  我最爱的人伤我最深,不是能干的高顺和陈宫出卖了吕布,而是吕布最信任的候成、宋宪和魏续出卖了他。候成他们把高顺和陈宫绑了,投降可曹操。吕布带领部下登上下邳南门(白门楼),满目是黑压压的曹兵和已经倒戈的部队,知道大势已去,无心恋战。吕布这时的表现,还是很汉子,并不像《三国演义》里那么衰。他对左右说:“候成他们投降了,我也不怪他们。事到如此也没办法了,我这条命算是撂这了。也别浪费,你们就把我的脑袋割下来,送给曹操吧,搞不好还弄个万户侯干干。”部下哪敢,吕布于是开门投降。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8-06-28 08:44:00 | 只看该作者
《俺打天下的那些岁月——刘备正传》
  第十三回:狐假虎威(初依曹操)(4)
     
  对于徐州,其实曹操祸害得更厉害。但他是强者,他得到徐州后有足够的力量去保有它,能够给那里的人民带来永久的和平。这也是陈登和他老爹在刘备失败后,坚决抛弃吕布而选择曹操的原因。假如徐州人民可以自由选择他们的领导核心,刘备无疑是第一人选,曹操最多是第二位的,而吕布根本是不够格的。吕布困守孤城,不仅是战之不利,其实也是内外交困的结果。在这一点上,也跟公孙瓒困守孤城也差不多,都是丧尽人心、众叛亲离的结果。
  这时,曹操领着刘备与一干文臣武将兴冲冲地走上了白门楼。在他们面前,是乞降的吕布。曹操对吕布军团也许很轻蔑,但对勇武的吕布本人却颇忌惮,因此看见吕布的第一句话就是:“来人呀,还不赶紧把这小子给我捆起来!”曹操的手下也吃过吕布的苦头,对这个混世大虫也是又恨又怕,于是拿着绳子上前就把吕布绑了一个结结实实。也许被捆得太紧,吕布的胳膊被勒出了血,于是吕布请求曹操稍微把绑绳松一下。曹操说:“捆你这头猛虎,俺能不紧点吗?您就先就和就和吧。”
  吕布意识到今天难逃一死,于是向曹操苦苦求饶。吕布久经战阵,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只是他为人太没品,心中功利心太重,而不存信义二字,求饶的事他做的出来。而且他求饶的方式,既是大言不惭,也是动之以利:“过去最能给您添堵的不就是俺吕布嘛,现在俺也让您给灭了,天下还有什么愁事呢。您看这样行吗?以后俺就跟着您了,您带步兵,骑兵嘛您就交给俺,到时候看咱俩是不是仨月就能统一中国!”曹操一听沉吟不语,吕布又把祈求的目光对准了刘备,说道:“玄德弟呀,你还记得吗?当年是俺捅了你一刀,但也没赶尽杀绝呀!俺是不是又收留了你?俺是不是辕门射戟替你在纪灵面前挡了驾?今天你是座上客,哥哥我却成了阶下囚,还被像牲口那样绑着。念在过去的交情,你就不给哥哥我说几句话吗?”
  刘备微笑地对吕布说:“哥哥,你别急,这个忙小弟肯定是帮定了。”于是转过头来对准备为吕布松绑的曹操说:“别呀!难道您忘了当年丁建阳、董太师是怎么死的了吗?”曹操一听恍然大悟,吕布不是猛虎而是一条狼呀,是一条喂不熟的白眼狼呀,自己要是收留了他,难保有一天不会成为丁建阳第二、董卓第二!于是立即下令将吕布处死。
  吕布差一点就把曹操忽悠了,本来满心是起死复生的欢喜,不想刘贤弟不但不帮忙,还轻轻一句话就把自己的小命给送了,能不恼羞成怒吗?于是这个三国时代最令人悲悯的苦孩子,在临终前对刘备发出了恶狼般的怒吼:“你这个大耳贼,你这个骗子手,忒他妈的说话不算数!”看来在残酷的中国历史上,我们无法看到像《勇敢的心》里华莱士临终前那声为了自由的呐喊,而只能看到尔虞我诈的残酷,好像几十年前抗联英雄赵尚志被打了黑枪后也说了类似的一句话。现代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似乎与1800年前别无二致。
