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信步漫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智者联盟",智者接龙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7-09-06 14:58:00 | 只看该作者

接字游戏哪有那么死板的?

同音谐音就行!·!啊陪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7-09-06 16:27:00 | 只看该作者
清尘浊水
比喻聚会无期。语本三国魏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7-09-07 05:27:00 | 只看该作者

水滴石穿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7-09-07 15:08:00 | 只看该作者

川流不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7-09-08 09:18:00 | 只看该作者

熙字

【卯集上】【心字部】 息 ·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解釋: 〔古文〕??【唐韻】相卽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卽切,??音熄。【說文】喘也。【增韻】一呼一吸爲一息。 又大聲歎曰太息。【戰國策】閔王太息。【註】長出氣也。【前·高帝紀】喟然太息。【師古註】太息之大也。又累氣曰累息。【後·任延傳】吏民累息。 一曰止也。【禮·檀弓】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註】息猶安也。言苟且取安也。王氏曰:且止之辭。 又處也。【詩·小雅】無恆安息。【傳】息,猶處也。 又生也。【周禮·地官】以保息六養萬民。【前·宣帝紀】??者不可息。【師古註】息謂生長。言劓刖之徒,不可更生長也。 又【禮·月令註】陽生爲息。 又子曰息。【東觀記】此蓋我子息也。【戰國策】老臣賤息舒祺,最少。又【尸子】棄黎老之言,用姑息之語。【註】姑,婦也。息,小兒也。 又出錢生子亦曰息。【周禮·地官·泉府】凡民之貸者,以國服爲之息。 又勞也。【儀禮·鄕飮酒禮】乃息司正。【註】息,勞也。【釋文】勞,力報反。 又休也。【周禮·春官·籥章】以息老物。【註】休息之也。又【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獸侯,則王以息燕。【註】息者,休農息老物也。 又【釋名】息,塞也,塞滿也。 又國名。又新息縣,本息故國,徙於東,故加新字。【左傳·隱十一年】息侯伐鄭。【註】息國,汝南新息縣。【釋文】一本作鄎。又安息,戎國,去長安萬六百里。【風俗通】戎類有六,五曰鼻息。 又土自長息無限,曰息壤。【山海經】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又姓。【姓苑】今襄陽有此姓。又息夫,複姓。 又叶私列切,音屑。【蘇軾·遊香積寺詩】把玩竟不食,棄置長太息。幽尋恐不繼,書版記歲月。 从心从自,自亦聲。【徐鍇曰】自,鼻也。氣息从鼻出。會意。

考證:〔【禮·檀弓】小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謹照原文小人改細人

我接 息事宁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7-09-09 12:59:00 | 只看该作者
人是种载体,里面住着某些奇妙东西


