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聚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生————阶下囚————老大?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02-09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岁数的点儿,在被逮住后最愿意出钱了事,另外他们很胆小,太年轻的米,他们不敢要,三十多的正好”,老赵胸有成竹头头是道。于是,当点儿们褪了裤子露出家伙正欲偷欢时,突然出现了红袖标,并被“咔嚓咔嚓!”地照了一通相,并二话不说就要往派出所带,此时的点儿们没有不慌了神的,没有敢不乖乖掏钱的。

“放鸽子首先要在气势上压倒敌人。”老赵每每提及往日的辉煌战果,都要得意地大笑一通。   老赵确实做到了知已知彼,但他并没有百战百胜——他遇上了个太小气的或是怕老婆的点儿,那点儿去派出所报了案。于是,老赵来到了我们身边,每天给我们讲各地的米有什么特点,比如南方的米浪水大,四川的米吃得住折腾,东北的米骚劲来了收拾不住等等,还给我们抽丝剥茧,一个个讲他透米过程。   操!起初我很愕然——这么忠厚的脸,这么下流的话!但是,看着别人都听得津津有昧,时间一长我也就习惯了,话说回来,老赵讲的还真有点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02-09 16:10:00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七 窝囊的老山东

在五院四号里,老山东可谓元老。   老山东有四十五六岁,正宗的山东人。同千千万万在本市打工的外地人一样,老山东在老乡的介绍下,把老婆孩子放在家里,自己来到本市这个畸形繁荣的都市淘金。可是金哪有那么好淘!老山东做过车工、钳工、泥瓦工,但都没挣什么钱,淘来的金仅能糊口,情急之下怎么办?偷呗,于是老山东来到了我们身边。   入监之初的老山东曾饱受水土,尽管现在已混得不服水土、不倒马桶、不擦地了,但仍然深深体会到了外地人在号子里生存的不易。无奈,老山东只有隔两个月写一次明信片,让远在老家的老婆邮五十块钱,或两双五块钱的黄胶鞋、两件廉价的背心裤衩来。每当想到自己没给家里挣上钱,反而要让家里为自己花钱时,老山东布满皱纹活象六十岁的脸上就要肌肉痉挛抖动一番。

这情景让我们都很心酸,但是,号子里流行“老子管逑你那么多,老子还穷得跌跟头”!因此,老山东在当板油服水土时,没有人因为同情他,而少打一拳少踢他一脚。同样的,老山东成了老犯人,逐步摆脱了板油身份后,仍然没有人因为同情他,而不歧视他这个外地人。   老山东虽是这个号的元老,但头铺的位置他是不敢想的。四蛤蟆支持保全当了头铺并对四号大换血后,尽管老山东是个老犯人,但他明白自己骨子里仍属板油阶层,于是当自诩混混的老赵占了二铺后,他顺眉顺眼表现得毫无怨言。   老山东年轻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当时能够流行起来的只有样板戏。老山东和老赵是知音,二人年轻时或主动或被动地把八大样板戏看了一遍又一遍,直至把台词记得滚瓜烂熟。 我们在拆棉纱时,手上挺忙但嘴是闲着的,于是老山东和老赵常常哼样板戏给大家解闷,如什么“朝阳沟”“智取威虎山”“海港”等,老山东在唱“亲家母,你坐下,尝尝咱山沟的大西瓜”时,总要把词改编为“亲家母,你坐下,尝尝咱山东的大鸡巴”。   老山东没给我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他后来判了五年,押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02-09 16:11:00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七 窝囊的老山东

