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2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聊聊吕布[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08-03 08: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吕布的兵器
《三国演义》给吕布配了一把“方天画戟”,吕布用此戟在虎牢关上与桃园三杰死斗拼得天昏地暗。从此“方天画戟”便成了最强兵器的代名词而深入人心。
而实际上,吕布和当时大多数武将一样,用的是矛。
《汉末英雄记》记载:“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
正史中,确实有吕布使用戟的记载。
《三国志》记载:
“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
“始,布因登求徐州牧不得,登还,布怒,拔戟斫几曰”
但我以为,此戟不是长兵画戟,而是很多武将都会有的防身短戟。
就如同武警除了枪之外,还会带匕首一样,武将除了战场上主用长兵之外,身上还会有防身短戟。董卓孙策太史慈等,在《三国志》里都有使用手戟的记录。正史中关于吕布用戟的记载,都不在战场上;而战场上的记录,就是刺中郭汜时用的长矛。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08-03 08:12:00 | 只看该作者
二、吕布的文职
《三国志》记载:“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
我们知道,主簿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职。堂堂吕布怎么当了文官呢?
有人说,这说明丁原不懂用人,让武力过人的吕布处理文事。这也引得吕布很不满,而被杀害。
丁原真的不懂用人吗?我们知道,丁原身为并州刺史,招揽了不少和吕布一样的“壮士”,张辽、张杨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武勇。丁原应该很清楚手下的长处是什么,不至于糊涂到从一批“壮士”里面选文官。而且,丁原对吕布“大见亲待”,说明丁原不是故意为难吕布,也说明了吕布至少在这个位子上干得不算太差劲。
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看吕布在文的这方面到底表现如何。

《汉末英雄记》记载:
布后又与暹、奉二军向寿春,水陆并进,所过虏略。到钟离,大获而还。既 渡淮北,留书与术曰:“足下恃军强盛,常言猛将武士,欲相吞灭,每抑止之耳!布虽无勇,虎步淮南,一时之间,足下鼠窜寿春,无出头者。猛将武士,为悉何在?足下喜为大言以诬天下,天下之人安可尽诬?古者兵交,使在其间,造策者非布先唱也。相去不远,可复相闻。”
这封信是吕布使用文笔作为武器的证明。吕布自诩为虎,暗骂袁术为鼠辈,语气张狂,言辞犀利。

时有东海萧建为琅邪相,治莒,保城自守,不与布通。布与建书曰:“天下举兵,本以诛董卓耳。布杀卓,来诣关东,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诸将自还相攻,莫肯念国。布,五原人也,去徐州五千余里,乃在天西北角,今不来共争天东南之地。莒与下邳相去不远,宜当共通。君如自遂以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也! 昔乐毅攻齐,呼吸下齐七十余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所以然者,中有田单故也。布虽非乐毅,君亦非田单,可取布书与智者详共议之。”建得书,即遣主簿赍笺上礼,贡良马五匹。
上一封以文笔作为武器,这一封就是作为政治手段,吕布并非只懂得用武力解决问题。
此信将吕布说自己是一个诛董复京的大功臣,更引用乐毅、田单的典故,说服了萧建。

因而从侧面上可以看出,吕布还是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与政治意识,并非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夫。
至于另有人说,吕布在丁原手下当的是“从事”,并不是主薄,是《三国志》记载错误。这个我就暂未能深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08-03 08:13:00 | 只看该作者
三、吕布的反叛
关于这点,可能演义里张飞的那句“三姓家奴”,是深入人心了。
多数人认为这话骂得经典,因为吕布屡次杀害自己的“义父”。而实际上,演义将吕布扭曲了很多。
《三国志》记载,“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灵帝崩,原将兵诣洛阳。与何进谋诛诸黄门,拜执金吾。进败,董卓入京都,将为乱,欲杀原,并其兵众。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
首先,吕布并没有认丁原作义父。演义的内容是为了刻画吕布无情无义不惜杀害义父而杜撰的。正史里并没有关于吕布认了丁原作义父的记载,最多也就是“大见亲待”而已。
其次,董卓是“诱布令杀原”。丁原被大将军何进召入宫,官居执金吾,却没给吕布升官。董卓入京以后,看上了丁原的军队。于是以官位利诱。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当时,董卓的名声还是不错的,俨然一个治患惩弊的贤臣(参照《资治通鉴》)。同时董卓把持朝政,以朝廷的名义驱使吕布,也是极有可能的。软硬兼施之下,无谋反复的吕布自然要杀丁原。
当然,吕布杀董卓,是不折不扣的“杀父”了。
而这次反叛,不得不谈到两个人:董卓和王允,这两个反复不下于吕布的人。
董卓之前还是个“贤臣”,与吕布“誓为父子”,本性毕露,自号“尚父”,残杀大臣,朝廷覆乱。对于吕布也不能信任,“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董卓已然人心背离,神憎鬼厌了。
而王允想杀董卓,而董卓出入阵仗甚大,防护森严,必须找一个武艺高强的人去行刺。他看中的人选就是吕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表面上厚待吕布,唆使他刺董。而吕布也听了,自以为诛杀了董卓是大功一件。
实际上,王允是看不起吕布的,只不过将他当作工具。《后汉书》记载“允素轻布,以剑客遇之”,剑客类似于“轻侠”,是“游侠”里层次最低的。
“允以布为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共秉朝政”
吕布在刺董之后,是想从政的,还向王允提了一些建议。可惜王允素来看不起吕布,利用完了,就可以扔了。后来凉州军反扑,关东军各守自家,弃京都不顾,惟有吕布独力抵抗,终于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08-03 08:13:00 | 只看该作者
吕布本人确实无谋反复,容易被利用。因而得罪了很多人,导致后来众叛亲离。他不是一个能玩权术的人,偏偏被置于汉末的权利中心。《三国演义》中吕布说:“汉家天下,人人有份。”,相比之下,曹操、刘备、孙权、袁绍等一干关东诸侯,口上不说,心里想得绝对不比吕布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08-03 08:15: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吕布只是在追求生,虽然得到张邈和陈宫的支持后有了野心,但他还是一个很单纯的人,不然也不会被那些三国的政治家们耍的团团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08-03 08:16:00 | 只看该作者
人品问题...两人真心相爱为何要有私通之说?你以为现在还是地主阶级?要用发展眼光看问题,追求自由的爱,吕布走出第一步~~~
------------------------------------------------------------
厉害厉害,居然在三国志中的短短几个字上就看出吕布追求的是自由的爱,真乃神人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08-03 12:42:00 | 只看该作者

战争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仅如此,还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七五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