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找回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1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战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06-06 19: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战役之——萨拉米斯海战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曾经有过多次直接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战役。这些战役从根本上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并直接缔造了世界的历史进程。在此,本人欲以自己所了解的对此进行系列讲述。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因此所写难免有不足之处。还望朋友们多多指教。下面进入正题:

系 列 : 影 响 人 类 文 明 进 程 的 战 役

序 言

人类文明史,始终分为东.西两中文明。这两种文明始终在发展中相互影响。而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历史上曾经有多次双方中的一方企图征服另一方。不可避免的发生两个文明的直接碰撞。而这就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系列影响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真正。而作为东.西方文明第一次大规模碰撞并拯救西方文明的战争,就是亚洲的波斯帝国同西方文明之母希腊之间长达百年之久的希.波战争。这场战争决定了西方文明的命运。而作为整个希.波战争转折点的萨拉米斯海战,则是拯救整个西方文明免于被东方波斯文明灭亡的决定性战役。因此,萨拉米斯海战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场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战役。
正 文

影 响 人 类 文 明进 程 的 战 役


挽 救 西 方 世 界 的 战 役 —— 萨 拉 米 斯 海 战

公元前549年,波斯一代英雄居鲁士统一伊朗高原。并灭亡了刚刚兴起不久的新巴比伦王国。虽然后来波斯发生内乱一度衰败,但到了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在大流士一世强有力的王权下,帝国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最终发展到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包括埃及,西北到达欧洲巴尔干。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疆域横跨欧.亚. 非三洲的大帝国。波斯统治者被自己的赫赫武功所鼓舞,将目光投降了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对手,也是欧洲文明的代表——希腊。从大流士一世到薛西斯,始终梦想征服西方文明的象征——希腊。于是就有了漫长的希.波战争。
波斯人的进军并不顺利。波斯帝国第一次对希腊的远征,在马拉松战役中被希腊雅典击败。使大流士一世抑郁而终。而作为他事业的继承者的他的儿子薛西斯,继承了他父亲的未尽事业。发动了第二次远征希腊的战争。
波斯的第二次远征希腊,作为波斯统帅的波斯王薛西斯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波斯本来没有海军,但在征服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和埃及以后,波斯人用他们组建一支强大的舰队。同时,和当时地中海的海上强国迦太基结盟,让他们牵制住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希腊城邦西拉丘斯。另外,在划分欧亚的赫拉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修建了两座浮桥。在色雷斯境内沿路建立多个后勤基地。在波斯帝国强大的武力威慑下,众多希腊城邦国家无耻的投降了侵略自己的波斯帝国。更派兵派船参战。准备就绪后,公元前480年,薛西斯自小亚细亚起兵50万,经赫拉斯滂海峡进入欧洲,通过色雷斯和马其顿,开始远征希腊。
作为交战另一方的希腊,当时处于城邦格局状态。当时慑于波斯的强大武力,大部分北方希腊城邦国家纷纷投降。只有希腊两个最大的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和其他少数城邦决定联合抵抗波斯的入侵。
