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7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国人物病症大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03-02 13: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诸葛亮

  病因:风湿性关节炎

  病征:长期坐轮椅

  二、关羽

  病因:皮下组织毛细血管过多

  病征:红脸

  三、张飞

  病因:眼睑部肌肉失调 症

  病征:睡觉不闭眼

  四、魏延

  病因:颅后骨质增生症

  病征:多「反骨」一块

  五、祢衡

  病因:先天性狂躁加脂肪过多(另:许褚疑也有此症)

  病征:怕热、喜裸体

  六、夏侯

  病因:失明(意外)

  病征:独眼

  七、司马懿

  病因:眼白蛋白质过多,远视(老花眼)

  病征:鹰视狼顾

  八、姜维

  病因:胆囊过大,胆囊结缔组织增生症

  病征:胆大如鸡子

  九、杨修

  病因:舌头过长,舌面平滑肌失调症(简称「长舌」)

  病征:口舌招尤

  十、周瑜

  病因:先天胸腔过窄,肺活量不足

  病征:肺活量低(简称「小气」)

  十一、孙权

  病因:毛发黑色素变异

  病征:紫髯

  十二、曹操

  病因:癫痫、中风、歇斯底里等(少时曾发作,然不予重视,反疑其叔,及长遂成巨

  祸)

  病征:很多,如头痛、忌医、胡言乱语,严重时会梦杀人。

  十三、刘备

  病因:四肢骨架发育失调

  病征:双耳招风,手长过膝、髀肉增生等

  十四、司马师

  病因:眼部癌症

  病征:眼部肿瘤

  十五、董卓

  病因:过度肥胖,血脂肪过多,胆固醇超量

  病征:脐上点灯,可三日不熄。


十六、邓艾

  病因:口吃

  病征:艾艾艾艾艾艾……


  十七、吕布

  病因:嗜睡症

  病征:在最关键的时候竟然睡着了。

  十八、吕蒙

  病因:不明 (尚待解剖)

  病征:离奇死亡

  十九、张苞

  病因:内出血不止(意外,马失前蹄,跌下山涧)

  病征:骨折,内脏受损。

  二十、少帝

  病因:药物中毒

  病征:高度机密

  廿一、刘禅

  病因:最不幸的例子,后天性智障(意外,先于长板坡在赵云怀中为其抵挡曹兵箭雨,

  惊吓过度;

  长时间被闷在赵云怀中,缺氧过度;最后被刘备摔在地上,引起轻度脑震荡)

  病征:不胜枚举,如「乐不思蜀」等。

  廿二、袁绍

  病因:早期帕金生症候群

  病征:举措失当。

  廿三、赵云

  病因:胆脏过多不正常增生、异于常人

  病征:一身是胆。

  廿四、何进

  病因:妄想症兼耳骨疏松症

  病征:妄想外镇进京可以尽诛宦官,妄想宦官不敢杀大将军,听任何太后姑息张让……

  廿五、竹林七贤等

  病因:长期滥用药物 ,首开世界雅痞流行风

  病征:长期服用五石散等精神科药物。

廿六、袁术

  病因:糖尿病

  病征:死到临头仍想喝蜜水。

  廿七、孙尚香

  病因:虐待狂或被虐待狂

  病征:洞房中放满了兵器??

  廿八、吴国太

  病因:老人痴呆症

  病征:竟真的把女儿嫁给刘备……

  廿九、夏侯杰

  病因:精神过度紧张、胆囊过小

  病征:张飞怪叫一声就把他吓死了。

  三十、王朗

  病因:高血压 ,脑中风

  病征:不顾年纪已大,还要和诸葛亮斗嘴,结果爆血管而死。

  三十一;郭嘉

  病因:高烧、干咳,突然暴亡.

