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悲壮之国
若论悲壮,三国诸侯首推蜀汉,大凡朝代更替,终是意图光复旧朝或死节不降的最为悲壮,早在董卓进京之后,为汉王朝死节的大臣如伍孚、王允等人的就不可胜数。蜀汉,既然是自认为是继承汉室大统,就自然可算正统的汉朝末代。刘备登基之时,为文曰:" ……曩者王莽篡盗,光武皇帝震怒致诛,社稷复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备宜修之,嗣武二祖,龚行天罚。……" 这以现代眼光来看,也算一篇施政纲领了,纲领中心就是讨伐中原的曹魏政权,并特别引用了光武帝的历史,明确了蜀汉光复社稷,中兴汉室的任务。
回溯历史,通览大局,这些目标脱离了蜀汉的国力,几乎是没有机会实现的,但小小蜀汉却完全遵循着光复中兴的目标在顽强地战斗,直至曹魏大举入川,蜀汉国力不支而亡,蜀汉建国四十二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后继姜唯八伐中原,以巴、蜀之地、百万民众,向中原进攻不止,在秦川一带激战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撇开封建阶级的立场不说,以这种以寡敌众,血战到底的精神,后世偏安的南宋、南明能不闻之惭愧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