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有想提前体验策4的兄弟,特开此策4专用帖,转一些策4玩家的经验过来,供大家分享,也许对大家体验策4有所帮助!
[转帖]策4的一些数据:
骑打城基本上是在70%-71%
123攻的骑打一般空城去城45点气,126攻的骑打一般空城去城48点气
骑一下下空城:128最低
149攻击的骑射一般的副城,只射掉265的HP。
147攻击的骑射141防御的枪,枪掉两点气。
146攻击的骑射141防御的枪,互不掉气。
综合攻击114的张合枪打综合防御130的曹丕骑互不掉气。
骑对枪,基本上没有改变(现在的攻防差距为5)。
19600大夏骑营综合攻击196,打幅,第一下少1000多点兵,城少21气;第二下少300多兵,城少46气;第三下兵少100多,下城。
3W5大夏骑师综合攻击248,打幅,第一次掉806兵,城少45气,二下掉兵217,下城。
36280的普通骑师综合攻击210,打幅,第一下少1289兵,城少28气;第二下少634兵,城少68气;第三下兵少10,下城。
35000兵较好的骑师综合攻击237,打长安幅,第一下少1620兵,城少9气;第二下少928兵,城少18气;第三下少421兵,城少32气;第四下兵少263,下城。
155攻2600的枪,打主,掉1000左右的人,气掉2,城防掉3000, 枪师,240左右攻,打幅,一下只能掉90气,265左右攻能一下下幅。
3W5枪师265左右攻三下下长安主,只少了3000不到的兵。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青和凉在打城方面没有很特别的被削弱,虽然,骑射城被削弱,但是他直接攻城能力不能说被削弱了,在一定程度因为踢城损兵减少,还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只能说策3的打法不一定适合策4的打法了,策4将会出现一些新的打法。
骑由于他的速度和他的野战能力,及对任何洲的优势,在策4中还是会有大量人使用的,虽然他没有枪能力提高的显着。也就是说,可能当年的凉的王者地位将会被青所代替,随着枪的使用人增多,那雍也一定会有人使用,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骑射刀的减弱。但是移动速度还是制约了刀成为主流。
交也是高训,但是在大多数高手眼中,还是属于比较差的,用弓,可能会选择扬州,或其它的,现在多了5000粮食,如果有好将,那快攻将会有更大的成功率,因为如果全部弓出来,可能在一年秋收粮前就会没粮多了这4000可能就刚刚好。但是如果没有好弓,那劣势还是有的,特别是如果早期的高训弓死光,再生能力是非常弱的,但是我想不会影响大家对他的使用。同时和刀一样,移动的速度也制约了他的发展,只能说弓是一个极佳的辅助兵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这个数据参考下就行了,没太大用处
部队出自己城域后,粮食7个月用完,早补浪费指令,迟补降低士气,要精确计算好才行。
一、快攻建粮
说明:不等士气满,看准时机埋伏在敌城附近,行政季过后建粮侦查。特别适用于偷袭和弓箭快攻,此招可以制敌于先机。如果士气差的太多,还可以选择补满士气后再进攻。特别注意:在自己家补满士气再进攻和在敌人家补满士气进攻完全是二种策略。
要求:熟悉埋伏技能。
二、遭遇战建粮
说明:当和敌人遭遇时恰遇行政季应注意:如果和敌人未开战,不要轻易建粮。因为没交战的话如果敌人先动,可以绕过你的部队打到你的粮仓。切记切记。
三、阵地战建粮
说明:如果部队在远方将要进行攻坚战,请在战前补好粮草。因为部队一旦出了城的补给范围,粮草仅够二季的开销。为了避免在战斗中出现粮草短缺,请掌握好补粮时机,出城一季就要发生战斗的就在一季结束后补粮。如果部队刚好出城六个月,这时补粮马上就会吃完,不会给敌人打粮的机会。
四、打粮
说明:了解到以上种种建粮的时机,聪明的话就瞅准时机把敌人的粮草打掉。
要求:能熟练运用反埋伏与侦查技能。
五、建粮阻敌、我就是要后动!
