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三国策4中不应缺少的历史人物——希望官方重视改进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04-21 09: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曹魏:华歆(历史上鼎鼎大名,魏初与王朗、钟繇并为三大元老,官至司徒、太尉)、董昭(曾建议曹操迁都许昌,魏国重臣,官至司徒)、蒋济(魏国重臣、官至太尉)、刘晔(魏国重臣、谋士)、和洽(魏国重臣)、贾逵(魏国忠臣,贾充的父亲,官至豫州刺史、建威将军)、田豫(曾是刘备早期部下,后归曹魏,官至并州刺史、振威将军,低御匈奴有大功)、赵俨(魏国重臣,官至骠骑将军、司空)、司马朗(司马懿兄,司马懿未出仕时已知名天下,官至兖州刺史)、司马孚(司马懿弟,官至司空、太尉、太傅、安平王)、刘放(魏国重臣、官至骠骑将军)、卫瓘(司马昭亲信、晋国忠臣,平蜀时立有大功、)、山涛(晋国重臣,竹林七贤之一)、张华(司马炎谋士,三国统一的重要人物)、曹休(曹丕时魏大司马,与曹真并为军队统师)、朱灵(曹操早期将领、官至后将军)、吕虔(曹操早期部属,后为泰山太守)、车胄(三国演义中的徐州刺史,死于关羽)、申耽(魏上庸太守,降蜀后重归魏国并杀了孟达)、王昶(曹魏大将,官至骠骑将军、司空)、陈泰(曹魏大将,陈群之子,领军在其父之上)、费耀(曹魏大将,后将军,三国演义中与蜀作战战死)、州泰(魏国大将,与邓艾齐名,官至豫州刺史、征虏将军)、乐琳(乐进之子,与蜀汉作战时表现积极,后为扬州刺史)、(晋国大将,灭吴主要将领)、石苞(晋国大将,官至骠骑将军、大司马、司徒)、(晋国大将,陈矫之子,官至车骑将军、大将军、太尉、大司马)、杜预(晋国名将,著名学者,灭吴的统帅)、王戎(晋国重臣,竹林七贤之一,参与了灭吴)。

蜀汉:陈震(原为袁绍部下,后从刘备,曾出使吴国,官至尚书令)(注:尚书令在蜀汉政权中地位仅次于丞相)、刘巴(蜀汉重臣,官至尚书令)、张裔(原为刘璋部下,后为蜀汉重臣,曾因雍闿叛乱流放吴国,诸葛亮设法招回,作为诸葛亮副手管理政务,官至益州太守、辅国将军)、廖立(荆州名士,与蒋琬齐名,诸葛亮曾着力培养,曾为长沙、巴郡太守,后因失言被贬,诸葛亮死后失声痛哭)、董允(蜀汉四相之一,董和之子,官至辅汉将军、尚书令)、胡济(作为诸葛亮部下曾得到过诸葛亮高度夸奖,蜀汉后期重臣,官至镇西大将军、右骠骑将军)、郤正(蜀汉大臣,劝刘惮投降,后跟随刘惮去洛阳)、董厥(蜀汉后期重臣,官至尚书令、辅国大将军)、樊建(蜀汉后期重臣,官至尚书令)、刘琰(刘备最早的部下之一,官至车骑将军,后被刘惮所杀)、张翼(蜀汉大将,官至左车骑将军,与廖化齐名)、冯习(刘备征吴时的将领,英勇战死)、傅彤(刘备征吴时的将领,英勇战死)、傅佥(傅彤之子,与其父均为蜀汉忠臣,在钟会征蜀时英勇战死)、诸葛瞻(诸葛亮之子,官至卫将军,邓艾征蜀时英勇战死)、霍弋(霍峻之子,蜀汉忠臣,任建宁太守镇守南方,蜀汉灭亡后知道刘惮无恙后才率部投降)、雍闿(蜀国南方叛乱的罪魁祸首,史载孟获实为他的部下)。

