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8326|回复: 81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信步漫游的灌水新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09-29 16: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己灌水的好地方[em01][em01][em01][em01]

灌水是一种表示存在的方式

灌水就象园丁一样,辛勤的浇灌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当然也会长出杂草

但是不能因为会长出杂草而拒绝灌水

只有经常的浇灌 才能百花齐放

游戏需要人气 论坛需要才气 灌水需要勇气

要有非凡的毅力 要会享受孤独 还要能顶住压力

才能吧这灌水的伟大事业坚持到底 才能让论坛更加辉煌 才能配合网络游戏的持久发展

游戏是根 论坛是干 好文章是叶 灌水是那些枝枝丫丫

枝枝丫丫托起了绿叶 这是一个和谐的共存体

所以 我们宣誓:我们要游戏天天上 论坛天天看 水要天天罐 好文章要努力写了看


灌水是一种美德, 一种让常人难以理解的美德。

灌水是值得引以为荣的事情,虽然不在“八荣八耻”的“八荣”之列。

哪怕灌的是污水,只要经常灌,也能浇灌出美丽的花朵,就象睡莲一样美丽,出污水而不染。

即使死去,在那阴曹的论坛上,还要灌一灌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啦,灌水也难了!
哥几个灌,不行就灌啤的,白的不灌灌啤的
你一罐,我一罐,他一罐,七灌八灌九灌十灌
我还是只有加油罐 晕
说你晕 你不晕  晕不晕? 晕
灌不灌?  不灌!
不灌再来几十灌 看你灌不灌?
我只有灌灌灌

多灌 巧灌 加傻灌 灌了还要灌

今天你灌了吗?没灌就灌一灌,加油灌!现在灌水也不容易!老灌也很难坚持

有道是:灌水之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167#
发表于 2008-01-03 09:51:00 | 只看该作者

瓦 偶还没看够呐

想知道三国后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166#
 楼主| 发表于 2008-01-03 09:10:00 | 只看该作者
三国志》 全部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165#
 楼主| 发表于 2008-01-03 09:10:00 | 只看该作者
吴书二十王楼贺韦华传 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164#
 楼主| 发表于 2008-01-03 09:10:00 | 只看该作者
上使注陈寿三国志,松之鸠集传记,增广异闻,既成,奏上。上善之,曰:“此为不朽矣。”出为永嘉太守,勤恤百姓,吏民便之。入补通直,为常侍,复领二州大中正,寻出为南琅邪太守。十四年,致仕,拜中散大夫,寻领国子博士,进大中大夫,博士如故。续何承天国史,未及撰述,二十八年卒,时年八十。子骃,南中郎参军。松之所著文论及晋纪,骃注司马迁史记,并行於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163#
 楼主| 发表于 2008-01-03 09:09:00 | 只看该作者
宋元嘉中,裴松之受诏为注,所注杂引诸书,亦时下己意。综其大致约有六端:一曰引诸家之论,以辨是非;一曰参诸书之说,以核讹异;一曰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一曰传所无之事,补其阙佚;一曰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一曰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其中往往嗜奇爱博,颇伤芜杂。如袁绍传中之胡母班,本因为董卓使绍而见,乃注曰“班尝见太山府君及河伯,事在搜神记,语多不载”,斯已赘矣。锺繇传中乃引陆氏异林一条,载繇与鬼妇狎昵事;蒋济传中引列异传一条,载济子死为泰山伍伯,迎孙阿为泰山令事;此类凿空语怪,凡十馀处,悉与本事无关,而深於史法有碍,殊为瑕类。又其初意似亦欲如应劭之注汉书,考究训诂,引证故实。故於魏志武帝纪沮授字则注“沮音菹”,獷平字则引续汉书郡国志注“獷平县名属渔阳”,甬道字则引汉书“高祖二年与楚战筑甬道”,赘旒字则引公羊传,先正字则引文侯之命,释位字则引左传,致届字则引诗,绥爰字、率俾字、昬作字则皆引书,纠虔天刑字则引国语。至蜀志郤正传释诲一篇,句句引古事为注至连数简。又如彭羕传之革不训老,华佗传之旉本似专,秦宓传之棘革异文,少帝纪之叟更异字,亦间有所辨证,其他传文句则不尽然。然如蜀志廖立传首忽注其姓曰补救切,魏志凉茂传中忽引博物记注一繦字之类,亦间有之。盖欲为之而未竟,又惜所已成,不欲删弃,故或详或略,或有或无,亦颇为例不纯。然网罗繁富,凡六朝旧籍今所不传者,尚一一见其厓略。又多首尾完具,不似郦道元水经注、李善文选注皆翦裁割裂之文。故考证之家,取材不竭,转相引据者,反多於陈寿本书焉。

