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在官渡之战中第三件大功:慧眼如炬,识得许攸来降是真非诈
建安五年,十月。 许攸叛袁绍来投曹操。(本小文盖叙荀军师之事,至于许攸来投曹操的原因不予详述。)
许攸之叛袁投曹,是整个官渡之战的的一大关键。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许攸给曹操集团带来的一条关于袁绍军的重要军事情报,即:
“袁绍已遣淳于琼等领万余兵迎运粮,驻于乌巢,将骄兵惰,宜击之!”
何所谓稍纵即逝,逝不再至的良机?这便是了!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延误战机不仅仅是对敌人的宽容,更是对己方的残忍!因为延误一条重要战机而于整场战役的胜利失之交臂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特别是作为当时兵势偏弱的曹操一方来说,更加有必要牢牢把握和抓住每一个机会,特别是许攸投曹所带来的这条至关重要的军事情报。
而面对许攸的“袁绍已遣淳于琼等领万余兵迎运粮,驻于乌巢,将骄兵惰,宜击之!”这条颇为诱人的军事密报,据三国志载,“曹军诸将皆疑”,即怀疑许攸来降的真实性和这条军事密报的可靠性。
唯有荀攸和贾诩二人深信不疑,并深劝曹操袭取乌巢。曹操信然。
后来的事情便是大家所熟知的了。 曹操留下荀攸和曹洪守营,自将步骑五千往,衔枚缚马口,步兵抱束薪,连夜袭取乌巢。淳于琼在天明时于乱军中被斩杀。在乌巢的一把映天大火中,曹操取得了整个官渡战役中最为关键的一场重大胜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