孙吴:潘濬(荆州名士,曾从刘备,荆州归吴后归顺孙吴,后为吴国重臣)、步骘(吴国重臣,官至骠骑将军、丞相,子孙均为吴国重臣大将)、吕岱(吴国重臣,官至上大将军、大司马)、薛琮(吴合浦、交趾太守,薛氏与陆氏、张氏、顾氏、朱氏、吕氏均为吴国重要家族)、周舫(吴鄱阳太守,断发诱曹休,使吴国大败魏军)、士燮(原为汉交趾太守,归顺吴国后官至卫将军)、董袭(吴国大将,濡须大战时战死)、宋谦(吴国大将,孙坚时就跟随左右,随陆逊参加了夷陵之战)、留赞(吴国大将,官至左将军,战死,子孙均为吴国重要将领)、朱(施)绩(吴国名将,朱然义子,官至骠骑将军、上大将军、左大司马)、朱异(吴国名将,朱恒之子,官至镇南将军、大都督,被孙綝所杀)、孙峻(吴国奸臣,杀死诸葛恪把持朝政,任丞相、大将军)、孙綝(孙峻从弟,孙峻死后为大将军、丞相,废孙亮立孙休,被丁奉诛杀)陆抗(吴国名将,陆逊之子,官至大司马)、陆凯(陆逊族子,官至左丞相)、张悌(吴国末代丞相,晋伐吴时英勇战死)、吾彦(吴建平太守,晋伐吴时坚守不降,后吴灭亡才归降)

其他:杨彪(汉室名臣,杨修之父,官至司空、司徒、太尉)、蔡邕(汉代著名学者,蔡文姬之父)、丁原(汉臣,吕布义父)、鲍信(汉臣,济北相,讨伐董卓诸侯之一,同曹操平定兖州黄巾时战死)、张杨(汉臣,河内太守,讨伐董卓诸侯之一)、张邈(汉臣,陈留太守,讨伐董卓诸侯之一)、张济(董卓部将,张绣之父)、刘度(零陵太守)、赵范(桂阳太守)、刘勋(庐江太守,后被孙策打败)、严白虎(自称东吴德王,占据吴郡,后被孙策所灭)、轲比能(北方鲜卑族首领,多次入侵曹魏北疆)、淳于琼(原与袁绍同为汉臣,后成为袁绍大将,官渡之战守乌巢,被曹操打败)、麴义(原为韩馥部将,后成为袁绍大将)、逢纪(袁绍重要谋士)、侯成(吕布部将,盗赤免马降曹)、蔡瑁(刘表大将,投降曹操)、张勋(袁术大将)、许劭(汝南名士,善于鉴人,评曹操为“治世能臣、乱世奸雄”,后为刘繇谋士)、司马徵(荆州名士,号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水镜">水镜ersonName>先生,为诸葛亮师友,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这些三国人物,或是《三国演义》中一些战役或事件中比较主要的文臣武将,或是《三国志》中有记载的三国名臣或知名人士,比起游戏中已有的一些人物,还要来得重要许多。比如:董卓系中有胡车儿没张济;刘表系中有蔡勋没蔡瑁;袁绍系中有蒋义渠没淳于琼麴义、逢纪;实在说不过去。至于魏晋的华歆、曹休、陈泰、卫瓘、张华、杜预、王濬,蜀汉的陈震、刘巴、董允、郤正、张翼、傅彤、傅佥、雍闿,孙吴的步骘、吕岱、潘濬、董袭、朱绩、孙峻、陆抗、张悌,作为一款三国类游戏,怎能没有这些人物(日本光荣的三国志系列游戏的出场人物也不全面,中国的三国类游戏不要受它的影响)?希望官方在以后加以增加,让我们这些老三国迷们真正享受领略到一个最接近历史全貌三国世界![/Post]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6-04-21 09:47:00 | 只看该作者
 看来你是一个《三国》通,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也发现《策4》少了些文臣武将,但没你详细。[em17][em17][em1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1 9:46:5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04-21 11:51:00 | 只看该作者
三国时代是个星光灿烂、人才辈出的时代,我举出的只是一部分而已,还有许多三国人物没有说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6-04-26 04:04:00 | 只看该作者

我对刘巴印象很深~~玩红白机的吞食天地Ⅲ里被他用计杀得很惨...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04-27 09:28:00 | 只看该作者
垃圾将越少越好,将多了也记不住,录用又费指,有一回我一气录了25个将还没录到军师,同盟又不报,等我出兵时,敌人都出300训骑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05-12 18:19:00 | 只看该作者

怎么不把刘备,曹操们的夫人也算上?这是游戏,又不是要拍记录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06-07 01:30:00 | 只看该作者
人物多少 我切不提  就说个会招降的几个老娘们,2乔充其量在当时是2个名人的夫人, 就没听他们有什么事  差点让拉批条的诸葛亮给出主意当谓安妇女给阿瞒送去。可他俩管怎么着跟哪个貂禅还有个脸蛋当魅力  你说那祝融。靠。他奶奶的能招还不如让刘备跳井的媳妇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