说明:运用粮仓有埋伏属性和敌人碰到不会自动攻击的特性,建一粮仓把敌人给堵住。特别适用于铁骑兵和弓兵。
战例:曹丕190弓和吕布135枪相距8格单挑,如果在曹丕前面建一粮仓,除非吕布机灵看到你粮满先动退后或事先侦查先动打粮,否则吕布扑过来即使先动,他也是打不过你曹丕的。
在五这种情况下,如果把一个埋伏的没满气的法刀放在必经之路上,然后3月加米,下季度1月,他兵经过时被粮食当住,然后你刀放法,常有意外惊喜,甚至可能因此扭转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请大家注意第五条,如果敌人气满是有一定威胁的,因为他打不到你,你也打不到他,下把你的粮食就成弱点了.除非下把你正好可以吃完,所以适合在出兵五月的时候采用.或者你是刀,可以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请注意对于中间有水,我不太清楚,好象不太正确,各兵种还是有区别的,大家可以一试!
问:1、主城范围内敌没将的情况下,我会埋伏的武将可在几格不被发现?不会埋伏的又是几格?
2、主城范围内敌出一不会侦察的武将,我方上述武将需要在几格外才不会发现?
3、上述情况如果敌城外有会侦察的武将,情况又如何?
4、上述情况主城换成一般城又有什么不同?
5、会侦察的武将在野外可以看到多远的敌方会埋伏和不会埋伏的武将?
6、上述5的情况换成不会侦察的武将情形又如何?
答:1、6格,11格
2、6格,11格
3、要看情况,敌将近你时。7格,12格
4、4格,11格
5、5格,10格
6、3格,10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他这个说的太复杂,其实记住3个数字就可以,3,5,10
讨论一下怎么断敌人的线路
游戏里经常有你在非常优势的情况下没有断了敌人的线路,被敌人逃跑的情况,怎么避免这种情况让自己尽快灭了敌人然后腾出手去进攻或者防守呢?
断线有几中方法:
方法1 就是包围敌人,在敌人4个出兵口全站上人,这样情况敌人基本跑不了了。不过要当心在补给线方向敌人如果和你有一个兵挨着,他还是可以迁移的。
方法2 出一个快兵,比如骑兵走到对方主营和副营之间,这样也可以断掉敌人,不过你的2营之间的兵和对方挨着的话一样对方可以迁移。
方法3 出一个兵断对方副城补给,在副城补给线口出兵挡住,敌人就不可以迁移了。
总结: 如果敌人在很大的劣势下一定要想办法断了对方,即使自己死2个兵也是值得的。这样可以杀一个敌人当然合算,有时候就是有阵也要硬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请注意他说的两兵相挨的情况,只要1兵对1兵相挨,而且是补給线方向的,就可以千主,如果敌人两兵就不行.
好贴
好贴
好贴
好贴
此贴已经保存对新手和老手都有帮助~
辛苦GOOD找怎么多好贴回来
[em24][em23]2.关于防偷与偷:主城边三阵除长安等大城外是不够防偷的,要出一两垃圾法刀加防才行,特别是偷路线比较明显的主城。至于何时需要出法刀防偷,应当随时留意字幕战况,看看目前谁在打的火染屯邓?谁没半天的没任何战况就得防谁偷偶.
3.关于战略:对强队我主张的方略是反守反攻,不同意用荆,并两州(这两州攻有余而防不足,仅限战技高都用) 。务要以省指为要,将能一次到位的可录(如某城有赵云,还有好多其他刘系的文官,你君马腾则不便先录要是训兵观其变,通常他会转到附近城,到时说不定能一次到位,君是刘备可行,因他录到赵云的机率高。),花五六指就为录一员大将,偶不到迫不得已基本不作这事.
