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35|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中国古典名将排行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05-10 16: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I、不朽的名将(标准:不但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创造了伟大的军事业绩,且对后世军事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1、孙武
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
中国乃至东亚军事学之父
帅三万步卒入郢,创造了军事史上罕见的奇迹

2、吴起
亚圣
其治军思想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战国第一名将
军政两道奇才,战国早期改革家之一

3、李靖
唐初第一名将
《李卫公兵法》与《唐太宗李靖问对》的作者
骑兵战天才
其对突厥的决定性胜利间接导致了阿拉伯帝国的瓦解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中国一胜利西边就倒霉,定式也)

少了个成吉思汗,但老成是中国人么?可议。至少多数老外不这么想

II、半人半神的名将
4、韩信
汉初第一名将
西汉的实际缔造者(刘邦老兄,晚上别掐我:))
古兵法的整理者之一(另一位是张良)
(说实话,老韩实在很劲,但考虑到其缺乏国际影响,兵法也没传下来,只能委屈了。而且,老韩最恶劣的影响便是背水阵在后世成就了无数的失败者,与空城计有异曲同工之妙)ps:垓下之战与小西皮阿击溃汉尼巴的扎马之战同年,这年好是热闹,奠定两个帝国,上帝不嫌忙啊?

5、李世民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瞥了我一眼,继续喝酒)
有史以来削平天下速度第一
被誉为中华帝国第一名君
但考虑到其手下众多名将的助力
且晚节不保,之前的战绩也不是毫无可议。居韩信之下,宜也

6、岳飞
长胜的名将,以少胜多的行家里手
南宋的救命恩人——至少挣下了和谈的资本,虽然他本人不这么看
可谓韩信后身(结局也差不多,可见好人做不得)
其岳家军组织严谨,开后世军阀部队先河(别打我,客观影响,客观!)

7、刘秀
东汉开国皇帝
昆阳奇迹的创造者(但史家考证其疑点甚多——譬如绿林军两大巨头在场,刘秀一介小卒有何决策权——水份多少不知也,且得天灾(暴雨狂风)人祸(难为王莽凑齐这么些旷世草包)之助,不免有些侥幸)
许多胜利的指挥者,也是不少败仗的制造者
并考虑到其麾下名将的因素,列名第七

8、曹操
魏国开国皇帝
《孟德新书》的作者
与光武帝有异曲同工之妙
官渡之战胜得实在侥幸,有天上掉馅饼之嫌
常胜将军兼多败将军(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除去官渡。赤壁汉中并皆败阵)
其战绩不如光武,故列第八

9、陈庆之
南北朝第一名将
小陈似乎比兵圣岳圣还嚣张,带着七千白骑便杀入了洛阳,期间陷城四十七,北魏数十万大军皆溃。(本以为田中芳树做广告,翻了《南史》、《梁书》,信矣)虽则晚节不保,但考虑到纯属不可抗拒力(发洪水),且回到梁朝便以一万兵力全歼侯景的七万大军,只剩他老哥一个,列为第九当无愧。(小陈和岳圣一样摊上这么个主子,功业不济,命也)花絮:当初,毛爷爷在读《南史。陈庆之传》热血沸腾,掷书而起。

10、柴荣
五代十国唯一的英主
北宋的实际缔造者——可惜命苦,为人作嫁衣了
一生南征北讨,数年内一统北方。且大败辽人,收复燕云十六其二,可惜在策划大规模北伐之时病故,大业终为赵匡胤所篡——且篡得实在不咋样,瞧瞧宋太祖太宗哥俩在北头的表现就成了

III、天才的名将
11、项羽
东方的汉尼巴(一样地苦大仇深、一样地使过破釜沉舟、一样地所向无敌、一样地功败垂成、一样地一生只吃过一场败仗但军事身涯就此完蛋——连吃败仗的年份都一样,呜呼!)
最佳战例:以三万疲惫之师千里奔袭,半日破刘邦六十万之众
垓下之战,以十万兵力敌韩信五十万,非战之罪也
但其战略头脑太成问题,虽非智障,但至少与常人相去不远。故汉尼巴被称为西方战略之父,与孙子齐名,而小项却被民间贬为莽夫典型,同吕布共类

12、霍去病
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一
西罗马帝国的冤大头之一
匈牙利公国助产士之一
与李世民同为排行榜中最年少得意者

