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1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要迁都了??[讨论]大家有知道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1 14: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要迁都了

北京迁都讨论


2007年9月4日 12:55 義不容情【博客】 浏览:2041次
  最近,网上关于我国应该迁都的议论不少,其中,尤其是一篇名为“我国政府应该及早考虑迁都中原”的长篇文章较为著名,感到作者是在真正研究问题,为国计民生而献计献策。受到此文的启发,本人认为,我国行政首都另辟新址,只是个时间问题、选址问题,当然,正式启动之前,需要履行法定程序。
在这里说上几句,权当引玉之砖,如能讨论或争论起来,使之顺理成章、日臻完善,最终引起高层重视,终成大业,也未可知。

  一、迁都已是大势所趋,只是时间问题、选址问题。

  国际上各国都曾作为重大措施实施。二战以后,由于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和环境的日益恶化,世界上掀起了一股迁都热潮。文明社会中最早最闻名的迁都是美国政府把首都从经济中心纽约迁移到当时位于美国地理中心的华盛顿。现代社会中,继巴西、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和坦桑尼亚迁都之后,统一之后的德国将联邦政府从波恩迁移至古都柏林,新独立的中国近邻哈萨克斯坦把首都从天山北麓阿拉木图迁往中部开阔平坦草原阿斯塔纳,缅甸军政府秘密迁都杉马拉(以上引自“迁都”疑问,下同)。韩国国会于2003年12月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韩国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往韩国中部地区;2006年12月21日,韩国正式命名新行政首都为“世宗”,将于2007年开工建设;韩国主要国家机关、立法机关计划在2012年至2014年,由目前人口过于集中的经济首都迁往新行政首都。

  二、迁都的迫切性

  第一,北京已超负荷运转,必须另图迁都良策。北京市人口迅速膨胀,规模空前庞大,环境恶化,各种矛盾日益突出。现在北京市的总人口已经超过1500万,其中城区居民近800万,流动人口350多万,郊区人口350万。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外交、科学文化中心和全国第二大综合性的工业基地,是我国城市功能最完备的一个经济型的特大城市,它的服务设施,文化建设,行政结构等规模空前庞大。高度密集的人口和空前庞大的城市规模,远远超越了这块地方所能承受的理想负担,因此,北京市环境污染极为严重,交通非常拥挤,能源淡水供不应求,住房甚为紧张,生活费用、土地房屋价格昂贵,产业结构极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社会问题日益增多,严重制约着北京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二,北京作为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都,必须从现在开始保护起来,而保护的重中之重是将行政首都迁出。北京是中华民族的国宝,但正面临着被现代化的楼阁吞噬的危险。经历亚运会和2008年的奥运会,使得北京城市规模空前膨胀,而这些都是以牺牲老北京老城区、四合院等文化、古迹完成的。如继续发展下去,老北京将部分存在或不复存在,造成历史遗憾。

  三、迁都的必要性

  迁都不仅将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市无限膨胀的问题,对保护古都文明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是中华崛起的象征,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近六十年来是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共和国做出巨大贡献,将彪炳史册。但毋庸讳言,受当年首都选择的历史条件局限,北京作为首都偏北、偏东的弊端时时显现,不要说西藏、新疆,就连西南、中南及华东各省距离北京都过于遥远。

  新的首都选择、论证、确定过程,是全国亿万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将调动他们的政治热情和爱国主义情愫。

  第二,与现代世界同步,彰显我国综合国力。

  我国正在和平崛起,而与之相伴的大国之都,将以现代化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必将成为国人和所有海外华人、侨胞的骄傲。

  第三,提高国家行政效率,实现长治久安,造福千秋万代。

  事实会证明,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论证、科学规划设计的新行政首都,必将吸取各国首都包括已迁首都的经验教训,成为首都选址、建设的典范,提高我国行政效率,实现长治久安。

  四、迁都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经济实力雄厚,足以承受财政开支。

  迁都是一项巨大的世纪工程,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人力、物资资源,但我国已具备了相应的经济实力。

  第二,迁都工程项目可以拉动内需。

  迁都工程所涉及的工程项目,可以造成相当可观的就业机会,拉动新一轮的内需扩大再生产,有利于缓解当前出口过旺的势头。

  第三,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物质保障。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迁都工程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支撑;同时,各国迁都的实践,也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应吸取的教训。当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也为新首都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五、新行政首都地址的选择

  第一,选择应避开现有大城市。所谓大城市,即直辖市、省会城市、较大地级市;
  第二,选择应避开现有或未来的各类风景区;
  第三,选址应避开历朝历代古都,包括遗址遗迹、文化遗产地等;
  第四,选址应注意避开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灾害频仍而又无法有效治理地区。
  第五,选址在新的中小城市(一个或几个连成一片),是较佳方案。事实证明,在小城市新建首都,便于规划与实施,免去旧城改造之虞。
  第六,应选择我国中原地区,地处全国中心位置、交通便利、与各大区距离大体相近的区域。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湖北、河南之间、选择现有地、县级城市扩建较为适宜。具体地点,应经过科学论证、反复比较,才能确定。

  迁都工程的时间选择,应在奥运会结束后即着手准备,择期开始。

  1. &lt;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gt;<br><!--
  2. google_ad_client = "pub-1957093024362331";
  3. google_ad_width = 468;
  4. google_ad_height = 60;
  5. google_ad_format = "468x60_as";
  6. google_ad_type = "text_image";
  7. //2007-09-26: artBtm
  8. google_ad_channel = "2309087643";
  9. google_color_border = "F7F7F7";
  10. google_color_bg = "F7F7F7";
  11. google_color_link = "0000FF";
  12. google_color_text = "000000";
  13. google_color_url = "008000";
  14. //-->
  15. </SCRIPT>
  16. <SCRIPT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type=text/javascript>
  17. <br>&lt;/script&gt;
复制代码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7-11-11 14:38:00 | 只看该作者
老胡同志和我提过迁都的事宜,我没同意[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7-11-11 16:29:00 | 只看该作者
迁都?那“北京人”怎么办?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1 18:16: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飘逸米走

可别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1-11 20:3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飘逸之苏在2007-11-11 16:29:00的发言:
迁都?那“北京人”怎么办?呵呵

北京人成了北京猿人

[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1-12 10:4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信步漫游在2007-11-11 20:39:00的发言:

北京人成了北京猿人

[em01]

同意让北京人成为猿人,发配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1-13 08:2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飘逸之苏在2007-11-12 10:44:00的发言:


同意让北京人成为猿人,发配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

周口店龙骨山要涨价了,先去买块地,到时候卖给北京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11-13 17:13: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11-14 08:46:00 | 只看该作者
迁都是大事,不仅仅要考古,还要计算天文地理,看星相水文,人格气数,名堂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11-29 22:43:00 | 只看该作者
应选择我国中原地区,地处全国中心位置、交通便利、与各大区距离大体相近的区域。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湖北、河南之间、选择现有地、县级城市扩建较为适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