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彭羕与马超的谋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08-23 08: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彭羕是刘备平定益州以后任命的治中从事,之前彭羕仅仅是益州的一名“徒隶”。
因为庞统的推荐,刘备的赏识,彭羕得以一朝处州人之上,更加目中无人。
  
  彭羕这样的性格在刘备入川之前就已经让他吃到苦头,“仕州,不过书佐,后又为众人所谤毁于州牧刘璋,璋髡钳羕为徒隶。”后来因为在刘备帐下“宣传军事,指授诸将,奉使称意,识遇日加。”,成为益州治中从事。最终由于诸葛亮的不见待,彭羕被左迁为江阳太守。
  
  按照彭羕的性格,他自然对这样的安排极为不满。首先,彭羕在任上并没有太多过错,不外乎平时过于自大。其次,彭羕与其后的廖立有相同的一点,都认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必须是庙堂之臣才能尽其器用。不过彭羕可能没有体会到刘备的好意,江阳临近江州,虽然是小郡,但也不算太差。将彭羕外调,可能有让他思过的意思。
  
  不过彭羕完全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这次左迁,他因为愤愤不平想找人发泄,于是想到了刚刚归顺刘备不久的马超。
  
  彭羕是成都广汉人,马超是右扶风茂陵人。在彭羕被左迁前,马超刚刚成为刘备集团的一员,两个人都是刘备集团的新人,但政治地位都不低。按道理,彭羕和马超并不熟悉,平时的接触最多是工作接触,彭羕为何惟独找马超倾诉,而不找其他人?
  
  这其中可以发现几个原因。首先在益州的刘备集团中有三种成分,益州旧人、荆州势力,还有就是马超、刘巴这样的孤家寡人。彭羕不可能去找益州旧人,因为之前双方就有矛盾。荆州人也是彭羕不愿意碰的,那是刘备的核心力量,他要找的只能是马超这样有个人背景,但在刘备集团中背景有相对简单的人物。
  
  其次,彭羕在与马超的对话中提到:“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在彭羕看来,马超归顺刘备其实是情非得以,有谋反的可能,而且马超手中有军事力量,有谋反的必要条件。所以在这两个原因的驱使下,即使彭羕和马超并非故人,彭羕还是想到去找马超倾诉。
  
  但是彭羕没有想到的是,现在的马超已经不再是身在西凉时的马超,现在的马超已经因为流年不利而丧失了勇气:“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闻羕言大惊,默然不答。”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08-23 08:23:00 | 只看该作者
 马超归顺刘备,还时常感觉朝不保夕,听到彭羕要他一起谋反的话,自然大吃一惊。马超的吃惊或许有另外的含义。可能当时的马超认为彭羕或许是刘备派来试探自己的人,因此对于彭羕的话,马超决定:“默然不答。”一句话不说,你就没有任何把柄可以抓,也就没有理由去除掉我。在马超看来,一个和自己并不熟悉的彭羕来找自己谈谋反的事情,十有八九是刘备派来试探自己的。
  
  于是,马超立刻将这件事情报告给刘备,以表明自己的清白,彭羕也最终因为此事而被诛杀。马超这样做不能说是出卖朋友,因为他自己都难以断定彭羕来劝他谋反是真是假,对马超来说,既然根本没有实力造反,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把事情报告给刘备。彭羕过高的估计了马超的志向,也没有考虑到当时自己以及整个益州的政治形势。
  
  无论是彭羕还是马超,虽然都是刚刚投靠刘备,并且投靠之前都非常落魄,但刘备待他们都不薄。彭羕从一个书佐直接成为益州牧的副手,即使被左迁为江阳太守,与彭羕之前在刘璋手下得到的待遇还是有天壤之别。马超被刘备封为平西将军,并且分出夷陵、公安的几个县来,让马超去那里做都督,驻扎自己的部队。与彭羕相比,马超更识时务。最后彭羕被杀,也只能怪自己心大志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