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聚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西服刑的真实经历。。。。

[复制链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08-02-17 20:51:00 | 只看该作者
“你妈去世后,县里考虑到我这一个人生活困难,让我出外面学习了几个月。可是回来后,还是没法过,就在别人的介绍下,同你现在的母亲走到一起。”父亲的话语似乎有些愧疚。
  不需愧疚!愧疚的应该是我!我知道爸爸也吃了不少苦。妈妈健康的时候家里也困难、她厨艺也不精,每天基本上以没什么营养的稀饭为主,却也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父亲对生活方面不太讲究,妈妈做啥他吃啥,妈妈把他哪件衣服缝缝补补后他还穿,即使后来当了领导也仍毫不在意这些。我出事后,母亲的病情加重,奶奶也卧病在床,爸爸奔波于两地三处之间很是疲惫不堪。奶奶、妈妈相继去世后,办完丧事送走客人之后,邻居们有时从门外经过,能看到爸爸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院子里痛哭!记得我上高三时,爸爸为了不让家里的事影响我的学习,让我住在离学校不远的妈妈单位办公室里。有一天妈妈又犯病了,可能是脑子里的恶魔在剧烈撕扯她的神经,她太痛苦了,趁看守她的人不注意偷偷跑出来,一路跑到村子里的水井边一头跳进去!多亏众人及时把她打捞上来。我闻讯跑回家后,抱着妈妈仍不停颤栗的肩膀和仍湿漉的头发,指着父亲的鼻子高声大叫:“你怎么能这样不负责任!你看不了我可以不上学回来看!”父亲有口难辩哪!他也只是个凡夫俗子,也得趁妈妈病情稍稳定时赶紧去单位工作一会。我这分明是在胡搅蛮缠信口雌黄!看着爸爸已略显苍老的脸,想起过去的一幕一幕,我无比自责!抱憾终身呀!
  我流着泪默默点了点头,默认了父亲再婚这个现实。再婚不是错,我没能为妈妈尽孝道、为爸爸分担责任和担子,我才是最大的错!只要爸爸以后过得好,也能稍减轻些我心头的愧疚,就算对九泉之下的妈妈,也算是最好的安慰了。
  父亲说:“她儿子和你是同学,马想。她人挺好,以前你在太原时,我每次去看你之前,都是她连夜煮鸡蛋、炸肉丸等。上次她就和我一起来了,可我还没和你说,怕你一下子接受不了。你也长大了,有些事就得去面对。”
  我仍止不住抽泣,哽咽着说:“只要照顾好你就行。”
  “嗯,这个你就放心吧。她今天也来了,就在外面等着。要不,我叫上来你们见见面?”
  “嗯。”我点点头。父亲转身出去了。
  马想的母亲我知道一点,是个医生。马想和我是高一同学。他上初中时,有一年在三个月内他的爷爷奶奶爸父亲相继去世。他和妹妹由母亲拉扯大,也是很不容易。
  父亲回来了,身后跟着一位中年妇女,慈祥又富态。继母与我在监狱接见室初次见面,她似乎有点拘束。我擦擦眼泪勉强向她笑了一下,点点头。她也微笑着对我说:“我和你父亲,都算是不幸的人。你和马想他们也是,不过你的不幸比他们更重一些。咱们既然组合在一起,就努力过好以后的日子吧。”
  朴实无华的话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可是我还没有称呼她“妈妈”的心理准备,只能默不作声地点点头。
  父亲说一会就快中午了,准备把这个中队的干部们约出来坐坐。我点点头。继母问父亲给我买了些什么东西,父亲说前两天刚来过,今天就没买,留些钱需要什么在这里也能买。我也赶忙表示目前什么也不需要,什么也不缺。继母转身去小卖部搬了一箱饮料过来,让我带回去解渴。我向她笑了笑,点了点头。
  我们又站着说了一会才告别。严管队离接见室很近,接见室的犯人见我这势头,也没敢拦着检查什么(其实是想瓦些东西),让我自个儿回了中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楼主| 发表于 2008-02-17 20:54:00 | 只看该作者
我闷闷不乐地回到监舍,坐在床上发呆。
  十七中队的中队长姓郭,太原人。当天他在办公室值班。我回来后没多大一会,就听到有人在院门外叫他:“小郭!下来吧!就等你了!”郭队长应着下楼出去了。我想他应该是去赴父亲的宴请了。
  中午两点左右,郭队长回来了。他把我叫进办公室,问了些基本情况后,开诚布公地说:“刚才你父亲请我吃饭,也有其他几位监狱领导。但是,不管你关系多硬,我希望你在这儿能认真接受改造。劳改队是个大染缸,我不希望你象有些犯人那样,住了劳改还不吸取教训为所欲为,不过就算你那样也不怕,在我这儿行不通,我不吃那一套。我还是想让你在这几年里读点书,学点东西,别荒废了时间。你本质并不坏,别在这里反倒学坏了。你还年纪不大,就算住满出狱才二十七嘛,什么也不误的。”
  我点点头。对于干部的训话我总是只点头。如果心里认可嘴上也不想说什么以免落个奉承拍马之嫌,如果心里不认可那嘴上更不能说什么了以免挨打。但是这位郭队长说得坦承直接,句句在理,我很认同。
  “其实你父亲现在最担心的是怕你上午听到家里的这些变故后,心里压力大会胡思乱想。我觉得你也不小了,应该能理解这些事吧?”