  病症:疑是"非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 13:57:52编辑过]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03-02 13:21:00 | 只看该作者

建兴六年(228年),蜀将马谡失守街亭,诸葛亮被迫演了一场空城计,退兵汉中。


  一日,诸葛亮在帐中与蒋琬研究治军之策,忽然有探马来报:“司马懿引兵15万,正向汉中挺进。”军情紧急,孔明传令召集众将官来帐下议事。两小时后,黄忠、赵云、杨仪、王平、姜维、魏延、高翔、邓芝、马岱、关兴、张苞才前来应卯。

  诸葛亮作过敌情分析和战事动员后,大声问道:“各位爱将,谁愿引兵退敌?”话音落后许久,帐内鸦雀无声,众将面面相觑,无人应声。诸葛亮心想:这样也好,上次就是因为马谡自告奋勇才失掉街亭,这次莫不如我亲自选派,必定万无一失。他走到小将张苞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问道,“你愿领兵去否?”张苞目不斜视,立即反问:“赏银几万两?”诸葛亮已知库存亏空,不敢答应,只得转身走开。

  这时,诸葛亮突然想起先帝刘备在时,常称赵云英勇有德,若委重任于他,可能不会要钱的。于是,他举起令箭命道:“赵子龙将军听令!”赵云应声出列,但他没有去接令箭,却上前恳求道:“末将征战多年,虽熟读兵书,深知战法,但是这几年因没有大专文凭,在分房、评奖及升职称等方面吃了大亏。如今,我正准备参加老年人自学成才大学统考,等拿到毕业证书后再来领命退敌吧。”诸葛亮很同情赵云的处境,就应允了他的请求。

  诸葛亮抬头看见老将黄忠站立在排首,心想此人身经百战,谋勇俱全,派他出征定能万无一失,就又宣道:“汉升将军听令!”令声落下,黄忠原地未动,过了一会儿,他才一板一眼地说:“丞相有所不知,老朽8年前就已退居二线,每天除了喝茶水、打麻将、玩游戏机之外,其余的一概力不从心。今后,您除了发奖金别忘记我,别的就不用关照了。”诸葛亮很生气,正准备授令给王平,不料王平已跪伏在地,苦苦求道:“军师饶命吧,上次我主动跟随马谡将军迎敌,阵前力谏,不但没受奖赏,还险些丧命。如今我才明白,多干事不如混日子……您还是让我留在营中,安安稳稳拿个太平奖足矣。”

  杨仪见诸葛亮向他走来,忙开口道:“丞相是最能同情人的,我现在正在办理出国考察手续。恳望照顾一次……”接着,其余的人也都摆了自己的理由,弄得诸葛亮哭笑不得。

  这时,探马又来报道:“司马懿大兵已经蜂拥汉城外!”诸葛亮无奈,只得喝退诸将,传令:依旧收匿旌旗,大开城门,焚香操琴———再演一回空城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03-02 14:51:00 | 只看该作者

那一刀的风情!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秋,九月!距离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的那场武林大浩劫——黄巾之乱——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六年!

一望无垠的华北大平原上,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三三两两的农民出没于田间地头,正在收获他们一年的希望。虽是乱世,但这里却是与这乱世不相称的一派平和之景。因为这里是武林第二大帮——“孟德会”的地盘!

这“孟德会”乃是从那场浩劫中崛起的一个新兴势力,它的创始人就是曹操曹孟德。此人不仅武功高强,更难得的是他极有谋略,又会笼络人心;因此不出十几年,便一跃成为中原武林中仅次于老牌势力“本初会”的第二大帮!其帮众中不仅有夏侯敦,许楮,张辽这等一流高手,更有如郭嘉,程昱,旬攸这样一批智囊人物;真可以说是人才鼎盛了!

而“本初会”乃是以袁绍袁本初为帮主的一个极大势力,袁本初此人固然亦有一身的极高武功,更兼其祖上有“四世三公”的威名,因此这“本初会”十余年来一直是中原第一大帮!其门人中文有田丰,沮授,审配,郭图;武有颜良,文丑,高览,张颌;更有徒众七十余万;也真不愧中原武林第一大帮的威名!

************************************************************

河北,白马驿,深夜,罡风肃杀!

青色的苍穹笼罩着这一片原野,原野上整齐的排列着一座座兵营;其中最大的一座比别的高出许多,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就在这座兵营的顶上,插着一竿大旗,旗面上绣着一个斗大的“曹”字;在劲风中,整面大旗猎猎作响!