在五院四号里,老山东可谓元老。   老山东有四十五六岁,正宗的山东人。同千千万万在本市打工的外地人一样,老山东在老乡的介绍下,把老婆孩子放在家里,自己来到本市这个畸形繁荣的都市淘金。可是金哪有那么好淘!老山东做过车工、钳工、泥瓦工,但都没挣什么钱,淘来的金仅能糊口,情急之下怎么办?偷呗,于是老山东来到了我们身边。   入监之初的老山东曾饱受水土,尽管现在已混得不服水土、不倒马桶、不擦地了,但仍然深深体会到了外地人在号子里生存的不易。无奈,老山东只有隔两个月写一次明信片,让远在老家的老婆邮五十块钱,或两双五块钱的黄胶鞋、两件廉价的背心裤衩来。每当想到自己没给家里挣上钱,反而要让家里为自己花钱时,老山东布满皱纹活象六十岁的脸上就要肌肉痉挛抖动一番。

这情景让我们都很心酸,但是,号子里流行“老子管逑你那么多,老子还穷得跌跟头”!因此,老山东在当板油服水土时,没有人因为同情他,而少打一拳少踢他一脚。同样的,老山东成了老犯人,逐步摆脱了板油身份后,仍然没有人因为同情他,而不歧视他这个外地人。   老山东虽是这个号的元老,但头铺的位置他是不敢想的。四蛤蟆支持保全当了头铺并对四号大换血后,尽管老山东是个老犯人,但他明白自己骨子里仍属板油阶层,于是当自诩混混的老赵占了二铺后,他顺眉顺眼表现得毫无怨言。   老山东年轻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当时能够流行起来的只有样板戏。老山东和老赵是知音,二人年轻时或主动或被动地把八大样板戏看了一遍又一遍,直至把台词记得滚瓜烂熟。 我们在拆棉纱时,手上挺忙但嘴是闲着的,于是老山东和老赵常常哼样板戏给大家解闷,如什么“朝阳沟”“智取威虎山”“海港”等,老山东在唱“亲家母,你坐下,尝尝咱山沟的大西瓜”时,总要把词改编为“亲家母,你坐下,尝尝咱山东的大鸡巴”。   老山东没给我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他后来判了五年,押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02-09 16:11:00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八 强悍的老李

老李,本市人,三十多岁,和保全是同时代的人。   老李年轻时的确是个混混,他左臂纹着半尺长的蛇盘剑。他说各个时代的纹身都是不一样的,文化大革命后,他们是本市第一批混混,当时就流行纹蛇盘剑,手工较粗糙,后来混混们纹的“盘身龙”、“上山虎”、“美女托蛋”等,手工就好多了,画得好,纹得也细。

老李说他混得最好的时候,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们那一伙人人都留着披肩长发,蓄着小胡子,戴副蛤蟆墨镜,穿大腿绷紧、裤脚放开一尺宽的喇叭裤,手里拎着双卡录音机,斜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招摇过市,引来一片老人憎恶、少年倾慕的目光。

而老李开始混时,文化大革命已到后期,正逢“抢军帽”高潮。当时他们一伙十几个人,每人都有抢到的单边黄绿军帽,为保卫军帽捍卫尊严,他们每人随身的军挎包里都揣着一把厚背菜刀,遇上企图抢军帽的,都毫不犹豫拔刀就砍。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02-09 16:12:00 | 只看该作者
那个年代尽管距我太遥远了,但我由于在学校时看过不少伤痕文学,对那个年代有所了解,所以我能从老李的回忆中感受到当时白刃战的激烈,并为老李他们的所向披靡、屡战屡胜而欢欣鼓舞。   文化娱乐方面,老李因为看腻了样板戏,当时也很爱看电影,不论是国产的《冰山上的来客》,还是印度的《流浪者》,或者是阿尔巴尼亚的《十八个铜像》,他都看看无数遍,因此在号子里都能完整地复述下来,连每个细节都陈述得清清楚楚。

