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者,心之声也;歌者,声之文也。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甯戚以困而歌,项籍以穷而歌,屈原以愁而歌,卞和以怨而歌,虽所遇不同,至於发乎其情则一也。汉魏之际,歌讴杂出。兹以汉灵帝中平元年始,至晋太康年间歌谣,令并采录,以飨读者。
(一)谣
【京兆谣】 (《续汉书》曰:“李燮拜京兆,诏发西园钱。燮上封事,遂止不发。吏民爱敬,乃为此谣。”) 我府君,道教举。恩如春,威如虎。刚不吐,弱不茹。爱如母,训如父。
【后汉桓灵时谣】 (《后汉书》曰:“桓灵之世,更相滥举,人为之遥。”)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灵帝中平中时谣】 (灵帝中平中,京都谣歌云。“董”谓董卓也,言虽跋扈,纵其残暴,终归逃窜,至于灭族也。) 承乐世董逃,游四郭董逃,蒙天恩董逃,带金紫董逃,行谢恩董逃,整车骑董逃,垂欲发董逃,与中辞董逃,出西门董逃,瞻宫殿董逃,望京城董逃,日夜绝董逃,心摧伤董逃。
【魏谣】 (《三国志.魏书.王浚传》引《魏略》略曰: 楚王彪有智有勇,又又谣言,曰云云,楚王小字朱虎,令狐愚与王淩阴谋立楚王。) 白马素羁西南驰,其谁乘者朱虎骑。
【魏谣】 (《三国志.魏书.夏侯玄传》引《魏略》略曰: 玄迁,司马景王代为护军。护军总统诸将,任主武官选举。前后当此官者不能止货赂。故蒋济为护军时,有谣言。) 欲求牙门,当得千匹;百人督,五百匹。
【吴谣】 (《吴志》曰:“周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云。”) 曲有误,周郎顾。
【晋泰始中谣】 (《晋书》曰:“泰始中人为贾充等谣,言亡魏而成晋也。”) 贾、裴、王,乱纪纲。王、裴、贾,济天下。
【后汉灵帝末京都童谣】 (《后汉书·五行志》曰:“灵帝之末,京都童谣。至中平六年,少帝登蹑至尊,献帝未有爵号,为中常侍段珪等所执,公卿百官皆随其后,到河上,乃得来还。此为非侯非王上北芒者也。”)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芒。
【后汉献帝初童谣】 (《后汉书·五行志》曰:“献帝初童谣。公孙瓒以为易地当之,遂徙镇焉。乃修城积谷,以待天下之变。建安三年,袁绍攻瓒,瓒大败,缢其姊妹妻子,引火自焚。绍兵趣登台斩之。初,瓒破黄巾,杀刘虞,乘胜南下,侵据齐地,雄威大振,而不能开廓远图,欲以坚城观时,坐听围戮,斯亦自易地而去世也。”) 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
【后汉献帝初京都童谣】 (《后汉书·五行志》曰:“献帝元初,京都童谣。按‘千里草’为董, ‘十日卜’为卓。凡别字之体,皆从上起,左右离合,无有从下发端者也。今二字如此者,天意若曰,卓自下摩上,以臣陵君也。‘青青’者,暴盛之貌。‘不得生’者,亦旋破亡也。”)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荆州童谣】 (《三国志.魏书.刘表传》引《搜神记》约略: 建安出,荆州童谣。言自中平以来,荆州独全。及刘表为牧,民又丰乐, 至建安八年九年当始衰。“始衰”者,谓刘表妻死,诸将并零落也。“十三年无孑遗”者,表当又死,因以丧破也。) 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
【吴中童谣】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略曰: 黄龙元年夏四月丙申,权南郊即皇帝位。初,兴平中,吴中童谣云。) 黄金车,班兰耳,闿昌门,出天子。
【魏明帝景初中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魏明帝景初中童谣。及宣王平辽东,归至白屋,当还镇长安。会帝疾笃,急召之。乃乘追锋车东渡河,终翦魏室,如童谣之言也。”) 阿公阿公驾马车,不意阿公东渡河。阿公东还当奈何。
【魏齐王嘉平中谣】 (《宋书·五行志》曰:“魏齐王嘉平中谣。按朱虎者,楚王彪小字也。王凌令狐愚闻此谣,谋立彪。事发,凌等伏诛,彪赐死。”) 白马素羁西南驰,其谁乘者朱虎骑。
【魏明帝太和中谣】 (《晋书.五行志中》略曰: 魏明帝太和中,京师歌《兜铃曹子》,其唱曰:“其奈汝曹何?”其后曹爽诛,曹氏遂废。) 兜铃曹子 其奈汝曹何?
【吴孙亮初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吴孙亮初童谣。按成子阁著,反语石子堈也。 钩络,钩带也。及诸葛恪死,果以苇席裹身,篾束其腰,投之石子堈。后听恪故吏收葬,求之此堈云。”) 吁汝恪,何若若,芦苇单衣篾钩络,於何相求成子阁。
【吴孙亮初白鼍鸣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吴孙亮初,公安有白鼍鸣童谣。按南郡城可长生者,有急,易以逃也。明年,诸葛恪败,弟融镇公安,亦见袭。融刮金印龟,服之而死。鼍有鳞介,甲兵之象也。”) 白鼍鸣,龟背平,南郡城中可长生,守死不去义无成。
【吴童谣】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略曰: 恪入宫,为孙峻所杀。先是,童谣语之,曰云云。“成子阁”者,反语石子冈也。建业南有长陵,明曰石子冈,葬者依焉。“钩落”者,校饰革带,世谓之钩络带。恪果以苇席裹其身而篾束其腰,投之于此冈。) 诸葛恪,芦苇单衣篾钩落,于何相求成子合。
【吴孙皓初童谣】 (《三国志.吴书.孙皓传》引《江表传》略曰: 初,丹阳刁玄使蜀,得司马徽与刘廙论运命历数事,玄诈增其文以诓国人曰:“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又得中国降人,言寿春下有童谣,曰云云。皓闻之,喜曰:“此天命也。”即载其母妻子及后宫数千人,从牛渚陆道西上,云青盖入洛阳,以顺天命。) 吴天子当上。
【吴孙皓初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吴孙皓初童谣。按皓寻迁都武昌,民溯流供给,咸怨毒焉。”)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吴孙皓天纪中童谣】 (《宋书·五行志》曰:“吴孙皓天纪中童谣。晋武帝闻之,加王濬龙骧将军。及征吴,江西众军无过者,而王濬先定秣陵。”) 阿童复阿童,衔刀游渡江。不畏岸上虎,但畏水中龙。
【晋武帝太康后童谣三首】 (《宋书·五行志》曰:“晋武帝太康后江南童谣。于时吴人皆谓在孙氏子孙,故窃发为乱者相继。按横目者‘四’字,自吴亡至晋元帝兴,几四十年,皆如童谣之言。元帝懦而少断,‘局缩肉’,直斥之也。干宝云‘不知所斥’,讳之也。”) 局缩肉,数横目,中国当败吴当复。 宫门柱,且莫朽,吴当复,在三十年后。鸡鸣不拊翼,吴复不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