★人,在网络用语中,与硬件(hardware)或软件(software)相对,又称为wet ware。
1.能制造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人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成的.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属于一定的阶级.
人口:人的数目
人事1)旧时所谓人情世故.
(2).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人手:指参加某项工作的人.人手齐全
人次:若干次人数的总合.
2.别人:助人为乐.
3.指人的品质.性情如这位同志人不错.
4.指人的身体:我今天人不大舒服.
人体比例关系:
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著名画家。在长期的绘画实践和研究中,他发现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人体绘画规律:标准人体的比例为头是身高的1/8,肩宽是身高的1/4,平伸两臂的宽度等于身长,两腋的宽度与臀部宽度相等,乳房与肩胛下角在同一水平上,大腿正面厚度等于脸的厚度,跪下的高度减少1/4。达·芬奇认为,人体凡符合上述比例,就是美的。这一人体比例规律在今天仍被认为是十分有价值的。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对称也是人体美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体的形体构造和布局,在外部形态上都是左右对称的。比如面部,以鼻梁为中线,眉、眼、颧、耳都是左右各一,两侧的嘴角和牙齿也都是对称的。身体前以胸骨、背以脊柱为中线,左右乳房、肩及四肢均属对称。倘若这种对称受到破坏,就不能给人以美感。因此,修复对称是人体美容的重要原则之一。但是,对称也是相对的,而不可能是绝对的。人体各部分假如真的绝对对称,那就会反而失去生动的美感。
关于人体美的规律最伟大的发现,是关于“黄金分割定律”的发现。所谓黄金分割定律,是指把一定长度的线条或物体分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对于全体之比等于其余一部分对这部分之比。这个比值是0.618∶1。据研究,就人体结构的整体而言,每个部位的分割无一不是遵循黄金分割定律的。如肚脐,这是身体上下部位的黄金分割点:肚脐以上的身体长度与肚脐以下的比值是0.618∶1。人体的局部也有3个黄金分割点。一是喉结,它所分割的咽喉至头顶与咽喉至肚脐的距离比也为0.618∶1;二是肘关节,它到肩关节与它到中指尖之比还是0.618∶1;此外,手的中指长度与手掌长度之比,手掌的宽度与手掌的长度之比,也是0.618∶1。牙齿的冠长与冠宽的比值也与黄金分割的比值十分接近。因此,有人提出,如人体符合以上比值,就算得上一个标准的美男子或美女。造型艺术按照黄金分割定律来安排各个部位,确实能给人以和谐的美感。更为有趣的是,人们发现,按照黄金分割定律来安排作息时间,即每天活动15小时,睡眠9小时,是最科学的生活方式。9小时的睡眠既有利于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活动,又有利于机体各系统的协调,从而有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恢复体力和精力。而这样的时间比例(15∶24或9∶15)大约是0.618。
正因为黄金分割如此神奇,并在人体中表现得如此充分,因此有人把它视为人的内在审美尺度。按这种观点,任何东西只要符合黄金分割,就一定是美的。例如,我们的各种家具肯定不能都做成正方形,而几乎都要做成有一定长度比的形状,而这个比值一定与0.618接近。电视机的荧屏、电冰箱的开门、门窗的设计等等,无一不是有意或无意地遵循着黄金分割定律。就连舞台上报幕员所出现的位置,也大体上是在舞台全宽的0.618处,观众视觉形象最为美好。在舞台正中出现的效果肯定是不如那种位置的。
黄金分割经过大数学家华罗庚的研究,发现了其中深奥的科学道理。前些年由他推广的“优选法”(又叫0.618法)在科学实验和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许多难题方面,都做出过伟大贡献。而这种科学的奥妙竟然能在人体中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不能不说是神奇大自然的造化。
中国人在使用中具有多个涵义,现在其范围可能是指: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居住于中国的居民。是以“国籍”概念界定的。
中华民国的国民,主要是指1911年到1949年间的中华民国国民。1949年后,一些认同“中华民国等于中国”的中华民国国民,也会自称是中国人。
某些调查显示,过半数台湾人认为自己是台湾人,且其中部分认为“中国”就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并不会认同自己就是“中国人”,但一般都认同自己是华人。根据某些民意调查结果,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台湾人因包括种种因素逐渐减少;但另外一种看法认为,随着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日增,情况或转向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方向发展。
汉人或具有汉族血统的人。是以“人种”概念界定的。但有人并不同意这种糢糊民族与公民权的看法。也有人认为汉族主要是文化认同,血统并不是主要因素。
指“华人”或“华裔”,但华人或华裔并不一定拥有中国国籍。这是以“宗族”概念来界定的。
界定一个人是否是中国人需要考虑的因素,除了国籍(法律因素)、居住地(地理因素)、人种血统(生理因素)和宗族(历史因素)以外,还有其本人和其他人(主要是与之关系密切的人)的认同(价值观因素)也非常重要。诸如民族原因,不少西北方国家民族也为中国人。

自称为“中国人”和“龙的传人”的现代人却名不符实,因为实际情形是,现代中国人既不懂得“中国”的深刻含义,也不懂得“龙”究竟是什么。

“中国”起初并不是现在的地理概念,而是在指一种学问,即是关于“中”的学问。尤其是,“中”的学问的成果是要能建立起“国”。“国”是关于宇宙的“方”,而“方”是由“龙”来表现的。古中国人之所以尊崇“龙”,是“龙”可以“御天”。现代人在讲到宇宙的“龙”的现象时,其所使用的词汇为“膨胀”。

