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2007年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嫁人就嫁易中天,娶妻就要娶于丹”。我就想啊,既然易中天先生和于丹女士分别获得了女人和男人的喜爱,为什么这对金童玉女没有结合成就千古佳话呢?缺少一个月老。你想啊,张生和崔莺莺的姻缘,如果没有红娘在其中牵针引线,怎么可能在一起呢?
既然我们知道了,他们没有结合在一起的原因,那么就让区区在下,天下的天空为他们当月老吧。
一个合格的月老,在牵红线前,肯定先考量一下男女双方的背景。那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吧:从身份上来说,两个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易中天是厦门大学教授,于丹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南一北两大“文化明星”,算是门当户对了;从经济条件来说,于丹讲《论语》版税收入260万,易中天更是在今年3月以660万的年收入在福布斯的“2007中国名人榜”排名50,夫妻双方的基尼系数(收入差距)完全在合理范围;从性格上来说,创造了“生猛史学”和“麻辣三国”的易中天特立独行张狂外向,于丹追求心灵宁静脾气和谐,互补性很强;从影响力上看,两个人都是粉丝无数……
从上面的论据,我们是知道了易中天具备娶于丹的条件。
但是,我们是文化人,在婚姻大事的问题上不能马虎,决不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蛮干。用易中天先生的说法,打仗要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婚姻大事更是如此。
我们先来看易于结婚的天时。新时代新观念,少女喜欢追老汉,老婆婆最爱小青年。生于1947年的易中天,虽然比于丹大了18岁,但做为敢为天下先的文化人,不是更应该有“年龄算个屁,谁也别装B”的大无谓精神不是?再说了,“男大三,抱金砖”,易中天有钱,是个会下金蛋的公鸡。要娶于丹,最起码也会扛一麻袋人民币来,于丹肯定是愿意嫁啊是愿意嫁啊还是愿意嫁,不用强求。
再看地利,原来两个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福建。就是郎有情、妾有意,那也是鞭长莫及。现在好了,两个人都是《百家讲坛》的红人,经常去录节目,低头不见抬头见,录完节目吃个饭,日久生情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天时、地利”都有了,我们最后来看“人和”。一般来说,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女人,肯定没有时间去经营自己的家庭。这一点,从于丹多次在电视节目、杂志报纸做访谈,却从无涉及其丈夫的表现来看,她很可能未婚或者婚姻不和谐。所以女方这边不成问题。再来看易中天。可能有人会说了,易老师已经结婚了,并且婚姻好象还挺幸福,这段佳话看起来是没指望了。但是你别忘记了,易中天最佩服的人是谁?曹操!他认为曹操这样的“真小人”比“伪君子”可爱!大家都知道,曹操是喜欢美女的,他不管走到哪里都喜欢“搂草打兔子”,收编一些美女什么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易中天收编于丹,是完全没有心理障碍的,最多离婚后跑到前妻那儿,说句“宝贝,你回来吧,好不好?别闹了,跟我回去吧……”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的说,于丹完全有可能,拿着那张旧船票,登上易中天这艘豪华游艇。
有人说了,你损不损啊,闲着没事为什么一定要撮合人家易中天和于丹啊?
我这可完全是为了繁荣祖国文化事业、挽救祖国传统文化的需要啊。易中天真和于丹成了两口子,将会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利国利民。我这倒并不是说他们会成为幸福的三口之家,虽然说我知道以易中天和于丹的优异,生下来的孩子那一定是饱读史书、知识渊博、胸怀大志、品行优良的天才。
首先易中天、于丹将创造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记录----“世界上最伟大的夫妻作家”!
易中天夫妇,一个出了《读论语》《讲庄子》,一个写了《品三国》,都是中国作家中最会主持,主持人中最会写作的,是挽救经典拯救历史风靡全国迷倒万千少男少女的电视文化的创建人、领导人和奠基人。但是说到单个人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还不行。他们结婚后,我们完全可以去找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质问他们,你们评奖只对单个人,不对夫妻完全是对家庭观念的蔑视。莎士比亚、雨果、海明威这些男作家是牛,但是,他们的老婆谁出过书?简.奥斯汀、罗曼.罗兰、J.K.罗琳罗琳是写的不错,但是,他们的老公谁当过主持人?即使出过书当过主持人,他们的配偶名气和他们一样大吗?说不定,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怕我们告,还真就把奖给他们夫妇了。这下中国文坛就真正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诺贝尔文学奖不得则已,一得就是俩。易中天、于丹夫妇完全可以因此青史留名,笑傲世界文坛!
其次,易中天、于丹结婚将会成为继王菲生孩子、姚明婚礼之后的另一大盛事。他们要结婚的时候,那肯定是年度最大新闻,到时候农民伯伯扔下镰刀回家杀猪,工人师傅丢下斧头出去买酒,文人写手拿起键盘写稿,记者们不在婚礼的现场就在去婚礼的路上,电视收视率上去,报刊杂志脱销,这将为多少人创造就业机会,拉动多少GTP增长啊?就是对易中天、于丹夫妇来说,这一“炒做”,那他们书的印量还不是翻着跟头往上窜,版税大大的有?
第三,易中天如果娶了于丹,那么他们一定会在讲座风格上互相促进,取长补短,情节用易中天的,语言用于丹的,或者倒过来,搞不好还会开创一种新类型的《百家讲坛》节目。
到那个时候,你所看到易中天《品三国》可能就是这个样子的:
外面杀声阵天,但是诸葛亮却搬个琴,摆个香炉,召两个小孩子,在城楼上唱卡拉OK。空城计给了我们什么启迪呢?这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当曹操满身征尘、满身鲜血的回到盟军大本营里的时候,怒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出战的时候。袁绍对他说了一句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记得的话:“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刘备去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诸葛亮扭捏着不肯。刘备说了一段话,把诸葛亮说哭了:“一个人,在你年轻的时候,你有责任把你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你不能说在你年轻的时候一个人就逍遥去了。其实,这种不入世,会让人没有一种价值实现感,而且你也挺不负责任的。”
你所看到的于丹《读论语》也可能是这个样子的:
孔子身材短小,估计也就比我高一点点。跟1米84的子路比起来,只能算是不合格的残次品。
孔子整天在家里面带着学生饮酒唱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办沙龙,开Party,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这个事情当时就引起了鲁国当局的注意了。
顺便说一句,曾子这人不仅是个孝子,长得也不丑,而且也是一位帅哥,因为子贡是帅哥嘛,帅哥的朋友……一般也是帅哥。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法规,凡是鲁国人到别国旅行,如果发现有鲁国人被骗出去当包身工了,就要自己掏美元把他们赎回来。当然,这不是白赎。你回来以后完全可以到人民银行那里拿着卖身契要求双倍返还嘛。
孔子是抱着复古,恢复周礼的理想当官的。一看鲁国国君不喜欢,一合计:“我被你雇用了,我是忠心耿耿给你谋划,如果我的主意你不听,bye-bye,我换一个老板!”孔子就叛国了,当然不可能带护照走了。鲁国国君不做了你就算便宜你了。所以,孔子只好象丧家狗一样灰溜溜的逃出了鲁国。
易中天娶于丹,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
- <SCRIPT><br>show_item("200425","sign");<br></script>
复制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