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在三国时期,太阳有过一段持续的黑子活跃期。由此考据,三国的混乱很大意义上是天灾,不是人祸。 天文学家已经说过,太阳黑子的异常活跃,会导致全社会的狂燥症爆发。这段时间,要静心,止怒,但社会暴力事件还会继续增多。离婚案件也处在高发期。容易出现战争、贸易摩擦等各项国际争端。总之,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会增加,而且能影响到受孕,生产。 不多说了,回到三国吧。
1、
张角不是最先狂燥的人,但是狂燥得影响最大的人。 “要修心,要养性,要恬淡,要归真。”张角默默的念着太平经的道家教导。 两眼望着明晃晃的亮的过份的太阳,将苍蓝色的天空染成赤金的颜色。心魔蠢蠢欲动,不可按捺。 一缕太阳风,拂过地球表面。张角爆破式的被天启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我反啦“ 每天在日头下被晒得烦燥的人都扔下锄头,反了反了。黄巾起义暴发了。 天空从苍蓝色,到黄色,是日光加强的明显现象。
2、 董卓,据说是个良家子。这在史书里记载明确。 很遗憾,他是被性格扭曲的最历害的一个人。一个本来还算马虎的大汉重臣,成为人性泯灭的嗜血魔王。 没有人知道,这种改变是如何发生的。 但是,如果知道陇西的地理,如果体会过高原直射的紫外线。那么,董卓在西北那几年,太阳活跃期对人的暴燥影响,扑头盖脸日复一日的浇在他的身上。就理解,董卓是受天灾最重的一个人。
3、 袁术狂燥的开始发颠,发颠到脑子迷胡的那种。太阳黑子把一书香子弟的大脑烧成白痴了。 太监劫持了皇上,大哥袁绍说,兄弟,去救驾。袁术说好,然后,一溜小跑到皇宫底下,划根火柴皇宫给点着了。边点边嘟嘟:不信烧不死你,死太监。他哥一个耳光山来:傻子,皇上也在里面呢。 然后,攻入皇宫。袁绍发令:太监不好,要杀光。袁术傻傻的问:这么多人,要脱了裤子检查嘛。袁绍气晕了:太监没有胡子,没有胡子的都是太监。 于是宫内不长胡子的都死了。 从这些早期狂燥白痴症的举动来看,袁术后来称帝根本不稀奇,所谓白痴,就没有天下没有他不敢做的事。
4、 吕布的焦虑是典型的深度狂燥表现。靠近谁就想杀了谁。见了谁就想灭了谁。深度的狂燥病人很难与其也人建立信任关系。就象狂犬病的DOG不会忠于哪个主人。 关键是,吕布需要通过大量的交配去释放焦虑。这一点,请见白门楼死前对话。
5、 公孙赞的狂燥刚好和吕布相反,是孤独和恐惧的并发症。公孙修一个高楼,一个人蹲在楼上,谁也不许靠近,有文件,用绳子拉上来。整天全副武装,在楼上苦思敏想。最后,想不通了,一把火把自已给烧了。 想同学少年,与刘备同斑,指点江山,挥吃方遒。结局殊可怜。
6、 韩馥的狂燥症也很类似,是被迫害的妄想狂。袁绍一定会害我,一定会害我,这个念头在他脑代里盘旋不去。躲到张藐家,刚安稳几天,突然想起,张和袁的关系也不错。于是又“他一定会害我,一定会害我。”这个念头逼得自已实在没撤了,躲到厕所上吊了。 张藐解手的时候,一推门儿:嗨,兄弟,有什么想不开的。这么容易就走了。
7、 但张藐自已也没躲过这一劫,跟曹操好了这么多年,生死之交。突然有一天,被韩的阴魂附了体,孟德这小子,迟早得对不住我,迟早得对不住我,我找来吕布反了吧。多少年的兄弟就这么平白无故的翻脸了。
8、 武夫这么狂燥,文人也是同样。弥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人不解,弥衡骂人时,为什么要脱衣服呢。道理很简单,狂燥症来的时候,会浑身发热。脱了衣服散凉,否则,骂得更难听。我觉得三国时代的群雄要庆幸,幸好弥衡不是个诸候,不然的话,他那种死缠烂打,没完没了看谁都不爽的狂燥皮气,天下会更加的混乱。
9、 普通文人狂燥,圣人的后代也狂燥了。孔融。年纪知天命了,如果对曹操确有不满,该出手时再出手,夫子有训:讷言敏行。但是太阳黑子活动下,没有人可以幸免,孔融也异常的狂燥。今天给曹操出个典故说周武王把坦已许配给周公了,明天给曹操又整另外一出。在狂燥的驱使下,没完没了的羞辱当权者,不要命的狂燥。果真,把命给狂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