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5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快速提升你的大局观,用好第一季指令!(作者:为爱受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08-01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般人进局总是先看在野武将,然后录走自已要录的,把没录的将报给盟友,

这是已有一定水平的了,知道什么君主能录什么将,但这绝不能称得上高手.也可说大局观不好!

有大局观的人进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看势力图!

俗话说"知已知彼,百战百胜",看势力马上可看出三个盟友和四个敌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兵种资源,

君主强弱,然后可初步肯定我方是处于可攻还是应守,还是相持寻求战机的位置,如何和同盟以最快的速度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部优势,形成包围和粉碎对方的包围.

其二,看势力后可合理分配四个人城里的将资源,比如你是杨奉凉州,城中有张飞和吕蒙二个好将.

一般人所做的事就是录二指将然后打个0000出去,然后或出兵或任军师,这就是没有大局观的做法,要知道.上面和对方相临的孙家交州(或益州或扬州或荆州)盟友,要是有了你的一指吕蒙,很可能在二季里就下了一家对手,从而使局势马上发生质的变化,也可能刘璋或刘表盟友有了你这一指的张飞才能防住对方的快攻,也可能你的孙坚盟友家里正有姜维,马超,庞统无法录,而他也急要你家的吕蒙和张飞,也可能你因战局的需要一指到张飞加马去抢战略要地,你需要有孙家的盟友帮你录走吕蒙...........而这一切合理的将资源分配更是要建在你先看了势力后才能做出的决定.对于拿刘备在第一时间报出"我城关二1/1,XX录"这样的盟友,我在心里第一个跳出的字就是"高手",和这样的盟友并肩做战是一种享受!

 其三,看势力后可初步决定你是录一指将,录二指将,录三指将,做一个阵,做二个阵,做三个阵,做阵位置,

不出兵,出一个兵,加宝出一个兵,出二个兵,还是加阵又出兵.是出君主,还是出刚录的将,是先任军师,还是先出兵,只有看了局势后做出的选择才可能是正确的,而不是想当然的怎么做.

 在无将可录的时候,做阵要比乱录好的多,看到好多人打了六七年,家中还是空空如已,现在高级宝的泛滥,使得在白城的对手来偷陇西也不是空话,而你因为开局就加了阵,后面有将之后的打法就会如行云流水,对手就算远途而来偷到你的主一看,早就三阵严阵以待了.

  要想提升你的大局观,请习惯性性地进局后第一件做的事就是"看势力"!,多次的看势力之后,在中间的用指上,在不知不觉之间,你的大局观就提升了!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6-08-01 16:47: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yczfs在2006-8-1 11:00:00的发言:

而这一切合理的将资源分配更是要建在你先看了势力后才能做出的决定.对于拿刘备在第一时间报出"我城关二1/1,XX录"这样的盟友,我在心里第一个跳出的字就是"高手",和这样的盟友并肩做战是一种享受!

 

看来俺已经是传说中的高手了 哈哈哈哈~~~   游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08-02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一季指令还是有学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6-08-04 09:15:00 | 只看该作者

一季4同盟家里无将情况下,可录同宗敌方主旁边副城,一般关 变态城里定有大将

经验所得,常在此情况下到1,2好将的。适合积分,不适合秋猎

请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08-04 14:43:00 | 只看该作者

安静  你说的非常好     第一季进来的时候就是要看势力图。   我打仗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看好势力图 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08-05 09:36:00 | 只看该作者

说的有片面的道理,是的,看势力图能中肯分配盟友城的将领,是有大局观,但有否考虑和 陌生的人组合野战,你给对方关2,而对方不能很好的使用关2的价值?还有,有大局而无细致的技术,好比纸上谈兵,有理论而无实战基础,我个人认为,这个“大局观”的建立不是高手说2遍,让弟弟妹妹们去模仿做就可以得到其中精髓的,要弟弟妹妹们自己多野战,在有细致技术的前提下,提高其“大局观”,理论要结合实践,而上层理论要先有基础的实践!质变必须要建立在量变的积累,不要一步登天的想自己“这样做”明天就是高手了!传授知识要渐进!(本人王者管缺,放此言,望海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08-13 17:36:00 | 只看该作者

理论来源于实践 实践检验理论

别人的总结也就是个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