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时代,物欲横流,信仰沦丧。这是不争的事实。可至少,现在看来,在我们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什么伟大的文学作品,能对这个时代的生活做一下概括。 我们没有巴尔扎克,没有雨果;甚至没有马克 吐温,没有德莱塞。没有一部像《美国的悲剧》的作品。 虽然如此,可是,随着一步一步读这部小说,我强烈的感觉到,像美国悲剧一样的故事恐怕是正在我们身边发生。 小说中的主人公克莱德 格里菲思,一个一无所有的美国青年,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电椅。 如何在这个纷繁的世界获得成功呀,看着他人生轨迹一点一点的向前进,是多么希望他能最终获得成功,得到他想要的财富、地位、荣耀。可越往后看,愈发发现他不可能成功。这是多么令人悲哀。我,相信还有很多人,是和他一样一无所有的青年,当然希望他可以成功。可是,最终,却发现,他却是在一步一步靠近地狱。 正如作者所说的,他有一颗永远也不会成熟的心,缺乏坚毅的决心和洞明纷繁世界的清澈的心灵,无法从世间纷繁的色相和途径中找到一条向上爬的捷径。 一切并不像他分析的那样,他的悲哀在于他生而富有荣耀,甚至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完全不会替自己打算将来(虽然他打算过,但他不会),更充满幻想,把自己命运完全和别人系在一起。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可是,我要思索的是,那颗清澈的心灵我有吗?那坚毅的决心我有吗?这样的悲剧会否发生在我身上呢? 但这还并非最大悲哀。 人常说,盖棺定论。可即使到最后一刻,到坐到电椅上的时候。有些很重要的事情还是没有明晰。那就是,他究竟有没有罪,究竟该不该判死刑。 他是一个预谋的杀人犯。他更是一个懦夫。他最后没有下手杀人的勇气。但他也没有救,那个他肯定能够救起来的人。可他到底够不够被判死刑呢?如果这一切,能被陪审员知道并且相信。颗即使法律可以免除他的罪孽,即使如此,那道德的法庭不是一样要判他死刑嘛! 或许这个世界本就不该有死刑。 或许这个世界根本不该有性,不然,就不会有这场悲剧了。性,爱情,等等,真的也是非常困扰人的问题。 《美国的悲剧》就像图书馆那位老师跟我的看法一样,实在是本好书。以后也要多多注意德莱塞的作品。 再补充一下,历史真是很相似的。谁能说二十世纪初的美国遇到的问题跟我们现在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看了这部小说,才真的发现,在社会层面,我们还只是到二十世纪初美国的水平。当然,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恐怕还是不会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