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xunhuanre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玩笑

[复制链接]
351#
发表于 2009-05-28 20:27: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发表于 2009-05-28 21:14:00 | 只看该作者
"涛神"伍子胥与端午节的由来
http://hb.QQ.com  2009年05月27日15:15   中国新闻网    评论0
第 1 2 3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龙的节日说、恶日说、夏至说等。如果从时间和史籍上考证,则首推纪念伍子胥说。

"涛神"伍子胥与端午节的由来

伍子胥雕像。伍子胥和吴越春秋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一起,永远留在了中国人的记忆中。民间传说中,他死后成为了涛神。在吴越故地,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祭奠他的日子。

伍子胥,名员,春秋时期楚国人。根据历朝官修地方志书记载,其出生地位于现在的湖北省谷城县冷集镇常家营村。但是也有湖北监利县之说。

伍子胥家族在楚国很有名。先祖伍举是直言楚庄王有功劳的楚国名臣,其父伍奢是楚太子建的老师。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亲伍奢、兄伍尚及全家100多人被楚平王所杀,而避难逃奔吴国。后结识吴公子光,并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是为吴王阖闾。为使吴国能内可守御,外可应敌,他建议吴王阖闾“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革”,并受命亲自选择吴国都城城址。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最后选定城址,合理规划,建造了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

"涛神"伍子胥与端午节的由来

我们或许无法知道,对伍子胥来说,吴国究竟是什么?是帮他复仇的工具,还是个实现抱负的舞台?我们只能从青史中看到,伍子胥为了吴国倾尽了自己的心力。可即便如此,他也逃不出为人臣者的悲剧命运。五月初五,这一日他永远告别了对他至关重要的吴国,沉入了滚滚的江涛……

伍子胥具有雄才大略,又深得吴王阖闾信任。他忠心耿耿帮助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国国力达到了鼎盛之势。吴王阉闾去世后,他继续辅佐夫差即位,帮助吴国打败越国。伍子胥分析吴越两国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二者只能存其一,所以他主张一定要灭掉越国。但是吴王夫差自矜功伐,听信伯噽谗言,允许越国保全下来。并将伍子胥赐死。五月初五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投入大江。伍子胥死后三年,吴国被越所灭,夫差掩面自杀,吴国百姓更加怀念国之柱石伍子胥。千百年来江浙一带相传伍子胥死后忠魂不灭化为涛神,端午节即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发表于 2009-05-28 21:15:00 | 只看该作者
"涛神"伍子胥与端午节的由来
http://hb.QQ.com  2009年05月27日15:15   中国新闻网    评论0
第 1 2 3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龙的节日说、恶日说、夏至说等。如果从时间和史籍上考证,则首推纪念伍子胥说。

"涛神"伍子胥与端午节的由来

伍子胥雕像。伍子胥和吴越春秋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一起,永远留在了中国人的记忆中。民间传说中,他死后成为了涛神。在吴越故地,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祭奠他的日子。

伍子胥,名员,春秋时期楚国人。根据历朝官修地方志书记载,其出生地位于现在的湖北省谷城县冷集镇常家营村。但是也有湖北监利县之说。

伍子胥家族在楚国很有名。先祖伍举是直言楚庄王有功劳的楚国名臣,其父伍奢是楚太子建的老师。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亲伍奢、兄伍尚及全家100多人被楚平王所杀,而避难逃奔吴国。后结识吴公子光,并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是为吴王阖闾。为使吴国能内可守御,外可应敌,他建议吴王阖闾“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革”,并受命亲自选择吴国都城城址。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最后选定城址,合理规划,建造了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

"涛神"伍子胥与端午节的由来

我们或许无法知道,对伍子胥来说,吴国究竟是什么?是帮他复仇的工具,还是个实现抱负的舞台?我们只能从青史中看到,伍子胥为了吴国倾尽了自己的心力。可即便如此,他也逃不出为人臣者的悲剧命运。五月初五,这一日他永远告别了对他至关重要的吴国,沉入了滚滚的江涛……