在陆地战场,斯巴达王李奥尼达亲自率领本国精兵300人及伯罗奔尼撒半岛其他城邦的7000人负责防守希腊的第一道防缐 ——温泉关。李奥尼达和他的希腊勇士们面对数百倍与自身的敌人好不畏惧,拼死抗击,使得波斯军队在头两天没有丝毫进展,而且伤亡惨重。但在第三天,一个希腊的叛徒引导波斯军队抄小路进攻李奥尼达的后方,而防守后方的希腊城邦盟军未做任何抵抗就逃跑。导致李奥尼腹背受敌,面对如此危局,李奥尼达下令让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军队先撤,而自己则和300名斯巴达勇士死守温泉关,在经过一番激烈厮杀,斯巴达全军覆灭。李奥尼达壮烈殉国。斯巴达勇士虽然战败,但他们英勇的事迹流芳千古,被历代希腊人所传送。而更重要的是,希腊军队在温泉关对波斯军队顽强的阻击为盟军雅典的海军展开和后方希腊民众的撤离争取到了极其宝贵的时间,因此,没有斯巴达勇士在温泉关对波斯的顽强阻击,很难预料后来战局会是如何。
斯巴达勇士的殊死抗击为盟军雅典军主帅特米斯托克利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波斯军虽然在温泉关战后速占领了希腊三分之二的土地,但当他们进入雅典城时,却发现雅典只剩下一座空城,全城居民早已撤走,结果波斯军只得焚城以泄愤。
希腊陆军虽然失败,但海军主力没有任何损失。公元前480年9月,在希腊海军统帅特米斯托克利斯指挥下,雅典300多艘战舰在萨拉米湾集结。萨拉米斯岛位于希腊半岛和波罗奔尼撒(半岛之间,东面和希腊半岛仅仅相隔一条海峡。萨拉米斯海峡曲折狭窄,最宽阔的地方不过两公里。当时属于雅典领土。
公元前480年9月,希腊海军统帅特米斯托克利派人假装逃兵,向波斯王薛西斯谎称雅典舰队内讧,应即时出兵,薛西斯当即上当,下令波斯海军全部600多艘巨型战舰驶进海湾。萨拉米斯海战正式打响。
波斯王薛西斯亲临战场督战,准备亲眼目睹这伟大的时刻。当时的波斯战舰普遍高大,属于大型战舰。而希腊海军战舰通常有三十五米长,宽五米,舰艏有金属包裹的冲角。战舰平时使用风帆航行,战斗时收帆放桨,以求速度和机动性。有桨手170名,水手15名,军官5名,以及士兵15到20名,士兵装备弓箭和标枪,希腊海军战舰追求的是高机动性。通常远用工件标枪射击,近则以舰艏冲角撞击敌舰。这成为其后几百年中海战的主要战术。知道罗马帝国时海军才装备弩炮等大型远射武器。
交战地域萨拉米斯海峡入口处被萨拉米斯岛阻挡,造成水道狭窄,波斯巨型战舰由于体积庞大笨重,一次之能通过几十艘,这使波斯海军被迫采用军事家最忌讳的添油战术,逐次投入兵力。波斯舰队排成几个纵列进入海峡。这时正值涨潮,海峡内暗流涌动,波斯巨型战舰尾大不掉,很难控制方向。还没等波斯战舰们向左调转船头,等候已久的希腊舰队就如离弦之箭一般冲了上来。
此时进入海峡的波斯战舰大约只有一百多艘,而希腊联军有三百七十艘战舰,形成以众击寡的局面。波斯舰队最外围的战舰横向面对希腊战舰的冲击,几乎全部被撞沉,这样后面的波斯战舰才终於转过身来,和希腊舰队绞杀到一起。萨拉米斯海峡狭窄的水面上挤满了战舰,交战双方都很难移动,这时雅典战舰上的重装步兵开始发挥作用,他们运用接舷战战术,纷纷爬上敌舰和波斯士兵格斗。波斯战舰上的士兵基本是弓箭手,根本根本无法抗击身披重甲的雅典步兵的凌厉攻击,往往十几个雅典步兵就能够毫不费力地制服一艘敌舰。没有被占领的波斯战舰纷纷掉头逃跑,但都被接踵而至的后续舰队堵住回路。而此时海峡外面其他波斯战舰并不知道海峡里面的战况,依然争先恐后地向海峡里冲击,希望在他们的国王薛西斯眼前表现一番。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波斯海军在海峡里被消灭一批,再进来一批,再消灭一批,再进来一批....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全军覆没。
萨拉米斯海战,希腊联军海军损失约四十艘战舰,波斯人的损失没有详细记录,史学家普遍认为超过六百艘,而人员伤亡数万。而当时波斯帝国参战的舰队一共只有六百艘。这就表明波斯海军已经全军覆没!战后,波斯战舰的残骸和溺毙的士兵被海潮冲到萨拉米斯岛对岸海湾里,在几公里长的海滩上堆积如山,让人触目惊心。此战以后,波斯海军一蹶不振,将爱琴海的制海权拱手相让。
波斯军队在萨拉米斯海战中的失败,是波斯彻底丧失了在爱琴海的制海权,由于是远离本土的跨还远征,波斯王薛西斯极其害怕被希腊海军切断他与本土之间的联系造成全军覆没。于是立即率领波斯军撤离希腊。至此希腊取得第二次希.波战争的胜利。
前479年,波斯王派大将统率50000大军最后一次远征希腊,斯巴达统率伯罗奔尼撒半岛联军共三万与波斯陆军在希腊普拉提亚进行决战,此战希腊联军击毙了波斯大将,波斯军大败,最终撤回东方。同年,以雅典为首的希腊海军反攻波斯,攻入小亚细亚,攻占了地中海进入黑海地区的咽喉拜占庭。原先臣服与波斯的小亚细亚诸希腊城邦纷纷脱离波斯的统治。公元前478年,波希战争以双方签订卡里阿斯和约而告结束,波斯帝国从此承认小亚细亚之希腊城邦的独立地位,并且将其军队撤出爱琴海与黑海地区。波斯帝国由此走向衰败。
