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羽风在2006-9-13 14:00:00的发言:
如此佳文此时顶起已略显晚矣,然众人赏之余。不才却有一点疑问敢问佳人
诔(音“lěi”)文是汉魏六朝文人写作的一种重要的文体形式,形成于两汉之交,是先秦丧祭命谥诔辞与铭颂结合的产物。(为大家补充点基本知识,都知道的话就算我多于了)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古人讲究上下尊卑,“诔”只能用作“上对下”、“尊对卑”,孔子曰:幼不诔长。
敢问柳骞即为卿兄,何以诔之???
(还望佳人能借与在下些许光阴,费点滴笔墨,释疑一二为好.........)
诔,音“lěi”,诔文:叙述死者生前事迹,表示哀悼,相当于今天的致悼辞或哀悼死者的文章.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者。——《说文》;诔者,道死人之志也。——《墨子·鲁问》。古人讲究上下尊卑,“诔”只能用作“上对下”、“尊对卑”——幼不诔长——《礼记·曾子问》;孔丘卒,公诔之。——《左传》;鲁君的嬖人死,鲁君为之诔。——《墨子》。 诔文是汉魏六朝文人写作的一种重要的文体形式,诔文作为一种文体形式,形成于两汉之交,以扬雄<元后诔>为代表.诔文文体形式的形成,是先秦丧祭命谥诔辞与铭颂结合的产物. 诔文体式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演进.先秦诔文初具雏形,然体式尚不稳定;汉诔稳定了述德和写哀两方面的内容和先述德后写哀的内部结构,并且确立了四言句式,使诔文体式得以定型;魏晋以来诔文主要通过写哀部分的句式改变方面实现诔文体式的革新 先唐诔文的作谥职能不断弱化,具体体现为所诔对象的非事功化以及作者和所诔对象关系的私人化.这导致了诔文述德内容的改变:先秦两汉时期诔文述德主要在道德、政治方面;魏晋以来则突出才性、情趣.这些变化促使着诔文由礼仪之文向抒情之文转变,从而也动态地呈现了先唐诔文的文学化进程. 诔文是一种古老的应用文体,因此前人多研究其实用职能,而对它的抒情功能却采取漠视的态度.其实,伴随中古文学自觉的进程,诔文写哀内容有一个抒情性不断增强的过程.这一过程,我们可以视之为诔文的文学化进程.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沧胥。 东等不才,剑履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1937年,正值抗日战争高潮,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分别委派官员,共同于四月五日前来陕西省黄陵县致祭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这对推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唤起四万万民众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还我河山,卫我主权",拯救危难的中华民族,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因而被载入了史册。此文为毛泽东所作。(国民党的我忘了)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蒸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居。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致。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伏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犄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这个不说都知道是孔明祭周郎的。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周瑜字公瑾,175-210(36岁) 庐江舒人也。曾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
以上内容,看了我都头痛,费了好大劲找到,嘻嘻!不过看在羽风同学,对于知识如此渴求(还给我回帖)的份上,本老师我就好为人师、诲人不倦一次。 (就不用之乎者也了吧,太累!) 由上,可以看出,《礼记》直接限制了诔文诔文的作者与写作对象的关系,那么我要问羽风兄,《礼记》应该不会限制有妻有妾吧?(我真的不知道)如果不限制,你有吗? 再问,毛主席比黄帝年长?还是诸葛亮比周瑜大? 又,兄乃尊称,或曰:死者为大。难道要让先死的回来给后死的写诔文? 做学问固然要一丝不苟,但也不能墨守成规、食古不化,是吧?羽风弟子切记!!(发展才是硬道理!) 严格说来,(也不用太严格)我这根本称不上诔文。只是当时瞎编的时候,心里想着贾宝玉的《芙蓉女儿诔》,就用了那个标题,可是功力不够,骈不起来,所以改过。
羽风大哥别生气,七七无意损你,(反正已经损了!嘻嘻!)七七非常感谢你!感谢你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安慰我!(当然了,你以为我感谢你给我挑刺儿?拜托!这是21世纪!)是的,前一段没来,对你不是太了解(估计书呆子一个,嘻嘻,不是说你,不是说你说谁?),现在认识了,以后就是朋友了. 您的大作我拜读了,怎么说呢?思如泉涌,才华横溢!!!(曹哥,别误会!,我是你忠实粉丝--简称糟米,我损羽风呢,他看不出来,什么思如涌泉?傻冒呗!什么才华横溢?半瓶子水横过来才溢呢!嘻嘻!)七七佩服的紧呢!嘻嘻嘻!!!
为文者,图一笑,非本意!活论坛,提人气,进本份!得罪之处,羽风大哥大人大量,一定不会生我气的,是吧?小妹给您陪礼了!
本胡言乱语,仅供一笑,并不一定代表本人真实观点,也无意冒犯哪位尊者,长者,亲者,友者,和一干相干不相干者,如有犯诲,告则改之。小女子先行谢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