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信步漫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孔明的小秘密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03-06 09:19:00 | 只看该作者
三,诸葛亮道德总概括

  诸葛亮付出的心血我想应该没人会否定,而且是有积极意义的.他做这事的信念是什么?
  1,他受当时士人的忠君道德思潮影响,他在道德层面上是追求成为一个忠臣的.可以说他做到了.这是诸葛亮之忠.
  2,儒家道德除了忠,还把信,义看作很重要的道德,诸葛亮同样追求成为一个有道德的正人君子.他的辛劳为了实现他在先主前所答应的诺言.这是诸葛亮之信,义.
  诸葛亮与他的哥哥诸葛谨各事其主,但互相通信频繁,诸葛亮还在信中与他讨论了儿子.这可以看出他的宗族观念.在封建社会里这也很重要,可以是"孝"的缩影.所以诸葛亮在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一直广受崇拜,是因为他积聚忠,孝,信,义等最重要的儒家道德,这是到了今天我们仍值得学习的!贬低他的人格的朋友请好好感受一下诸葛亮的人格与道德!

  拙文<<流芳忠士看诸葛,背"儒"而驰叹曹操>>即将完稿,请诸位不管扔鸡蛋还是青菜都来看看,指出我得不足,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03-06 09:23:00 | 只看该作者
话说有一次诸葛亮,刘备,孙权,曹操四人同乘飞机,突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跳伞逃生。这时候才发现机上只剩下三个降落伞包。大家一阵紧张,这时只见诸葛亮摇摇羽毛扇清清嗓子说:“这样吧,山人出几道题,能答上来的,就跳伞,答不上来的只好自己跳下去了。”
其他人没办法只好同意。
诸葛亮再摇了摇羽毛扇问刘备:“天上有几个太阳?”刘备一想简单,回答:“一个。”于是拿了个伞包下去了。诸葛亮再问孙权: “天上有几个月亮?”孙权回答:“一个。”他也拿了个伞包下去了。最后轮到曹操。诸葛亮问:“天上有几个星星?”曹操一怔,懵了得回答不上来 只好自己跳下去了。没想到竟然跳在了海里,捡回一条命,曹操暗自庆幸。
第二次又四个人坐飞机遇到紧急情况,四人一商量,得,还是老办法吧。诸葛亮又摇起羽毛扇问刘备:“当年周武王战败纣王的那场战役是?”刘备一想简单,回答:“牧野之战。”诸葛亮点点头,于是刘备拿了个伞包下去了。诸葛亮再问孙权:“那场战役死了多少人?”
孙权想了想说:“大概有三四万。”诸葛点点头,孙权拿了个伞包也下去了。曹操不禁偷笑想:“诸葛亮呀诸葛亮,本人可是贯古通今,尤其是军事,这次你可是栽了。” 只见诸葛亮问:“战士们都叫什么名字?”曹操一听差点没晕过去,只好自己跳下去了,没想到竟然又跳在了海里,捡回一条命,曹操暗自笑。
第三次同样四个人坐飞机,飞机又遇到紧急情况,曹操一想,诸葛老儿又要整我,干脆我自己跳下去算了,免受侮辱。于是一横心,跳了下去,在空中高速下降中。只听得上面诸葛亮对他喊:“孟德,今天飞机上有四个降落伞!”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03-06 09:24:00 | 只看该作者
孔明来到东吴,孙权派鲁肃亲往迎接,入住“温柔乡”五星级宾馆。主客寒暄后鲁肃对孔明说:“先生一定要用如簧的巧舌将主公说服,鲁肃在这儿备了金嗓子喉宝、草珊瑚含片、三九胃泰、速效救心丸,汇仁肾宝等……,供先生备用。”孔明言:“曹操这个老奸贼,真不是一个东西,他想搞单极世界,主宰全球,被我两把火烧了个灰头土脸还不死心,仗着财大气粗,又来搞什么战区防御,把荆州的刘综这个蠢货拉过去。刘皇叔不听我的劝告,一直想要和平解决。事实证明,这个世界只能枪杆子里出政权。你放心,我一定说得孙仲谋觉得曹操是操了他十八代祖宗的大仇人。”双方又谈了一会,鲁肃告辞,临走,作谄媚状:“先生好好休息,我们这儿有卡拉包房,蹦迪,水吧等,要小姐陪陪吗?”原来孙权想把诸葛亮拉过去,施出了美人计。“……好累,我还要观观天象,听说曹操花巨资发了个东西到火星上去,连泡都没吐一个就洗白了。”诸葛亮作一身正气样的回答道。