公元前480年爆发与波斯和希腊之间的萨拉米斯海战,是整个希.波战争的转折点。在此以前,希腊方面始终处于防守地位。此战后希腊转入全面反击。并最终将波斯击败。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萨拉米斯海战的胜利。
萨拉米斯海战在人类历史上有重要意义。希腊文明被公认为现代西方文明之母。如果当时希腊战败,那么希腊文明将被东方波斯文明征服。西方文明也将从此中止。自认也不会有后来以古希腊文明为尊的西方文艺复兴。而正式由于希腊取得萨拉米斯海战的胜利,才为取得对波斯战争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可能。因此,萨拉米斯海战毫无疑问的是拯救了西方文明的世纪之战。同时,萨拉米斯海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取得制海权而取得战争胜利的战斗。他证明了任何时期制海权都是极其重要的。正式由于控制了地中海制海权,雅典才在战后一跃成为地中海地区的海上霸主。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依靠掌控海权而发展壮大的国家。为后世所有海洋国家的崛起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那么,继萨拉米斯海战之后,下异常影响人类历史的又是哪一场战役呢?请看下集——《决战地中海——罗马与迦太基的地中海争霸战》。〔 未 完 .待 续 〕
[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em10]
回复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06-06 19:19:00 | 只看该作者

决 战 地 中 海 — — 罗 马 与 迦 太 基 的 地 中 海 争 霸 战

上一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战役之——萨拉米斯海战》中,我和朋友们探讨了公元前480年发生的拯救西方文明的萨拉米斯海战。那场战役拯救了濒临灭亡边缘的希腊文明。从而也挽救了整个欧洲文明的基石。同时,通过萨拉米斯海战,希腊雅典夺取了地中海霸权,成为第一个地中海霸主。雅典从此进入全盛时期。但好景不长。为了争夺希腊盟主的权利,雅典又和斯巴达在公元前415年爆发了持续大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战争。结果雅典战败。客观讲,伯罗奔尼战争没有胜利者。因为这场战争同时严重削弱了希腊最强大的两个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的实力。使希腊由盛转衰。当北方马其顿人入侵时,希腊已经无力抗击。最终导致希腊的衰败。
希腊衰败后,继希腊后掌控地中海霸权的是北非国家迦太基。迦太基原是腓尼基殖民地。它充分继承了腓尼基善于航海的优点。在强大的海军支持下,迦太基占领了地中海上很多战略要地。如西西里岛和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咽喉直布罗陀海峡。并征服了欧洲大陆上的西班牙。成为雄霸地中海的霸主。
但是,迦太基在它的全盛时期,却遭遇到了一个致命的对手。这个对手和以往地中海地区的国家都不同。它有着近乎疯狂的扩张欲望和异常顽强的征服意识。这些促使这个国家一直到灭亡都在扩张。并史无前例的最终把整个地中海变成自己的内湖。迦太基的这个对手就是威震世界古代史的——罗马。
公元前510年,在意大利半岛的罗马人取得反抗统治者伊特拉斯坎人休珀布斯的起义的胜利。获得独立后的罗马随即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经历了公元前 387年高卢布雷努斯占领罗马城的惨败后,罗马进行重大军事改革。建立常备军。军事实力壮大后的罗马开始向意大利半岛南部扩张。在取得前275年与马其顿皮洛斯的贝尼温顿战役胜利后,罗马统一意大利本土。完成本土统一战争后的罗马开始向海外扩张。而这就使罗马必须面对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对手——迦太基。
公元前264年,罗马与迦太基的战争正式爆发。战争中,罗马强悍的陆军一再击败迦太基陆军。但是,在决定性的海上战场,罗马始终处于劣势。作为举世闻名的航海民族腓尼基人的后裔,迦太基有优良的航海传统。拥有一支当时地中海一流的海军舰队。而罗马人并不擅长海战。因此,在战争开始的一段时间,罗马始终被迦太基压制得抬不起头来。
时间到了公元前260年,罗马人决定集中力量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以扭转海上劣势。罗马集中力量赶造了120余艘大型战。这些战舰均为5层划桨的大型战舰。要强于迦太基海军的3层桨战舰。同时,罗马军方针对士兵不擅长海战却擅长陆战白刃格斗的特点,在战舰船头安装了一种前端有铁钩,两侧装栏杆的接舷吊桥,由于吊桥的形状酷似乌鸦嘴,因此被称为“乌鸦吊桥”。而装备这种接舷吊桥的战舰被罗马海军称为“乌鸦战舰”。同时,由于每艘战舰需要150名划桨手,罗马还训练了3万多名划桨手。当罗马人认为一切准备就绪后,公元前260年,执政官杜伊利乌斯率罗马舰队浩浩荡荡的渡海南下,前往迦太基重要的海外殖民地西西里岛。