  我点点头:“嗯,我没事的。”
  “这就对了,男子汉嘛,就要敢于面对困难,迎接挑战。你随后给你家里去封信吧,说一说你这儿的现状,也告诉他们你能理解这些。还有,你下去后抓紧时间熟悉一下业务。这里面也可以报成人自学考试,你要是能拿个文凭出去,那不是更好!”
  我点头退出了办公室,然后继续坐在床上发呆。
  唉!过去的事情已经都过去了,该发生的也已经发生了,我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就让我把对母亲的怀念深深藏在心底吧,永远……
  从现在起,我就算开始正式改造了,在支积办工作就是我的劳动。父亲帮助我起了个好头,我就应该籍此东风乘风破浪才是。第一嘛当然是在稳妥的前提下尽量多减刑,尽量早出狱,保外、假释这些,以后都是可以一试的;第二是确实不能虚度光阴,在号子里看不上书就学些人情世故,在劳改队有条件了我还是多学些书本知识吧;第三嘛就是日常生活了,虽然我对吃饭穿衣这些不大讲究,但是如果有人实在想送给我些什么,我也许就不好意思推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楼主| 发表于 2008-02-17 20:55:00 | 只看该作者
我闷闷不乐地回到监舍,坐在床上发呆。
  十七中队的中队长姓郭,太原人。当天他在办公室值班。我回来后没多大一会,就听到有人在院门外叫他:“小郭!下来吧!就等你了!”郭队长应着下楼出去了。我想他应该是去赴父亲的宴请了。
  中午两点左右,郭队长回来了。他把我叫进办公室,问了些基本情况后,开诚布公地说:“刚才你父亲请我吃饭,也有其他几位监狱领导。但是,不管你关系多硬,我希望你在这儿能认真接受改造。劳改队是个大染缸,我不希望你象有些犯人那样,住了劳改还不吸取教训为所欲为,不过就算你那样也不怕,在我这儿行不通,我不吃那一套。我还是想让你在这几年里读点书,学点东西,别荒废了时间。你本质并不坏,别在这里反倒学坏了。你还年纪不大,就算住满出狱才二十七嘛,什么也不误的。”
  我点点头。对于干部的训话我总是只点头。如果心里认可嘴上也不想说什么以免落个奉承拍马之嫌,如果心里不认可那嘴上更不能说什么了以免挨打。但是这位郭队长说得坦承直接,句句在理,我很认同。
  “其实你父亲现在最担心的是怕你上午听到家里的这些变故后,心里压力大会胡思乱想。我觉得你也不小了,应该能理解这些事吧?”
  我点点头:“嗯,我没事的。”
  “这就对了,男子汉嘛,就要敢于面对困难,迎接挑战。你随后给你家里去封信吧,说一说你这儿的现状,也告诉他们你能理解这些。还有,你下去后抓紧时间熟悉一下业务。这里面也可以报成人自学考试,你要是能拿个文凭出去,那不是更好!”