13、卫青
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一
西罗马帝国的冤大头之一
匈牙利公国助产士之一
排行榜中出身最苗红根正者(奴隶)
但考虑到其战绩有不尽完美之处,列于外甥之后

——以上二位皆有重大国际影响,是祸水西引的大功臣。观其保证中华数百年的安泰与西欧上千年的混乱的伟大战绩,列于高位,宜也

14、班超
世界最早的殖民者之一(但比起西边的同行,老班简直是天使)
以战养战的行家里手
以夷制夷政策的鼻祖(但比他的后世追随者强多了)
恐怕是新疆分离主义者最痛恨的历史人物

15、孙膑
《孙膑兵法》的作者
其两次大破魏军的战绩是齐国大振,与强秦并称“东帝”、“西帝”的根源之一
在战略战术均有奇才,不愧为孙武后代——但脾气也与老祖宗一样,功成身退
这位孙子战例不多,影响不小,故列十五(若老孙有他师弟一半的野心,不知其在排行榜上能均何位?说不定《英雄》就拍不成了:))

16、韦睿
堪称南北朝第二名将
羽扇……呃……那个竹杖纶巾,堪称诸葛第二(但战绩漂亮不少)
钟离之战(梁军三十万对魏军八十万)的实际指挥者
天下继续分裂的罪魁之一
儒将的典范

17、周瑜
这位就不说了
年轻、能干、人又帅,风流倜傥,万人迷一个
其战绩与韦睿相近,但命太短,事太少,看在其历史影响份上,十七吧

18、徐达
这位也不用说了
明初第一名将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从南京打到北京去的主
岳飞的异世知己,可惜直捣黄龙还是没成功,败阵而回,还落了个岳武穆的下场,悲矣

19、郭子仪
再造唐朝者
中国古代史上最出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理论实践者

20、李牧
战国四大将之首
又一位只败在自己人手里的名将(末代皇帝总和自己过不去,崇帧也是)
其对后世戍边制度有重大影响

IV、超群的名将

21、刘裕
南朝宋的缔造者
这位放在前二十位也无不妥,但考虑到其北伐以强击弱,且与桓温一样,属于为篡位所作的立威准备,见好就收,虎头蛇尾,战略眼光有些问题。
且之前所列的帝王兼名将皆为时代的开创者,而南朝的相替只是纯粹的皇帝轮流做,刘裕不免逊了一筹。

22、戚继光
这位的功绩与岳飞相似,但基本做到了完身完名
但历史影响似不及岳飞,似乎也没谁认为其用兵能力有逾岳飞

23、诸葛亮
武侯先生隆重登场
“诸葛亮主要是一位政治家”,没错!但有谁细想过“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评语的真正含义?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只是说明阿亮的军事能力有所侧长,同样的评语亦可按在项羽的头上,项羽不算名将?且司马懿评阿亮“多谋少决”,说明“奇谋为短”只是其谨慎性格决定的,并非不能为谋。魏人也评诸葛亮“洞察计谋”。可能诸葛还是更适合当参谋长吧:)

“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并没说阿亮的军事才能不行,只是评其政治才能超过军事才能。好比列政治家排行榜,阿亮稳坐前五,而名将排行榜阿亮连“天才”档都挤不进去。但要据此说阿亮不是名将,未免曲解了陈寿本意

阿亮的军事业绩也算得不错,光靠平南之役,已可和马援平起平坐,北伐虽没陈庆之那么夸张,但以寡击众,屡获胜果,除去马谡造孽,并无败绩,算是难能。
诸葛北伐所带兵马不过几万,却能把十几万敌军堵在营里不敢出来,若不善用兵焉能至此?

且阿亮对军事科学影响非凡,所造连弩可谓机关枪前身,八阵图可谓后世阵法重要渊源之一(李靖六花阵便是嫡传)。其治军用兵对后代军事家亦极有影响(《唐李问对》中引用古人语录,阿亮第一)

综上,诸葛亮岂非超群名将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评曰:“天下奇才”;桓温曰:“诸葛亮可谓名将”。而当代后生如“非天工作室”之流却把诸葛亮贬得近乎一钱不值,怪矣——当然,不排除他们比司马懿之辈更有见识的可能性存在