中:“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根本定律,也可以将其称之为“中庸定律”,指的是任何事物都有关于“中”的规定性,其最根本地是要能够将任何事物作为一个确定的对象转换为一个关于“时”(时间)的过程,从其过程特征中去找到“中”。简单地说,任一过程都有“始”和“终”两端,而两端之间的部分就是“中”。

国:为“格物”的结果。所谓“格物”,就是在格子(古人也称其为“方”)中放置可供区别的物件,如“身”(=元素):单一之物件,“家”:物件(或元素)之集合,“乡”:物件(或元素)之更大的集合。许多连在一起的(方)格子可以称为“网”,最特别地是将其称之为“天网”,因为是用“网”的办法来了解“天”(宇宙)。大概,伏羲时代的男人主要进行放置和计算格子和物件的工作,当时的女人“女娲”则负责织“天网”,甚至炼石取色,将“天网”染上不同色彩,以更便于分别,同时,若“天网”破了,也负责修补,即“补天(网)”。

“国”是关于“卦”的表述形式,是“数”的集合。“卦”最初是在“格”之中“挂”上不同的物件来作出区别并便于计算。“卦”共为八个,是为八卦。“国”的最完整形式是“方”,一个完整的逻辑正方体。

龙:“龙”是位于逻辑正方体“方”之中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是支撑着“方”的存在的根本规定性,由于有费尔马大定理的支撑,使得该坐标系在扩展时不产生形变,所以该坐标系不管膨胀到多大,其逻辑形态并未改变,永远都是“八卦”。正方体“八卦”有八个角,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记上1379和2468,而且,可把5放在1379四角正中,可把0(古时记为“十”)放在2468四角正中,从而构成一个数字化的正方体。然而,当“方”扩大即膨胀时,“方”之中的数字却不断增加。研究“方”之中的数字的增长就构成了八卦学术系统。空间直角坐标系xx’yy’zz’六个方向构成“六龙”,其闭合的运动构成宇宙的膨胀机制。

只有当人们知道了“中国”和“龙”的深刻意蕴时,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和“龙的传人”。

经过长久的内战,中国在隋代的开国君主领导下,于公元581年再次统一。尔后一千多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与先进的民族。由于她的地理位置与西方不相通,因此能够发展出一个独特的文化,并传播至亚洲各地。

皇帝逐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并称为天子。天然的灾害和其它灾难则证明上天不再眷顾这个皇帝,经常是人民起义的正当理由。官吏都是保守的公仆,他们从地方、省、到中央各阶层,管理着大部份的政府体制。士人可以透过以儒家经典为范围的科举,来考取他们的官职。

公元618年到907年,中国由唐朝统治。中国在唐朝的统治之下,成为一个版图辽广、富裕且强大的国家。上层阶级拥有庞大的对外贸易,喜好附庸风雅。印刷术和火药此时已经发明。唐朝在最后一百年的统治里,虽然目睹了激烈的农民暴动和地方将领互相征战的局面,但是皇室仍未衰亡。公元907年到960年之间,是五代时期。中国的北方被蛮族所控制,而南方却分裂为十国。后来北方有一位名叫赵匡胤的将领夺取权力,并统一南方诸国,建立宋朝。二十年后,他的继承者再度统一中国。

到了1279年,宋朝虽然只统治了中国的一小部份,却成为另一个文化顶盛的时代,也就是中国山水画的高峰时期。它在经济活动上(包括大型的海上贸易)也有引人注目的发展︰人口和城市都在扩展、粮食的生产速度可超越人口的增长、货币经济得到发展,工业的出口并且增加。在当时,没有一个欧洲城市的人口,可以与长安、北京、和广州相比,因为这些城市都有超过二百万以上的居民。

