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0年至今,玩了很多网络游戏,但却是极度厌恶一成不变的大怪升级模式。某日在网络间神游,不意却见到三国策4要内测的消息,正如才女77所言,霎时便被其宣传口号的磅礴话语所迷翻。记忆中在2001年好像有个什么三国的游戏是策略的,但是那时还被一度笑傲江湖的快感所充斥,在大略浏览了一遍新手操作说明后,感觉和当初光荣三国志系列有些相似,不难上手。
申请了内侧号后却很长一段时间没空闲,直到2.8以后公测了,才算是开始上线玩玩,却也从未投入太大精力,但也算是开始了我的三国策*网通2*西江月2的游历。
记得那时候,真的可说得上是人山人海,然而我习惯了在一个人在江湖上游荡。我不喜欢群英,或者说,我更喜欢pk,喜欢帮助别人过任务,喜欢自己琢磨各种任务的过法。那时什么都不懂,唯一的优点就是,不怕被骂,只要他比我强,能让我学到东西。
我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叫“紫云仙子“,是帝国军团的团长,在他的邀请下,我加入了帝国军团,一待就是3个月。
这期间,三国策收费了,服务器也合并了,很多很多人都离开了,然而我没有,
一是因为费用问题我不太在意,
二是因为对这个游戏我还有很高的热情,我喜欢4星时蹂躏5星的感觉,也喜欢在不带宝单批高等级玩家后,故作随意的说,“不带宝pk胜负说明不了什么真正比赛时没有这样的“,而这时我当然是赢了
最主要的是紫云这期间由于工作关系,暂时离开了三国策,我答应无论他回不回来我会替他守候帝国军团3个月,而承诺,一直是我比较看重的东西,虽然有人说他唯一的用途就是用来被打破的。
在这期间,诺大的帝国军团基本见不到几个人,偶尔在群英里看见帝国军团的人都是格外的亲切。这时,我已经脱离了对三国策一无所知的阶段,还认识了很多朋友,其中比较熟的,也仅仅是我记得他的却不知道他是否记得我,印象最深的只有:
洛阳小刁蝉和柳骞。
在此,特声明感谢柳桥,因为在三国里,柳柳时第一个说我打得还凑活并邀请我加入祝酒军团的朋友。
随后祝酒的时任团长蜗牛大侠也给我发来的热情的邀请函,可是,我真的很抱歉,那时,距离我许给紫云的承诺期限还有30天。
我继续在一个拥有近400名团员的军团中孤独的游荡,直到,有一天我认识了一个名叫作“寒冰幻影”的朋友,这是我在三国策里真正的转折点,也让我认识到了什么叫做煽动话语、穷追烂打和个人魅力。
这时,紫云说以后不会在经常上线了,我没说什么,游戏嘛,最主要是开心,人役游戏不能让游戏役人,是我一贯的观点,虽然我总是作不到。
带着一种心灰意散的感觉,我来到了君临,从这一刻开始,我感受到了熟悉的被朋友环绕的感觉,我常常想我是不是虚度了这3个月...............
孤舟。
诺大一个画舫船,古筝的铮铮之声,却弹奏着一首《十面埋伏》。
船舱的红木榻上摆着一张小案几,案几上摆着四碟子凉菜,宁波炝蟹、蒿菜香干、白斩三黄鸡、黄酒醉肚头。一坛子18年的女儿红陈酿。
羽风,君临天下的大军师,盘腿坐于榻上。另一位,是煮酒军团的内家高手曹天衡。
。。。。。。
喝!!!