那时的电影一般都有不错的主题曲和插曲,其中不少直至现在听起来仍然相当优美。老李能把每部电影的主题曲、插曲都哼唱出来,而且唱得还不错。

老李混得最好的时候,正逢迪斯科刚传入中国,他说他们留长发、戴墨镜、穿喇叭裤跳起迪斯科时很爽很疯狂。我有幸看过他的表演,虽然每次就那么几分钟,但从他激情四射娴熟自如的甩胯、甩头、甩臂动作来看,当老李还是小李时,其卓越的迪斯科舞蹈才华相当出色,放到现如今社会上任何一个舞厅里,都不会比那些貌似激昂的现代舞逊色。   每当老李讲述他的光辉岁月时,保全总是很尴尬,因为他不会跳迪斯科,身上也没有纹什么蛇盘剑,尽管老电影里的歌也能唱几句,但与老李一比,不要说我们,大概连他自己也会觉得自己实在不算是个混混。

可保全现在毕竟是头铺,于是他时不时地要求“老李!给咱们跳一段么!”,以此来压制老李的气势,提高自己发号施令的威信。而老李家境一般,虽说也是本地人,但不能跟家就在南看附近、时不时有烟和吃的送进来、并且有四蛤蟆做后盾的保全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8-02-09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是被人时不时地命令自己跳舞,这当然很没面子。因此,每当保全提出要求时,老李就笑着推辞:“哪还能跳得动!都这么大老头子了,不怕他们小年轻笑话!”实在推脱不了,这才起身扭几下。   老李年轻时,虽是个混混,但他没劳改过,没劳教过,连拘留也没被拘留过。这与他生性狡猾有着直接关系。老李说八三年严打时,街上到处抓人,公共汽车里一看你抓着吊环的手臂上露出纹身,二话没有立马铐走。因此当时他很小心,很少出门,一闻到风声不对,就出门躲几天,总算没象其他狐朋狗友那样被逮进去,然后随便找个理由送进劳改队。   老李说话的声音很强悍,以至我今天说话的腔调还在刻意模仿他。本地话本来就有点硬,而老李说话时,语速慢,声音低,每个字都有点咬牙切齿的味道,尤其最后一个字,总是恶狠狠的,听起来很威风很有杀气。

比如说一句“老子一个不高兴,就闹死你”,老李说出来的是“lao(四声)zi艺隔be(四声)搞刑,揪挠四涅”!即使是平常闲聊时,老李的话也好象不是从嗓子眼里发出的,更像是每个字直接从胸腔里迸出来的。

当时急欲洗去书卷气的我,觉得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声音偶像。现在的年轻人哈日哈韩哈港台,而当时的我完全是哈老李。

老李年轻时没住过号子,谁知岁数大了,混不动了却住了进来。老李此次是因为故意伤害入监的,他的处世原则一向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狠狠地犯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02-09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老李说有个邻居是年轻小混混,平时在家门口这一片总是吆三喝四目中无人。老李说那小子不欺负到自己头上,咱就不管逑他,敢欺负到自己头上,老子就闹死他!

某日,邻居小混混果真欺负到了老李头上,他把老李的老婆骂了个狗血淋头,老李不动声色,随手抄了根铁棍劈头就抡过去。老李其实算不上身强体壮,但他心狠手辣,铁棍只往头上招呼,根本不去问候脊背屁股这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可怜的小混混还没在社会上混出个名堂,就被邻居的老前辈打得变成了植物人,于是,强悍的老李也来到了我们身边。   老李心思细腻机智过人,善于审时度势看人下菜。丰富的社会经验使没烟没钱的他,在南看比较市场经济化的号子里,也能占有一席之地。

老李一入监就直接负责打被垛,直到后来我们分开时,他仍负责打被垛。平日里老李对大油不卑不亢,只表示出适度的讨好,对板油老李也深谙“人不可貌相”“鸡窝里能飞出金凤凰”“今日的板油明日有了关系就会旱地拔葱般成为大油”的朴素真理,并不欺负他。

我刚调到五院四号,从洗马桶开始,老李就“小洪小洪”地称呼我,让我感到很亲切,心里热乎乎的,虽然后来保全与我关系不错,他认为老李狡诈且警告我不要同他多接触,但我仍喜欢背着保全同老李谝一谝(聊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8-02-09 16:15:00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九 拆棉纱与明信片 