  一宿无话,第二日,孙权派了三匹马的豪华GSI300的马车来接诸葛亮。到了孙权的官邸,抬头只见门上一块大匾,上书:“为人民服务”几个烫金大字。

  进得门来,孙权一见到诸葛亮,就呼:“哈罗,好都有油,打狗脱孔。”一见孙权操英文,诸葛亮当然也不示弱:“烦,杀个油。”“孔明先生光临鄙国,不胜荣幸。在目前东风吹,战鼓擂,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股指一泻千里的情况下,我们要发扬讲政治,讲正气,讲……讲……这个,当然,也要讲吃讲喝讲玩,物质文明也要讲嘛。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以下略去十万五千字)”孙权做了三小时十七分钟的开场白,诸葛亮上了十三次卫生间,打了十七个哈欠,好歹没睡着。而那一般文武大臣有打呼噜的,有交头接耳讲黄色笑话的,又端坐如菩萨象而神游千里的。

  终于,孙权讲完了。全场肃静,等诸葛亮发言。好个孔明,不慌不忙地站起来,“首先,感谢孙仲谋先生的盛情款待。我谨代表刘皇叔及全体将士向贵方领导及人民表示诚挚的问候,并邀请孙仲谋先生在适当的时候访问……访问……唔暂时还居无定所。(大手一挥)总之,两国人民的深厚感情是不容置疑的。现在,当前的形势是……”一听这话,那班文武大臣又开始打呼噜,讲黄色笑话,神游万里。张昭、顾雍二人却在一旁不屑地冷笑,孙权拿出小说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诸葛亮一见情况不妙,立刻做总结发言:“因此,曹操是一个恶贯满盈,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到处干涉别人,勾搭寡妇,道德败坏……(以下省略去了不堪入耳的一百三十字)的大奸贼,天下人人得而诛之。仲谋先生以为如何?”孙权正看小说看得有趣,突然被诸葛亮打断,也没听清楚他说了些什么,只知道他说了曹操一通。“是啊,我们同曹操先生在许多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但本着求同存异,搁置争端的原则,我们还是愿与他和平共处的。”诸葛亮惊骇的张大了嘴:“孙先生差矣,你知道曹操给你定的什么罪?”“什么罪?”“他拉扯了匈奴、高丽、天竺的人组成了一个国际法庭,听说准备以践踏人权……——你不准别人站在你头上拉屎,战争罪……这我不用多说,种族灭绝罪……你把南蛮人赶得如丧家之犬,侵略罪…你派人侵占说要起诉你。”这时,张昭坐不住了:“只要我家主公归顺了曹丞相,就没有这些事了。

  “这位就是张昭先生吧。听说你将周瑜将军的军事图交给了曹贼的谋士程笠。”孔明说道。孙权看了张昭一眼。“绝无此事,绝无此事。”张昭吼道。“那你为什么要将机密文件带回家?”孔明冷笑道“这。。。”“我建议对张昭先生做测谎测试。”张昭气急败坏地走出去。孙权发话:“将张昭看管起来,不准保释。”

  “孔明先生,不要吱吱歪歪的扯那么远。”顾雍站起来,“就事论事,我们与曹方每年还有五百万两白银的贸易顺差,战端一开,恐怕就…………”

  “顾先生,我问你,你们和曹贼谈判了这么久,他让你们加入了中华贸易圈吗?据我所知,这次你们和曹贼签订的双边协议,你们亏大了。举个例子,他要你们开放通信市场,就拿送信的马来说,是你们的马跑得快还是北方的马跑得快?虽然,我们刘皇叔目前地盘不大,可天下人都仰慕他啊,这是一个有亿万潜在消费者的巨大市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03-06 09:25:00 | 只看该作者
 孙权看了看天色,想起晚上还有一个牌局,就说道:“先生累了,先回去休息,我们明天再谈。”

  孔明到东吴已有半月,而孙权的态度却摇摆不定。尤其让人不安的是手握兵权的周瑜态度十分暧昧。有人说他是激进派,有人说他是保守派,有人说他是投降派,还有人说他是主战派,甚至还有人说他是托派、右派。不过最具有爆炸性的说法是他想发动军事政变,趁乱捞一把。消息传到孙权耳中,急得他立刻召集紧急御前扩大会议,将周瑜作为第二代接班人写进了治国纲领第三十一条。总算是平息了一场政治风波。

