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kyzy_fz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特好玩的游戏,大家测测自己是三国中哪一位将领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06-02-15 03:30:00 | 只看该作者
占算的結果, wo 的代表武將是《趙雲》。

  趙雲(?-229)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初從公孫瓚,後來歸順劉備,為主騎。西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逃。趙雲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沖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嬰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險折我一員大將!"劉備念其功,封為牙門將軍。不久,又隨劉備奪取成都,平定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建興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06-02-15 18:04:00 | 只看该作者

  占算的結果, 未具名 的代表武將是《姜維》。

  姜維,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穀縣)人。父姜炯,天水郡功曹,後死于戰場,姜維任參軍。西元228年,諸葛亮兵出祁山,奪取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鎮守天水的魏將薑維歸附蜀漢,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西元234年,諸葛亮病死五丈代。從文字上看,古代"羌"、"薑"字形相近,一音之轉。

  姜維的一生為蜀漢政權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歸附蜀漢後曾先後四次隨諸葛亮出師北伐,立下了許多戰功。諸葛亮逝世後,他從容鎮定,有條不紊地整頓軍馬安全撤退。費禕死後,他總攬軍權,曾先後多次出兵北伐,決心完成前人未竟事業統一天下。直到劉禪投降,西蜀滅亡後,他還想利用鍾會復興蜀漢,可見出他忠於蜀漢的堅定信念。

  另外,姜維在繼承相貫徹諸葛亮的"和夷"政策、改善民族關係、加強民族團結方面,也作了許多努力,有一定貢獻。諸葛亮死後,薑維為涼州刺史。西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變亂,薑維率兵前往平定。隨後又出兵隴西、南安、金城一帶,大戰魏將郭淮、夏侯霸於洮西。這兩次出兵,他都注意貫徹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撫了少數民族,調整了民族關係,實現了民族團結的願望。

  有人說,諸葛亮特別器重薑維,除了薑維自身的才略之外,主要是因為姜維是少數民族將領,熟悉民族地區的人情世俗及自然形勢。重用他不僅有利北伐,而且體現了"和夷"政策。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06-02-16 15:44:00 | 只看该作者
d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06-02-16 16:12:00 | 只看该作者

  占算的結果, 我 的代表武將是《張昭》。

  張昭是三國有名的軍師,字子布。是孫策、孫權二代位高權重的謀臣,凡文武之事都由他經辦。與張紘一起被孫策聘用。孫策臨終時,把孫權託付給張昭,並對孫權說道: 「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可見其地位之高。孫權經常向他徵求意見,並視之如父。張昭率領群臣輔佐孫權,不管上朝或私下,常對孫權直言進諫,孫權對他心存敬畏,不敢任意妄為。魏國遣使拜孫權為吳王,使者舉止狂傲,被張昭言語折之而收斂。81歲高齡逝世,被謚為文侯。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06-02-16 16:16:00 | 只看该作者
占算的結果, luofeng 的代表武將是《趙雲》。

  趙雲(?-229)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初從公孫瓚,後來歸順劉備,為主騎。西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逃。趙雲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沖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嬰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險折我一員大將!"劉備念其功,封為牙門將軍。不久,又隨劉備奪取成都,平定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建興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06-02-16 16:20:00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不可信的一个游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06-02-16 16:20: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代表武將是《許褚》。

  許褚,字仲康,譙國譙縣人。身長八尺,腰大十圍,勇猛過人,力大如牛,素有虎痴之稱。與典韋同為曹操心腹猛將。其人忠謹自持,沉默寡言,面惡心善,樸實敦厚,雖屢立戰功,猶恭儉謙遜,未嘗驕矜放縱,為時人所稱頌。病卒,官至武衛將軍牟鄉侯,諡曰壯侯。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06-02-16 16:21:00 | 只看该作者
代表武將是《姜維》。

  姜維,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穀縣)人。父姜炯,天水郡功曹,後死于戰場,姜維任參軍。西元228年,諸葛亮兵出祁山,奪取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鎮守天水的魏將薑維歸附蜀漢,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西元234年,諸葛亮病死五丈代。從文字上看,古代"羌"、"薑"字形相近,一音之轉。

  姜維的一生為蜀漢政權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歸附蜀漢後曾先後四次隨諸葛亮出師北伐,立下了許多戰功。諸葛亮逝世後,他從容鎮定,有條不紊地整頓軍馬安全撤退。費禕死後,他總攬軍權,曾先後多次出兵北伐,決心完成前人未竟事業統一天下。直到劉禪投降,西蜀滅亡後,他還想利用鍾會復興蜀漢,可見出他忠於蜀漢的堅定信念。

  另外,姜維在繼承相貫徹諸葛亮的"和夷"政策、改善民族關係、加強民族團結方面,也作了許多努力,有一定貢獻。諸葛亮死後,薑維為涼州刺史。西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變亂,薑維率兵前往平定。隨後又出兵隴西、南安、金城一帶,大戰魏將郭淮、夏侯霸於洮西。這兩次出兵,他都注意貫徹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撫了少數民族,調整了民族關係,實現了民族團結的願望。

  有人說,諸葛亮特別器重薑維,除了薑維自身的才略之外,主要是因為姜維是少數民族將領,熟悉民族地區的人情世俗及自然形勢。重用他不僅有利北伐,而且體現了"和夷"政策。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06-02-16 16:23:00 | 只看该作者
代表武將是《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群人。性勇猛剛烈,頗諳戎機,治軍嚴明,曹操稱其有周亞夫之風。初隨楊奉,復歸曹操,從操征戰,積功無數。後關羽圍樊城,徐晃奉命往救,大破關羽於偃城,猶見勇烈。孟達反,晃隨司馬懿往征,於新城為孟達射中頭額,傷重不治而卒。官至右將軍,封楊平侯,諡曰壯侯。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06-02-16 16:23:00 | 只看该作者
代表武將是《典韋》。

  典韋,陳留巴丘人。勇力絕人,事主忠謹,善使雙鐵戟,重八十斤,挾之上馬,往來驟馳,運使如飛。操命為帳前都尉,倚為心腹,信任頗專。宛城之役,張繡夜襲曹營,曹軍大亂,曹操倉皇逃奔,賴典韋死守轅門始得走脫,韋亦身披重創,血流滿地而死,壯烈殉主,操為之號泣設祭,養其子典滿於府中,並於許昌立祀享祭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