  我点头退出了办公室,然后继续坐在床上发呆。
  唉!过去的事情已经都过去了,该发生的也已经发生了,我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就让我把对母亲的怀念深深藏在心底吧,永远……
  从现在起,我就算开始正式改造了,在支积办工作就是我的劳动。父亲帮助我起了个好头,我就应该籍此东风乘风破浪才是。第一嘛当然是在稳妥的前提下尽量多减刑,尽量早出狱,保外、假释这些,以后都是可以一试的;第二是确实不能虚度光阴,在号子里看不上书就学些人情世故,在劳改队有条件了我还是多学些书本知识吧;第三嘛就是日常生活了,虽然我对吃饭穿衣这些不大讲究,但是如果有人实在想送给我些什么,我也许就不好意思推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楼主| 发表于 2008-02-17 20:57:00 | 只看该作者
支积办里我准备接班的这个晋城小伙东东,年纪比我还小一岁,却一脸故作深沉的不耐烦,也许这是长期以来他的工作就是让其他犯人来低三下四地求他、在他面前俯首贴耳唯命是从所以养成的这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乎?我在心里淡淡一笑:少鸡巴在我面前摆出逑大不理逑二的样,老子不吃这一套。
  当石晓为我俩互相介绍时,他呵呵笑着冲我点点头。我也微笑着点了一下。石晓出去了。
  支积办的办公室里只剩下老李、东东和我。老李在他的办公桌前埋头忙碌着什么,东东在纸上胡乱写划着,他俩都没吭声。我也不吭声,静静坐在椅子上。一方面,到了陌生的环境里在沉默寡言中观察分析是我的性格;另一方面,我感到他们二人的沉默似乎想给我这个异军突起的新贵一个下马威?老李是组长,分管着地面上油水大的一千个犯人的考核,他在用沉默暗示我他的岗位不容我染指?东东快出狱了,他在以沉默说明他准备维持他的权力直到最后一刻?他不愿因我的提前到来而失去些什么?
  而这些只是我的猜想。鲁迅说:我总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我也一样。先假设别人是恶的,再逐步求证这个命题的对错。即使是对的也无妨,我已经有防备了。
  如今的我,就象在无意中已经被各种无形的力量积聚在一起、抬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了。我想老李和东东也能感觉到面前这个默不作声的小白背后咄咄逼人的气势和所带来的从无影无形中涌向他们的强大压力。我就这样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以沉默回答沉默。内心深处我知道自己其实不愿给别人带来威胁,不打算染指别人的势力范围,也不准备急匆匆兴冲冲地取谁而代之。但面对别人的怀疑的排斥我也不想去分辨什么。淡然一笑,姑且等着,该来的迟早会来,不必只争朝夕急于一时。我有的是耐心。三年多的号子我都等出来了,还在乎现在多等这几天?
  约两个小时的沉默沉寂后,东东开口了:“听说你还是个大学生?”
  我笑了笑:“算不上,只是高中毕业吧。”
  “你会打算盘么?在这儿必须会打算盘。”
  我心里很是不以为然,用小计算器也可以的嘛!只要不出差错,何必拘泥于形式!但心里不管怎样想,嘴上还得按规矩来:“会一点,不过不太熟。”其实我基本上等于完全不会。
  他递给我一个算盘:“这个你拿上,有空了练练吧,这些东西以后就都是你的了。”我接过来,随手劈里啪啦地拔着算盘珠子。
  东东站起身,带着几分伤感几分留恋地看了看桌子上摊的一大堆表格、文具等,拍拍桌子、柜子。他已经说开把这些东西留给我了,似乎想接着这个话题再发些感慨:“唉哟,在这儿日***也三年多了,也该走啦!”他转向我:“说不定我哪天就下出监队了,你这几天熟悉一下业务吧,其实也很简单,做些表,把各队报上来的统计一下,象你这水平绝对没问题。看看我以前做出来的表就懂了。你先看看吧,有什么不懂的趁我还在赶紧问我,不过,我要是不在你问老李也行,他敢骗你?是吧老李!”
  “净瞎诌!我骗过谁!骗过你?说些淡话!”老李呵呵笑着抬起头。
  不管老李怎么说,我从东东最后这加重语气的一句话里听出些意味深长。
  东东一掀门帘出去了。我认为此时已经不需要虚假地承让,便站起身,稳步走到他的办公桌前坐下,从现在起,这儿就是我的办公桌了。我随手拿起桌一一份以前的某中队考核表看着,老李还坐在我背后不停地忙碌。我拿着这张纸纹丝不动看了好大一会,听到他自言自语着收拾东西:“哎呀,怎么忘了还要去找那谁说件事。”然后他与我打了个招呼:“小白你先看着啊,我有点事出去一下。这个不难,他们小学水平都能干,你怕做不好么。”
  我听出他的话里对东东的蔑视,抬起头“哦”了一声,冲他笑了一下,目视着他出门下楼,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这一局,我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楼主| 发表于 2008-02-17 21:06:00 | 只看该作者
晚饭后,我初来乍到,不想凑热闹去看电视和打乒乓球,一个人坐在支积办研究这些表。的确不难,不过我还没理清这项工作的脉胳。这时,展进来了。
  “小白,你好!”他微笑着向我热情地伸出了手。
  “你好。”我当时还不认识他。但他说普通话,与我初次见面就如此热情且懂礼貌,这让我依稀有些忘了彼此犯人的身份。
  “我是咱们队的学习委员,今天一天都在教育科开会,刚回来。知道你也是个文化人,专门过来看看。”