?催◎华阳国志陈寿传

壑埽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受学於散骑常侍谯周,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聪警敏识,属文富艳。初应州命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大同后察孝廉,为本郡中正。

椤⒐益部自建武后,蜀郡郑伯邑、太尉赵彦信及汉中陈申伯、祝元灵、广汉王文表皆以博学洽闻,作巴蜀耆旧传。寿以为不足经远,乃并巴、汉撰为益部耆旧传十篇。散骑常侍文立表呈其传,武帝善之,再为著作郎。吴平后,寿乃鸠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又著古国志五十篇,品藻典雅,中书监荀勖、令张华深爱之,以班固、史迁不足方也。出为平阳侯相。华又表令次定诸葛亮故事集为二十四篇,时寿良亦集,故颇不同。复入为著作郎。镇南将军杜预表为散骑侍郎,诏曰:“昨適用蜀人寿良具员,且可以为侍御史。”上官司论七篇,依据典故,议所因革。又上释讳、广国论。华表令兼中书郎,而寿魏志有失勖意,勖不欲其处内,表为长广太守。继母遗令不附葬,以是见讥。数岁,除太子中庶子。太子转徙后,再兼散骑常侍。惠帝谓司空张华曰:“寿才宜真,不足久兼也。”华表欲登九卿,会受诛,忠贤排摈,寿遂卒洛下,位望不充其才,当时冤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162#
 楼主| 发表于 2008-01-03 09:09:00 | 只看该作者
松之反使,奏曰:“臣闻天道以下济光明,君德以广运为极。古先哲后,因心溥被。是以文思在躬,则时雝自洽,礼行江汉,而美化斯远。故能垂大哉之休咏,廓造周之盛则。伏惟陛下神叡玄通,道契旷代,冕旒华堂,垂心八表,咨敬敷之未纯,虑明扬之靡暢,清问下民,哀此鳏寡,涣焉大号,周爰四达,远猷形於雅诰,惠训播乎遐陬。是故率土仰咏,重译咸说,莫不讴吟踊跃,式铭皇风,或有扶老携幼,称欢路左。诚由亭毒既流,故忘其自至,千载一时,於是乎在。臣谬蒙铨任,忝厕显列,猥以短乏,思纯八表,无以宣暢圣旨,肃明风化,黜陟无序,搜扬寡闻,惭惧屏营,不知所措。奉二十四条,谨随事为牒。伏见癸卯诏书,礼俗得失,一依周典,每各为书还具条奏,谨依事为书以系之后。”松之甚得奉使之义,论者美之。转中书侍郎、司冀二州大中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161#
 楼主| 发表于 2008-01-03 09:09:00 | 只看该作者
太祖元嘉三年,诛司徒徐羡之等,分遣大使巡行天下。通直散骑常侍袁渝、司徒左司掾孔邈使扬州,尚书三公郎陆子真、起部甄法崇使荆州,员外散骑常侍范雝、司徒主簿庞遵使南兗州,前尚书右丞孔默使南北二豫州,抚军参军王歆之使徐州,冗从仆射车宗使青、兗州,松之使湘州,尚书殿中郎阮长之使雝州,前竟陵太守殷道鸾使益州,员外散骑常侍李耽之使广州,郎中殷斌使梁州、南秦州,前员外散骑侍郎阮园客使交州,驸马都尉奉朝请潘思先使宁州,并兼散骑常侍。班宣诏书曰:“昔王者巡功,群后述职,不然则有存省之礼,聘覜之规,所以观民立政,命事考绩,上下偕通,遐迩咸被,故能功昭长世,道历远年。朕以寡闇,属承洪业,夤畏在位,昧于治道,夕惕惟忧,如临渊谷,惧国俗陵颓,民风凋伪,眚厉违和,水旱伤业,虽勤躬庶事,思弘攸宜,而机务惟殷,顾循多阙,政刑乖谬,未获具闻。岂诚素弗孚,使群心莫尽,纳隍之愧,在予一人。以岁时多难,王道未壹,卜征之礼,废而未脩,眷被氓庶,无忘钦恤。今使兼散骑常侍渝等申令四方,周行郡邑,亲见刺史二千石官长,申述至诚,广询治要,观察吏政,访求民隐,旌举操行,存问所疾,礼俗得失,一依周典,每各为书,还具条奏,俾朕昭然若亲览焉。大夫君子其各悉心敬事,无惰乃力!其有咨谋远图,谨言中诚,陈之使者,无或隐遗。方将敬纳良规,以补其阙,勉哉勖之,称朕意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160#
 楼主| 发表于 2008-01-03 09:09:00 | 只看该作者
张华将举寿为中书郎,荀勖忌华而疾寿,遂讽吏部,迁寿为长广太守。辞母老不就。杜预将之镇,复荐之於帝,宜补黄散,由是授御史治书,以母忧去职。母遗言令葬洛阳,寿遵其志。又坐不以母归葬,竟被贬议。初,谯周尝谓寿曰:“卿必以才学成名,当被损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寿至此再致废辱,皆如周言。后数岁,起为太子中庶子,未拜。元康七年病卒,时年六十五。

