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1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国城市小论(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03-19 08: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都:
  位于蜀境内,同时也是蜀汉的首府。成都位于成都平原的中心,四周平坦,无险可守,所以在四川北部的梓潼和剑阁为入蜀咽喉,一旦固守,则可确保成都无忧,中国朝代中南北对峙的时候一般都凭借上面的天险来固守四川。不过成都是西南财富的中心,是蜀地粮食,财富的集散地,是夺取天下的帝王之资,当年强秦凭借蜀地膏腴,汉中粮仓和关中基地来平定天下,汉高祖亦然,三国时诸葛亮北伐皆以为补给中心,后李唐复国,玄宗也逃入蜀地成都。不过以蜀地的地势更容易形成割据,但割据的结果一般都是被统一,不如公孙述,李雄等。
  汉中:
  汉中北临关中,南抵蜀地,是英雄用武之地,汉中是在汉中平原之中心,南有南郑天险毗邻蜀地,北有三条谷通往关中,皆为兵家必争之所,昔日秦楚大战,而后高祖以汉中为基地,进军三秦,东出潼关,平定天下,后来诸葛亮凭借汉中基地,数出祁山,南北朝时,南朝延终南山以汉中为蜀地缓冲来并未蜀地地富庶。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03-19 08:51:00 | 只看该作者
西凉:
  陇右的骑兵是当时乃至以后决定中国这个帝国命运的军队,秦帝国向西扩地千里,得到了无比勇猛地楼烦骑兵,向南扩张了蜀地,并且修筑郑国渠,使秦的补给充足,奠定了平定天下的基础。天下无双的项羽就是在巨鹿那里得到了无双的楼烦骑兵,才可以创造出三万杀退汉军联军几十万人的奇迹,并且后来南征北讨,屡战皆胜的不世功绩。汉帝国从那里出征西域,征服国家无数,三国时诸葛亮屡次出击陇右,除去建立祁山到渭水的补给外,其目的也是希望可以拥有陇右那里民风尚武的人民和那里天下无双的骑兵,威震天下的唐帝国在那里养马,可是一旦陇右一失,则唐军战斗力急剧下降。居住在陇右的西夏以少量的军队就轻易的战胜了宋帝国的大量常规军队,而最令那里自豪的是,天骄成吉思汗因为对那里的进行的六次战争都异常残酷,对他的族人宣布说:“吃饭前要先问:西夏人死完了吗?”可见那里的军队兵威之盛。
  江陵:
  “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如果没有这首诗,那么知道这座城市的人或许就没有那么多了。这是整个三国时期最出色的城市:发达的农业、繁荣的商业、安居乐业的百姓、坚固的城墙……同时,这里还有一大批各种类型的人才。所以曾有人说:“欲得天下,必先得江陵;既得江陵,则必得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03-19 08:50:00 | 只看该作者
武威:
  凉州第一大城,有塞外江陵之称的大城市。因为和羌人的底盘接壤,地理位置特殊,所以这里驻扎的兵力占到整个秦国兵力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但是这里的士兵多数都是新兵,所以还有正规军一半兵力的雇佣军。不过这无法从根本上弥补士兵经验不足的问题,所以这里的士兵装备是最好的、统帅是最出色的,但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们还是不会因为这个原因就把他们放在眼里的。
  天水:
  祁山以北的一个郡国。正所谓“天水产异才”,指的就是这里诸多杰出人才的代表:姜维。作为一个郡国,它城墙还算是比较坚固,内政也是不错的,关键是这里盛产马匹,秦国骑兵的战马有五分之一是天水提供的,因此如果要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天水是一定要掌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03-19 08:48:00 | 只看该作者
长安:
  旧都,同时也是十分有名的坚城。在董卓火焚洛阳之后,这里就变成了汉帝国的首都。但是作为长安东汉首都的时间确实也太短了一点,在曹操奉迎天子之后,长安首都的地位就被许昌取而代之。
  安定:
  凉州的城市,位于石城以东、秦川以北,是出关之前的最后一站,从安定再向西走,就进入了羌人的势力范围。这里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非常适合骑兵作战。因此这里通常都是有重兵把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03-19 08:48:00 | 只看该作者
零陵:
  南四郡之一。四郡中农业比较发达的一个,出产的水稻颗粒饱满而且口味儿良好,名声比较大,经常会有商旅到此购买,不过这里的水稻交易是由官方管理的,因为这里的粮食产量占到了楚粮食总产量的三成左右,要全卖了楚军吃啥啊?