既是反守反攻则先前的侦指大可不必花,出两法刀闪在阵后足可应对敌伏兵一季。对付完这季,直接出兵加法刀虽敌士暂高他却不便强攻,反攻时法刀也可用上(便是用于踩阵也是好的),你是守方则你的指会比攻方多上一季,不用挡心兵力不如他,只是士不如而已,有法刀在旁后动也有后动的好,加上阵在旁如虎添翼。灭敌主力后长驱直入,务要以效率为先,枪兵打完城,一但敌城士不多时枪可先走,刀打余下的城防。
4.关于攻:能前后夹攻最好,前后夹攻方略:如敌全力守一边,则从另一边攻/这边务要保存实力,兵在敌城附近晃就行,以免急进兵被杀光,敌便可全力守另一方了。如敌两边平均守,则两边同时攻。打时双方互通信或自已侦也能知是否有八成以上把握打下,能攻下概率小于六成的不要强行突入.一看形式不妙打不过人家要跑保存有生力量,不要蛮干到底.
不能夹攻需正面进攻的(也是两攻一情况),两人应事先商量好一人出队兵,一人出营,关键的敌法刀务要用营一击而中。5.开局形势:如两人夹敌一人,两人如距敌只两月路程可双方同时出兵快攻,如敌城稍远可不急,训兵后再出兵(一人用营,一人出队,看将分配)以求保险。此时敌必有阵,出营的这方可备垃圾踩阵。
6.关于守:这是最为关键的.要知道高手对决,盟友过早的被K出局往往会失去整场比赛. A.守最好得有垃圾法刀和较硬的训300兵配合,硬兵用于走位挡前,需要时也可强砍,注意放法时不要全放,前方的可不放,
后方敌打不到的有一知高的放法就成,安排站位是知高的放后.再不到万不得已时硬兵(硬兵如是高防法刀)不要放法,应当要用于需要时强砍.
B.目前我看到我团好几个人前线兵全被打飞时,家中只三阵什么也没,这叫什么防守呀!(如你主城就在敌旁,你的阵应当是要在你出发准备进攻时边侦边备才是,或是更早.)此时当你被敌反攻时,一边可向同盟求救,另一边寻求法刀备守,注意此时如有训不足硬兵也得出挡法刀前助防(不要老想着再训到300,你目前是保命要紧了).当你主城不在敌旁时 ,应当适当发弃前线几副城(可以让他空空如也),直到认为此时有能力守住时便在某一副城处出兵再布点阵助防.
7.把握战机:A.围魏救赵:当发现敌去攻同盟时,如刚好你在这敌旁马上出兵进攻这家敌,此时要注意自已旁是否另有敌,如有便只出两队训300加一垃圾打这个魏,其他用于防守.(此时关键注意的是:在没能力情况下不要强攻魏主营,而是搞他连线的副城,在快攻下他副城时,最好分一兵站在他主城上,不让他士气升上去,垃圾瞧准了找个好位踩阵,此时要多想如何走位以达最好.)
8.打游击:最好适用于枪兵兵种(化被动为主动),一枪挑敌副城. 当我方没能力正面时攻时,可根据需要分一两兵绕路去扰敌后方空副城(这个需要是指保证分兵出去后仍有能力守情况下),注意扰敌的将需会伏有能力一枪挑副城者. 扰后方城最好要会估计,能不侦时则不侦省指作其他事,打游击的将尽力要活(尽力不要撞上敌兵和阵).
9.势:何为势?有N多种的.目前我只说一种势便是如何保持优势.保优势是指:当初始位置出来,发现如果我方有一家有能力抢到某城后可据险要挡住两家攻击时(并使其不能扰到同盟),那么好将应当先分配与他,其他两家攻,他守.这是典型的多打少,一家死守两三年内无碍,另两家合攻无险可守的敌 ,灭一家是一家.注意活着就是本钱.后方两家合掉一家后,前方快撑不住的这家迁营到后方,由后方两家暂守(注意没八成胜算不要攻,一定要等到前头守的那家有战力时,再根据地图需要,另找一家牵住一敌,其他两再合一家,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我们的目标是胜利,而不是为争胜利时间短而去冒险.)