  曹操在保持强大军事压力的前提下,也在多方面都加强了攻势。他让中华货币基金组织的首席执行官贾诩先生到东吴,商谈第七笔总金额为1000万两白银的紧急贷款。

  曹操还让丞相府发言人程笠先生发布消息:如果东吴最来与我曹丞相开战,曹方将与之断绝一切贸易往来并实施经济制裁。与此同时,曹操在新年酒会上唱完了“对酒当歌”之后,发表了著名的“曹八点”。其主要内容是在一个天子。。。汉献帝的领导下,允许东吴保留吃生猛海鲜的传统五十年不变;允许保留适当的武装力量维持治安,但必须上交一切轻重武器,着装可以不变(自行解决着装费);东吴的主要领导人可以在朝中安排一些职位(正副职待定)。

  诸葛亮见曹操作出了如此凌厉的攻势,急得将他的羽扇摇断了三把,害怕孙权接受了“曹八点”。到底是诸葛亮,在摇第四把羽扇的时候,想出了一个锦囊妙计。他紧急照会外事负责人鲁肃,要求约见孙权先生。在被拒绝了十七次之后,孙权终于答应抽半个时辰的时间来会见诸葛亮。

  在会见当天,诸葛亮不知从那里拉了一大帮来历不明的人一起去,他给鲁肃的解释是这些人都是他的随员,而鲁肃就只认识简雍。一见面,孙权又开始了他的开场白,不过这次腔调大变:“世界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和发展是本世纪的两大主题。。。”诸葛亮一见风向不对,又只有半个时辰的时间,也顾不得外交礼仪,打断了孙权的讲话,“仲谋先生,你如何看待‘曹八点’?”“什么‘曹八点’,潮了的糕点我是不会吃的。”孙权装疯卖傻。诸葛亮见此,冲简雍点了一下头。简雍立刻会意的站起来:“孙先生,你现在生活过得舒服吧?”孙权一楞,仿佛听见了外星人说话,本以为又有一个尴尬的问题,“唔,还不错。”孙权想着天天有海鲜吃,有牌局打。“那么,孙先生以为荆州的前领导人刘综先生的生活过得怎样?”“哈,那个蠢货,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早就死翘翘了。”“那么,请问孙先生,他是死于何人之手?”孙权眼珠一转,眼前浮现出刘综的惨死象,心中一寒,立刻破口大骂起来:“曹操那个老贼,王八蛋,心狠手辣,吃人不剥皮,XX,¥%#.”诸葛亮听着,象中了千万两白银的巨奖,掩饰不住嘴角的笑意。他示意那一帮来历不明的人赶快记录,只见那帮人表情严肃,挥笔如飞。孙权不再装疯卖傻,“什么‘曹八点’,狗屁。宁做鸡头,不为凤尾。虽然,我们和曹方是同一个祖先,同在一个地域,但我们之间是一种特殊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他不该封杀我们的国际生存空间,感谢刘皇叔对我们的承认。我们现在是东吴王国在江东,凭什么要我们承认曹贼那个在许昌的政府。”

  顾雍在旁见孙权谈了许多敏感的政治话题,忙示意他不要再说了。孙权也自觉说得太多,况且会见时间已到,就结束了这次会谈。

  第二天,全国各大媒体均出现了孙权的那篇重要讲话。《许昌日报》的标题是“分裂中华,孙仲谋的两国论出笼”《江东消息报》的标题是“说出事实真相,指明两岸(作者注:长江两岸)关系的发展”刘备四处飘荡,无法出报纸,只能用手抄本这种非法出版物的形式登载“尽快实行东吴全民公决,尊重人民的选择”

  原来,诸葛亮带的那一帮来历不明的人都是各大媒体的撰稿人,尤为要命的是,其中还有《许昌日报》的主笔兼丞相府CIA的高级间谍蒋干先生。据说蒋干先生第二天就用内参的形式,将孙权的讲话一字不漏的送到了曹操的案头。另据有关消息,《许昌日报》准备在今后几日以社论的形式集中火力批判孙权的“两国论”。许褚、夏候淳等人纷纷在曹操面前表示:曹军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维护汉家天下的统一及领土完整。

  这样一来,孙权骑虎难下,只得与孔明签订《孙刘友好条约》,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两方中有一方遭到第三方的攻击,另一方有义务帮助受攻击的一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03-06 09:25:00 | 只看该作者
在赤壁之战时,周瑜为了刁难诸葛亮,便对他说:“你能不能让那群士兵大笑?”诸葛亮便走到士兵中间,

  说了个笑话,于是那群士兵大笑起来.周瑜又说:“把人搞笑没什么了不起,你能不能把那匹马先搞笑再搞哭?”

