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信步漫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日新闻:2007年11月13日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3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中消协警示发热内衣仅一家通过审核 需警惕假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3日 07:34 新京报

  “购买‘发热内衣’需认准标志”

  中消协和中针协发布警示,仅有一家通过标志审核,电视购物亦需警惕假货

  本报讯 (记者 廖爱玲) 前不久,中消协和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联合发布消费警示,购买发热内衣要认准标志。昨日,两协会提醒消费者,目前仅有一家获得了标志审核,通过电视购物买“发热内衣”应谨慎。

  记者走访北京一些商场,发现加贴标明发热纤维名称、发热效果和添加比例的“发热内衣”标志产品,在市场上并不多见,很多消费者根本不知道看这个标志,一些电视购物节目中也有宣称的“发热内衣”。

  中针协理事长杨世滨介绍,目前只有一家企业已获得标志审核,另有几家企业正在申请审核过程中。所有参加审核的产品必须是发热纤维的发热度不低于5℃、含量不低于5%,否则将无法通过。

  中消协消费指导部人士表示,电视购物时,可以问明商家有无中针协的“发热标志”,以避免

保暖内衣被当成发热内衣的现象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3 08:39:00 | 只看该作者

重庆发现我国最早古人类化石(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3日 07:54 北京晨报

重庆巫山古人类化石出土现场。


“巫山人”左侧下颌骨,距今204万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黄万波/供图

  晨报讯(记者 王大鹏)我国科学家在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发现的一颗牙齿化石经过年代测定,距今204万年,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由此将我国人类起源的时间往前推进了100万年!昨天,在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巫山龙骨坡远祖之谜”研讨会上,记者获悉,这项研究结果改写了科学界先前对人类演化史的认识。

  中国人祖先起源于长江三峡

  在此之前,史学界普遍认为人类单一起源于东非大裂谷,而后迁徙到世界各地,而我们中国人的祖先“东亚型人”则是几十万年前才来到中国的。而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龙骨坡巫山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黄万波为首的科研人员历时20多年所做的一项研究则推翻了这一著名论断。

  1985年,黄万波等人在重庆龙骨坡发现了一段左侧下牙床和一个内侧门齿,经过

北京大学考古系陈铁梅等人用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牙齿化石时间为204万年。他们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祖先——“东亚型人”,其发祥地位于长江三峡地区的重庆巫山龙骨坡。自此,人类的起源历史可以上溯到204万年以前,这论证了“东亚人起源于长江三峡”的学说。

  “巫山人”比“元谋人”还早

  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写着:“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中国最早的人类。”如今这一说法在科学家的研究下有待修改,因为在巫山龙骨坡发现的“巫山人”在204万年以前,比元谋人还早了30万年。

  这不但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而且将中国的史前文化往前推进了100多万年,这说明204万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有了人类的足迹,而龙骨坡文化则成为中国远古历史的第一篇。

  “北京人”祖籍不在北京

  从1984年开始,黄万波等人在长江流域陆续发现了多达五处的人类化石遗址,其时代涵盖了200万年至5000年前。“如果把我国采集到的古人类化石汇集到一起,就会发现长江流域发现的人类化石地点最多,占了总数的86%,而长江流域以外的一些地点,如北京人、蓝田人等,其原籍也不在北方,而是随着自然环境的变暖和生活半径的扩大,一支越过秦岭抵达蓝田,另一支则沿着东部平原迁移到了华北的北京,成为了‘北京人’。”

  黄万波告诉记者,过去学界普遍认为“东亚型人”是几十万年前变成“人”之后才从非洲来到东亚的,而“巫山人”的发现则至少说明早在200万年前甚至更远,东亚就来了一批“猿人”,“因为那时‘猿’的特征还比较明显,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从‘猿’变成‘人’这一重大转变是在中国大地上完成的,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人类单纯起源于非洲的说法。”

  这项结论证明北非型人和东亚型人各为古猿的一支,各自演化成为现代人,从而改变了人类走出非洲后迁徙的模式,改写了科学界对人类演化史的定论,进一步支持“人类多地起源”的学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3 08:57:00 | 只看该作者