公元前260年,罗马执政官杜伊利乌斯率罗马舰队与130艘战船组成的迦太基舰队在西西里米拉海角附近遭遇。罗马海军与迦太基海军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打响。战斗中,迦太基人依仗其希腊式战舰航速快、机动性好、人员训练有素,企图采用撞击战术。用舰艏冲角撞击罗马战舰。而令迦太基人没想到的是,这正是罗马人所想要的。罗马战舰并没有象迦太基人想像中的那样躲闪。反而掉转船头以舰艏逼近迦太基战舰。当两舰靠近后,罗马人立即放下舰艏的“乌鸦吊桥”钩住迦太基战舰。同时,早已准备多时的罗马陆军重装步兵立即通过“乌鸦吊桥”冲上迦太基战舰。迦太基战舰上都是水兵和划桨手,他们早已经习惯撞击战和在远处用弓箭等远射武器对战的海战模式,更何况迦太基人本来就不是强悍的罗马重装步兵的对手。一时间,迦太基战舰上到处刀光剑影,鲜血迸溅。迦太基水兵的惨叫声响彻整个战场。战斗结果,迦太基海军损失战舰达50艘。其它剩余的迦太基战舰落荒而逃。罗马新建海军取得首次海战的胜利。
米拉海角海战胜利的消息传到罗马,罗马举城欢腾。罗马人在罗马广场树立起一根大理石柱,上面镶嵌了俘获的迦太基战舰的舰艏。以纪念这次海战的辉煌胜利。
米拉海角海战的胜利极大的鼓励了罗马人的信心。罗马人确信他们的“乌鸦战舰”是无敌的。于是,公元前256年,罗马派出330艘战舰,4万步兵和10万划桨手组成的强大舰队远征北非迦太基本土。在埃克诺移斯海角海战中再次击败迦太基海军。同年罗马远征军在非洲登陆包围迦太基城。但没能攻下。公元前255 年,罗马军队在撤回本土的途中遭遇罕见的风暴,280艘战舰,2万5千名士兵和7万划桨手全军覆没。
公元前241年,重新组建的罗马海军以新建的200艘战舰,在西西里岛西面埃加迪群岛附近决定性的海战中全歼迦太基海军120艘战舰。迦太基至此一蹶不振。彻底丧失地中海制海权。而此时迦太基国内又爆发内战。内外交困的迦太基被迫向罗马求和。赔款32000塔兰特,并将整个西西里岛割让给罗马。公元前 238年罗马又乘迦太基雇佣军暴动之机,出兵攻占撒丁岛和科西嘉岛。并于公元前227年将两岛置为一行省。
罗马与迦太基在地中海的3次海战,决定了两国的命运。西西里岛成为罗马的第一个行省。而其后攻占撒丁岛和科西嘉岛则将迦太基彻底逐出意大利周边地区。从此罗马转入对迦太基的战略进攻。最重要的是,罗马从此取得了最重要的地中海制海权。这直接影响了后来两次战争的结局。
公元前218年,迦太基军队在本国历史上最杰出统帅汉尼拔的率领下,从西班牙领土出发,翻越阿尔卑斯山,突入罗马意大利本土,罗马方面仓促应战。双方在坎尼决战。汉尼拔统帅迦太基军队,利用地中海季风,采用诱敌深入战术,取得了坎尼之战全歼罗马8万军队空前辉煌的胜利。随后汉尼拔帅军逼近罗马。但是,就是因为迦太基已经丧失制海权,导致远离本土的汉尼拔无法在罗马意大利本土得到补给。而罗马方面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同时将所有17岁男子征集入伍。并释放 8000名奴隶参军。同时动用海军严密封锁地中海运输线。在路上阻击的同时,罗马派出一支军队在海军支援下在马赛登陆,彻底切断汉尼拔统帅的迦太基军队与西班牙基地的联系。汉尼拔正面有罗马坚城。背后是追兵。又没有后勤补给。陷入孤立境地。公元前209年,罗马开始反击,占领新迦太基。公元前207年,罗马军队在一代名将大西庇的指挥下在意大利北部全歼了由迦太基将领哈斯德鲁拔率领的来自西班牙的迦太基援军并征服西班牙。同年,罗马统帅大西庇趁汉尼拔所率迦太基军队主力尽在意大利,迦太基本土空虚之机,于公元前204年率军远征北非迦太基本土包围迦太基城。迦太基统治集团紧急招汉尼拔回师。公元前202 年,汉尼拔统帅的迦太基军队与罗马统帅大西庇统帅的罗马远征军在迦太基城西南的扎马爆发决战。汉尼拔战败。公元前201年,迦太基与罗马缔结屈辱的和约。根据条约,迦太基被迫放弃北非以外的一切属地,交出海军舰队和陆军最精锐的战象部队,仅能保留10艘巡逻舰。在50年内赔款10万塔兰特,还规定不经过罗马允许不能与其他国家交战。迦太基彻底基丧失了军事和外交的自主权,沦为罗马的阶下囚。但罗马仍然不就此放过迦太基。
公元前149年,罗马北非盟友努米底亚人进犯迦太基,迦太基被迫自卫反击,罗马统治集团立即借口迦太基破坏和约未经罗马允许私自交战,于公元前149年第三次向迦太基宣战,罗马军队在北非登陆,迦太基再次求和。答应交出人质和所有武器。但罗马提出极为苛刻的条件:要求拆毁迦太基城。所有迦太基人内迁到距海岸15公里的内地。迦太基人愤然拒绝如此苛刻的条件,全民抵抗。罗马军队开始围攻迦太基城。但在迦太基全城军民拼死抗击下,罗马军队两年能攻下一座孤城。到公元前146年春,迦太基城内弹尽粮绝,同时发生大规模传染病。罗马军队终以强大兵力破城而入。迦太基人进行了最后殊死抗击。空前激烈的巷战进行了整整 6天6夜。迦太基城沦陷。罗马人对迦太基人进行了残酷的屠杀,25万居民中罗马军队屠杀8万5千人。战争幸存的约 5万人全部被卖为奴隶。史建与公元前9世纪的世界名城迦太基在被罗马抢劫.焚烧6个昼夜后被夷为平地。迦太基本土成为罗马的阿非利加行省。
