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篇:
一、刘巴--------------旷世奇才
被人忽略最多的旷世奇才
诸葛亮: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和刘巴比运筹策略,我差的远呀!)
刘备: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
简介: 此人的才干,连诸葛亮都自叹不如,挖墙角的主力也是诸葛亮。为了把他请出来,刘备阵营几乎是全部动员,诸葛亮数次写信邀请,这位架子奇大的刘巴,何许人也? 刘巴少时素有才名,刘表屡次推举,他都推辞不愿出仕。曹操下荆州时期,刘巴归顺曹操,受命招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不想三郡为刘备所得。刘巴入蜀后,刘备不久攻克西川,经诸葛亮推荐,任命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刘巴为尚书,后代替法正为尚书令。刘巴为人节俭,不愿与人交往,只重公事。刘备登基时,所有文诰策命都出自刘巴之笔。刘巴病亡后,魏国陈群亲自写信给诸葛亮问刘巴消息,对刘巴甚是敬重。 曹操叫他去招抚长沙、零陵等地,这是委以极大的重任,刘巴不去,曹操很奇怪,就问原因,刘巴说:刘备、诸葛亮在荆州,此地无法长久。 曹操笑着说:万一你遇到刘备,我派六军去保护你!赤壁之战曹操惨败,诸葛亮指导刘备的战略就是去夺长沙、零陵等郡,最后三郡皆被刘备所得,应验巴言。 刘璋以前就听过他的大名,大喜过望,马上问他对自己有什么好的意见?刘巴只给他一个意见:“不要接纳刘备。”刘璋不听,益州果然被刘备并吞。又应巴言。 刘巴当时非常讨厌刘备,数次有意躲藏刘备,诸葛亮给他写信说:“你躲不掉的!天命如此,刘备乃真命天子,德布于四海!肯请先生出面相辅之!」刘巴回信说:“我是替刘璋办事的,事情没办好,你应该放我回家才对”。后来诸葛亮数次以信邀请刘巴来辅佐刘备,最后刘巴终于投靠了刘备。 刘备攻取益州之后,国库空空,刘备十分忧心,手下也无良策。刘巴说:小事一件,三个动作搞定: 一、铸值百钱的铜板通行; 二、统一全国物价; 三、实行公卖制度。 真不是吹的,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刘备欲称帝,还要进攻孙权,刘巴竭力劝阻,备不听,后大败,再应巴言。 刘巴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才智之士,每当重大事件,他都能以敏锐的政治眼光作出准确的判断,三次判断,三次皆应验。
二、蒋琬---------社稷之器
诸葛亮:“蒋琬,社稷之器也”
简介: 《三国志?蒋琬传》记录了蜀汉名臣蒋琬大度容下的两个小故事,读来耐人寻味。一个是: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有人在蒋琬面前说:“公与杨戏说话,他都不答。杨戏轻慢上司,不也太过分了吗?”蒋琬说:“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杨戏要是赞同我表示肯定的话,那就违反了他的本意;要是反对我的意见,那就显扬了我的缺点,所以默然,这正是杨戏的耿直之处。”后来杨戏听到后非常敬佩蒋琬。 另一个故事是:负责督察农务的杨敏曾诋毁蒋琬,说他“做事糊涂,确实赶不上以前的诸葛亮”。主管官吏请求追究杨敏诋毁上司之罪。蒋琬说:“我实在是与诸葛亮没法比,没有什么可追究的。”主管官员又请允许他去责问杨敏所指糊涂的具体表现何在,蒋琬说:“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也就是糊涂了。还有什么可问的呢?”后来杨敏因罪被拘,众人担心他一定会被处死。蒋琬却帮杨敏求请,终于得免重罪。 蒋琬勤学好读,博览群书。二十岁时,即以才学闻名于郡县。蒋琬考虑到蜀中战乱初平,民心思安,便实行“无为而治”,“予民休养生息”,百姓皆欢。陈寿《三国志?蒋琬传》载:诸葛亮很早就看好蒋琬,向刘备举荐说:“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刘备称汉中王升琬为尚书郎。由于蒋琬具有高尚品质,又有才华,每逢诸葛亮出征,蒋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深得诸葛亮赞赏,说:“蒋公琰托志忠雅,当与我共赞王业。”诸葛亮死前上密表给后主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琬随后被升为承相之位。成为继诸葛亮之后总揽蜀汉军政大权辅佐后主的首要人物。 琬为承相后,处事得体,众望渐服,鉴于诸葛亮数出秦川运粮实为不便,后改为水道运粮,为姜维北伐足兵足粮。蒋琬还力排众议,不赞同与东吴绝交,他认为绝交只能使东吴反目为仇,对蜀汉相当不利。后来东吴令全琮引兵数万屯于巴丘界口,未知何意,后主惊问:“丞相新亡,东吴负盟侵界,如之奈何?”在此危急之时,蒋琬沉着冷静地估量形势,在不明对方真实意图的情况下,他提出做两手准备:“臣敢保王平、张嶷引兵数万屯于永安,以防不测。陛下再命一人去东吴报丧,以探其动静。”结果很快消除了东吴君臣的觊觎心理,使孙权折箭为誓:“朕若负前盟,子孙绝灭!”蒋琬面对突发事件,处变不惊,从容措置,充分显示了他善于应变的大将之才,蒋琬还对魏延和杨仪事件的做了最完善的处理,最终为魏延平反。 蒋琬还曾出奇谋筹划东下,由汉、沔水路袭击上庸、魏兴,因旧疾复发,未能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