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90|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世界名画欣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08-31 08: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无名女郎
1883年 I.N.克拉姆斯柯依 俄国 75.5cm×99cm 布油彩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
  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蓬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6-08-31 09:09:00 | 只看该作者
40、意外归来
约1882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俄国 油画 160.5×167.5厘米 苏联特列恰柯夫美术馆。
  这是俄国写实主义大师列宾在19世纪后期创作的《意外归来》。画家塑造了一个在沙皇专制统治下遭受迫害的革命知识分子的形象。经过长期流放和苦役,革命者突然归来。一个面容瘦削、满脸胡须的中年男子走进房里,身上还穿着囚衣。门口的女佣把他看成“陌生人”,妻子吃惊地从请大家认真回复楼主的贴上站起来。画面上还有年迈的母亲和两个幼稚的儿女。这幅画几经周折才得以展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6-08-31 09:08:00 | 只看该作者
39、桌 球
1807年 路易斯-利奥波德·布瓦伊 法国 56cm×81cm 布 油彩 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在这幅画中,布瓦伊以极熟练的笔法与色彩,描绘了市民阶层的生活与风貌。在一个桌球俱乐部里,数十人集中在一起,打球,聊天,玩耍。其场景被画家处理得井井有条,人物刻画体现出新古典主义画风的完整细致。色彩严谨,素描一丝不苟,成为一幅古典风味极浓的风俗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6-08-31 09:07:00 | 只看该作者
38、笛子演奏会
1852年 阿道夫·门采尔 德国 142cm×205cm 布 油彩 柏林国家美术馆藏
  门采尔是德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笛子演奏会》显示了他卓越的绘画技巧。整幅作品色彩辉煌华丽,冷暖、明暗的转换与过渡,与画面情绪相融,恰到好处。在总体背景下,人物刻划主次、身份、等级分明。处在灯光照耀下的贵族们,服饰华丽,却被画家以灰调子淡化;处于暗部的乐手们,在烛光下显出全神贯注的神情。真正处于焦点而又被人关注的,是那位笛子演奏家,他姿态潇洒、神情专注,陶醉于曲调之中。灯光给他以暖调,黑衣使他庄重,优美的乐曲,似乎正从演奏家的指尖溢出,并充满了豪华富丽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6-08-31 09:07:00 | 只看该作者
37、盲女
1856年 约翰·埃·密莱 英国 86.6cm×61.6cm 英国伯明翰市搏物馆与美术陈列馆
  密莱运用古典画法,一丝不苟的刻画出一对流浪儿在雨过天晴后的神态,盲女聆听着小伙伴对大自然的描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6-08-31 09:06:00 | 只看该作者
36、贩卖孩子的商人
1763年 约瑟夫-玛丽·维安 法国 96cm×121cm 布 油彩 枫丹白露皇家博物馆藏
  这是一幅人神合一题材的绘画,有着典型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人物造型严谨,肃穆而冷静。女主人被刻划得高贵而矜持,女商人则从提篮里抓出一个带翅膀的小男孩(无疑这是小天使),构成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场面。如果说画家描绘的是当时社会现实的话,那么,那个正在被贩卖的长着翅膀的孩子,无疑又给作品增添了扑朔迷离的色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6-08-31 09:05:00 | 只看该作者
35、荷拉斯兄弟之誓
1784年 雅克-路易·达维德 法国 330cm×425cm 布 油彩 巴黎 卢浮宫藏
  荷拉斯,是古罗马时代的一个家族。古罗马共和制时期,罗马人与比邻的伊特鲁里亚的古利茨亚人发生了战争,但双方的人民却有着通婚关系。在这场战争中,荷拉斯兄弟被选出来与敌人进行格斗,达维德表现的正是个人感情服从国家利益的场面--老荷拉斯将武器分发给三兄弟,三兄弟伸出右手向宝剑宣誓……。画家运用了多侧面揭示主题的手法,使悲壮的戏剧性场面,具有无比的丰富性。男人的刚毅、悲壮与女人的哭泣形成对比,深化了题旨的思想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6-08-31 09:05:00 | 只看该作者
34、阿尔卑斯山的雪崩
1803年 菲利普·卢泰尔堡 英国 109.9cm×160cm 布 油彩 伦敦 泰特美术馆藏
  这是一幅以严谨的手法描绘阿尔卑斯山雪崩景象的风景画。画家十分注意造型与色彩的关系,近景的暖色与中、远景的冷灰形成对比,产生了纵深的空间感,块状的山岩造型及不同斜线的构图,造成了雪崩的动感与恐怖气氛。画家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雪崩的奇异与壮观景象,形象地表现了山崩地裂、气势逼人的自然威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6-08-31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33、九级浪
1850年 I.K.艾伊瓦佐夫斯基 俄国 221cm×322cm 布 油彩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
  九级浪表现的是风暴中飘泊的人们,他们栖居在帆船的残余物上,为了生存,拼命挣扎,狂风巨浪,呼啸而来。暴风雨中的船与人,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抗衡,表现了自然的巨大力量与不可抗拒性。画面气势逼人,色彩动人,借以烘托人的大无畏精神。这是一幅关于人和自然的颂歌,使人震动,也使人动情,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6-08-31 09:03:00 | 只看该作者
32、缠毛线
1878年 洛德·莱顿 英国 100.3cm×161.3cm 布 油彩 悉尼 新南威尔士美术馆藏
  画家沿用古典绘画法则,以学院派绘画的严谨,描绘了缠毛线的母女。年轻的母亲坐在凳子上,姿态优美地绕着毛线, 衣裙的表现呈现古典风格;小女孩全神专注地配合着母亲,扭动着身体,一幅稚气。莱顿以古典手法去表现生活,因而使作品有呆板僵化之感,并且流露出缺少真实情感表现的缺陷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