  吕布之死,其实不能怪刘备。刘备让吕布送命,一不是为了报私仇,否则你就小看刘备了;二不是阻挠曹操收留吕布而壮大实力,谁都知道吕布不是一个能在人之下的人;三不是替曹操除掉心腹之患,刘备不会那么傻疯了。其实,现在刘备担心的是嫁入吕布不死,会取代他在曹操阵营里的位置。少了吕布,刘备以为可以大展宏图了。吕布死了,曹操手握兖州、豫州和徐州,与袁绍一道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军阀集团。那么,曹操该如何对待曾经的一路诸侯刘备呢?这不仅是曹操一个的难题,事实上也是那个时代的一个难题。而刘备又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而他又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欲知后事,请看第十四回:青梅煮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8-06-28 08:44:00 | 只看该作者
《俺打天下的那些岁月——刘备正传》
  第十四回:青梅煮酒(1)
     
  三国是一个奇怪的时代,所谓的农民起义并没有引发改朝换代的热潮。相反,各路英豪正是借着镇压黄巾军和叛军董卓才得以起事。诸侯们都有足够的能力,镇抚地方都不是一回事,像刘岱和孔融那样连黄巾都对付不了的忪包毕竟是少数,而各地人民也的确把。同时,汉室的气数似乎也未尽,小皇帝也没有对不起大家,英雄们打江山的信念似乎都不那么坚决。
  因此,最早冒头的董卓和公孙瓒遇到挫折便都退守到的三亩地热炕头上了。刘表、刘璋之流更是坐壁上观,甚至袁绍到了官渡之时举止仍像梦游,因为儿子生病便轻易放弃趁虚攻击曹操阵线的机会。那时对天下志在必得的主,似乎就是三位,那就是江东孙家,转战中原的曹操以及本书的主人公——刘备。他们最终得到天下绝不是偶然。
  英雄的定义似乎很简单,就是想干大事并能干大事。以刘备出道这些年的表现,曹操自然知道刘备是英雄。但问题来了,曹操收过无数文臣武将,但一路诸侯,特别是一个英雄级的诸侯还没有收过。这该怎么办呢?曹操该如何对待刘备呢?曹操如何对待刘备,事关当时的局势,甚至是三国历史的走向。
  刘备惦记着徐州,曹操清楚,但能让刘备走吗?回到许昌,曹操给了刘备一个“左将军”的位子,但曾经的豫州刺史和徐州牧都不再提及。曹操也没有亏待刘备的两个兄弟,关羽和张飞都做上了名正言顺的中郎将。
  左将军一职,这在三国时代是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卫将军的最高武职了。在名义上,刘备又上了一个台阶。三国时代还有一个趣事,那就是只要得到一个职位,别管谁给的,也别管以后是不是成了你死我活的敌人,得了也就是真的了。刘备后来一直无比珍视这个职位,始终把它印在名片上的第一行,直到自立“汉中王”。
  但刘备得到是一个空头衔,地盘和实际的兵权都失去了。这当然不合刘备的心意,但曹操没有做错。那时,拥护汉室对谁来说都是一句空话,历史需要的是重新打出一个剪灭群雄的新皇帝。让刘备继续领有徐州,那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情。无论曹操是否拥护汉室,至少他不能让苦心得来的三州之地再次陷入分裂之境。这三州之地是曹操统一天下的根据地,不是可以随便奖励给别人的礼物。
  其实,曹操完全有可能杀掉刘备,他的部下也是三番五次这么劝他的。但他和郭嘉却觉得杀刘备有失人望,终于没有动手。这也是三国时代的妙曼之所,人望是一个很值钱的东西,是一个影响历史走向的重要因素。那时甚至统一天下都不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因为小皇帝毕竟还没死,各地也都在朝廷命官手里,你拿什么统一天下。特别是曹操还拥戴着皇帝,这没有什么可“令”诸侯的,反到使统一天下的步伐受到很大的障碍。换句话说,你可以去征服诸侯,但没有理由去杀害诸侯。跟你对抗不是被杀的理由,除非他们残民害民。这是一个军阀割据的时代,但在很多方面似乎害保持了和平时代某些气象,舆论和民意都继续发挥着微妙的作用,对历史发展脉络具有不小的制约力。
  到此时,刘备虽没有被彻底被封杀了。要是没有以后的意外,他也许会终老许昌。刘备也深知自己处境危险,他的对策是每天带着人再左将军府的后园种菜。戏又点过,以前他在村里时最多是个惰农,织过席子卖过鞋,做的都是手工业,没听说他还嗜好农业。曹操有点看不过去了,干脆来找刘备,要亲眼看看这小子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