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 ③阳,太阴。
①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
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阴阳学说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就是说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③太:极,极大。此句意同上。
古人按语说:阴谋作为,不能背于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
这是说“瞒天过海”之谋略决不可以与“欺上瞒下”、“掩耳盗铃”或者诸如夜中行窃、拖人衣裘、僻处谋命之类等同,也决不是谋略之士所应当做的事情。虽然,这两种在某种程度上都含有欺骗性在内,但其动机、性质、目的是不相同的,自是不可以混为一谈。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见《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以宁东土。一日,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帝见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茫无穷,即向众总管问及过海之计,四下面面相觑。忽传一个近居海上的豪民请求见驾,并称三十万过海军粮此家业已独备。帝大喜,便率百官随这豪民来到海边。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绣幔彩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宴饮甚乐。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摇动,良久不止。太宗警惊,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看愕然。满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什么在豪民家作客,大军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上了! 原来这豪民是新招壮士薛仁贵扮成, 这“瞒天过海”计策就是他策划的。“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今天的讲苏省镇江市一带)。
在三国策游戏里,我对此计有自己的见解,那就是让对方逐渐“接受”于自己布置的假象 ,在自己正在进行的对方可以预料到的战略过程中,去实施另一个对方所不能预料到的制敌战略。一般情况下,此计在三国策里基本上都和偷袭挂钩,但瞒天过海不是一般的偷袭,他是正面进攻或者防守和侧面偷袭的结合体,主要表现在中期和后期阶段。那么,该怎么样去实现瞒天过海的计划呢?、
首先.似攻非攻,似守非守。一般情况下,敌我双方的实力都比较均衡,没有明显的优势也没有明显的劣势,若哪方先挑起战端,那哪方必然在进攻侦察上耗费指令,若侦察没有到位,很可能会导致失利而归,而且整体实力大减。所以似攻非攻,似守非守的目的在于保护好自己的兵力,在非侦察的状况下对敌人形成正面牵制的战略,不断的骚扰对方的前线或者防守自己的主营,让对方疲于奔命。
其次.假痴不颠。意思就是在对方的眼里摆出你弱智的一面,让对你逐渐对你产生轻视的想法。此举在于混乱他们的正常思维,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优势的不断提高,从而进入我方的圈套。当然,虽然这么说,但你也决不能拿你的主力去做赌注,这样可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哦。
再次.日夜兼程,暗渡陈仓。在有正面兵力牵制的前提下,派出对方不能预见的精英将领(在对方主城因副城被下掉气的情况下,能一击下主,一般都为营级以上),走另外的路线直奔对方的主营,在对方主营附近埋伏,等待时机。当然,如果对方知道你有关羽赵云之流,却没有发现存在于视线之内,必然生疑。现在高手很多,这些情况他们还是能注意到的。所谓对方不能预见的精英将领,指的是对方所不知道的,而且能完成使命的将领。比如,郝昭,孙恒之流的中等将,这些将领一般都不会为对方所重视。
最后.两面夹击,一举破敌。其实前面几点可以说都是大战前的准备,都是让对方逐渐走向灭亡的布局的过程。一旦这样的布局形成,对方即使是如来转世,也是回天无力了,只是可能会感觉这一切来的那么突然,那么无可奈何。对我方来说,可以用8个字来形容最后的战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一起,他们就该回老家咯,哇哈哈哈哈。
瞒天过海在三国策战役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偷袭过程。如果能善于利用此计者,必然可以挤身于高手的行列之中。对于大部分策友来说,也许还无法去运用此计,只要你们善于积累经验,不断的熟悉各项数据,相信总有一天瞒天过海的战略会在你的思维中逐渐清晰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非常欣赏里面所说的两点,1.似攻非攻,似守非守.2扮猪吃老虎(不过对于熟悉的玩家就不用这样了哈)
第四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①,不以战;损刚益柔②。
①困敌之势:迫使敌入处于围顿的境地。
②损刚益柔:语出《易经. 损》。“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两方有可相互转化。“损”,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损刚益柔”是根据此卦象讲述“刚柔相推, 而主变化” 的普遍道理和法则。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刚”喻敌,以“柔”喻已,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