  “哪里哪里,请坐?”我邀请展落座,并给他敬了烟。他的皮肤带着南方人特有的白暂,嘴巴小嘴唇薄且总是抿得很紧说明不会是个憨厚之人,小眼睛里闪着精明的光。他个子不高却长得非常结实,坐姿端正而且很随意地保持上身笔直可能曾受过较良好的教育。他说话轻声细语,为了显示自己已经完全融入劳改队的环境而不时带出一句文诌诌的粗话。总得来说,我对他戒心要小,当然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举止,而是因为他是个外地人,他纵有千般本事,也断然不敢与我这个关系网已露出冰山一角的人一争高下的。
  展说他从小上少体校,摔跤专业,捕前是上海市某区摔跤几队的队员。前几年在运城出了点事。他出手重,还没怎么打就打伤了几个。他从临汾到晋普山一路打过来,一开始就没想着减刑,只打算不受欺负、能活着出去就行。现在年纪也大了,想法也变了,最根本的是改造环境变了,以前的那一套行不通了。他说他当时被分在严管队就是因为很能打。那时从社会上到劳改队里都崇尚武力,劳改队里先不说犯人之间怎么打了,就干部办公室里也是除了警棍就是绿豆绳,一绳子勒起来,不到一分钟犯人就得浑身是汗口吐白沫栽倒在地。那时候的严管队,就是个打,打得让犯人出了这个门以后,一想起严管队就浑身打哆嗦,让他产生发自内心的恐惧。展说他那时名声在外,遇有哪个队的大油住了严管不服气,没问题,单挑!他经常把别人打得满嘴牙只剩下一半,或肋骨断了好几根,或几个月内每天吐血。展说当时劳改队有规定,禁闭室严管队的犯人无论犯什么错误,只在队内处理,不下放到其他中队,因为他们下了坑会被乱石砸死再制造个什么小事故尸首也找不着。有了此护身符他们更是肆无忌惮地横行于晋普山。
  我饶有兴趣地听着。展的这些往事可能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听众了,因为在这儿服刑的犯人都自以为是天下老大,很是见不得一个外地人的吹嘘。而我是无所谓的,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听万人讲故事,这些都是能丰富阅历、感悟人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展又给我讲起了摔跤的一些基本竞技知识,这些我听不懂,也不感兴趣,只记得说谁赢了是赢了几“本”(?),类似于拳击中的点数。展见我的眼神有些散乱不象刚才那样聚精会神,就又把话题拐到了改造上,他说:“我看了下登记本,你还有六年半多点的刑期对吧?你和他们不一样,你是学生。呵呵我曾经也不想同他们一样,可现在早就一样了。你最好利用这几年的时间学点什么,可以报自考啊!还有,平时就写写画画投点稿,也能挣点分嘛。我那儿有纸有笔,明天你去拿点,想要多少随便拿。以后我出墙报、板报的时候叫上你,你跟着学学,技多不压身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楼主| 发表于 2008-02-17 21:08:00 | 只看该作者
这些话我听了后心里还是挺感激的,毕竟人家是积委会成员嘛,能受到他对我文化人的礼遇,这对我是莫大的安慰。
  “我嘛,还有三年刑期,如果一切顺利,还能在中队当着学习委员,每年还能评些奖的话,那我应该还能减一年半,这么算下来,其实也就快了。”
  他这句话看似平淡,但我听起来怪怪的,隐隐能从中嗅出点弦外之音。
  “其实这劳改队啊,和社会上也一样。人这一辈子,好多事不能急着就去办,急了就指不定会出些什么事。遇到事不要急,稍缓一缓再看,也许会和你原先预想的不一样,也许还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展的这句“遇事不能急,急了会出事”一出口,我就会明白了。我,一个很有背景的本地犯人并且还算得上个有文化的犯人,到了任何一个中队绝对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揽过学习委员的职务或主任的职务。从他这番话里我听出了甘拜下风、希望我能高抬贵手继续让他在这个位置上呆一年多的意思。劳改队的许多事我都不懂,听石晓话里的意思是希望我尽快地揽各项大权于一身,然后以我为中枢在各中队阳城籍犯人间以及阳城籍犯人与干部们之间编织起更为牢固的关系网,树立我们在晋普山三千犯人中的龙头老大的地位。这也是展现在最担心的,因为这样做首先会拿他开刀——目前搬不动支积办组长老李的主任位置,就会先搬掉他的学习委员职位而由我取代,进而再逐步发展。其实我不是个争强好胜的人(这点和我父亲有点相似)。经过三年多的号子生活,我甚至已经有点害怕竞争、厌恶挑战,而只想安安静静地蜗居在哪个僻静的角落里看看书、写写字,有机会就多与亲人朋友们见见面。我不是混混,我不是做老大的料——即使面对困境我能坦然面对,但骨子里却缺少那种勇于攀登下一座高峰的志向。我不轻言放弃但不积极进取去追求什么以实现人生的目标。对于面前的展,我不敢保证中队干部们会如何安排我们的命运,但是我绝不会主动积极地去活动着取他而代之。
  我说:“是呀,人的心急了就会迷失,会盲目,不过我是清醒的。可是人这一辈子,有时候不主动去做甚事,事还是会被动找上来。唉!”我想展应该能理解话里的意思。
  他点头表示很赞同:“是的是的,不过这主动被动之间,就看出人的素质高低了。人的命天注定么!咱们***也不能考虑再多。对了,你想不想去后面打会乒乓球?既来之,则安之,和弟兄们得打成一片呀!”他哈哈笑着站起身准备告辞。
  我也赶忙站起身:“今天先看一会这些表,以后有的是机会打呢呵呵。”
  我俩笑呵呵地握手告别。
  这一局,我们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楼主| 发表于 2008-02-17 21:09:00 | 只看该作者
晚上睡得可真舒服!