就在这座兵营里,有一个人正在来回踱步。此人便是“孟德会”的帮主——曹操曹孟德!但见他约莫四十六七岁年纪,方脸短髯,凤目鹰鼻,长眉入鬓;身披一领质地上乘的锦袍。——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英雄之气!

“仲康!进来一下!”突然曹操大手一挥。

“是,帮主!”话音未落,推门进来一位彪形大汉;身上斜搭一领布衫,肌肉虬结,露出胸膛上密密的黑毛;一看便知是一位外家高手!他便是曹操的贴身保膘,号称“虎侯”的许楮许仲康。此人一身横练功夫惊人,更有浑厚内力,实乃罕见高手。

本来这许楮与另一位号称“恶来”的典韦乃是武林中人人闻名丧胆的“黑风双煞”,但因仰慕曹操的为人,因此甘心为他做保膘。可惜的是,典韦在数年前的一场意外中为了营救曹操脱险而命丧敌手!每当想起这件事,曹操就会感到一阵心痛。

“帮主,您找我......”许楮问道。

“哦,去把仲德叫来。”曹操连忙从思绪中回来。

许楮转身去了。

不一会儿,从另一扇门中走进一位年约五十岁的长者。漫无表情的面部与睿智的双眼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

“帮助,您找我?”程昱问道。

“仲德,你说明天这仗......”

“帮主无须多虑,我们明天先看看那颜良的虚实再说!”

“你是说......”

“先瞧瞧他的实力!”凑近曹操的耳朵,程昱小声道:“不是有吕布的降将宋宪和魏续吗?先让他们去做炮灰,试试那颜良的武功......”

“可是我对属下怎可......”曹操诡异的笑道。

“帮主,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何况像他们这样的角色,一抓一大把。”

“仲德高见!”曹操也只不过是装装样子。

***************************************************************

翌日。

曹操骑着他的爱马“爪黄飞电”站在门旗下,两边是徐晃和张辽;背后一片黑压压的帮众。

战鼓隆隆声中, 颜良从对面冲出来, 在曹营众人面前傲慢地拱了拱手:“各位,有兴趣的,不妨陪在下玩儿几招?”

“果然是中气十足!”曹操忍不住赞叹,“宋宪,听说你武功不错,能否让我见识见识?”

“谨尊帮主台命!”宋宪哪里受到过这样的夸奖,说话都有点发抖了。他一夹马腹,冲了出去。

“让我来和你斗斗!”

颜良看着他,眼中突然涌上了一丝怜悯,“你回去吧!”颜良平淡的说。

“士可杀不可辱!”宋宪眼都红了;同时一矛刺出,武功竟自不弱!

颜良叹了口气,挥动他的大刀——刀光闪过,宋宪尸横马下,血溅长空!

“老宋,我替你报仇!”魏续显然忘掉了自己的斤两,歇斯底里的叫道,随即拍马上前。

“我真的不想多伤人命。”颜良意甚萧索,但看了看魏续,仍然不经意的用他的大刀划出一道弧线;“也许,这对你来说,真的是一种解脱!”颜良看着魏续的尸体,喃喃道。

曹操有些吃惊,虽然他早已想到这两人并非颜良之敌手,但也没料到他们竟然如此不济,不由得有些失望。

“帮主,让我去试试吧?”一旁的徐晃向曹操请战。

“也好!不过要小心些!”曹操犹豫了一下,仍然答应了徐晃了要求,“至少公明决不会像他们那样饭桶!”曹操对自己的这位爱将很有信心。

颜良盯着徐晃看了三秒钟,眼睛里放出了光——因为他看出了对面的这个人是一个很好的对手!

“请赐招!”颜良对这个对手心存尊敬。

徐晃更不怠慢,抡斧急斩颜良左臂。颜良运气护住全身要害,同时横刀一架,“当”的一声巨响,刀斧相撞,火花四溅!徐晃身体一震,已知对手的内力要强于自己,于是便抱定了只守不攻的宗旨,与敌人周旋。从这一招中,颜良亦知自己武功比对手为强,但一时间要胜他倒也不易,于是耐心与之相斗。

转眼间,二十回合已过,徐晃额头见汗,急催内力相抗;颜良则气定神闲——胜负已判!又斗数合,徐晃处境更加堪危!但他不愧久经战阵,百忙中一招必杀技——“钢斧旋转斩”,并趁颜良防御之际,拍马退回本阵。