临江仙,能遇曹天衡,幸也;论坛,能有曹天衡,幸也;现撰一小文,为曹大哥下酒。
《世人如剑,独曹哥如琴》
我视世人如剑,独曹哥如琴。
羽风如剑,剑是承影。
来去飘忽,行踪不定,当夜与昼交接的瞬间,一道剑光伴着优雅的弧线,划过天际,划过岁月。
羽风不能时刻追随各位征杀疆场,但举杯品茗时,愿在下的剑舞能增些酒兴。
承影是一把精致优雅之剑。
明月如剑,剑是纯均。
千年赤堇山,山破出锡,万载若耶水,水涸出铜;雷公打铁,雨娘淋水,蛟龙捧炉,天帝装炭,十载剑成,众神归天,剑已成绝唱。
明月之才,才比子健,明月之力,力胜奉先,得明月,君临之幸,临江仙仅此一人耳。
纯均是一把尊贵无双之剑。
小帅如剑,剑是鱼肠。
专诸刺王僚,飞鹰击大殿,此去绝无悔,图穷匕乃现。
小帅之于战场,如赵云之于长坂,如吕布之于虎牢,不在乎最终胜利与否,绝对叫敌心胆皆寒。
鱼肠剑是一把勇绝之剑。
武乡侯孔明如剑,剑是干将莫邪。
相拥而生,互为轮回,千斤一诺,五岳为清
剑是两把,人是两个,各有所长,各有所好,恰如其分也。
干将、莫邪是一把挚情之剑。
小家如剑,剑是七星龙渊。
子胥遇难,渔翁助航,为表品性高洁,刎剑以对苍天。
小家为人,接触颇多,真诚仗义,宁苦自己,不苦友人,当得此剑。
七星龙渊是一把诚信高洁之剑。
老马如剑,剑是泰阿。
欧冶干将,携手铸剑,天地和人,三道归一。昔楚王濒临绝境,四面被围,此剑一出,退敌千里。
老马守城固若金汤,积时蓄气不卑不亢,何为逆境,没有逆境,何来老马的辉煌。
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
龙行天下@如剑, 剑是赤霄。
高祖有剑,凡人难识,斩蛇起义,天下皆知。
龙行独闯皇城,真心希望手握赤霄,创下不世功绩。
赤霄剑是一把帝道之剑。
寒冰幻影如剑,剑是湛泸。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湛泸如目,注视天下一举一动,无坚不摧却无丝毫杀气。
寒冰其人,宽厚胜玄德,寒冰之口,巧舌赛诸葛,谈笑间,敌兵不战而屈,樯橹灰飞烟灭。
湛泸剑是一把仁道之剑。
浩展如剑,剑是轩辕夏禹。
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一面日月星辰,一面山川草木,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
浩展之功,不在战场,约纵连横,变幻无方,思定国安邦之计,筹四海升平之谋。
轩辕夏禹剑是一把圣道之剑。
然,我独视曹哥如琴。
纵倾四海之水,难祛剑之五金肃杀之情,纵撷天山之莲,难掩剑之血染其锋之腥。
曹哥如琴,琴奏四海合鸣之音,忽平湖秋月,忽高山流水,意气风发,飘飘可随风而去。
漫漫江湖,剑为人之胆,琴为人之心。
羽风一舞,敬曹哥一杯。
有曹大哥在此,羽风不孤也。
熬大夜写这东西,如果在不见点回应,就真的伤心了,闲扯了这么多人,好歹都给我跟个帖,没写到的朋友别见怪,有需要的就跟帖,我会考虑大家的要求的。
羽风兄真是才高八斗,兄弟自叹不如。
但见羽风兄将在下比作琴,心中汗颜,却也十分欣慰。其实,我现在也只能算作一把剑而已,尚未达到琴剑合一的境界。
只可惜我不会抚琴,否则定当奏一曲《笑傲江湖之曲》,供羽风兄雅听。
呵呵,羽风之文笔本人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本论坛的中流砥柱,说我是泰阿我更是高兴,我感觉真是比较贴切,明月说他更愿做枪,那我希望我更是一面坚盾,打造自己的作风,打出自己的特点。支持羽风!!!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顶!!
羽风 本人文笔不杂的 俗人一个 但是你的文笔绝对了得 行了 啥也别说了 就是顶!!!支持!!!再支持!!!!希望兄弟再接再厉 并祝愿你和家人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天天都有好心情!
哎,徜徉于论坛的我,就象在荒野中里一匹流浪的狼,独自的嚎叫,独自的舔舐孤独,偶尔一声猎人的枪响都会让我兴奋异常。曹哥有77比翼齐飞,灵逸也有哼哈二将,兄弟们我们伟大的新中国建设的设计者邓小平同志告诉我们精神生活和物资生活一样重要,论坛发帖和秋猎比赛一样重要,我建议论坛发帖数量和资量双高的同志可以考虑发放政治点,最次也奖励个13-15级宝什么的。
有机会拜见一下羽风,写的真好,跟01、77、曹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杰。。。继续、继续
强.我才看到, 我回来拉, 继续努力来了,这回不在论成败了,千帆过尽,皆不是英雄所爱,尽情发挥,才知羽风有才
受版主“淫威”逼迫,上来顶他,我顶顶顶顶顶(哈哈,开玩笑的),羽风好文才,妙笔法,论坛游龙是也,而不是“一匹流浪的狼,独自的嚎叫,独自的舔舐孤独,偶尔一声猎人的枪响都会让我兴奋异常”(如果你想成为狼的话,我们大家会经常向你开枪滴,医疗费自理,军团不予报销),轩辕剑之比愧不敢领,浩展一介莽夫没有这些好兄弟们的大力协助也只是望洋兴叹罢了。孤独吗?不孤独,游戏里有群好朋友,现实中有帮好兄弟。军团的建设要搞好,论坛的建设也要更上层楼
浩展
羽风最近动态播报
自从2006年12月初工作所在科室进行了调动,基本上就没怎么玩了,如果算上12月前泡小号的时间,恐怕快2个月没在临江仙露面了,但是论坛还是经常逛,秋猎的进程还是十分关注.
