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周瑜
对周瑜的历史定位历来颇有争议 ,而最近借易品三国之机,周瑜不仅得到平反.更有凌空虚步成为三国第一人之势.然而,纵观其一生很难支持他处于很高的位置.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的情况可以盛于一时难以行于一世.周瑜作为一名将领确实不错的,毕竟赤壁战的胜利在那摆着.但能否将其看作军事家,则值得商榷.要知道作为军事家必先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家.而周瑜的战略能力令人存疑.我又要揪他西征的小辨子了.没办法,谁让他留了这末个小辫子呢.当然有许多玉米朋友也在千方百计证实其可行性.但请恕直言,那些理由实在有些牵强,甚至有些颠倒反正.都把所有的困难都设定为最乐观的结果.而且我看到的最多的一个理由竟然是;周都督能掐会算,他算好的事就肯定错不了. 赤壁战后周瑜本应把精力放在联合刘备(也有牵制刘的意思)继续打击削弱曹操方面,而他竟想去打刘璋,这就好像在拳击场上,泰森由于大意被你打蒙,你本应乘其未醒将其彻底打垮(能不能打垮是另一回事).但你却放弃泰森,转而去攻击裁判一样可笑.当然你也许会说,取刘漳是为了和曹操形成对峙.但是,曹操不好对付,刘璋就那麽好打?那要消耗多大的国力呀.如果把力量用在打曹操上至少会使双方得力量都消耗.打西川,你消耗(能不能成还两说)却使曹操得到了难得的休养机会.而且,周若取川,必与刘备先反目,刘备当时已经是一个大军阀了,非赤壁战前可比了. 玉米朋友们总是搬出一些历代对周瑜的评价来证明周瑜有多强.但我认为所谓评论,对我们正确认识一个人并没多大意义.还是用事实说话更硬一些.而且,我们看对周瑜的评价大多是对其风度气质呀个性魅力呀等等的赞扬,而较少实质性内容.用陆逊来比一下,对陆的评价教少赞美之词."彼有人焉,未可图也"这甚至算不上赞美,但此种感叹出自敌酋之口,恐更有说服力.至于常被人引用的孙权的话(雄烈什麽的)也难有说服力.毕竟为逝去的人说好话,几乎是全世界的习惯.而以死人压活人更是统治者的常用权术(曹操也会).而且,孙权后来还把陆逊比做姜尚和周公呢,哪个更高些呢. 周瑜的识人也有问题,他竟想软禁刘备,遥制关`张`诸葛.刘会不会受他挟制还不一定,关张诸葛何许人也,连孙权都不放眼里,怎会受制你周瑜?这不是取乱之道吗. 另外,最近人气颇旺的鲁肃,在荆州问题上也有问题.不管怎摸说,以国家根本利益(土地和人口)来讨好盟友是不对的,也是靠不住的.后来吴蜀反目鲁肃是有责任的.孙权虽然很少说去世人的坏话,但他对鲁肃却颇有微词,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