统计局今日将公布CPI 央行最快本周内再度加息

  10月份270.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再创历史新高。虽然这一数字低于市场预期,不过估计仍会刺激美国就人民币升值问题再度向北京施压。考虑到今日国家统计局将要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CPI),可能仍将维持6.5%左右的高位,多位分析师昨日预计,最快本周内,央行将再度加息0.27%。

央票发行利率上扬 央行释放加息信号

  央行于11月1日分别发行了15亿元三年期央票和30亿元3月期央票,发行利率均有所上扬。在市场资金面有所好转之时,作为市场利率风向标的央票发行收益率突然上涨,可视为央行向市场发出的加息信号。[人民币兑美元破7.46 央行年内加息或不受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3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中山纪念堂首次披露24个秘密景点(组图)

2007-11-13 08:09 来源:广州日报

纪念堂每根圆柱的柱头饰都刻着“¥”

厕所标牌还保留着当年称呼的“女室”。

“树上树”生长在纪念堂内东三门。

 1.柱头饰“¥”


  始建于1929年、完工于1931年的中山纪念堂,其主体建筑上,每一根圆柱的柱头饰都刻着“¥”的符号,与人民币的货币符号“¥”完全一致。


  至于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纪念堂管理处工作人员认为,这应该是一种巧合。这个符号其实就是一个“羊”字,中山纪念堂使用这个符号,应该是与羊城“五羊献穗”的美丽传说有关。意即“羊城的中山纪念堂”和“羊城人民对孙中山的永远怀念之情”。人民币的货币符号虽然也是“¥”,但它可能与古代没有货币时“羊”曾是最早的实物交换等价物有关。因此,人民币上的“¥”与纪念堂柱顶上的柱头饰“¥”应该没有多大关系。


  2.避难古鼎


  在纪念堂大堂正门两侧,分别摆放着两个鼎,分别于1929年6月1日和1930年10月10日烧制,已有近80年的历史。


  据介绍,在“文革”时期,因为“破四旧”运动,两个鼎上面的“民国”等字样被人弄掉了。纪念堂当时的老馆长,为了避免损坏了古鼎,带领几个壮劳力,在半夜三更将它们埋进了东边的草地里,当作绿化用的(大粪)肥料池保护起来。“文革”结束以后,再挖出来向游客展示。


 3.九级、五级台阶


  一般人很难注意到,沿着孙中山铜像往正门走,登上两段台阶,这两段台阶的级数分别是九级和五级。中国古代通常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常常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


  纪念堂管理处工作人员认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并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和1921年5月5日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所以,在这里九级、五级台阶暗合了孙中山先生在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4.滴水石不穿



  有句成语叫“滴水穿石”,但在纪念堂四周地面有近百年历史的石板却“滴水不穿石”。这是因为设计者巧妙地在檐口处设计了“天沟”,将屋面上的大部分雨水进行拦截后,再从暗藏的柱子里排走,从而对石板几乎无法造成影响。


  5.紫铜天沟


  纪念堂堂顶的屋面上,每个雨水面都有一条紫铜“天沟”。这“天沟”将屋面上的大部分雨水拦截后,从墙面上的排水沟里排走了。可见当年设计师对纪念堂屋面的排水设计是非常科学的。


  6.光芒四射的门洞


  堂内的一、二楼有十六个门洞,这厚厚的门洞,在艺术上处理得非常得体,特别是红麻石做的门框上的光芒浮雕,看上去给人一种光芒四射的感觉。


  7.彩绘天面和地面走廊


  纪念堂内还保留着当年彩绘天面,以云朵彩图为主,地面彩绘是“青天白日满地红”,与国民党的党旗、党徽的图案相近。

 8.男室、女室标牌


  大堂内一楼的男女厕所的标牌上还保留着当年的称呼——男室和女室。通过这两块小小的牌子,可以了解过去对厕所的称呼为男室、女室,而不是“茅坑”、厕所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11-13 13:54:00 | 只看该作者
看看信步一个人在这自言自语孤独地守着军团论坛这块阵地,这种敬业精神实在令人亲佩,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