游戏玩的是心情,交的是朋友,只要兄弟们还在,还有继续下去的兴致,我不久就会回来的.我和很多朋友都说过,三国策之于我就像象棋一样,一场比赛如一场棋局,虽然有时酣畅淋漓,有时晦涩难行,有时通宵达旦,有时久日不闻,有时对手强悍,有时孱弱,有时对你极尽羞辱,有时甚至在将输之际怒掀棋盘拂衣而去,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我们对着游戏本身的喜爱,更何况还有一群肝胆相照的朋友们.
不过,前些日恰逢夜班,本想与众兄弟奋战一宿,但上线之后不仅目瞪口呆,"羽风"的号上是根毛不剩了.不知是哪位兄弟怕在下号上的东西浪费,故取之已做废物利用,具体的东西我也记不清了,因为都加上也没几样好东西,大概30多W的策币也不要紧,不到100的汉玉更是不值一提,但是,我亲爱的兄弟呀,至少留下几匹玉花,和换州定居的策币以及打群能用一次御林军的汉玉给我呀,别短了偶尔回来看看大家的后路呀.
等到1月末回来,我先得乞讨一番,到时候大家不要见我就跑呀.哈哈.
羽风不才,在这也劝各位一句,既然是人弈棋,生活才是重点,游戏只是点缀,不要太过执着.
羽风,别的没有,鬼古,干将和智力政治可以给你2套
来了找我,大小号都可以
等待。。。。。。
最痛苦的,莫过于漫长的等待。等待也是幸福的,因为心中有期盼。。。。。。
哈哈,老曹和豆芽的话我可都记着了,到时候我可要大肆剥削呀.......
先献上一篇小帖以庆新春.
三国策三大境界之王国维《人间词话》版
在三国策大地上,从未啸傲过,却也流浪了;从未巅峰过,却也攀登了;从未被人称做元老过,却也流连徜徉1年了。抚今追昔,蓦然觉得,世间事竟然会如此相合。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说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恍惚间,三国策的生活仿佛正是沿着王老先生指引的轨迹前行着。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初初接触三国策,生疏自不必再说,但在“莽莽江湖我独行,弹剑高歌笑平生,江山万里任驰骋,来如飞羽去如风”的日子里,自有一种自由与洒脱,现在回想起来,就连为了多一点属性点而进行的刷分,都显得不那么令人厌恶了。随着一天天的过去,不知不觉中也熬到了5星的级别。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组织,在君临的日子里,我得到了最大的快乐,对于“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有了最深的感悟,君临和煮酒的兄弟们如果没忘的话,应该还会记得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平均每周至少通宵3-4宿,精神愉悦了,肉体确实憔悴了,甚至还病了一场,掉了近20斤体重,算是意外的收获。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走过最初的心动,经历途中的疯狂,最后必然是内心的沉淀。网络间的精神需求永远也比不上现实中的物质需要,为了现实中生活得稍微舒心一点,只有暂时先放下对三国策时间投入,但是,每当有空闲,每次上网,我都会进游戏看看,到论坛看看,只要君临还在,朋友还在,兄弟还在.........
(年底工作比较忙,没有太多时间雕琢,只有滥竽充数先发个帖,个人认为玩三国策的朋友就整体素质而言比其他的游戏要高,从上一篇“十大名剑”到这个“三大境界”,羽风一直在作一个把三国和历史文学经典联系起来的一个尝试,如果显得不自量力,大家不要见怪呀,)
补充资料: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静观,浙江海宁盐官人。清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世代清寒,幼年苦读,为秀才。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
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
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
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
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
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生平著述62种。(收入其《遗书》的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 眷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处世。
1916年,应上海著名犹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
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
1924,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
1925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上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地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
在其50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这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收入其《遗书》的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 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而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newbbs.sgconline.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