  桂阳:
  南四郡之一。和其他三座城相比,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是这里城墙坚固,同时又是户部的所在地,每年楚国招募新人才,培养新人才都在这里,所以楚国四军中的朱雀军就常年驻守次地,如果桂阳失守了,那么楚国也就没有新人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03-19 08:47:00 | 只看该作者
吴郡:
  如果说柴桑是吴国的战略基地,而吴国的战略补给基地就一定是吴郡了,吴郡西靠太湖,东部是平坦的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当年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就先过牛楮矶,东定吴郡,以建立自己的大后方,为西破黄祖,北击袁术,威胁许昌坐了坚实的补给准备。
  会稽:
  春秋越王勾践在那里卧薪尝胆,平定吴国,建立的春秋的一世霸业,那里是东为大海,南靠武夷,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后代的钱塘王吴氏在那里建立一个小王朝。南宋的会稽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03-19 08:47:00 | 只看该作者
江夏
  原属刘表,太守是黄祖。但在赤壁之战前夕,刘表投降曹操,只有刘琦在这里凭借着长江天险和刘备一起对抗曹操。如果当时江夏太守不是刘琦或者刘琦也投降了的话,那么恐怕我们今天就只能《双雄会》而非《三国演义》了。赤壁之战后,曹操攻陷江夏,刘琦病亡,楚王意识到江夏的重要性,命大将锦帆贼攻打之。攻陷之后,锦帆贼留守江夏。
  武陵:
  南四郡之一。四郡中商业比较发达的一个,街道井然有序,商客云集,是做生意的好地方,只要你有钱,这里什么东西都买得到,神兵利器也好、宝马良驹也好,可以说没什么你说得出买不到的。同时,这里也是楚国国库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这里在驻守的部队,可以说是楚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03-19 08:47:00 | 只看该作者
庐江:
  长江西岸的一座称池,也是东吴各地与敌对势力接壤的地方,因此这里有大军驻守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庐江唯一的缺陷就是作为一个前线城市,它的城防要比想象中的脆弱很多,初此之外,庐江还是一座相当不错的城市的。
  长沙
  自古湘人多勇,近世更有无湘不成军之说,看见湖南士兵之凶猛,曾国藩凭借湘勇平定的称雄近半个富庶中国太平军,他起兵的地方就是长沙。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03-19 08:46:00 | 只看该作者
建业:
  又称石头城,亦即南京城。
  自古金陵王气升,那里从来就是国都的首选城市,先后有很多的王朝在这里定都,当然也包括了吴。因为特殊的文化背景,这里也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正所谓“品吴人俊雅”,读书人如果不去建业,那绝对是一生最值得遗憾的事情。
  柴桑:
  柴桑是长江防线的核心枢纽,北依大别山,南靠鄱阳湖,西通荆州,东抵扬州,春秋时吴楚数次交锋皆在那里,三国时东吴以那里为战略的枢纽,机动兵力配属在柴桑,荆州忙则帅军西进,扬州吃紧则东调,所以是东吴的最主要的战略基地,并且是吴国的西部门户。战略意义非常主要,太平军的长江防线就是延武昌到九江(柴桑),安庆,南京,所以曾国藩就从西往东步步为营,逐步突破太平军的长江防线,最后包围南京,平定太平天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03-19 08:43:00 | 只看该作者
陈留:
  曹操起兵的地方。这座城池可以说许昌朝东的一个前哨阵地,如果想要从山东半岛打到许昌,那么陈留就是最后一颗“卫星”,但同时也是最不好拿下的一颗卫星。另外,这里还有不少杰出的人才,如果没有一座大城做大业的根本,那么陈留这座城池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邺:
  北方的大城市之一,城池坚固,钱粮充裕,百姓富足。原属韩馥,后为袁绍所夺。官渡之战后,曹操在这里挖到了一只铜雀,在众人的建议下,曹操在邺城筑了铜雀台。古人有诗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台内锁二乔”。藏娇的地方自然是金屋,而建金屋的地方自然是好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