颜良并不追赶,只是慢慢调匀内息,然后有些轻蔑的看着曹营诸人。

“三日之后再战!”曹操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只好交代了一句场面话。

**************************************************************

如豆的昏灯下,两个人正在交谈。

“帮主,我看最好请云长出马!”张辽对自己的这位好朋友充满了一种崇敬心理。

“你说,云长一定能胜他?”曹操问道。

“我看没问题。”一旁的程昱插口道:“在‘武林百晓生’罗贯中的兵器谱上,昔年天下第一高手吕布吕奉先的‘方天画戟’排名第一;张飞张翼德的‘丈八蛇矛’排名第二;云长的‘青龙偃月刀’排名第三;如今吕布已死,张飞也下落不明,难道那颜良的武功还能强过这两位不成?”

“好吧,那你马上去把云长请来。”曹操显然已经同意了张辽的观点。

两天之后,关羽关云长出现在了曹操的营帐中。还是那一袭半旧的锦绿战袍,还是那张赤红的脸膛。

“云长,你认为颜良的武功怎样?”

“很好!”关羽的回答相当简练。

“比你呢?”曹操又问。

“差一点点!”回答决不犹豫!

“只差一点点?”曹操皱眉。

“一点点就已足够!”

曹操忍不住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这个人——精光暴射的丹凤眼;浓浓的卧蚕眉;重枣似的脸色;所有的一切,都给人一种威严!

“那么,你有把握杀了他?”

“有!”

“给你十二个时辰够吗?”

“明天的此时,颜良已经不在这世上了!”

曹操不再说话,只因他知道已无须再多说什么!

************************************************************

白马驿附近的一座高地上,两个身材魁伟的人相对而立。

“那封挑战信是你送的?”颜良问道。

“是的!”关羽的回答从不拖泥带水。

“你知道我会来?”

“我知道!”

“为什么?”

“因为你是颜良!”

颜良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来自敌人的信任所引起的一种感动!

“只希望你不要后悔!”关羽突然又道。

“我为什么要后悔?”

“因为我很快就会杀了你!”

颜良突然笑了起来,并且笑得很厉害——只因他认为这句话很荒谬,只因这么多年来,还从来没人对他说过这样的话!

“很好笑吗?”关羽仍然不动声色。

“你不是刘备的属下吗,为什么跟了曹操?”颜良突然发问。

关羽的眼中,竟也闪过了一丝痛苦!但他仍然一动不动——像一尊塑像!

“你已经败了!”颜良好象很自信。

“为什么?”

“因为你的心中在想着别的事情——心不静,焉能胜?”

关羽良久无语,然后转过身,慢慢的走了。难道他的心真的已乱,难道他真的要败?

***************************************************************

两个时辰之后,颜良又一次来到这片高地。

这次,他见到了关羽的刀,传说中的那把“青龙偃月刀”!一把一丈二尺长,八十二斤重的大刀;刀刃映着月光,蓝汪汪的,有一种说不出的诡异!握刀的手粗壮,结实,决不颤抖!

颜良竟感到了一丝寒意!

“你也用刀?”看到颜良的兵器,关羽突然发问!

“我就是刀!”颜良的回答亦很坚决!

“你懂不懂刀的精义?”关羽咄咄逼人!

颜良的瞳孔开始收缩!

“哈哈哈,老子用刀用了二十年了!”颜良的笑声有些变调!

关羽看着他,眼睛里闪过了一丝怜悯——就像颜良对宋宪的怜悯!

“出你的刀!”关羽道。

于是颜良出刀!

关羽亦出刀!

一刀,只有一刀,天上地下,没有人可以描述这一刀的风采,也没有人可以形容这一刀的威力......

颜良在倒下去的时候,眼睛里写满了不信——他不信这一刀可以如此之快!

他虽然可以让关羽的心乱,但却无法让关羽的刀乱!——只因这刀早已与它的主人合而为一,刀既是人,人既是刀——颜良永远都无法明白这一点!

关羽慢慢转过身,眼中充满了寂寞!