伍子胥具有雄才大略,又深得吴王阖闾信任。他忠心耿耿帮助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国国力达到了鼎盛之势。吴王阉闾去世后,他继续辅佐夫差即位,帮助吴国打败越国。伍子胥分析吴越两国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二者只能存其一,所以他主张一定要灭掉越国。但是吴王夫差自矜功伐,听信伯噽谗言,允许越国保全下来。并将伍子胥赐死。五月初五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投入大江。伍子胥死后三年,吴国被越所灭,夫差掩面自杀,吴国百姓更加怀念国之柱石伍子胥。千百年来江浙一带相传伍子胥死后忠魂不灭化为涛神,端午节即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54#
发表于 2009-05-28 21:16:00 | 只看该作者
"涛神"伍子胥与端午节的由来
http://hb.QQ.com  2009年05月27日15:15   中国新闻网    评论0
1 2 3 页

"涛神"伍子胥与端午节的由来

书法作品,临曹娥碑。碑文上记载了浙江百姓们在五月初五纪念涛神伍子胥的情景。也许没人想得到,对悲剧人物伍子胥的纪念活动又引出了另一个关于端午节的悲剧传说。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起源于纪念伍子胥,其主要依据是东汉邯郸淳在《曹娥碑》上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浙江上虞人民要迎涛而上,迎接“伍君”,而所谓“伍君”便是伍子胥。因为千年来,屈原名气太大,中原一带的人们渐渐把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而对纪念伍子胥之说,除了江浙一带,不为人知。

2006年初,“伍子胥起源说”的苏州端午节进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胥门是2500多年前伍子胥修筑的古城墙,至今仍保存完好。今年苏州市仍将在胥门外举行公祭伍子胥活动。

"涛神"伍子胥与端午节的由来

古迹胥门穿越数千年,至今屹立不倒。或许,他是要为伍子胥留下些永恒的记忆。如今,每逢端午节,苏州人们还会聚集在胥门之外,祭奠那位皓首苍髯的忠臣——伍子胥。

端午的主要活动是龙舟竞渡.竞渡活动早在原始社会已在太湖流域盛行,是“龙图腾祭”的一种表现.自伍子胥被谗杀后,龙舟竞渡被赋予人物纪念意义和节日的固定化,这在“曹娥碑”、“荆楚岁时纪”、“清嘉录”等古人著作中都有明确的说明.伍子胥是春秋时人,早于屈原二百多年.且端午的其他习俗如“斗百草”、“吃粽子”等均来源于吴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发表于 2009-05-28 21:19:00 | 只看该作者
三省四地联合"打包" 湖北代表中国"端午申遗"
http://hb.QQ.com  2009年05月27日07:30   大楚网综合    评论665
第 1 2

三省四地联合"打包" 湖北代表中国"端午申遗"

武汉晚报5月27日报道 打糯米蒸粽子、扯艾叶悬大门、买雄黄泡药酒、拜祖坟清杂草……在屈原故里的湖北,人们正在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端午节做着准备。

值此又一个端午来临之际,我们获悉湖北代表中国“端午申遗”的消息。本版详解这一信息的同时,还为读者撷取了代表中国端午文化的“三省四地”精彩习俗,和您一起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这个传统节日。

划龙舟、撒粽子,是秭归县最重要的端午民俗活动。

继4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遗程序。昨日,记者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该项目已由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递交申报表。目前“端午申遗”已进入初评阶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发表于 2009-05-28 21:21:00 | 只看该作者
专家称韩国“端午祭”不影响中国“申遗”
http://hb.QQ.com  2009年05月27日13:00   大楚网综合    评论13

点击参加湖北网友端午节调查

热点新闻:

三省四地联合"打包" 湖北代表中国"端午申遗"

长江日报5月27日报道 韩国“端午祭”2005年已被公布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中国端午节再“申遗”能否成功?省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不会有影响。中国端午节“申遗”有成功把握。

据了解,韩国申报“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话是“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1500多年了”。有人担心我们申报端午节在后,其成功的可能性“会不会大打折扣”?