  好久没有象这样一个人睡一张床了!虽然其他人还有打呼噜放屁磨牙的,但这又有何妨呢?我哪知道自己睡着后会不会也这样呀!
  早上我醒得很早。门房坐班打着呵欠下去开院门了,看严管犯的坐班犯揉着眼睛进小院里给他们开门放茅然后思过了。我也悄悄起床穿衣叠被,被子要求叠成豆腐块状,这个我在号子里早练会了,并且专门捏出些棱和角以利美观。其他几人还在呼呼大睡,也难怪,严管队嘛!管得松,犯人们对外交往多,夜生活丰富,晚上总是很晚才有人悄悄叫门房开门回来睡觉。门房坐班犯小周,也是我的老乡,他们在感谢小周开门的同时,也忘不了留些烟、酒、菜等。
  支积办的办公室外有个十平方米左右的小平台,我便在这儿扩胸抬腿活动筋骨呼吸新鲜空气。我觉得现在条件好了,就可以锻炼一下身体了。在号子里吃不饱没营养,偶尔一次起蹲一千下也还行,但每天坚持这样起蹲非贫血不可。于是我做了十几个俯卧撑和拳卧撑,又溜了溜腿,把脚担在墙沿上压腿。
  小周也知道和我是老乡,他虽然年纪长我几岁,但见我一下队这阵势心里已有些怯怯,自知人微言轻不愿也不敢争着抢着去和我套近乎。此时他见我没什么架子地早早起床、认真整理内务,然后在户外独自一人活动身体,就走上来:“呵呵,锻炼锻炼?”
  “是呀,反正也睡不着。”还是乡音听着亲切,我也笑着应他。
  小周打开院门,出外面遛达了一会,转身在院外隔着门问我:“操场上有几个跑步的,你想锻炼,要不也去那儿跑一会?”
  我大为惊诧!劳改队里居然还有犯人在操场上晨练?他们以为这儿是湖滨河畔公园广场不成???我满腹狐疑地下了楼出了院门,过了四大队的监舍楼就是操场,果然有人在这儿锻炼身体!有两三个围着大圈慢跑的,有个甩着手快步走的,还有个在角落里打太极拳!操!