前后历时百余年的罗马与迦太基的战争被罗马人成为布匿战争,对罗马的成长和发展壮大,以及后来罗马扩张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纵贯整个战争的海战则成为整个战争中决定性的因素。正是由于罗马夺取并控制了地中海制海权,才保证了罗马在整个战争中始终保持优势。而也正是由于丧失制海权,迦太基丧失了战争的控制权。直接导致汉尼拔远征的失败。这是自希腊波斯战争中萨拉米斯海战后又一次依靠制海权取得战争彻底胜利的经典战例。布匿战争的结局再次证明制海权的重要性。而罗马在战后迅速扩张,最终将地中海变成自己的内湖,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空前强盛的帝国!此后罗马帝国称雄世界西方长达千年,成为西方文明的象征。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无比强大的罗马帝国,后来却被一支整个西方世界从未知晓的力量在短短几十年内所摧毁。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有如此大的能量,可以摧毁称雄西方大千年之久的罗马帝国呢?请看:第三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战役 之 — — 上帝罚罪之鞭 !!》。〔 未 完 .待 续 〕

[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06-06 19:20:00 | 只看该作者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战役 之 — — 上帝罚罪之鞭

上 帝 罚 罪 之 鞭 ! — — 匈 奴 远 征 欧 洲

上一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战役之——罗马与迦太基的地中海争霸战》中,我和朋友们探讨了公元前260年发生的决定罗马帝国崛起的罗马与迦太基的地中海争霸战。经过与迦太基近百年的争战,罗马崛起与地中海地区,同时也彻底激发了罗马帝国的扩张欲望。到帝国扩张后期,罗马帝国的版图已经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湖。同时罗马人还越过英吉利海峡征服了英格兰地区。帝国版图达到极点。
但是,从建国那一刻起,罗马帝国就蕴涵着深刻的内部危机。这主要是由于罗马同当时东方的中国不同,罗马是奴隶制。罗马帝国的繁荣和对完扩张完全是建立在对奴隶血淋林的掠夺和奴役的基础上的。因此,奴隶起义和反抗在整个罗马历史上从来没有中断过。在罗马早期,由于国立正处于上升阶段,因此还有能力镇压想斯巴达克起义如此规模的的努力起义。但到罗马帝国中期以后,随着国力日益衰落尤其是其统治支柱——罗马军队的腐化堕落,对奴隶起义的镇压越来越力不从心。尤其是公元283年爆发的罗马统治下的高卢地区的“巴高达”大规模奴隶起义,起义者高举“将奴隶主变成奴隶!”的旗帜,沉重打击了罗马帝国。尤其对罗马帝国的经济基础破坏更大。
面对国内的奴隶起义已经精疲力竭的罗马统治者,在面对内乱的同时,还必须面对更危险的外敌——“蛮族”的入侵。“蛮族”是古罗马人对东方以日尔曼而为代表的落后民族的统称。“蛮族”曾经是罗马的征服对象。但自罗马建立的第一天开始,“蛮族”们就始终没有停止过对罗马的入侵,在罗马帝国末期,“蛮族”的入侵已经威胁到了罗马帝国的生存。
时间到公元5世纪初,曾经辉煌的罗马帝国进入了它的最后阶段。此时的罗马帝国已经发生分裂。一个是以黑海城市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疆域包括东欧.西亚和北非东部;另一个则是以帝国意大利本土拉文那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疆域包括西欧和北非西部。统治两个帝国的是兄弟俩,其中西罗马帝国瓦伦提尼安是个低能儿,凡事都听从他母亲的。在他的统治下西罗马摇摇欲坠。
公元401年11月,西罗马帝国意大利本土突然出现一支日尔曼—哥特入侵军。严重威胁着西罗马帝国的安危,在此之前,除公元前218年迦太基的汉尼拔外,再没有其他民族入侵过意大利本土,那么,原本远在东欧的日尔曼—哥特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西欧的意大利呢?
公元前1世纪末,经过中国汉帝国〔含东.西两汉〕近百年的征伐,原本在雄霸中国北方蒙古高原的匈奴人已经衰败不堪,在汉帝国的军事征剿和政治诱降瓦解下,昔日强大一时的匈奴分裂为多个部落。其中的北匈奴始终与汉帝国为敌,公元89年,东汉大将窦宪率汉军和南匈奴骑兵,在漠北重创北匈奴〔此战已经有网友做了生动翔实的描述,我就不赘述了〕。损失惨重的北匈奴一度逃到西伯利亚地区,汉军撤退后北匈奴残部又回到漠北地区。本以为可以喘口气。但匈奴没想到,在今黑龙江.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又崛起了一个新的游牧民族——鲜卑。鲜卑对已经残破不堪的北匈奴构成最直接的威胁。北匈奴与鲜卑多次交锋,但都以失败告终。同时在它南方还有东汉帝国和南匈奴。公元1世纪,北匈奴最终被鲜卑彻底击败。一小部分北匈奴人融入南匈奴。剩余的绝大部分北匈奴被迫离开世代繁衍生息的蒙古草原。开始漫长的西迁。而他们有不可能去西域和中亚,因为在漠北通往西域的道路上,存在着汉帝国的世代盟邦乌孙王国。位于阿尔泰山—巴尔喀什湖地区的乌孙王国正好堵住北匈奴进入中亚的道路。北匈奴只能经西伯利亚向更远的欧洲迁徙。