范頵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等上表曰:“昔汉武帝诏曰‘司马相如病甚,可遣悉取其书’,使者得其遗书,言封禅事,天子异焉。臣等按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原垂采录。”於是诏下河南尹、洛阳令就家写其书。寿又撰古国志五十篇、益都耆旧传十篇,馀文章传於世。

?催◎宋书裴松之传

艘病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也。祖昧,光禄大夫。父珪正,员外郎。松之年八岁,学通论语、毛诗。博览坟籍,立身简素。年二十,拜殿中将军。此官直卫左右,晋孝武太元中,革选名家以参顾问,始用琅邪王茂之、会稽谢輶,皆南北之望。舅庾楷在江陵,欲得松之西上,除新野太守,以事难不行,拜员外散骑侍郎。义熙初,为吴兴故鄣令。在县有绩,入为尚书祠部郎。

骸氨松之以世立私碑有乖事实,上表陈之曰:“碑铭之作,以明示后昆,自非殊功异德,无以允应兹典,大者道动光远,世所宗推;其次节行高妙,遗烈可纪。若乃亮采登庸,绩用显著,敷化所莅,惠训融远,述咏所寄,有赖镌勒。非斯族也,则几乎僭黩矣。俗敝伪兴,华烦已久。是以孔悝之铭,行是人非;蔡邕制文,每有愧色。而自时厥后,其流弥多。预有臣吏,必为建立。勒铭寡取信之实,刊石成虚伪之常,真假相蒙,殆使合美者不贵。但论其功费,又不可称,不加禁裁,其敝无已。以为诸欲立碑者,宜悉令言上,为朝议所许,然后听之。庶可以防遏无徵,显彰茂实,使百世之下知其不虚,则义信於仰止,道孚於来叶。”由是并断。高祖北伐,领司州刺史,以松之为州主簿,转治中从事史。既克洛阳,高祖敕之曰:“裴松之廊庙之才,不宜久尸边务,今召为世子洗马,与殷景仁同,可令知之。”于时议立五庙乐,松之以妃臧氏庙乐亦宜与四庙同。除零陵内史,徵为国子博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159#
 楼主| 发表于 2008-01-03 09:09:00 | 只看该作者
兄子符,字长信,亦有文才,继寿著作佐郎,上廉令。符弟莅,字叔度,梁州别驾,骠骑将军齐王辟掾,卒洛下。莅从弟阶,字达芝,州主簿,察孝廉,褒中令、永昌西部都尉、建宁兴古太守。皆辞章粲丽,驰名当世。凡寿所述作二百馀篇,符、莅、阶各数十篇。二州先达及华夏文士多为作传,大较如此。

以疾时梓潼李骧叔龙亦隽逸器,知名当世,举秀才,尚书郎,拜建平太守,以疾辞不就,意在州里,除广汉太守。初与寿齐望,又相昵友,后与寿情好携隙,还相诬攻,有识以是短之。

?催◎晋书陈寿传

人黄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

,有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蜀平,坐是沉滞者累年。司空张华爱其才,以寿虽不远嫌,原情不至贬废,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补阳平令。撰蜀相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张华深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此。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於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