24、乐毅
诸葛亮军事方面的偶像
排行榜上第五位被自家人捅黑刀的(总算留了一条命,难得)
战绩虽然辉煌,但领五国之兵围攻一国(齐国不比秦国,无险可守),多少有些不够“费厄泼赖”。且一战成名,本来遭遇火牛阵大可显示其真正的军事才能,可惜

25、檀道济
“南宋”名将
排行榜上第六位被自家人捅黑刀的
这位是也是用兵的高手,但北伐没成功,虽则撤退得很漂亮,也只能说是一次“诸葛亮式的胜利”,不能不扣几分

26、拓拔焘
攻打后夏国都统万之役实在漂亮(无数次证明要塞不可靠性的典型战例之一)
北魏王朝的奠基者

27、王猛
又一位出将入相的典型
为政为将皆可与诸葛同列

28、王阳明
可算古今中外(除去毛爷爷)思想家中用兵第一人
镇压内乱的名人
蒋介石的偶像(用兵能力可没学到三成)

29、陆逊
功绩与周瑜相近
彝陵之战若让刘备得手,天下事未可知也
曹家(司马家?)间接的恩人

30、袁崇焕
大明王朝最后的名将
排行榜上第七位被自家人捅黑刀也是死得最惨的
干掉了努尔哈赤,了不得
中国古代第一炮战行家
但野战逊色了些,美中不足

ps:漏了一位努尔哈赤,写到他的冤家才想起他老人家,俺好像中了大汉主义的毒嘛:)这位恐怕能挤进前十。毕竟晚节不保不是他的错——我敢打赌,这仗换凯撒上也差不多。

大家在三国策里取名字有素材了吧。呵呵!![em07]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7-05-21 12:01:00 | 只看该作者

偶也只是对李存勖知之甚少,印象里他打战是厉害,可惜好像对手也不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05-21 11:52:00 | 只看该作者
李存勖我了解的很少,就知道以前上学的时候学过一篇关于他的文章,说他一手打下江山,又一手败掉自己的江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05-21 11:3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flyingghawk在2007-5-19 13:14:00的发言:

写的好啊。不过评点名将缺陷很多啊。昆阳之战,是历史上重要战役之一,但并不能彰显光武帝的作战才能,光武帝是一位优秀的战略家。

论到作战,后唐庄宗李存勖可以排号哦。先秦武安君白起,那是战神之一。用了火牛阵的田单心思缜密,虽然没有军事革新,也不失为一代名将啊。既然李牧可以排上(此君确实是非常非常厉害的,秦兵见到就退,以赵国之力驱逐匈奴),那马服君赵奢也不能忘啊。

小小南朝陈庆之可以上号,那么王猛的儿子王镇恶(可能他不算是个帅才)呢?东晋的陶侃呢 ...

吃饭了先,HOHO

个人支持你说的其中的白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05-21 11:3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免战牌高挂在2007-5-18 10:41:00的发言:

饿滴神啊~~~~~~~~~来看学者们来了

周林是连环的哈,今晚可以见面咯~~~~~~~~~~

[em01][em01][em01]

你是谁?我们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05-21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不是很了解这段历史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05-19 13:14: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05-18 10:41:00 | 只看该作者

饿滴神啊~~~~~~~~~来看学者们来了

周林是连环的哈,今晚可以见面咯~~~~~~~~~~

[em01][em01][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05-18 09:5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美丽大乔在2007-5-17 19:30:00的发言:

其实无论间接直接都联系不到一起。

汉武帝时期的匈奴与在欧洲的匈奴完全不是一回事了。虽然他们是同一个民族。

匈奴肆掠欧洲,只是出于其民族的生存的本能。

卫青霍去病讨伐匈奴,也是为了自己民族的生存。

两者都是按照自己应该做的去做,大家又没去商量。如果硬来联系起来,那只能用“巧合”二字。

就好比匈奴是一条流淌的河水,在上游的时候(汉朝时代)它们很安静,风平浪静。到了下游(欧洲)就泛滥成灾,原因只在下游的环境不好(欧洲各国实力薄弱),,绝对不能说是上游没有拦截河水所致。这是用自然的巧合来比喻历史的发展。

卫青霍去病驱赶匈奴时绝对不会考虑欧洲,欧洲遭匈奴欺凌时也没有责怨汉朝。只是在若干年后,被一些人硬是联系在一起。

我说的简单点吧,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火药,后来有了惨烈的热兵器战争,我们能把原因归咎于那个发明火药的人么。当然不能。

那么李世民灭了突厥,后来突厥卡断丝绸之路导致东方文明衰退。这能把原因归咎于李世民么?