        
上午八点半左右,只听得院子里有人在搬放东西,不用说,是二院的服刑犯们把棉纱原料抬来了。   

照例是四蛤蟆过了称记了总数,算好每个号应该分多少,然后把原料分成大概重量相等的几堆,开了号门后,每个号出来一人,随便挑一堆自己认为小一点的带回去。   

发了原料后,赖赖负责给各号发啤酒瓶盖,一人一个,绝不多给,早发晚收,怕有人吃瓶盖闹自杀。   

拆棉纱每个人都要动手,大油们也跑不了,即便大油想偷懒,那棉絮也会像“塞北的雪”一样往你鼻孔里、肺里钻,另外,如果因为少一个人没有完成任务,四蛤蟆一生气,可不管你是不是大油,照样收拾。   

我们开始了日复一日地拆棉纱,因为人犯是没有双休或单休或节假日的。   


午饭仍是一瓢菜汤一个馍馍。   午饭后想午休也可以,但那会延缓进度,还不如早点拆完放心休息,于是我们没有了午休。   每天下午六点,如无意外,各号的棉纱应该基本上拆完了。   人犯们无时无刻不在斗智斗勇——老实愚笨如我的人,是绝对不会想到往棉纱里洒水来凑够重量的高招。至于多出来的布条,很简单,趁放茅时扔进厕所就万事大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8-02-09 16:16:00 | 只看该作者
四蛤蟆很快就发现了有人作弊,他除了每天怒吼着“谁逑的再洒水闹死他”之外,收棉纱时多了这心眼,命令赖赖把手伸进棉纱里摸摸,试试湿不湿,于是轻而易举化了这一招。   尽管这样,每天收上来的棉纱和发下去的原料在重量上还是合不拢,因为飘舞的棉絮积少成多可都是重量,于是四蛤蟆也开始作弊,他把收上来的棉纱堆在院子里,等着二院犯人来拿时,总要泼几碗水。后来四蛤蟆自己也说,二院的胖子(服刑犯里的大拿)给外面的工人交棉纱时,干脆就是一桶桶水往上淋着凑重量。   号子里交了棉纱后,允许打水洗个脸,抹抹四处纷飞的棉絮,可那有什么用呢?今天抹了明天还会有的。   

晚餐仍是一瓢菜汤一个窝窝头。   晚饭过后人犯们早早就睡了,因为累,更因为饿。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8-02-09 16:17:00 | 只看该作者
调到五院后,老天额外赐予我的不仅有枯燥的拆棉纱工作,还有明信片。   

看守所里,人犯是不允许与外界有任何交流的,因为怕传递案情影响侦破和审判。那怎么告诉家里给自己帐上上些钱,或送些内衣裤及鞋袜来呢?这时,明信片派上了用场。   

南看允许家属们每月给里面的亲人送两次东西,分别是5号和20号。除了这二天,除非是外省人犯的家属大老远来了,千恩万谢后可以送些日用品之外,本地人犯家属一律禁止送东西。而送的东西如我在以前说过的那样,只能在南看小卖部里买,自己带来的不让送,为什么?创收是内因,安全是外因,当然,幌子是冠冕堂皇的——怕肥皂里藏着字条传递案情串供,怕大瓶可乐里用注射器注入了酒。   

所以,当看守所里的人犯们需要些什么东西时,就在5号或20号的前几天,给家里写封明信片邮出去(用明信片是为了便于干部们审查内容)。   


我虽不是本地人,但每到写明信片时我也写,内容无非是“我在这儿一切都好,请勿挂念,祝家里一切好”。有时也加上些要钱要物的话,不过我很清楚,家里来省城一趟千里迢迢不容易,所以很少张口。出狱后,父亲保存着我邮往家里的每一封明信片,看着那厚厚的一叠,我经常嚎啕大哭。   

寒假过后,纷纷返校的同学们聚在一起时想起了我,于是大家商量着来看我。当然见面是不可能的,只能依照规定给我买些日用品送进来,而比东西更重要的,是他们随东西送进来的明信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