然而,中国令人垂涎的财富终于引致大祸,蒙古人自1206年起就开始不断地入侵。到了1279年,他们全面征服中国并迁都北京。由于蒙古征服了宋朝,并导致三千万人的死亡,宋代那些让人赞叹的经济发展也自此告终。蒙古的元朝在统一中国后恢复她在军事上的强大局面,一跃成为世界强权。中国的影响力传遍亚洲,曾经三次占有河内,并从缅甸榨取贡品,与印度、阿拉伯和波斯湾的贸易也开始发展。马可波罗就是在这段时期探访中国。

十四世纪时,自然灾害和重税引发了农民的暴动。一个佛教僧侣乘机冒起,成为秘密组织红巾军的领袖,反抗在北京的蒙古皇帝。在1356年,这个起义军占领了南京,并在十二年之后把蒙古人从北京赶走,然后建立明朝。明代主导了另一次文化的灿烂期,并确立了一个政治上的整体,一直维持到二十世纪。明代强行一个严紧的保守主义和孤立政策,不仅不鼓励变更与革新,更禁止对外旅行并且丝绸之路关闭。

偶接:人杰地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7-09-09 12:59:00 | 只看该作者


ren
1.human being
2.a person
3.people
4.person in a particular line of work
5.others; other people

rén(ㄖㄣˊ)
[1]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2]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3]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词性与应用〗

rén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能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1]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2]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魏。──《韩非子·十过》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3]人材;杰出人物。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4]指人手,干事的人。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5]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6]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7]智人。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8]指成年人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9]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世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0]尘世;人世。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1]人的身体。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2]指人情事理。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3]男女性交。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14]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15]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16]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17]人、仁——“最初只有人字,后以二人相爱,人旁加二为仁,故仁由人而来。仁固可作‘仁义’解,也可作人解。我认为‘克己复礼为仁’的仁字,宜作‘人’解。以孔子之话作本论,《论语》中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观过斯知仁矣’、‘井有仁焉’,这些仁字,都应作“人”解。而一般学者以其字之为仁,多曲为之解,求其说,而不得要领。故上例我以‘仁’字应作“人”解。否则,‘井有仁焉’,作仁义之‘仁’解,难以解通。又以其他著作为旁证,可知人、仁同义。例如《礼记表记》说,人也谓施以人以忠恩也。人与仁同义……《论语》所谓‘人者仁也’、‘仁者爱人’,即本此义。皆由于人、仁同出于一源,且关系密切。把仁字均解为‘仁义’,难以自圆其说、令人信服”(引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64-465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rén

【代】


[17]每人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rén

【形】


[18]人为,人造成的。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部首: 人 笔画: 2 外笔画: 0
☆笔顺码:34
人是一种能够利用聪明智慧谋取幸福的动物

【前言】

做人从思想活动的状态来讲就是一种认识世界、了解自我的灵性动物,而当人被他自己用语言文字命名之后,人就不再是一种只具有自然属性的生命了。有圣人说我们是灵魂在内的高级生命;有神人说我们是属神的等等。这一切明确指示都已经用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了,这赋予人生更高的意义和追求,从此我们也不仅仅是一个短暂的生命现象,而是一个展现多种人生色彩的生命传奇了。人生在世是从孩子开始来体验生活的,我们不会创造世界却要来认识它和它背后的创造者,而这的确是一个挑战和充满人生意义的游戏。能够最终认识这一切的人算得上是完成认识使命的人,而当我们确认自己就是正在认识过程中的使命者,我们就离目标不远了。

