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的这个帖子属于“扫盲”类帖子,其中观点不无道理。在这一点上,此贴很有参考价值。感谢沫沫的发帖。
俗话说,兵凶战危。战场上,局势千变万化,一定要随机应变。盟军之间的默契配合,战术上存在极多变数,相信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团友都会有很多的心得体会。
欢迎大家多多交流。
6、**弓(或者**骑)射粮食
这一招用来对付喜欢快功的青凉交,特别对付凉州最有效果.凉州有将就会快攻欺负人,兵临城下三阵也射死你,所以除了三阵外(开始先放两阵),交州不会弓也要出兵,先到城外埋伏(凉州也一样,不会骑的将也要出,先到城外埋伏)等敌人射城射得正欢时(粮食半年就要建粮仓了),就大喝一声"恭候多时了"把粮给劫了,凉州孙权交州司马,也能自己解围.对付青州最好还是法刀再加此战术,而对付交州就出人给他射,或者建阵挡住合击位置,保佑自己能熬半年,等到敌人建米埋伏的**(不会骑的骑兵,不会弓的弓兵也是**兵)才出来建功立业.
7、**兵进攻战术
这个要讲究灵活运用了,根据战局需要,需要出兵的时候就算兵没训好也得出,正所谓兵贵神速,战机可是失不再来的。
8、题外话:三国策的策不仅在于自己灵活运用兵力,还在于与队友默契配合。听说以前秋猎冠军中有一人是用冀州的,我想他肯定是很好的运用了**兵战术(100训练刀,50训练弓,120训练骑),不仅战局前期可以配合队友,后期也能自己兵种配合作战,这就是策之所在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用冀州,荆州,司州的高手才是真正的高手。
关于意识的看法
关于侦察埋伏可视范围等问题。
要弄清楚以下几点:
1、主城范围内敌没将的情况下,我会埋伏的武将可在几格不被发现?不会埋伏的又是几格?
2、主城范围内敌出一不会侦察的武将,我方上述武将需要在几格外才不会发现?
3、上述情况如果敌城外有会侦察的武将,情况又如何?
4、上述情况主城换成一般城又有什么不同?
5、会侦察的武将在野外可以看到多远的敌方会埋伏和不会埋伏的武将?
6、上述5的情况换成不会侦察的武将情形又如何?
回答:1、6格,11格
2、6格,11格
3、要看情况,敌将近你时。7格,12格
4、4格,11格
5、5格,10格
6、3格,10格
团里的兄弟配合可能出现的问题
1、大局观太差
举例:如果你出来没将,小城,2家包围对方1家。除非你将好,能在2个季度灭掉对方,否则不要着急打对方,2家打一个,对方死定的。先把空城都打了,一可以补粮食加钱,二可以招将。有些团员不爱占城,这非常不好,城让别人占了,将都让人家录了,还打个P啊。不要怕占副城,就算你占了城,对方打了,你也可以知道对方是什么兵打你,总比对方来了你主,你连是什么兵都不知道要强。
2、不听指挥
一般一个局里,有一个人负责指挥全局,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抢着录将。打某些关键的城,一定要听指挥,第几个月打下,要清楚的报告给同盟,或者不着急打下,听同盟安排什么时候打下。
3、偷袭
最近发现这个问题很多了,一个战局里,我多次提醒同盟(好多是团内的)小心偷袭,结果还被偷。防止偷袭是很重要的,我能预测到对方来偷袭,是因为我经常去偷人家,我知道在什么时候会走哪个路线偷袭。可是很多人不听,家里甚至不防守,你死不要紧,把补给全断,本来我可以杀对方的都杀不了。
4、关于兵种的相克
现在雍打并和冀,豫打雍,冀打豫,都很困难,这是因为兵种相克的程度提高。因此,如果周围是对方克你,你就不要进攻了,主防守吧,和同盟交叉换位,争取你去打你克别人的那家。而且要及时调整兵种的训练。
象冀洲,如果周围是抢,你要考虑练刀。而雍洲如果周围是冀或并,你要考虑练骑兵(其实雍的骑只比冀少2训),不要忽视辅助兵种的训练,往往决定胜负的就是辅助兵种。出其不意,出了相克对方的兵种,能改变整个战局的走向。
5、要学会迁都
迁都不是坏事,迁都可以为以后的胜利打基础。G.C.D放弃了延安,最后不还是夺取了全国的胜利?迁都可以有效拖延战局,令对方疲于奔命,他侦察你再出兵要多花多少指令,你有足够时间调整或等同盟来帮你。因此不要怕迁都,我最多的一次迁都了7次,照样把对方都杀了。
6、要善于总结
不要以为被灭是坏事。你是怎么被杀的,好好想明白,是不是有借鉴的地方,是不是可以用别人杀你的方法杀别人。这就是打完后要思考的问题。不要打完了就完了,真正的高手,同样的错误不会范2次。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大好形势下,就不要出君主了(尤其是500兵),纵然曹操也有阵亡的可能。
和对方抢关(或大城),尽量不要用君主去抢,而且最好要侦察,你用君主去抢,阵亡了不就完蛋了。
以上先说这么多,希望作战部不要是一个名存实亡的部门,真正运转起来,努力提高大家的战术水平。我不要求某些团员在短时间内能对大局观有很大提高,但局部战术和配合一定要有所长进。我如果一个月不打,我照样和新人一样差。因此,多总结,多请教,多学习,才是不断提高的基础
随后讲讲心态了:
现在三国已经玩了很久了,菜鸟也少了点。我认为,
无论和谁打,积分还是比赛,都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别以为他是高手你就会出现一些害怕的现象,尤其在比赛的时候,那样你在气势上就已经输了一半了。你必须要对自己有信心,你要知道,你也是个高手,你也知道用什么战术。我想你也已经打了很多仗的,操作和意识也许差点,但是一定要在气势上不甘示弱才行。打积分的时候,碰到菜鸟,你对他一定要高度警惕,不能大意。记住:骄兵必败! 还有就是要带着争胜的念头去打,每当局势不妙时,人们便有一种放弃努力的趋势,我想那是一种失败者的态度,相反,坚持胜利者的姿态才是正确的。一旦情况不好的时候,你只有倍加努力,你应该用更加努力的操作和思考去面对逆境。始终坚信,我不会失掉这一局,任何人都能做到这一点,这种态度的作用会让你感到惊奇的。
还有,我想提的就是不管输赢,都不要逃跑!