专家指出,这是一个误区。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是从酿制神酒开始,民俗活动包括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拔河、摔跤、荡秋千、汉诗创作比赛、射箭、投壶等,多为民众娱乐活动;而中国端午节主要是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为主,民俗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儿童戴荷包、五毒兜兜等,意在驱毒辟邪。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有着一套完整的、与中国端午节既有关联性又有差异性的民俗活动。而且“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具有“共享性”,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先后批准了“伊拉克木卡姆”和“阿塞拜疆木卡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前年中国申报的“新疆木卡姆”也再次得到了批准。(汉网-长江日报 蒋太旭)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57#
发表于 2009-05-28 21:22:00 | 只看该作者
黄巢与端午节插菖蒲艾草的习俗(图)
http://hb.QQ.com  2009年05月27日20:59   大楚网综合    评论0
第 1 2

黄巢与端午节插菖蒲艾草的习俗(图)

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民间传说中,端午节在门口插菖蒲艾草的习俗与他也有着莫大的渊源。

有些地区,会在端什节插菖蒲或艾草于门上,这固然是因为蒲艾有禳毒的功用。不过,关于这项艾习俗的起源,民间则有一种说法。

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妳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征调去守城,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发表于 2009-05-28 21:24:00 | 只看该作者

[大楚客二级]

荣誉:0

经验:605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今年的阳历五月二十八)为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到此时,家家户户都会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又是一年端午节,说到吃粽子,有的人喜欢什么陷都没的粽子,直接蘸糖吃。但是也有人喜欢吃红枣陷的粽子,有人喜欢吃冬菇鲜肉陷的粽子,等等...

你喜欢吃什么陷的粽子呢?


祝 大家端午节快乐!


對牛談情 (602316632) 于 2009-05-27 19:19:04 对此贴进行了编辑
對牛談情 (6023166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发表于 2009-05-28 21:28:00 | 只看该作者
红衣女子地铁内跳钢管舞 车上乘客目瞪口呆
http://hb.QQ.com  2009年05月27日09:47   新闻晨报    评论70

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红衣女子地铁内跳钢管舞,车上乘客目瞪口呆。

红衣女子地铁内跳钢管舞 车上乘客目瞪口呆

上海女子钢管舞虚拟图

近日,一个名为“上海地铁里跳钢管舞”的视频相继出现在土豆等视频网站上,并很快被各大论坛转载。对于这一大胆的行为,众多网友在惊讶的同时纷纷表示反感。

针对此前出现的层出不穷的地铁行为艺术,市人大代表、上海金融学院政法学院院长薄海豹教授在今年两会上议案,希望通过地方立法,禁止地铁等公共场所出现超出市民接受度的行为艺术。

这个名为“上海地铁里跳钢管舞”的视频最早发布在土豆上,发帖者是一名叫“无敌小肉丁”的网友。该视频全长1分41秒,发布于5月18日,已被播放91440次。从视频中记录的列车广播分析,这是一列前往莘庄方向的轨交1号线列车。视频一开始,镜头就对准了位于车门附近的不锈钢立柱,一名背着肩包的红衣女子背对着镜头,随即转过身来,将肩包扔在钢管边,并看了镜头一眼。突然,女子双手握住钢管,迅速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了两圈,随后坐倒在地。目睹这一幕的车上乘客无不目瞪口呆。

通过对网上信息的检索,记者发现,早在视频出现前5天的5月13日,豆瓣网上便出现过一个有关“女子上海地铁钢管舞”的帖子。发帖者称在轨道交通1号线往上海南站方向上,该女子边歌边舞,表情高亢。由于该帖子没有任何视频或图片作为佐证,浏览者多表示怀疑。不过,从帖子对该女子外貌的描述来看,她与视频中的女子难以画上等号。

针对此前出现的层出不穷的地铁行为艺术,市人大代表、上海金融学院政法学院院长薄海豹教授在今年两会上议案,希望通过地方立法,禁止地铁等公共场所超出市民接受度的行为艺术。

记者了解到,目前有关部门正就薄海豹的议案进行研究。市文广局表示,将引导公众自觉抵制腐朽没落的文艺观念,维护正常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同时加强与公安、城管执法部门、轨交运营等部门的协作,开展整治。(新闻晨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60#
发表于 2009-05-28 21:30:00 | 只看该作者

顶---狂顶---浪顶---金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