公元374年,历尽艰辛的北匈奴人,翻越欧亚分界线乌拉尔山进入东欧,开始了震撼整个欧洲的远征。
公元374年,匈奴骑兵进入欧洲。面对的第一个欧洲对手是由日尔曼人在伏尔加河流域建立的东哥特王国。当时欧洲人的典型战法是:远用标枪射,中用铅球砸,近用短剑刺杀。以马车和步兵组成方阵,混杂少量重甲矛骑兵。而匈奴而正好相反。他们全部骑马,远用箭射,近用刀砍。没有固定的阵型。与欧洲人截然相反。
面对几乎是从天而降的敌人,年仅70的东哥特王立即帅军亲征。但以典型的欧洲步兵方阵为主的东哥特,面对匈奴铁骑的冲击毫无抵抗能力。匈奴骑兵迅速突入东哥特阵营,分割包围而后聚歼。结果,东哥特全军覆没,东哥特王被杀。东哥特王国被匈奴征服。
东哥特灭亡后,多瑙河流域的西哥特人如丧家之犬,大举溃逃至西罗马边境请求西罗马收留。昏庸的西罗马皇帝欣然答应了西哥特人的请求,把他们安置在本土。丝毫没有意识到将要带来的灭顶之灾。
西哥特人逃亡后,多瑙河流域就被空出来,匈奴人遂占领多瑙河流域并趁势南下向东罗马帝国进军。直抵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东罗马皇帝向匈奴称臣。每年进攻黄金2100磅,把除希腊.色雷斯外的大部分巴尔干半岛领土割让给匈奴。此后,匈奴转而向东,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西亚,攻克亚美尼亚并企图征服波斯。结果匈奴人被同样是由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波斯安息王朝击败,亚美尼亚复国。
公元433年,匈奴历史上继冒顿单于后最伟大的统治者阿提拉,杀害他的大哥兄弟布来达。夺取了匈奴最高统治权。他一改匈奴过去的部落首领会议制度。建立了独裁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这在匈奴历史上是第一次。阿提拉是匈奴历史上少有的杰出帝王。他才华横溢,同时有阴险狡诈。具备了所有统治者所必备的精华。同时他比他的先辈更加充满野心和征服欲。他不满与已有的“单于”尊号,自称“大帝”。在阿提拉强有力的统治下,匈奴帝国进入西迁后的极盛时期。疆域东起里海,西到莱茵河,北临波罗的海,南过多瑙河与希腊比邻。成为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强大帝国。帝国都城布达城成为东.中.南欧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欧洲许多国家的国王和部族酋长都向匈奴帝国纳贡称臣寻求保护。这些成就极大的刺激了阿提拉的野心。他开始不满足东欧的霸权。于是,他将目光投向当时西欧的代表——已经外强中干的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通知下的高卢和意大利的繁华富庶早已令他垂涎三尺。他已经为征服西罗马这个目标筹划良久。现在只差一个入侵的理由了。结果,西罗马自己送给阿提拉一个最好的理由。
公元449年,“著名”的西罗马帝国低能儿皇帝瓦伦提尼安的妹妹奥诺莉亚公主和皇室卫队侍卫长私通被发现。盛怒之下的皇帝瓦伦提尼安本想处死自己的妹妹。在太后的干预下,皇帝瓦伦提尼安将奥诺莉亚公主送进一个修道院软禁起来。皇帝和太后天真的认为修道院的生活能让奥诺莉亚公主改掉自己的风流癖好。但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生性风流的奥诺莉亚公主为了“自救”。竟然暗中写信向匈奴大帝阿提拉,信中充满了对阿提拉的爱慕之词,表示要以身相许。在后人看来,奥诺莉亚公主无疑比他的哥哥低能儿皇帝瓦伦提尼安更加愚蠢。她的行为无疑是引狼入室!可匈奴大帝阿提拉却因此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借口。阿提拉立刻至信西罗马皇帝瓦伦提尼安,索要奥诺莉亚。同时要西罗马帝国拿一半的国土作为嫁妆。西罗马皇帝瓦伦提尼安即使低能,也无法接受如此过分和羞辱性的要求。于是阿提拉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西罗马的战争。
公元450年,匈奴大帝阿提拉集结本族匈奴军和附庸国的仆从军共50万人。正式开始了他第一次西征罗马的战争。阿提拉自信满满,志在必得。在他看来,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他是必胜的。可他却忘记了,在他要征服的西罗马帝国,有一名他早就认识的而且还是他挚友的对手——罗马帝国最后的伟大的人物,末代名将阿契斯。