  “诸葛亮便缓缓走到那马边,做了个动作,那匹马先大笑后大哭起来.这下周瑜没话说了,他问诸葛亮:”先生大才,鄙人不如,但不知先生是怎样让马先笑再哭的?“

  诸葛亮毫不在意地回答:“我对那马说:我要与你比男人特有的东西,看看谁的大.那马笑我一定输了.后来,我掏出给它看,是我的大,那马一下子就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03-06 09:31:00 | 只看该作者
甲:你知道周瑜和诸葛亮的爸爸是谁吗?
乙:不知道,历史课本又没写。
甲:那我告诉你吧!周既和诸葛何。
乙:是吗?你怎么知道?
甲:你没听过“既”生瑜,“何”生亮吗?
乙:。。。。。
起初的诸葛亮,或扁舟江湖之中,或访僧道山岭之上,或寻友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貌似闲云野鹤,世中神仙,却又自比管、乐。实乃“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长空雪乱飘,改尽旧江山”。

  慧眼识人的刘备一针见血:既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因此,刘备成了诸葛亮的千古知己。

  诸葛亮走出茅庐之时,还想功成之日即当归隐,哪知滚滚红尘中荣华富贵太过迷人,到死也不曾返乡。

  “三个臭匹匠,顶个诸葛亮。”诸葛亮成了智慧的别名。只可惜,诸葛亮所谓的智慧,并非为人造福,而是为了如何置人于死地。

  客气时,面对诚实的鲁肃,孔明又哄又吓:若不准我文书,我翻了面皮,连八十一州都夺了。心烦时,将俘虏衣服脱了,经墨涂面,步行出阵,以此折辱司马懿;送女人衣物给司马懿,以企激怒对方出战——这样的智慧,满街的小痞子都能想出来。豪情时,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城,盘蛇谷中烧得孟获三万藤甲军互相拥抱,伸拳舒腿,死于谷中,臭不可闻。最终连他自己都不安起来:“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他所担心的,并不是多少人亡家破,只是他自身的寿限。

  诸葛亮有堪称古今一绝的辱人本领:轻摇三寸舌,骂得王朗撞死马下;一纸书信,气死病中周谕,曹真。对老者,对病残,全无怜惜之心,活脱脱一个索命鬼。

  正如周瑜所评价的,诸葛亮是奸猾之徒。

  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用在诸葛亮身上,最恰当不过。

  自我标榜“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诸葛亮,在战争的急流漩涡中,能横立潮头不可一世,缘自他心肠之硬、手段之恶。为了他那点可怜的所谓忠心抱负,穷兵黩武,伏尸百万,血流成河,一次次将无辜的军民,抛进战火的地狱。他狡猾的屠人点子,从纯粹的军事学角度研究,还可理解;可身受其害、被他当作工具草芥的平民百姓,却自觉自愿地尊他敬他、是何情结?

  我们今天所赞美崇敬的英雄,应是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的关天培、吉鸿昌……而不是为了个人或某小集团利益,置人民于战争水火的野心家。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智慧,应是教人如何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幸福生存,愉快发展。可翻开历史,连篇累牍所歌颂的,是一场场灾难深重的战争,一个个亳无人性杀人不眨眼的大屠夫。持久统一,津津有味。这样的文化,这样的心态,缘于什么?

  体小胆弱之人,屡遭欺侮,正面的反抗冲突,不但无法取胜,还会加剧不幸。这个时候,便期盼半路杀来个程咬金,除暴安良,救他离险。程咬金盼不来,便把希望寄托在以弱胜强的计谋上。也许,正因为明争有害无益,才导致黑处的暗算至今未断。手无缚鸡之力、胜敌百万之众的诸葛亮,无疑是其最大的成功者。他胜算的明谋极少,一个个陷井暗算的阴谋,匪夷所思,空前绝后。从这个意义上说,尊崇诸葛亮,是不是一种弱者的病态情结?

