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在婴儿出生后,别人不能问其性别,知情人也不许讲出去。第二、 三天,举行庆祝,宰羊、邻里妇女要送礼物,青年男女在晚上跳舞。这种活动要进行三天。在婴儿40天时,举行“四十天礼” ,参加者要给孩子送衣服、串珠、鹰毛等礼物。由长者给婴儿起名字。礼仪后才可以公布婴儿的性别。
孩子5岁左右举行骑马礼,头上插羽毛到各家拜访,亲友们要送马鞍、马鞭、肚带、马蹬带等。男孩在5-7岁时举行割礼,行礼的前4-5天,孩子穿上新衣服,腰系白布带,骑着由别人牵着的马走亲戚,亲友们要送礼。
饮食方面以肉食和奶食为主,他们制作的马奶酒是名贵的饮料。
哈萨克族性情直爽、诚恳、热情、好客。男女青年都精于骑术,赛马、刁羊、姑娘追、摔跤等是人民普遍喜欢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
服饰与游牧生活关系密切,牧民衣服大多用牲畜皮毛制成。冬天男子多穿羊毛皮大氅,腰束镶有金属花纹装饰的皮带,右侧佩有小刀。妇女穿连衣裙以银元或银制品作装饰。姑娘们的花帽上常以猫头鹰羽毛作帽缨。妇女戴白布披巾,长及脚跟。男女都穿长统皮靴。
工艺品丰富多彩,妇女善于制作各种毡制品、毛制品和服饰。不少男子会制作木器、铁器和骨器。用金银、玉石制作的各种装饰造型水平都较高。喜爱音乐,能歌善舞,民间乐器“冬不拉”远近驰名。 s
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狩猎业。除少数经营农业的已经定居之外,绝大多数牧民都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那吾热孜”节(意为“送旧迎新”)。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系列社会改革,建立了1个自治州,3个自治县,并与蒙古族、藏族联合建立1个自治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