  看这几人的年纪都在四五十岁以上,小周指着告诉我这些老头哪个是哪个队的主任、这委员、那委员,他们平时吃饱饭没事干,趁着一大早也没内看的巡逻也没干部们来回走动,出来在大院活动一下筋骨。我发自肺腑地由衷地惊诧了一会后也想通了。人嘛,年纪大了就是贪财怕死不瞌睡,他们想必也同上马街的老刘等人一样熟谙养生之道。虽然犯了罪进了劳改队,可是谁让人家有关系呀!谁让人家钱厚呀!这也没什么不正常的。当把所有的不正常都理所当然地认为正常,那就离大彻大悟不远啦!况且人家就是能漠视身上的囚服和周围的高墙电网,就是能以狱为家从容面对,这种心态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依我看,身边的每人每事、每时每天都能让我想通一些道理。万事万物虽千变万化、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但它们之中蕴含的道理就是自然界之中的一些法则,其原理都是相通的。所以:存在即合理。
  我能想通,但却不认同。我觉得他们这样做有点过分了。想好好活动一下筋骨可以下坑嘛!或者哪怕象我这样躲在小院里锻炼也行呀,或者参加诸如篮球乒乓球这些劳改队允许的活动呀,何必这样貌似平淡实则炫耀呢?那些普通的吃苦受累的裤腿磨成裙子状的犯人们看到会有何感想呢?他们能想通并认可吗?当然不会,他们只会更加深刻地感到社会的不公。一个人犯罪,如果只是单纯地偷钱抢钱倒还罢了,如果满怀对社会的仇恨去偷去抢,那恐怕就会出现更多的白法义。
  我很矛盾,也很困惑。不过我想自己就算有那么大的脸面,也不会做出这种在大操场上跑步或者养宠物这些事来。
  我嘴上也没说什么,转身进了院子。小周也跟了进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楼主| 发表于 2008-02-17 21:10:00 | 只看该作者
一进院门有个小小的门房,里面仅一桌一椅,这儿就是小周的坐班房。桌子上放着本子,记录着每一天每一个犯人出入这扇小门的时间,这些都是应付检查的,因为能写就能改能撕。不过,不出事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旦出了事层层追查下来,谁也逃不了干系:门房坐班犯没见干部的批条为什么随便放犯人出入?!不光劳改队如此,中国好多事都这样:为了些个人私利,大家都在掩耳盗铃地互相隐瞒、互相睁只眼闭只眼,而一旦出了事则连窝端起。这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中国的法律、制度、政策(包括劳改队的各项制度)都不错,都制定得比较完善严密,但在落实操作的过程当中,人为因素太多(前段时间在网上看了个帖子:中国的政策为什么出不了中南海,我没看内容写些啥,因为不用看内容,只看这个名字我就猜他准备说些什么了。生活于如此的环境中我改变不了环境只好去适应它并且做到了非常适应还劝告别人莫学屈原投江死但求麻木苟且活,幸与不幸欤?)
  拉开抽屉里面放了个小本子,小周的字歪歪扭扭在上面抄写了好多流行歌曲的歌词。我在心中哑然失笑,真没想到几年前上高中时的这种抄歌词的做法如今却在劳改队里重逢。我抬头向小周笑了笑,他有些拘谨有点不好意思:“没事的时候瞎抄的。”真是有闲阶层呀。
  不过,这使我想起了在上马街时,经常听豆芽他们哼哼的两首囚歌。其一歌词为:“一人走向内蒙古,风沙狂遮来时路,遥望着家乡父母和亲人,内蒙啊内蒙我已踏上你的征途……”。另一首歌词为:“进屋来满屋人静,夜无声家人睡沉沉,我母亲床前睡着,怎知道儿的归魂……”。前一个,我分析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已决犯们编的,因为山西的犯人用不着送去内蒙,省内就有好多劳改矿等着要这些劳力呢,他们才会被送往新疆内蒙等地服刑。后面一个,我猜是上马街的犯人们编的,因为它唱的是枪毙了的犯人魂归故里的情形。这两首囚歌,旋律还算过得去,有点《兰花草》的味道:简单、伤感、没有更多的技巧和修饰,四句一节地重复下去。不过这歌词写得实在不咋地,但是,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囚歌。我知道迟志强也唱囚歌:手里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小时候我还以为真是他出狱后自己编曲作词,入狱后才知道这些词和曲其实它本来就在全国各地的号子里流传着,只是他予以了很大的加工而已。由此可见: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打饭的犯人挑着桶出去了。