  唯其缺乏,才崇尚。

  山川因诸葛亮的出世,多了一片片冒烟的焦土;人间因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多洒下一掬掬悲酸泪水。除了用成堆的血肉给刘备几人造下安乐窝,对平民对社会,别说用今天的民主思想,就是从当时的人民大众角度来拷问,诸葛亮又有多大价值,多大意义?

  对上司刘备,仁慈若老母,忠诚若猎犬,纯真若羔羊,即使对刘备的几个磕头兄弟,也是催眉折腰;但对诸如魏延之类无靠山的手下,却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对于他眼里的敌方,手段之阴黑,心肠之冷硬,令人发指。诸葛亮实在是刘备膝下一只既可捕获猎物看家护院,又会讨主子欢心的狗奴才。

  人们常常嘲笑历史上那些因儿女情长,耽搁了前程事业的项羽们是妇人之仁;赞美那些铁手腕的刘邦、诸葛亮们。一个有血有肉、有亲有爱健全的人,连一点起码的妇人之仁都不曾有,按中国传统的说法,哪他还算什么东西?他所谓的前程事业,不是为弱妇幼子,是为谁?依此理论,“泰坦尼克号”临危乘船脱险的,应该先是首长,其次是皇亲国戚,再次是骨干……最后的最后,才是弱妇幼子?

  这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蛇一样冷血的英雄,不要也罢。

  “出师一表真名世,谁人堪称伯仲间?”名人一句话,把一未恐天下不乱的战争贩子诸葛亮,打扮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耿耿老臣,美滋滋地捧上了天,成为灿烂的明星,至到现在还红得发紫。

  古今颂扬的《出师表》,无非是一纸开动战争机器的宣言、争地杀人的申请,搞破无数家庭、将诸多健壮之士送于伤残死亡的黑手。字里行间,寻不到一丝一亳恤民怜弱的平民思想。诸多年来,无数文人雅士,不仅自己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还教导着一代又一代的稚子幼儿,对此精品细揣、感激涕零。

  呜呼,无法可想!

  将这样一篇血腥的封建低级文章,郑重其事的放进中学语文课本,想让我们的孩子从《出师表》里面,从诸葛亮身上,学些什么?

  年少未挂封侯印,腰下常悬带血刀?

  只要主子高兴,管他娘的百姓?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03-06 09:31:00 | 只看该作者

话说曹操一路追赶刘备至长江岸边,屯兵襄阳,直通江陵。孙权怕曹操顺势夺取江东,遂在各大网站的BBS上发帖,公开招聘三军司令,以应强敌。刘备、诸葛亮等人被曹兵追得无路可逃,躲在江夏避难,他们在一家网吧里看到这一消息时,诸葛亮不由得仰天大笑说:“大事定矣!”刘备在一旁傻呵呵地还不明白咋回事,诸葛亮解释说“我马上去应聘,凭我的才学,这个三军司令非我莫属。到时候我们合二为一,加上长江天险,还怕打不赢曹操那厮?”刘备这才恍然大悟。
  虽然竞聘者如过江之鲫,可才高八斗的诸葛亮还是一路高歌杀进总决赛。总决赛的对手是周瑜,不仅学问好武艺精,还是东吴有名的大帅哥。
  主持总决赛的是小乔,也就是孙权的小姨子。小乔早和周瑜两情相悦银河暗渡私定终身了,这次公开招聘也只是走个过场,实际上早就内定好了是周瑜。
  总决赛开始了。
  小乔说:“第一道题是生活常识。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咱们南方人爱吃米,请问:米的老公,妈妈、爸爸各是谁?为什么?提示:这是个脑筋急转弯题,请周瑜先生回答。”
  周瑜不慌不忙地答到:“米的老公是老鼠,因为老鼠爱大米..

诸葛亮六出祁山,病倒于五丈原军中......
诸葛亮:“我决定了!”
魏延:“噢!丞相决定了,打算土葬还是火葬?”,
诸葛亮:“呸!谁说我要死,我要用祈禳之法,向老天爷借寿命。”

魏延小声说:“没想到丞相这么有文化的人还这么迷信,切!”