卫青霍去病驱逐了匈奴,匈奴西迁斯掠欧洲,这能把原因归咎与卫青霍去病么?

说的太复杂了,你不一定能明白,明白不了也没关系。

-----------------------------------------------------------------------------

另外再说一下“黄祸论”。黄祸论并不是欧洲历史上出现的。而是在自二战以后才出现的。其作者并非别人,而是百分之百的汉族人。把匈奴说成黄祸那是关公战秦琼。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有了“中国威胁论”。究竟是哪些人在炒“中国威胁论”。大部分都是海外的华人。比如美国就有个非常有名的“专家”叫黄宾。此人的文章把中国描述成一个十分有战争倾向的国家,没想到国内的一些愤青还争相转发。其实只是为了寻求心中的一丝自我安慰。还有2001年美国一个很有名的华人博士,推出“中国崩溃论”,预言中国2006年崩溃。还有李登辉的“七块论”。说把中国大陆(不包括台湾)一分为七才能更好的发现,这比当年蒋委员长的“划江而治”还狠。

黄祸其实是黄色文明自身的祸,培养出这么一群狗奴才。这群奴才有的是二战因为没机会当汉奸的准汉奸。有的是89年逃跑出去沦为汉奸的西化知识分子,比如黄宾。也有开放后先富裕起来野心膨胀想干预政治而被通缉的野心家,比如“疆独”的热比亚。

美丽大桥分析的透彻,文笔也很好。

不过你别总认为别人什么都不懂,我把这个发在这也就为一乐,你太较真了。

随便侃侃多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05-17 19:3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周林在2007-5-17 17:14:00的发言:


间接的是这样的。相信老李也郁闷啊!

其实无论间接直接都联系不到一起。

汉武帝时期的匈奴与在欧洲的匈奴完全不是一回事了。虽然他们是同一个民族。

匈奴肆掠欧洲,只是出于其民族的生存的本能。

卫青霍去病讨伐匈奴,也是为了自己民族的生存。

两者都是按照自己应该做的去做,大家又没去商量。如果硬来联系起来,那只能用“巧合”二字。

就好比匈奴是一条流淌的河水,在上游的时候(汉朝时代)它们很安静,风平浪静。到了下游(欧洲)就泛滥成灾,原因只在下游的环境不好(欧洲各国实力薄弱),,绝对不能说是上游没有拦截河水所致。这是用自然的巧合来比喻历史的发展。

卫青霍去病驱赶匈奴时绝对不会考虑欧洲,欧洲遭匈奴欺凌时也没有责怨汉朝。只是在若干年后,被一些人硬是联系在一起。

我说的简单点吧,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火药,后来有了惨烈的热兵器战争,我们能把原因归咎于那个发明火药的人么。当然不能。

那么李世民灭了突厥,后来突厥卡断丝绸之路导致东方文明衰退。这能把原因归咎于李世民么?

卫青霍去病驱逐了匈奴,匈奴西迁斯掠欧洲,这能把原因归咎与卫青霍去病么?

说的太复杂了,你不一定能明白,明白不了也没关系。

-----------------------------------------------------------------------------

另外再说一下“黄祸论”。黄祸论并不是欧洲历史上出现的。而是在自二战以后才出现的。其作者并非别人,而是百分之百的汉族人。把匈奴说成黄祸那是关公战秦琼。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有了“中国威胁论”。究竟是哪些人在炒“中国威胁论”。大部分都是海外的华人。比如美国就有个非常有名的“专家”叫黄宾。此人的文章把中国描述成一个十分有战争倾向的国家,没想到国内的一些愤青还争相转发。其实只是为了寻求心中的一丝自我安慰。还有2001年美国一个很有名的华人博士,推出“中国崩溃论”,预言中国2006年崩溃。还有李登辉的“七块论”。说把中国大陆(不包括台湾)一分为七才能更好的发现,这比当年蒋委员长的“划江而治”还狠。

黄祸其实是黄色文明自身的祸,培养出这么一群狗奴才。这群奴才有的是二战因为没机会当汉奸的准汉奸。有的是89年逃跑出去沦为汉奸的西化知识分子,比如黄宾。也有开放后先富裕起来野心膨胀想干预政治而被通缉的野心家,比如“疆独”的热比亚。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