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并立之初,群雄混战,跳槽的例子不胜枚举。跳槽的人形形色色,自有后人评说。不过“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罢了。 跳槽跳得最无辜的首推关羽,他仅仅在曹操手下干了几个月的临时工而已。虽受高官厚禄,然并不为所动,最后还是挂印封金,从曹操手下跳走了。后人便把关羽的辞职经历简称为跳槽(曹)。 跳槽跳得最多的要算刘备,刘备的前半生就是在跳槽、跳槽再跳槽中度过。从曹操、袁绍到刘表,再到孙权,总的来说就是为了一个生存。到最后谁也靠不着了,刘备自己筑自己的槽,做自己的老板,最终实现了匡扶汉室的理想。 跳槽跳得最无耻的莫过于吕布,这厮见利忘义,有奶便是娘,跳槽只为金钱美色。甚至亲手毁槽。到后来干脆自己筑槽,只可惜实力不佳,下邳一战,便化为乌有。 跳槽跳得最有理的当数赵云,赵云起先给袁绍打工,嫌袁绍没材料,才辞职随了公孙瓒,后公孙瓒倒台,才不得不跟了刘备,从此才得以扬名立万。 按理说跳槽本无可厚非,有本事的人到哪里都有一碗饭吃。可如今大多数人跳槽都 是为了高薪待遇,一旦发现有利可图,辞职书一交就跑。人才流动已经成了金钱交易活动。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讲的就是向钱看齐。 频繁跳槽的人,不妨自己也来筑槽试试。 筑不起槽的人,也只求碰上个好领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