姜维小声说:“这也不一定,俺师父本事很大的,和老天爷有交情,当年还不是借过东风。”
王平小声说:“可是借了以后怎么还?”

廖化小声说:“这你们就不懂了,丞相借东西从来不还的,借东风、借弓箭、借荆州,什么时候还过,所以他每次问我借钱我疾唤韪!?

“噢......”众将齐声点头。
诸葛亮:“姜维,你去引甲士四十九人,各执皂旗,穿皂衣,环绕帐外;我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

姜维:“师父,你放心!我一定替您看好灯。我是灯在人在,灯灭了......我还在。”
诸葛亮在帐中祈禳已六天,第七天诸葛亮坐于大帐中,手持宝剑口中念念有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我也不知道咒语怎么念,随便了。)
忽听得寨外呐喊,方欲令人出问,魏延飞步入告曰:“魏兵至矣!”延脚步急,竟将主灯扑灭。孔明弃剑而叹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

以上是《三国演义》书中所著,但根据当时蜀国的6号绝密文件中记载,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魏延闯进来,大喊:“丞相!不好了,敌军偷营!”

诸葛亮:“别慌,小股骚扰,不足为奇,瞧把你急得,进来也不关门,外面风大别把我的灯都吹灭了。那个......伯约,火不够旺了,加点灯油。”
姜维:“是,师父,您放心,我手脚麻利,说干就干。”

诸葛亮:“嗯!还是徒弟好,这个......不对,姜维,你拿的那瓶是水,灯油在那边。”

姜维:“啊?什么?可是我已经倒下去了,这、这......主灯怎么灭的。”
但根据魏延以后发表的自传《我与诸葛亮--明争暗斗20年》中描述,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魏延:“丞相!大事不好了!”

“慌什么?没礼貌,进来不打招呼不敲门,有组织无纪律!出去!”诸葛亮非常生气,说着一扬手把手中宝剑扔了过去。,

魏延身为大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连忙一个“黄龙大转身”,闪过宝剑。宝剑没有打中魏延,但打中了脸盆架,脸盆飞起撞翻了书桌上的竹简,竹简翻倒一地带倒了饭桌,饭桌上一大碗鸡汤打翻,正巧浇灭了主灯......(很复杂)

但根据日后姜维所写的《伟大的恩师--诸葛孔明》中所述,当时是这样的......
魏延:“不好了,丞相!魏军来袭!”

姜维:“小心,别踩到主灯。”
可是魏延收脚不及,还是一脚将主灯踢飞,灯在空中飞舞,这叫迟那叫快,只见姜维腾身而起,空中一个大鹏展翅,而后空中翻腾三周半抱膝转体,最后团身后空翻接燕子后手翻720度下,双脚稳稳落地。(轻功+跳水+体操)

诸葛亮:“好徒弟,你把主灯接住啦?”

姜维:“没有,刚才光顾着翻跟头耍酷,忘了拿灯了。”
诸葛亮吐血中......

“丞相不用急,他没接住,我接住了。”只见魏延双手将主灯举到自己面前说道:“其实不用这么多假动作,我站在地上就接住灯了。怎么样,厉害吧!哈哈......啊、啊、啊啋!不好意思,这几天感冒,啊?灯咋灭了?”(关键时刻岂能感冒)

但根据当时门口站岗的小兵的回忆录《战争血泪史》的描述,事情其实是这样的......

寨外人声嘈杂,诸葛亮:“伯约!快出去看看,出什么事了。”
“是!”姜维领命,飞奔而出,跑到门口正好和跑进来的魏延撞了个满怀。

“哎呦!”姜维被撞的飞了起来,四脚朝天倒在地上。

魏延:“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敌军来袭,我着急啊,所以没注意你。”
姜维:“我怎么觉得这么热呀?不好了,我屁股着火了!”(没办法,满地的油灯,难免的)
“伯约,别怕!我来帮你灭火!我踩,我踩,我踩踩踩,我扑、我扑、我扑扑扑,我灭、我灭、我灭灭灭。”经过魏延一阵“奋战”终于把火熄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03-06 09:31:00 | 只看该作者
姜维从地上站起来:“文长,谢谢你了,我......诶?灯、灯......灯怎么全灭了!”

