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3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汉中王时期,蜀汉政权部队序列及军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06-30 09: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总司令部
总司令:刘备(汉中王)
参谋长:法正上将(尚书令、护军将军)
副参谋长:糜竺中将(安汉将军)、诸葛亮中将(军师将军)、董和上校(掌军中郎将 )

分工如下:1、法正负责全面战略及指挥中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三国志。庞统法正传》。据《三国志.蜀志.关张马黄赵传》,前、后、左、右军的统帅分别是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只有中军统帅是护军;而据王平、刘敏、姜维等传,前、后、左、右四军又常以护军或监军为各自的统帅。因此,前将军等官号,究竟是护军的另称还是进称,或者是不同时候的职官,还有待进一步考查。)
2、糜竺没有具体职权,估计因为是而安排的职务。(“竺雍容敦雅,而干翮非所长。是以待之以上宾之礼,未尝有所统御。”)
3、诸葛亮负责后勤。(“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4、董和负责具体军事参谋业务。(“内干机衡。”)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06-30 09:50:00 | 只看该作者
1、荆州军团:兵力5万左右。司令官:关羽上将。(前将军、督荆州事)。(兵力是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教授朱大渭考证,详见《关羽的一生及其评价 》)
2、阆中军团:兵力1万余。司令官:张飞上将。(右将军)(见《资治通鉴 221年》估计刘备称汉中王时也是此数)
3、蜀中部队:兵力7万。由多个大小不等的军队组成。司令官有:赵云中将、吴班少将、黄忠上将、马超上将等(《资治通鉴》载刘备入川兵力3万,刘璋兵力约5万,减去作战消耗,约6万至7万间。燕京晓林的《吴蜀夷陵之战实际兵力探讨》一文与本人所算略同。
4、汉中部队:兵力3万。司令官:魏延上将。(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燕京晓林的《吴蜀夷陵之战实际兵力探讨》一文与本人所算略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06-30 09:50:00 | 只看该作者
总司令部
总司令:刘备(汉中王)
参谋长:法正上将(尚书令、护军将军)
副参谋长:糜竺少将(安汉将军)、诸葛亮少将(军师将军)、董和上校(掌军中郎将 )

分工如下:1、法正负责全面战略及指挥中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三国志。庞统法正传》。据《三国志.蜀志.关张马黄赵传》,前、后、左、右军的统帅分别是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只有中军统帅是护军;而据王平、刘敏、姜维等传,前、后、左、右四军又常以护军或监军为各自的统帅。因此,前将军等官号,究竟是护军的另称还是进称,或者是不同时候的职官,还有待进一步考查。)
2、糜竺没有具体职权,估计因为是而安排的职务。(“竺雍容敦雅,而干翮非所长。是以待之以上宾之礼,未尝有所统御。”)
3、诸葛亮负责后勤。(“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4、董和负责具体军事参谋业务。(“内干机衡。”)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06-30 09:51:00 | 只看该作者
古(三国)今军衔对照
大将或元帅或五星上将:大将军 、骠骑、车骑将军。
上将:四征、四镇、前后左右将军、护军将军。
中将:杂号将军。
少将:裨将军、偏将军。
上校:中郎将。
中校:校尉。(司隶校尉除外)
少校:都尉(骑都尉)
上尉、中尉: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别部司马(军司马)。
少尉:伍长、什长、都伯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