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方:千阳曹操(凉)孤枪,北地司马(雍)六月,董卓(青)天下策,江阳刘备(雍)玉春 对方:武山孙坚(青),汉中小曹(青),永安孙策(雍),南安孙权(凉)
一,开局分析: 我方君主较好,但对方带的将较好.常规上讲,地形我方占优势.因为我方三家在上面,对方只有二家在上面.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先下掉上面一家.变成三对一,那么另一家肯定也守不住.这样可以形成中后期三对二的局面.而刘备就在下面死守,能坚持多久就多久.这是行政阶段就交代好的部署.但后来战斗阶段却临时改变了部署. 因为这样部署对方较容易识破,最重要的是考虑到刘备是战局指挥,开局肯定又要被孙权压制.如果永安全军助攻江阳,刘备生存的机会太少.而永安的兵跑上面似乎没有意义.离其最近的长安是变态城.支援汉中地区,路途有点远.当时估计孙策必取江阳方向.于是决定改变战略部署.抽调准备从长安杀向汉中董A董B枪直取永安.司马A司马B刀及曹A骑视机下汉中. 后来的作战乱糟糟,不知是对方部署错了,还是我们错了.
二,开局: 1,8家每人出二队,孙坚不满气直接去千阳,小曹一枪下大散关另一枪巡视五仗原地区,孙权二骑准备控制刘备,孙策向魏兴方向走.这里对孙策走向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2,我方,曹操二骑在天水五仗二城摆开(因见孙坚没下上帮,估计不满气在天水路上,于是二月大曹满气骑把孙坚二不满气枪赌在天水河里,三月孙坚吓退回上帮,这里没杀掉孙坚一枪,可能是个错误),,因此对方开局取曹操的架势.受阻.司马二刀走抚风路去汉中,董二枪去永安.
三,前期战斗: 1孙坚二枪被大曹吓退,减慢了二个月的进攻,董二枪跟孙策二刀在魏兴地区遭遇,策带了关羽,因此董作战失利,损失掉一枪.另一枪改路线支援汉中,孙策一路追杀到汉中.孙权二骑闯进刘备城,备躲到山上,照看自己主城. 2,汉中攻城战中玉春指挥失误,董A中陈受伤,司马二刀合击一次汉中,小曹千到陈仓,配合孙坚,一共四枪打曹操,司马下汉中后向陈仓追击,孙策改路线去取北地.刘备二刀跟孙权二骑继续纠缠, 3,小曹孙坚四枪因司马的追击返守陈仓,曹操反向陈仓压制,在陈仓雍州妖刀显示了强大的压制能力,经过半年的作战,司马下陈仓,小曹灭. 4,董二枪在北地防守战中给单挑一个,司马妖刀招孙策三次都不中,在司马下孙坚的同时,孙策强下北地,司马灭. 5,江阳地区,刘备二刀给三骑打受伤回家.
四,中期战斗: 1.在小曹司马出局后,变成了三对三的局面.已经是第三年春,上面我方二对一,下方对方二对一,但孙权在不费一兵的情况下杀掉备二刀.江阳城小钱米也渐不能支,几乎是绝望的处境. 2,我方曹操跟董在进攻孙坚时遇到顽强的抵抗,加上配合的失误,二家在上帮全军复没.并受到孙坚反击.断掉大曹钱米 3,刘备受继续受孙权,孙策围攻.
五,后期战斗: 1,刘备在江阳近5年的防守战中消灭孙权6骑,孙策2刀.并抓到大量带宝将,(最多时9个带宝将,此时的同盟大曹一带宝将,董无带宝将) 2,刘备于第四年秋开始从江阳出兵反击.当时只剩最后一次钱米了,出二黄刀跟二白骑经过半年的作战下南安,孙权灭. 3,还是那二把黄刀跟二白骑经过近一年的作战下永安,孙策灭 4,大曹在无钱米,无援兵的情况被小曹强下.刘备解二带宝将给董卓,并全速向上跟董卓联合对抗孙坚. 5,第6年冬在上帮地区陈忘孙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0 3:21:2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