魏延:“啊?我不知道啊,我只记得刚才我见了火苗就踩,估计、大概、可能、没准、也许是......被我顺便弄灭了。”,

后来“谁弄灭了主灯”这个问题,虽经多方专家反复论证,但仍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不过有一定是值得肯定的,那盏灯的确是灭了,随后也逐步见证了“油尽灯枯”、“人死灯灭”、“吹灯拔蜡”等民间俗语的科学性,诸葛亮不行了......

几天后,大帐中。

诸葛亮:“我......我不行了,我......”
众将伏地痛哭道:“丞相!!!”

诸葛亮:“别急着哭,我还没死呢,不交待完后事我能放心去吗?”

姜维眼中含泪道:“师父,有话您将交代吧。”

诸葛亮:“我死之后,不可发丧,需缓缓退兵,不可急......骤......”说完把头一歪......

众将再次伏地痛哭道:“丞相!!!”

诸葛亮:“没事儿,我还没这么快死。”

杨仪:“丞相!你还有什么话快说吧。”

诸葛亮:“我的丧事,一定要从简,国家现在经济不太好,省一点......是一点,当年先主刘备葬礼的仪仗队三......百多人,我不用这么多,有二......千人就够了。”

杨仪小声嘀咕:“丞相是不行了,都不识数了。”

诸葛亮:“伯约!”

姜维:“弟子在。”

诸葛亮:“这是连弩之法,不曾用得。一弩可发十矢,图纸在这里。你可依法造用。”,

姜维:“是!”

诸葛亮:“记住,连弩一定要申请专利,有了专利就可以受法律保护,不要像木牛流马那样,被司马懿他们盗版,另外木牛流马也一定要降价销售,这样可以鼓励消费者抵制盗版,购买正版。”
姜维:“知道了。”

“我......要......去了......”诸葛亮说着突然又把头一歪......

众将又一次伏地痛哭道:“丞相!!!”
诸葛亮:“别急,我先演习一下。”

众将:“#¥%¥?#¥%”

诸葛亮:“伯约,这本是我著的兵书,特别是布阵篇,里面讲述了几十种作战的阵形,有3-5-2;4-4-2;4-5-1;3-4-3......”

姜维:“师父,你拿错了,这本是我看的足球杂志。”
“啊?怪不得拿着这么不顺手。”诸葛亮:“看,这本才是我的兵书,里面讲述了各种阵形,有方阵、圆阵、锥形阵、天阵、地阵、雁行阵、构型阵、堰月阵、黄龙阵、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四门兜底阵、五行梅花阵、六丁六甲阵、七星连珠阵、八门金锁阵、九宫八卦阵、十面埋伏阵、金龙交尾阵、卷地长蛇阵、八荒六合阵、浑天一气阵......”,

姜维小声嘀咕:“说得这么溜儿,这么精神,像是要死的人吗?”

“我......这回,真的......要......去了......”诸葛亮说着再次把头一歪......

众将继续又一次伏地痛哭道:“丞相!!!”,

诸葛亮:“等等,我还没死,还有些话要说。”

姜维一边哭一边道:“师父,求求你,有什么话快说吧,你躺着说不觉得,我们跪着听很累啊!麻烦你快一点。”
诸葛亮:“很快的,很快的。伯约,记住,中原自古是我们大汉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收复中原的大旗一定不能倒。”

姜维:“知道了,不倒不倒,一定不倒。”

诸葛亮:“北伐要继续下去,万一一次不成功也不要放弃,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身体不好,打了六次就不行了,你年轻力壮的,打个九次十次得不成问题,所以仗一定坚持要打。”

姜维:“知道,打打,一定打!”,
诸葛亮:“对士兵一定要宽厚。”
姜维:“厚厚,一定厚!”
诸葛亮:“还有对后主一定要拥护。”

姜维:“护护,一定护!”
诸葛亮:“切不可造反。”
姜维:“反反,一定反!”

诸葛亮:“什么?

姜维:“不,不......是,一定不反,一定不会反。”
诸葛亮:“那我可以放心的去了。”

姜维:“那您就快点儿去吧,时候不早了,那边先主刘备和五虎上将都在盼着您去呢,快去吧!大伙说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03-06 09:32:00 | 只看该作者
众将齐声附和道:“对,对......丞相快点去吧。”

诸葛亮:“你们是盼着我早死啊?这么快就想抢班夺权啊!”

