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1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三十六计里最毒\最巧\最没有风险\效率最高的一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02-20 15: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计便是无中生有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08-05 23:07:00 | 只看该作者

战争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仅如此,还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


《三国策战争的战略问题》(二零零八年八月),《少爷的剑选集》第一卷第一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08-05 18: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8-08-02 01:50:00 | 只看该作者
[em78][em78][em78][em78][em78][em78][em78][em78]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02-20 15:42:00 |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取马超时便用的这一计,取姜维也是这一计,
楚汉之争,陈平对英布也是这一计,对范增也是这一计
清朝施廊打台湾,也是这一计
秦国对六国,也是这一计

俺看的史书并不多,而且大部分都一目十行不求甚解,所以文字上有些出入的我就不解释了,大体意思对了就行了。

兵法上说过,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此计便是攻心计。
首先用金钱通路,使对方营中贪婪之人无中生有,搅乱局面,制造可乘之机,再散布谣言,使对方军心不稳,上下猜忌。
(首先这一点达到,就可计一大功了,官渡之战袁绍怎么输的?与其说曹操胜的好,不如说袁绍败的漂亮,他败就败在上下猜忌、内部矛盾重重上了,兵多顶个鸟用?)

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使敌方阵营大乱,可谓是巧

即使失败了,己方也不会有任何损失——风险最小

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不论是战时还是休战时,局部战术还是战略方针,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使用,成功率80%,即使不成功,也可使敌方内部矛盾提高10%-50%左右。(英明之主除外,像那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将领或君主,此计一点用都没有)——效率最高

但是哪个人能没有一点疑心呢……尤其在群雄混战的时期,你叛我,我叛你的事情最多了。
手握大权的将军也最容易受此计干扰。

但是我最看最此计的还是战略方面,我好像见战国策里,秦国对六国时就长期使用的这一战略:让他们本国内部或六国之间不得安宁,自相残杀,自己坐山观虎斗。

楚汉之争时,刘邦也使用的这一战略,项羽本来就是多疑之人,而且赏罚不明,内部矛盾本来就多,最后众叛亲离而自己连亚父范增都怀疑了,这都是陈平的功劳啊……(这个人是个大阴人,但刘邦看重的就是他这一点,给他一笔钱,让他去干坏事,他果然不负所望,连范增都能被项羽怀疑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赏罚分明,亲君子,远小人才是王道啊,我好像听罗马谚语里有一句就是什么:避免自己的错误,远比对敌人的计谋更重要……(反正意思是这个意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