【人】

思想与肢体都很灵活的人,从动物界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这个世界的主人,是代表造物主来管理有形世界的主体与感受造物主成就的精灵一族。神与灵魂交流信息,灵活的人成长为神话代言人,行驶来自神的能力与权利继续创造自己的理想与现实。因为有爱而具备仁慈的本性,能够忍耐,能够承担各自责任,办事也能认真负责,是值得信任的一种神奇杰作。
“具体的人”:一种组织器官与各种系统都十分健全与发达的生命体系,再加上各自灵活的思想体系,一个灵活的人就可以到处活动了。在生命体上的表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外貌特征,以及相对独特的能力;在思想体系的表现上看,一个人成为自我而不是另一个人的替代品,灵活的思想必然是独立存在又与外界相关联的唯一体系。一个具体的人可以在言行上与大众保持一致,而在思想上极少有两个同样的人。
[拥有想象力]人字造成而演变到最后,让人看上去是由天上划下来的两笔。一笔向左撇去,另一笔向右伸展,这么简单地描绘出人字意味着什么呢?天上下来的神灵,在大地上展开,相互支撑起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类?再看一眼天字不也是有一个人字在中间么?一个最伟大的人和最伟大的人类一起构成了天!所以中华文明有着‘天人合一’的成语流传至今。
[一名京人]勇献

人,或人类,这个名词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各个层面来定义,或者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真核总界 动物界 后生动物亚界 后口动物总门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羊膜总纲 哺乳纲 真兽亚纲 灵长目 类人猿亚目 狭鼻猴次目 人猿超科 人科 人亚科 人属 智人种(拉丁文为Homo sapiens),拥有高度发展的头脑。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而在神话学中,人的灵魂也会被拿来与其他的人型动物作对照。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尤其是他们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
生物学上人的学名为Homo sapiens(拉丁文的意思为“knowing man”),与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合趾猿同属人科的灵长目动物[1]。人类与其它灵长目动物的不同在于人类直立的身体、高度发展的大脑,以及由高度发展的大脑而来的推理与语言能力。
行为学上来看人类的特征有:懂得使用语言,具有多种复杂的互助性社会组织,喜欢发展复杂的科技。这些行为学上的差异也衍生出各文化不同的信仰, 传说, 仪式, 价值观, 社会规范。
人,在哲学的意义上来讨论,也许是更适合的。因为哲学给出了人的本质,人之为人的各种说法。
暂取几个说法如下:
劳动创造了人,对于这句话的解释不是说劳动使猿猴变成了人,而是说人的独立性,人的地位,人的主动性,人的文化创造力,人的在外物的直观都在劳动中体现。
我思故我在:即肯定人的存在是基于会思考,能够思考。
此外海德格尔、 黑格尔 等等都对此有所论述。
人,都是指社会的人,自然界创造了人类,而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没有所谓人的本质的抽象的总和,而只有个别的,具体的人.人总是带有社会性,阶级性和个性的共同体.人的本性是善或是恶就是由这个多重性的共同体决定的,正是人在社会中的阶段地位不同,于是才有了各种不同的善恶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从其现实性上说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一种包含理性在内的感性活动的存在,即实践的存在。实践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
灵长类动物,人科.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使用大多数工具,但是本质是不变的!
人 永远有着不劲动力的能源库
人 一个有着美丽奇妙世界的天体
人 一份有着最美好花语的鲜花
人 一种可以精神常存于世的动物
人 一个永远没有止境的话题
人 一种可以体现时间的遁环的象征
人 一个由无数的原子组成的一个大团体
人 一种能毁掉一切的神
人 一种文化没有止境的小数
人 一种能体现不同颜色的开花筒
人 不同形式的地图
人 有着无限关爱的群体
人 可以感动宇宙的音乐
............
对不起你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是无止境的
人很美也很丑陋
人很局限而又是个无限的生物必境人的智慧是无限的
人是个体的而又是整体因为人必须在团结中才可以生存下去
人可以制造美丽而又在毁灭美好的事物
人啊!
也很可恶的!
人可爱,也有些可悲
人永远是在人在想人过程中活着的……
人-一撇一捺写做人,这就是说作为一个人要有其他人的支持那才能称作是人,你是人的一撇,其他人就是那一捺。在这个地球上只有人才有那么多繁复的人际关系,也只有有那么多人际关系的动物才能称作人,所以说人就是要与其他人相处,搞好人际关系,这就是人这个字的含义了
行为最残暴的动物 ,不知有多少物种从人手下消失……
但是,人也是最聪明的动物,世界上那么多高科技的东西都是人造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7-09-09 15:00:00 | 只看该作者

吹雪..好长的人字篇哦..