阿契斯出生于罗马帝国高卢行省的名门望族。其父高登裘斯伯爵是罗马名将。西罗马帝国骑兵军团统帅。阿契斯青少年是作为人质在哥特人和匈奴人那里度过的。因此结识了很多哥特.匈奴贵族。和匈奴大帝阿提拉是挚交好友。他之所以能够在后来西罗马同日尔曼蛮族作战中取得一系列胜利,同阿提拉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阿契斯的儿子曾经在阿提拉身边学习骑射,而阿提拉的太子则在阿契斯身边学习西罗马先进的文化和治国方略。在匈奴的经历使阿契斯非常了解匈奴军队的强大。更了解匈奴的弱点。本来经过阿契斯的努力,西罗马和匈奴之间维持了长达30年的和平局面。这使阿契斯得以集中力量对付日尔曼蛮族的入侵。但阿提拉的入侵使阿契斯被迫走上对付匈奴人的战场。
身为西罗马军队统帅的阿契斯非常清楚,仅仅依靠西罗马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对抗匈奴人的。作为杰出的政治家,阿契斯敏锐的意识到,面对匈奴的西征,受威胁的决不仅是西罗马自己。当时已经窜犯西罗马帝国高卢行省的日尔曼蛮族诸部,尤其是西哥特人同样也会感受到巨大的威胁。这样就促使昔日的对手西罗马和日尔曼人就有了必须共同面对的威胁。于是,经过阿契斯艰苦卓越的外交努力,西罗马帝国同高卢日尔曼西哥特人和其他各蛮族结成抗击匈奴的同盟。罗马一方的统帅是阿契斯,蛮族方面的代表则是同阿契斯在高卢对阵20年的西哥特王特奥多里克。西欧和匈奴的大战终于爆发了。
公元450年,阿提拉率匈奴联军50万人进入高卢,开始远征西欧,罗马高卢城市相继陷落。阿提拉兵锋直指名城奥尔良。罗马统帅阿契斯命令奥尔良守军拼死抵抗以争取时间。匈奴联军围攻奥尔良畅达1个月,最终奥尔良陷落。罗马守军全军殉国。阿提拉下令屠城以报复罗马人的抵抗。西欧名城奥尔良近5万居民被匈奴人屠杀,奥尔良被纵火焚烧夷为平地。但罗马军民在奥尔良长大一个月的坚守为统帅阿契斯后续的作战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此时,统帅阿契斯已经集结了联军50万人。开始出意大利北上,正式出击匈奴。决定西欧命运的一战开始。
匈奴大帝阿提拉得知西罗马联军逼近奥尔良后立即北撤。同时命令仍然在高卢各地劫掠的匈奴部队向高卢北部香槟平原集结。两军在马恩河畔的沙隆附近相遇,爆发决战。
西罗马联军方面,由阿契斯亲字率领西罗马军队中最精锐的高卢军团组成左翼,盟军西哥特军队在右翼,而中央是战斗力最弱的阿兰人和其他蛮族。阿契斯的部署有相当风险,联军中央的阿兰人是战斗力最弱的。一旦匈奴军队从罗马联军防线中心突破,西罗马阵线就有被拦腰斩断的危险。但同时突入阵线中部的匈奴军又有被西罗马联军两翼精锐部队包抄的危险。这是熟知匈奴人战术的阿契斯精心筹划的。而同样熟悉阿契斯的阿提拉则针锋相对的亲率自己最精锐的本族匈奴骑兵为中,东哥特人放在左翼,其他蛮族军队组成右翼。
公元451年9月20日,沙隆决战打响。作战双方在这次会战中投入的兵力超过100万,这在欧洲历史上是空前的。匈奴联军首先发动进攻,在密集的箭雨和弩炮掩护下,阿提拉的匈奴骑兵猛烈的以楔形阵型突入西罗马联军的中央防线。西罗马联军由阿兰人等蛮族组成的中央防线根本无法抵御匈奴铁骑的冲击,纷纷溃散。此时这时匈奴骑兵开始向左旋转,包抄西罗马联军右翼的西哥特军。因为阿提拉很清楚只要消灭西罗马联军中最强大的西哥特军就胜券在握。于是他迅速指挥匈奴联军的两翼一起压向西罗马联军。西罗马联军形势危在旦夕。
危机时刻,骁勇的西哥特人终于挽救了西罗马联军。年愈60高龄的的西哥特王特奥多里克亲率本国最精锐的铁甲骑兵反击,西哥特铁甲骑兵人高马大,骑手和战马都披挂覆盖周身的厚重铁甲。武器配备有重剑.战斧和一柄长矛。具有极强的防御力和攻击力。战斗中,西哥特王特奥多里克中箭落马〔注:这一箭耐人寻味〕被紧跟其后的西哥特铁骑践踏而死。失去首领的西哥特人片刻慌乱后,在王子托里斯蒙的指挥下迅速恢复了秩序,悲壮的高呼着为国王复仇。拼死冲向匈奴骑兵,将匈奴人击退,而后撤的匈奴骑兵迎头撞上了左翼西罗马军队中最精锐的高卢军团的盾牌防线,纷纷被标枪射杀。匈奴左翼的东哥特人则根本抵挡不住西哥特铁骑的冲击,率先败逃,沙隆会战到此分出胜负。
沙隆会战伤亡达16万人。阿提拉撤退到马恩河营地时,已经作好自杀的准备。但他没有料到西罗马联军并没有追杀他。因为阿契斯放了阿提拉一条生路。
阿契斯,位西罗马的杰出领袖具有长远的政治眼光,他看到,真正威胁到西罗马帝国生死的不是匈奴,而是高卢蛮族。只有保留匈奴这个外患才可以让以西哥特人为首的蛮族有所顾及,不得不和西罗马帝国继续合作。否则阿提拉一死,匈奴帝国势必崩溃,那时高卢蛮族就会腾出手来对付西罗马帝国。后来血的事实证明阿契斯的远见。事实上,前文中所说的,射死西哥特王特奥多里克的那一箭就是阿契斯的手下射的。特奥多里克死后,他的几个儿子立即陷入争夺王位的内战。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没有威胁过西罗马帝国。