他和我们也是老乡,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叫小牛,看上去慈眉善目的,带着乡下人的憨厚朴实,出门时还与我笑了一下。后来听人说:“那家伙日鬼劲大着了!中国人常窝里斗,阳城人也这样。本来严管队不错,就这么几个人,齐心点把干部胡弄着哄着点,下面的人干什么也方便。可是这个小牛,鸡巴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老是去干部那儿点炮!他以为他能点住呀!点***老臭逼了!咱该干甚还干甚!干部对他也不感冒,搞得他个日***里外不是人!”对于此,我无话可说。不说能小牛检举违规违纪、积极与坏人坏事做斗争的这种行为不对,可是我也不认为他脱离现实妄图打击老乡们的做法正确。首先我想他点炮的目的绝非是积极改恶从善积极与歪风邪气做斗争这样单纯这样高尚(或许是想取谁而代之?);其次,我也是这举国上下监内监外普遍存在的违规违纪现象中的受益者。我再怎么正直、再怎么本质善良,也不会身在福中不知福地去反对去抨击这一切,也不会热切地想下坑以通过高强度的劳动来改造自我,也不会想让热情帮助我的老乡们受害。所以,为了切身利益,我必须与其他老乡站在一个立场,对小牛表示适度的鄙夷。
  早饭又是和子饭,真不喜欢吃。但我还是吃了一份。
  在晋普山的日子里,我在日常生活上基本做到了严以律已:在吃饭方面,我从来没吃过一次小锅饭,从来没应约去赴酒场和宴请,每天只吃小牛打回来的大锅饭,顶多晚上吃一包方便面;在穿衣方面我自下队后,从未向任何人提出过为我做几身好质量的囚服的要求,对别人向我热情提出的这种愿望也多次谢绝,从未穿过监狱不允许穿的便衣等以炫耀显摆;还有,我从未向家里张口要过现金,也从未用现金托干部为我买些什么,等等。
  古人云,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我认为,自己现在在这儿,外面的亲友经常送些蛋糕点心之类,还在帐上给我打些钱已经足够让我在里面买方便面吃了,而且没人敢瓦。在这种温饱无忧的情况下,众人瞩目的我选择走哪条路很重要。我选择的是想做为犯人中“善”的代表去老老实实接受改造,让别人心服口服地接受监狱的各种表扬各种荣誉乃至多减刑早出狱。既然想这样,就得从日常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呀!现在有条件了,我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那我就做一个表里如一的“善”吧,这才是我的本性。所以,穿衣方面干净就行,我就算穿得再普通,到了哪儿也是很远就被别人认出然后前呼后拥地请进积委会办公室坐坐;在吃饭方面吃饱就行,社会上的人也只在物质生活很丰富的时候才提出减肥、营养、均衡这些,六0年自然灾害时断没人这样想。现在的我倒还没准备减肥,因为我还没胖,只是认为自己不应该庸俗地只追求这些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楼主| 发表于 2008-02-17 21:11:00 | 只看该作者
不过,这种和子饭,真的是不大好吃。
  晋普山的伙食,品种花样还差不多,比号子里强多了。除早晚饭基本不变外,中午的主食经常是大米、馒头、糖包、面条等交替着。菜和号子里差不多,基本上外面什么菜最便宜,我们就吃好长一段时间的这个。不过不是菜汤,而是比较稠的菜了。面食倒还罢了,只不过是黑一点,黏一点,口感不太好而已,因为老鼠可能不喜欢吃面粉?不喜欢在面粉袋子里自由嬉戏?所以面食里面基本没见到老鼠屎。而大米就不一样了。上学时我本来喜欢吃大米(那时家穷大米贵,吃得少,偶尔吃一次总吃得过量饱)。当我在晋普山第一次见到小牛打回大米饭后,激动地在心里惊呼了一声!但是,桶里的大米却让我望而却步,那老鼠屎,实在是多呀!手里这一碗米饭,面儿上就有五、米粒。我把它们拣出来扔了后,搅一搅往下看,又是星星点点的老鼠屎。夸张地说,这一碗米饭里的老鼠屎要是拣干净,米平面会落下一小截。我四顾地看,别人都在谈笑风生地吃饭,稍微把暴露在眼前的老鼠屎拣一拣,就大口吃着其他的米饭了。于是,我一咬牙,再也不在碗里翻着拣老鼠屎了,看到了就挑出去,看不到就大口咽,眼不见为净嘛!管它嘴里的这一口米饭里面有几粒呢,只要别大嚼、囫囵着咽下去就行了。后来我就慢慢习惯这样了。