古人按语说: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虚实篇》)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面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史记》卷六二《管晏列传》);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史记》卷八—《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按语举了管仲治国备战,孙膑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大破匈奴的事实,来证明调敌就范,以逸待劳,是“无有不胜”,法。强调用中心枢纽,即关键性的条件,来对付无穷无尽、变化多端的“环”,即广大四周的情况。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是本计关键。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蠢人则其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结果却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以逸待劳,语出于《孙子·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同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又,《孙子·虚实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同逸),后处战地而趋战
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原意是说,凡是先到战场面等待敌人的,就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的只能仓促应战,一定会疲劳、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调动敌人,而决不会被敌人调动。
战国末期,秦国少年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开始时,秦军连克数城,锐不可挡。不久,李信中了楚将项燕伏兵之计,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秦军损失数万。后来,秦王又起用已告老还乡的王翦。王翦率领六十万军队,陈兵于楚国边境。楚军立即发重兵抗敌。老将王翦毫无进攻之意,只是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派坚壁固守的姿态。两军对垒,战争一触即发。楚军急于击退秦军,相持年余。王翦在军中鼓励将士养精蓄锐,吃饱喝足,休养生息。秦军将士人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平时操练,技艺精进,王翦心中十分高兴。一年后,楚军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士已无斗志,认为秦军的确防守自保,于是决定东撤。王翦见时机已到,下令追击正在撤退的楚军。秦军将士人人如猛虎下山,只杀得楚军溃不成军。秦军乘胜追击,势不可挡,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此计强调:放敌方处于困难局面,不一定只用进攻之法。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不让敌人调动自已,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所以,不可把以逸待劳的“待”字理解为消极被动的等待。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把
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
在三国策里,“以逸待劳”可以说战局中最实用,运用最广泛的战术,无论是自己处于优势,还是处于劣势,他都能成为玩家出奇制胜的法宝。“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同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以逸待劳”的精髓就在于善于把握战争的主动权,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
在三国策战局中,如何善于把握战争的主动权呢?战争的主动权,不是说你先进攻就能掌握先机,先防守就能使自己安心自得。善于把握战争的主动权,指的是通过对局势的正确分析之后,通过对客观的敌我优势比较后,形成的相应可行性制敌计划的部署过程。
“以逸待劳”,关键就在于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后发制人。在三国策战局初期,一般都指处于防守状态,无论自己实力优于对方还是劣于对方,最好都不要急于进攻,而是先做好一切战争所必须的准备,静观其变,然后抓住对方的弱点予以最致命的打击。若对方先行进攻,你同时也就可以不断的消耗对方的实力,以自己最小的损失换取对方最大实力的丧失,从而不断加强我方的优势,待时机成熟之时,一举战胜对方。
在战局中,那些是所必须的准备呢?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前期,一般也就是指战局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是敌我双方实施战略部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抢占有利地形,部署主城周围的防御,迅速积攒兵力成为敌我双方的首要任务。而这些基本都是“以逸待劳”的基本手段,如果能善于完成这些任务,将为战局的胜利埋下伏笔。
后期,就是指双方或者单方完成各项准备后,全面进入战争的阶段。这时候,“以逸待劳”基本上在细节上得以实施。那在哪些细节上可以实施“以逸待劳”的策略呢?