阿契斯依靠自己的伟大的才能拯救了罗马。但他却没能拯救自己。沙隆会战胜利不久,低能的西罗马皇帝瓦伦提尼安听信他母亲的奸计,在庆功会上亲手用短剑刺杀了阿契斯。阿契斯的死给西罗马帝国带来灭顶之灾。忠于阿契斯的3万西罗马最精锐的高卢军团集体哗变,倒向匈奴一方。更重要的是,从此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把西欧的所有力量联合起来对抗匈奴人。也没有人能够再保护西罗马的安全。
听到阿契斯被杀,匈奴大帝阿提拉立即意识到这对他意味着什么。于是,在沙隆会战两年后,公元452年,匈奴大帝阿提拉第二次对西罗马的开战。与上一次不同。阿契斯死了。再因为没有人可以号召起上一次那样的反匈奴同盟了。西欧个蛮族都冷眼观战并随时准备趁机捞上一票。阿提拉率领匈奴军队过高卢翻过阿尔卑斯山,攻入意大利。所向披靡。罗马意大利本土北部地区遭到了匈奴人疯狂的掠杀,所有的城市都被匈奴人摧毁。近千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匈奴人挥师直捣罗马城,西罗马那位低能皇帝出逃。前年古城罗马危在旦夕。关键时刻,年近70的罗马教皇利奥一世亲自老匈奴大营求见阿提拉。而此时恰好匈奴军中爆发瘟疫。同时东罗马帝国的援军也快到达罗马城。鉴于已经不可能攻下罗马城。阿提拉随即撤军。但在撤军途中阿提拉突然暴毙。阿提拉死后,他的儿子为们争夺帝位爆发内战。强盛一时的匈奴帝国随即瓦解。公元454年,东哥特、吉皮底人组成联军,在今匈牙利击败匈奴,从此,匈奴人被迫退回了乌克兰草原。461年,阿提拉的一个儿子妄图重建匈奴帝国,发动了对多瑙河流域的东哥特人战争,遭到失败。最后匈奴残部被法兰克查理曼大帝彻底击败。从此匈奴人再也没有下文。
匈奴对欧洲的远征,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时间。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匈奴人是第一支远征欧洲的东亚力量。匈奴对欧洲的远征开创了东亚游牧民族征伐欧洲的历史。从此在欧洲人的词汇中有了“黄祸”一词。
匈奴对欧洲的争战彻底改变了欧洲得力市进程。由于匈奴的冲击,原本居住在东的日尔曼人被驱赶到西欧,大批进入西罗马统治下的高卢和意大利。其中能够的西哥特人最终灭亡了已经存在千年的西罗马帝国。然后越过高卢进入西班牙建立了西哥特王国,这就是现在西班牙的前身。原来居住在莱茵河流域的法兰克人则占据了高卢建立了法兰克王国。而原东欧的东哥特人则大量进入意大利,成为后来意大利的前身。在蛮族的冲击下,代表西方文明最高成就的西罗马帝国灭亡了。西欧文明从此进入长达600年漫长黑暗的中世纪。因此匈奴的西征严重影响了西欧文明的发展。但是,正是由于匈奴人的冲击,西方才告别了落后的奴隶制进入封建社会。因为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日尔曼人没有需要国家供养的雇佣军。也没有官吏。即使是贵族也过着和普通战士差不多的生活。这样蛮族建立的国家就不需要大量征税。他们占领罗马奴隶主的土地后都是分给普通战士和原来的奴隶们。这样原来的奴隶就成为拥有一定人身自由和私人财产的农奴。这在西方历史上是第一次!西欧在经历漫长的奴隶制社会后终于进入了封建制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大事。促成这一转变最直接的动力就是匈奴对欧洲的远征。
而匈奴远征尤其是对意大利的第二次远征对欧洲的影响更为深远。在匈奴对意大利的第二次远征之前,罗马教皇只是非常一般的宗教领袖。其影响力极为有限。但对意大利的第二次远征,尤其是匈奴逼近罗马城的时候,当时的罗马教皇利奥一世亲自到阿提拉的军营里求情。实际上他根本没有对阿提拉的战争决策产生任何影响。是瘟疫和东罗马的援军拯救了罗马城。然而事后罗马教廷却对此事大加渲染,编造出很多现在看来非常虚伪的故事,将匈奴撤军的功劳统统加在罗马教皇的身上。将教皇描绘为“依靠上帝的力量拯救西欧”的救世主。罗马教皇的影响力迅速抬生到无比高度。这直接导致在其后长达600年漫长黑暗的中世纪中罗马教皇依靠宗教对西欧的绝对统治地位。而这一切正是匈奴人一手造成的。
因此,匈奴对欧洲的远征是影响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进程的划时代的事件。它直接推动了欧洲生产力的进步,同也造成西欧文明进入长达600年漫长黑暗的中世纪。而在西罗马灭亡后,作为罗马帝国另一个继承者的东罗马帝国。同它的东方邻居波斯进行了一场影响到后来东.西方贸易史的战争,那这又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呢?请看:第四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战役 之 — —丝绸的战争 》。〔 未 完 .待 续 〕
[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e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引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享按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