  大灶上有时也做些小米粥让我们喝。小米是很有营养的,晋东南的气候土壤适合种谷子。晋城的小米虽比不上“沁州黄”那样名气大,但营养价值一点不差。我想,是否米粒越大,则它们中间的空隙越多,越有利于老鼠在其中打闹游戏?反正小米里也有老鼠屎,但比大米里的要少,况且做成粥以后,老鼠屎会整齐地飘在大灶的大锅的表层,方便于生活科做饭的犯人们一瓢把它们撇出去。当然小牛挑回来给我们盛到碗里后,搅一搅还会发现个别狡猾的老鼠屎,于是我们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谷子可以常年存放,但蜕成小米后不不行了,特别是夏天,它里面会生出一种我们当地叫“米虫”的柔软的象蚕一样但体形小很多的无脊椎小生物,小的长一公分,大的会有两公分长,它们各自弄了一团小米包裹在自己身边。按我内心里比较科学的分析,米虫们似乎是干净的。大城市不是有专门卖“肉芽”的吗?小蛆们从肉中萌芽诞生,生于斯长于斯不受外界干扰,米虫们应该也一样,生于米堆长于米堆,吸日月之灵气聚天地之精华,所以我们当地人们常说“米虫也是肉”,所以当我们看到小米粥里面有一团一团的小米聚在一起时,不消说,里面一定有肉,于是大快朵颐之。
  听说,晋普山的伙房的灶台很大,是长条形的,锅也极大,我始终搞不懂为什么会有椭圆形的大锅以放在长条形的灶台上(?),因为我没有去生活科亲眼目睹过。因此劳改队(包括荫营)的大灶饭以炖为主,有些肉、鸡蛋也是用小锅炒好后扔大锅里同其他菜一起炖。做饭时几个生活科的板油站在灶台上,顶着高温挥汗如雨(汗是咸的),围着大锅用铁锹用力地搅。这也正常,大锅饭嘛!但是,听说(只是听说呀!),有一次一个犯人脚下一滑,就从灶台这头掉锅里了,当别人七手八脚从那头把他打捞上来时,他身上除了骨头已经没有多少肉了。可是马上就要开饭了,再做一锅已经来不及,影响犯人吃饭就是破坏改造,这个罪名谁也担不起,于是各中队挑回去的饭中或许会有几丝肉香。听说,给这个犯人的家属赔了五百块(在生产改造中出现事故导致死亡很正常,以前的标准才三百块,他赶上五百了都。我一个老乡99年在荫营出事后,标准已经提到七百块了)。
  大部分劳改队都有自己的猪场。小霍曾经给我讲过晋普山猪场对猪们的严格管理。猪场就由一个犯人看着,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戏妆爱武装呀,他每日除了喂猪很是无聊,便下定决心改掉猪们懒、散漫、目无领导、毫无组织纪律观念的坏习惯。具体过程小霍没见,料想就是一个“打”字吧?小霍只看到了结果。猪圈是个占地不小的二层,猪们平时就在二楼的猪舍里呼呼大睡,此人往一层转圈的猪槽里倒上猪食后(倒食时猪们只敢在楼上看着下面哼哼,不敢跨出猪舍半步),一声哨子,猪们便挨挨挤挤争先恐后地出了猪舍,沿着一条缓下坡的台子跑下来就餐。饭后便罢,此人又一声哨子,猪们便集中在一起等候冲澡。此人站在一只极为肥壮的大猪背上,手握水管冲地上的猪粪(猪们边吃边拉、走哪拉哪的这个不讲卫生的坏习惯极难改造过来),顺便给猪们冲冲澡。他脚下这只大猪很善解他意地随着他的指令前进后退或左或右。之后,他又是一声哨子,猪们便又挨挨挤挤顺着小坡跑上二楼睡觉去了。小霍说母猪生下的猪ZAI们也算此人的生产任务,不过他经常少报几只,留下让老乡们喝酒时吃烤乳猪,或办事时送给哪个队的大油们。靠山吃山,靠猪吃猪。小霍也经常拎着酒菜叫几个老乡到猪场喝酒。这儿僻静,内看们基本不来检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楼主| 发表于 2008-02-17 21:12:00 | 只看该作者
在太原住号子时,听他们说有的劳改队里看猪场的犯人解决生理需要就用猪。听说,只需往母猪面前堆些吃的,犯人就可以在后面尽情活动了。人的家具和公猪的家具相比起来很是细小,同时猪的本性又是吃饭不知饥饱只要面前有食就只知埋头吃,所以犯人在后面运动时前面的母猪根本感觉不到受了凌辱,偶尔哼哼几声也是因为吃的舒服而非透的舒服。听说,母猪发情时,家具也是又红又肿且流着水,犯人们逗乐,用木棍在后面轻捅之,母猪便哼哼着往后退着欲吸纳此棍。我想此时断然没有哪个犯人敢行奸淫之事的。若胆敢一试,母猪定把他顶在墙上索爱,则他的小家具怕是会折断、小命也怕要休矣!因为猪们其实是很有劲的,发情的母猪为了爱则更是力大无穷的。
  还听说很早以前住过劳改的犯人讲,那时候的劳改队也有出外工的,在外面山坡上垦荒种地。某日某犯人驾牛春耕时,估计他也是住了很久旱得慌,看到前面牛的家具便有点想入飞飞不能自持,便停了犁,在前面的牛身后站着行云雨之事。巧的是,深山坳里本来人迹罕至,而此时对面山坡的羊肠小道上正好走过一妇女。那时候空气还不污染,那妇女可能从小上学时负担不重也不近视,所以一眼就看出这边一人一牛的举动。我分析此妇女是刚出嫁没两年的小少妇。没出嫁则不懂,年纪大则放得开。她看到后不知联想到了什么,便抬手捂着眼,把脸扭到一边对着墙往前赶路,居然忘了自己是行走在羊肠小道上,于是一失足滚下悬崖摔死了。后来得知死因后,劳改队的领导们就得给这个犯人加刑,可是罪名不知怎么定,后来有德才兼备者提议:人透牛影响春耕进度,又直接使妇女同志受羞而死,可定为“破坏春耕羞死罪”,于是付诸实施。
  当然这个或许只是笑料,可信度不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