关羽的背影消失在远处,一阵秋风吹过,卷起了漫天落叶.....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6-03-02 15:40:00 | 只看该作者

刘备为人,本是“喜怒不形于色”。老婆糜夫人在长板坡为他跳井殉情死了,他一点表示都没有,但心里肯定是痛苦的很,后来从众多的儿子里,一定要选最蠢笨的阿斗做接班人,大概也是为了报答阿斗的老妈糜夫人。嘴上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可是在江东和孙夫人度蜜月时早把兄弟们忘的一干二净,还要诸葛亮用锦囊妙计骗他回家。


  而关羽一死,刘备“一日痛哭三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泪湿衣襟,斑斑成血”。比孟姜女哭长城还要凄切。当然,这个还可以说是结义情深,不是装的。可是后来,“早有人报到成都,报说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且传言汉帝已遇害,汉中王闻之,痛哭终日,。。。。。。因此忧虑,至染成疾,不能理事。”哭关羽还没有哭出病,哭皇帝倒哭出病来了,还忧虑,忧虑什么事呢?

  当然,大小官僚们善体上意,劝刘备当皇上。第一次,“汉中王勃然变色曰:孤岂效逆贼所为!”第二次再劝,刘备说:“孤虽是景帝之孙,。。。。今一旦自立为帝,与篡窃何异”这话头就松多了。先说自己是皇族嫡系,景帝之孙,有资格当皇帝。再暗示“自立为帝”不行,要大家大力拥戴。第三次,在诸葛亮家里,刘备才说了实话:“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议论耳。”不是不想当皇帝,是怕人说闲话,把“君子”的画皮戳穿了。

  有一点也很有意思,曹丕明明没有杀汉献帝。刘备在洛阳肯定有不少细作,怎么会没有确切情报,反而听信传言,说汉献帝死了呢?还是刘备自己派人造的谣言?只有汉献帝死了,他的皇帝才能当的名正言顺,否则,最多只能自封个什么代王,摄政王什么的,还要去救真皇帝。

  刘备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当上了皇帝。最重要的,就要保住这个宝座。群臣劝他伐魏,刘备是有苦难说,如果和魏国开仗,把汉献帝救回来了,那这个皇帝究竟是谁来当呢?刘备此时的心态和一千年后的南宋皇帝赵构完全一样。赵构知道岳飞是员忠心耿耿的大将,又能征善战,把金兵赶回了黄河以北。可是要命的是岳飞偏偏不知趣地要“迎回二圣”。那两个老皇帝要是回来了,赵构的皇帝就当不稳了。故而,就是没有秦桧,赵构也得想个办法把岳飞废掉。

  刘备心里的想法是这样:在汉献帝死之前,无论如何不能伐魏。自己是打着“匡扶汉室”起家的,要是汉献帝找上门来,就够自己一呛。那时让位吧,又舍不得,不让吧,又说不过去。不伐魏的借口,就是要为了“兄弟之义”,伐吴为关羽报仇。

  刘备伐吴当然不希望自己失败,故所以起大军七十万,在兵力上胜过孙权。但又不希望速胜,最好是能托到汉献帝死了以后,再结束这场战争,因此这次出征不带诸葛亮,不带马超,让赵云殿后。明明是一兵强将弱,不求大进取得架式。真要是急着报仇,应该让诸葛亮统兵,勇将赵云,马超打先锋才是。诸葛亮也说:“若只欲伐吴,命一上将统军伐之可也,何必亲劳圣驾?”

  蜀吴两军一交,刘备开始是屡战屡胜,当然开始骄傲轻敌,也产生了警惕:这仗的进度要放慢,不能这么快就把吴国灭了,自己又要面对伐魏,迎回汉献帝的头痛问题。于是命令部下,“移营于山林茂盛之处,近溪旁涧,待过夏到秋,并力进兵。”为关,张报仇也不着急了,大家先过个暑假。而且连营七百里,平均每一里地只有一千个兵,战线拉的这么长,一派防守得架式,根本不不可能组织任何有效的进攻。

  陆逊一把火,烧的刘备大败亏输。没有脸回成都了,躲在白帝城养病,一直到死。刘备想来也是后悔的紧。不过从一织草席的劳动人民,能混到皇帝,倒也是“有志者,事竞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