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宦官之后为文人所不耻如杨修徐庶流,看看曹操手下的能人武将,大多数出身平民.虽然招揽的荀氏兄弟算是前汉重臣,但也是洗脚上田的农民而已,即便如两兄弟的身世未必显赫,也是对汉朝一片忠心.汉朝是贵族统治,人分三六九等.汉朝的崩溃也是发生在上层建筑的权利争斗上的,光看看以农民起义为代表的黄巾军的迅速溃败九可见一藐,东汉的主要力量是掌握在了地主、豪强、贵族的手中的,这也是曹操为什么要应天子以令诸侯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要去拜蔡姬墓的原因,也是一直无法称帝的原因。
这些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曹操缺少无耻,刘邦一介布衣而获得天下人才的拥戴为什么?斩白蛇而以。而曹操从未创造过这种神话,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而不是小人,是强人、枭雄不是厚颜无耻之辈,所以找到机会就把不服之人能杀则杀,不能杀则弃之,比刘邦之流差之千里。
刘备
不学无术之徒,厚颜无耻小人。若是刘备始终不自做主张,也许天下就是他的了,他具备一个最大的优点--卑鄙无耻,首先他攀上了刘姓,是汉朝的亲戚,所以得到了满足也汉朝统治方式,一心维护自身利益得地主、豪强、贵族的拥戴,看看夺徐州就知道这些有实力的一群是多么的希望汉朝的长治久安了。其次,刘备不开罪任何人,你看他和谁都是好朋友,和谁都是兄弟,看到有人要走就痛哭,看到有人来了就流泪,决不亲手杀人,十足的好好先生。但是刘备缺乏对人才的认识,不知道什么是人才,他所用的人都是别人告诉他的,某某是人才他才去巴结,肯求,别人不告诉他,他就不知道了。他是个看到是人才就眼红,但对人才看不到。大家看看蜀国到了最后那里还有人才。他自己真正发现的也就关张二人而以。看到庞统无甚兴趣,听到凤雏双眼放光是最大的体现。当然,蜀国缺人才与诸葛亮的大放光芒是分不开的,有诸葛的鞠躬尽瘁,是人才也得不到锻炼。蜀国的人才靠的是推荐。(题外话:刘备的不学无术还体现在各各方面,每战必败是他的强项)。
孙权
无一是足,寡恩多疑。吴的人才来自两个方面:A 东汉末年,江东一带已经发展到也中原差不多的水平,但在中原文人看来还属于蛮夷之地,江东文人有种独立的倾向,所以急需依附于一个强权来获取其地位,孙坚是此时江东最大的豪强,所以孙坚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获得这部分人的认可。B 孙坚对人才采取了拉拢,联亲的各种手段。吴的最出名的人才大部分是孙氏的亲戚。孙坚在汉的九品官人法之外也对平民人才进行提拔,获得一批平民的忠心。到了孙权时代,人才基本上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了,到是对现有的人才进行挑拨、离间,使其不能齐心。其挑拨离间的程度深入到武将与武将之间,文官与文官之间,武将与文官之间。其最大作用是把自己的猜疑无限的扩大化到整个队伍中去,看看吴的许多人才离其而去,而且一去不回头,这种情况在其他两国之间是罕见的。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newbbs.sgconline.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