1.虚兵诱敌.在战局中,有很多不会埋伏的将领,比如孙策,董卓等等,这些将领基本上都是虚兵诱敌的最佳人选。在这里,虚兵诱敌的任务主要是将对方主力引入自己的“陷阱”或者将对方主力引开我方将要进攻的目标。
比如,对方在其副城驻扎了一个营,我方为一营二小队,虽然我方实力优于对方,但是如果我们直接进攻也未必能捞到什么好处,主要是因为先动、运气等原因存在。这时候,如果我方2小队以疑兵攻击对方其他的城池或者引开对方的营,而我方营则在半路上伏击对方营,之后2小队再利用合击,将对方营一举击溃。
再比如,我方将领或者兵力不如对方。可以先与对方周旋,然后用妖刀埋伏于半路上,行政时建一米,一切准备完毕后,兵力撤退有序,将对方主力引至妖刀周围3格范围内,妖刀看准时机施法制敌,对方中计后乘势反扑,从而取得一个阶段的胜利。现在高手很多,单方面的在路上埋伏妖刀很难有实际效果,因为一来战局中变数很大,很难抓住时机,二来对方若适当侦察,你的一腔心血就要白费了。
2.太公钓鱼(一时想不出好的词语,只好用这个代替啦*_*).在这里,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卡位。卡位,主要是指我方兵力先占据地方必经之路的有利地形,在对方与我方相撞时,借助地形提升我方的攻击效果。三国策中,红地和河流很多,军队站在红地和河流上,将很大幅度的降低自身的综合攻防能力。如果能善于利用这些地形因素,将有力的重创对方的兵力。
比如你与敌人在河流两岸对峙时,可以抓住时机在我方岸边停拄,让对方在河中于我方相撞,切记:两岸相持,一般情况下,绝不能正面渡水作战,以免运气的不济,让对方抢了先机,使自己处于不利状态。
再比如,你打掉了对方的士气之后,及时分析对方将要退却的方向,于对方必经之路上,堵住对方退却的路线,也可选择有利地形占据,让对方兵力迅速瓦解。这好象就有点欲擒故纵的意思,欲擒则故纵,对方一旦处于不利状态,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兵力被你渐渐击溃了。
能够运用“以逸待劳”的细节地方有很多,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凡“以逸待劳”基本上都以守为要,讲究蓄势待发,讲究后发制人,它要求你有敏锐的眼光,对局势进行正确的分析后而制定的应敌计划,他是让你牵的敌人鼻子走,而不是让敌人牵着你的鼻子走。
善于利用“以逸待劳”的人,他能发挥兵力的最大优势,以最小兵力的损失换取敌方最大兵力的丧失,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这篇里面说的内容非常实用,大家一定要仔细看,诱兵和卡位一定要时时想到.
还有非常欣赏里面说的,让敌人跟着你的节奏打,那你就赢了一半了!
今天补充骑射米仓,需要综合攻击力155,刀,或者枪攻击米仓,或者防御,综合攻击需要60以上本体才不掉气!骑兵用砍需要90-95综合攻击以上本体才不掉气,
补充点:计算合击攻击,合击攻击力计算为:本体攻击力+合击兵攻击力一半,合击对兵加层5-7点!
计算了一下,对加成数据做以下补充:
1、骑兵砍城市的加成准确的数据0.72
2、枪兵没有加成
3、刀兵砍城市加成的准确数据是1.05
提问补充,骑射枪,互相满气,需要综合攻击高3+
骑射骑:需要综合攻击5+
骑射刀:综合攻击9+(可能要更高,这里的测试只是战斗中得到的数据!)
组合将领的出法
我喜欢
[em02]复制过来 挺容易的 帮你顶!!!!!!!!!!!
好 顶一下
就是太长了,一下子消化吸收不了,呵呵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newbbs.sgconline.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