意识是兵种对战精髓深刻的理解,是出于对最终胜利和优势积累为目的一切思考和实现方法。我觉意识应该归为几个基本能力:规划流程的能力,统筹判断全局的能力,信息的获取和时机把握的能力,调配经济兵种的能力,策略的运用和创新能力。意识是从前人或自己经验中学习,总结,计算,提炼的它需要思考但是速度比思考快,往往感觉上就是下意识地作出判断和决断,实战中你大脑中浮现的一长串清晰而又正确的操作步骤......
呵呵~写不下去了~!大家给点意见~!
补充几点:
1,战局相对有利时千完别把君主置于险境,阵亡对手是翻盘的常用手段;
2,不管是大优或大劣的形势,头脑都要保持冷静,化优势为胜局也有个过程,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自己必死局面也要千方百计给对手制造麻烦,消耗对方指令,兵力,时间,往往会拖出变数;
3,准备一击必杀对方时,不要一个人查了盟友就不查了,这个指令不要省,一起去个7.8个兵时下指的时间有限,分析走位也需要时间,打字也要时间,一步走错可能满盘输掉.
其实很多是靠平时基本功的积累加上大赛经炼,一步步来吧,不可能一步登天,走位不熟炼完全是因为平时的练习不够,对形势判断不明,不知兵该往哪走,出兵时机何时出营等,也是平时对局面分析思考的不多,总之,要善于思考,多多总结.
杂论三点:
一,开局不敢拿城的问题!这个问题仍然很严重,很多人都用的理由是:拿了副城会掉主城士气!我也不想再说多少主动拿城的好处与对战局的影响,光比防守,被人直接压到主和先有副城做缓冲,哪个更容易有机会守,可以计算的。
二,往后拿城,不去接敌!这个问题我最头疼,说了多少次心理方面的问题了,很多时候道理都懂,做起来却都难。心理作用是相互的,你往后打说明你怕了,那对方胆气就足,与第一个问题同样,当对方向你靠近拿城,直接连着你的主了的时候,我想你肯定会心慌慌,要放阵要防守,形势不全倒?有些话重复也没意思,大家实践中多多比较好了,我说说我的大部分战局吧:除非地形限制,一般我都有前后很多城,有时候主城连3个副,我都不在乎,阵基本是看情况,大部分战局中用阵都是在其他地方,往往我主都空。这样我兵压出去的时候,根本不用太担心家的,因为我把防家的指令都用在进攻方面,我往往在兵力上要高过对方,那对方防守都来不及,哪还有空来偷我,就是想来偷,走都要他走几季度,我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当我占主动的时候,我肯定有多的指令去慢慢建阵出法刀之类的,当在劣势的时候,指令都是宝贵的很,往往不够防守用,所以,抢战机占主动才是关键,用空间换时间,有足够的回旋地方就有足够的发挥机会,外加迁城的时机把握,声望问题根本不用多考虑,一局迁个4到5次,到最后声望都没满是常事,因为我总会有办法保证外面有生力军,往往迁一次就能换来灭一家,总是值得的,别说这是偏攻的打法,不稳当,要知道我的防守指数却是在进攻之上的。
三、其实防守诀窍很简单:算对方的行动时间出最有效的兵种!每季度3指令都要用到最佳,什么时候出**共可射粮食,什么时候出法刀,什么时候出主力兵,都是有选择的,可能现在说起来有点空洞抽象,大家可多在战局中琢磨,放阵都是有先后的,往往3阵没2阵一**兵作用大。
顶!!!!!!!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newbbs.sgconline.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