杨仪:“丞相,不是我们盼着你死,可是你再不死我们就快死了,大伙跪在地上很久了,天气又热,跪在门外的小兵,已经有6个中暑晕倒了。时间再长我们也快不行了。”

诸葛亮:“这能怪我吗?导演交待的,说原来剧本上戏太少了,要我把时间拖长点。”

杨仪:“行了,那稍微快一点,帮帮忙,晚上宵夜我请。”,

诸葛亮:“行了,我遗言交待完了,我......去......了......”说着又一次把头一歪......

众将暂时没哭,看了一会儿,姜维小声问道:“这回真死了吗?”

杨仪:“好像这回是来真的,应该死了。”

“噢!”众将长舒了一口气,终于又一次伏地痛哭道:“丞相!!!”

“等一等,我还有件事。”诸葛亮居然还没死。
“有话快说,有......‘那个’快放,再这样下去你就算不死也会有人上来吧你掐死的。”姜维说着还作了个掐脖子的动作。

诸葛亮:“别急,我就这一件事了,办完了我马上死。”

杨仪:“啥事儿,快说!”

诸葛亮:“我死以后,那个......悼词写好了没有。”

杨仪:“写好了。”

诸葛亮:“念出来我听听。”

杨仪:“这你也要听?”

诸葛亮:“对呀,我死了以后你们再念我就听不到了,当然要活着的时候念,我听听写得好不好。”

姜维:“算了,满足他最后一个要求吧,不然他死不了。”

“行,听好,嗯嗯......”杨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丞相......”

诸葛亮:“停,怎么我才两头衔。”
杨仪:“政治家、军事家不够吗?”
诸葛亮:“当然不够,我可是写过兵书的,军事理论家总算的上吧?”
杨仪:“行,给你加上去。”
诸葛亮:“还有,我未出茅庐先定三分,隆中对啊,战略家也算得上吧?”
杨仪:“行,也给加上去。”

诸葛亮:“这个,我文采还不错,写过出师表......”

杨仪:“行,再加上文学家。”

诸葛亮:“我还联合东吴......”

杨仪:“行,再加上外交家。”

诸葛亮:“我还整顿蜀国经济......”
杨仪:“行,再加上经济学家。”

诸葛亮:“我还教了个好徒弟姜维......”
杨仪:“行,再加上教育家。”

诸葛亮:“我还......”
杨仪:“还有什么?”
诸葛亮:“......暂时没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03-06 09:32:00 | 只看该作者
杨仪:“那现在改成,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军事理论家、外交家、文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蜀汉国的缔造者之一,诸葛亮丞相,因病医治无效,于XX年XX月XX日,病逝于XXX......”

诸葛亮:“什么XXXXXX的?”

杨仪:“我又不知道你到底哪天死,死在那里,只能用XXX了,”
诸葛亮:“我不就是今天死,死在这儿。”

杨仪:“就今天?”
诸葛亮:“就今天!”

杨仪:“你确定?”
诸葛亮:“确定!”

杨仪:“不改了?”
诸葛亮:“不改了!”

杨仪:“肯定不改了?”

诸葛亮:“肯定!”

“恭喜你,答对了!噢,不是,是......死定了。”杨仪:“那现在悼词改成: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军事理论家、外交家、文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蜀汉国的缔造者之一,诸葛亮丞相,因病医治无效,于建兴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逝于五丈原军营中,享年五十四岁。诸葛丞相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伟大的一生,在那诸侯割据,天下纷争的年代......”

诸葛亮:“写得多好,我可以放心去了,大家不要急,这次我是来真的了,我......死了......”
李福:“哎!等等,等等,先别死!”

诸葛亮:“怎么回事儿,我不想死么,你们盼着我死,我真得要死了,又不让我死。”
李福:“不是,我忘了还有件事情没问,丞相,你在坚持一会儿。”
诸葛亮:“什么事儿快说,我没时间了,那边刘、关、张在催我去呢,他们现在三缺一就等我了。”
李福:“我是想问丞相百年后,谁可任大事。”
诸葛亮:“就问这点事儿,讲完了......”

李福:“噢!蒋琬(讲完)。好,好人选,我记下来。那蒋琬之后谁可继任?”

诸葛亮:“啊?我还没说呢,你听错了,非一定......”

李福:“噢!蒋琬之后,让费祎顶(非一定)替,明白了,明白了!那费祎之后谁可继任?”
孔明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绝气身亡。(估计是郁闷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