<名>
(形声。从巫,靈声。本义:巫)
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dancing witch;sorceress]
灵,灵巫也。以玉事神。――《说文》
命灵氛为余占之。――《离骚》
灵连踡兮既留。――《楚辞·云中君》
灵偃蹇兮姣胶。――屈原《东皇太一》
又如:灵子(指巫。以舞导引神的人)
神灵 [gods]
天神曰灵。――《尸子》
灵者,神也。――《风俗通》
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大戴礼记·曾子问》
合五岳与八灵兮。――《楚辞·怨思》。注:“八方之神也。”
灵之来兮如云。――屈原《九歌·湘夫人》
又如:灵神(神灵);灵祗(神明;神灵)
灵(靈)líng


⒈有效验:~验。~丹妙药。

⒉聪明,机敏,敏捷:~敏。~活。~机。心~手巧。

⒊活动迅速,准确:这部仪器很~。失~。

⒋传说中或迷信者称"神"及"关于神仙"的:神~。

⒌属于死人的:~柩。移~(移动装着死人的棺材)。

我接:灵牙利齿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7-09-09 17:40: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偶接:痴心妄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7-09-11 08:34:00 | 只看该作者

  想

xiǎng

(1) ㄒㄧㄤˇ

(2) 动脑筋,思索:感~。思~。~法。~象(配置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入非非。异~天开。幻~。

(3) 推测,认为:~必。~见(由推想而知道)。~来(表示只是根据推测,不敢完全肯定)。~当然(凭主观推测,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不堪设~。

(4) 希望,打算:休~。理~。~望。妄~。

(5) 怀念,惦记:~念。朝思暮~。

(6) 像:云~衣裳花~容。

(7) 郑码:FLWZ,U:60F3,GBK:CFEB

(8) 笔画数:13,部首:心,

解釋:- -【廣韻】【正韻】悉兩切【集韻】【韻會】寫兩切,??音鯗。【說文】冀思也。註希冀而思之也。【後·王霸傳】夢想賢士。【晉書·謝安傳】悠然遐想。 又【增韻】意之也。物未至而意之也。 又【周禮·春官】眡祲掌十輝之灋,以觀妖祥,辨吉凶。十曰想。【註】鄭司農云:想者,輝光也。鄭康成曰:想雜氣有所似,可形想也。【六書精薀】心有所欲而思也。字意从心从相,言有所著也。

文字义 去贴吧找更多资料
purpose;allot;call to;thought;conceive;believe;opine;think;desire;force her mind to;cast around for;ween;should like to;would like to;call to see;call;want;thinking of;expect;be in the mood for ;be interested to ;be wishful to ;find it in her heart to ;find it in his heart to ;find it in my heart to ;find it in one''''s heart ;find it in one''''s heart to ;find it in our hearts to ;find it in their hearts to ;have a wish to

字义 去贴吧找更多资料

想动{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6-20 19:27:52 uname.cn}
1.penser;réfléchir;considérer;méditer让我~一~.Laissez-moi réfléchir.{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6-20 19:27:52 uname.cn}
2.supposer;estimer;juger你~他会来吗?Penses-tu qu'il viendra ici?{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6-20 19:27:52 uname.cn}
3.désirer;vouloir~试试吗?Voulez-vous essayer?{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6-20 19:27:52 uname.cn}
4.songer à;penser à你~念他们吗?pensestu à eux?

文字去贴吧找更多资料

かんがえる;...とおもう;...しようとする考 える;...と思 う; ##度し {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6-20 19:27:52 uname.cn}
1. 考える.配慮する.{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6-20 19:27:52 uname.cn}
2. 思い出す.思い起こす.思い出そうと考える.振り返って考える.{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6-20 19:27:52 uname.cn}
3. 推測する. 像する.…すると思う.

我接:想方设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