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标题: [推荐][原创]分享]大家来测一下自己是三国的哪一位人物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嘿嘿的    时间: 2006-4-1 00:58
标题: [推荐][原创]分享]大家来测一下自己是三国的哪一位人物
[分享]大家来测一下自己是三国的哪一位人物
http://www.shoppy.com.tw/op.php?name=fatestreet&func=sanguo

作者: 美须公    时间: 2006-4-1 11:20
占算的結果美须公的代表武將是《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3 21:22:50编辑过]

作者: 柳桥    时间: 2006-4-1 19:57
周瑜,生於西元一七五年,死於西元二一○年,東吳大將。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訪廬江東南)人。出身官宦之家,儀錶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孫策死後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西元二○八年)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吳蜀聯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後進取南郡時,被曹仁的伏兵射傷。但有人批評其為人器量狹小,陰狠刻毒,見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處處加以暗算。後被諸葛亮三次激怒,箭瘡發作而死。

  事實上,從諸葛亮用計激周瑜的情形來看,不僅周瑜有瑜亮情結,諸葛亮也有亮瑜情節呢!所以,對周瑜的這番批評,實在非常不公允!

我是周瑜..........................


作者: 蜗牛大侠    时间: 2006-4-2 17:00
占算的結果, 蜗牛大侠 的代表武將是《張遼》。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為人慷慨忠烈,善撫士卒,深通韜略。原為呂布部將,布敗後為曹操所擒,雖刀斧加頸,全無懼色,操甚奇之,遂延為上坐,優禮相待,遼感其意,始歸曹操。赤壁戰後,鎮守合淝以當東吳,孫權數攻合淝皆為張遼所阻,致使江南小兒聞其名而不敢夜啼,威震吳邦。後隨曹丕征吳,為吳將丁奉射傷,至江都不治而亡。官至前將軍晉陽侯,諡曰剛侯。


作者: 彩七七    时间: 2006-4-3 18:56

占算的結果, 彩七七 的代表武將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3 18:57:54编辑过]

作者: 蜗牛大侠    时间: 2006-4-3 23:22

原来我常常会丢东西
后来我把自己弄丢了

哈哈,丢给谁了?


作者: daffodilr    时间: 2006-4-5 11:28
占算的結果,您的代表武將是《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作者: 箭箭虚发    时间: 2006-4-13 01:14
我是    董卓
作者: 漠邪    时间: 2006-4-13 12:13

我是 魏延

谁敢杀我?


作者: 忘记失败    时间: 2006-4-13 22:07
我代表武將是《姜維》。

  姜維,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穀縣)人。父姜炯,天水郡功曹,後死于戰場,姜維任參軍。西元228年,諸葛亮兵出祁山,奪取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鎮守天水的魏將薑維歸附蜀漢,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西元234年,諸葛亮病死五丈代。從文字上看,古代"羌"、"薑"字形相近,一音之轉。

  姜維的一生為蜀漢政權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歸附蜀漢後曾先後四次隨諸葛亮出師北伐,立下了許多戰功。諸葛亮逝世後,他從容鎮定,有條不紊地整頓軍馬安全撤退。費禕死後,他總攬軍權,曾先後多次出兵北伐,決心完成前人未竟事業統一天下。直到劉禪投降,西蜀滅亡後,他還想利用鍾會復興蜀漢,可見出他忠於蜀漢的堅定信念。

  另外,姜維在繼承相貫徹諸葛亮的"和夷"政策、改善民族關係、加強民族團結方面,也作了許多努力,有一定貢獻。諸葛亮死後,薑維為涼州刺史。西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變亂,薑維率兵前往平定。隨後又出兵隴西、南安、金城一帶,大戰魏將郭淮、夏侯霸於洮西。這兩次出兵,他都注意貫徹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撫了少數民族,調整了民族關係,實現了民族團結的願望。

  有人說,諸葛亮特別器重薑維,除了薑維自身的才略之外,主要是因為姜維是少數民族將領,熟悉民族地區的人情世俗及自然形勢。重用他不僅有利北伐,而且體現了"和夷"政策。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

[em01][em01]
作者: 逝如风    时间: 2006-4-14 15:41
我是关羽啊~~~~
作者: 天地男儿    时间: 2006-4-18 01:56
占算的結果, 天地男儿的代表武將是《黃忠》。

  黃忠,字漢升,蜀國五虎大將最後一位,南陽(今河南省南陽)人。最初在劉表屬下任中郎將鎮守長沙攸縣。當曹操南下時,仍忠守長沙。後劉備派關羽攻長沙時,城破被困,降了劉備。劉備平荊南四郡後,隨其進取四川,常打先鋒,勇冠三軍。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取漢中時,黃忠在定軍山用計斬曹軍大將夏侯淵,大敗曹軍,被封為征西大將軍。使一口大刀,箭法精良,百發百中,年歲雖大,卻常不服老。劉備為漢中王後,拜忠為後將軍,後賜關內侯。 220年,黃忠病逝于營寨中,享年七十五歲。後人有詩歎道:

老將說黃忠,收川立大功。
重披金鎖甲,雙挽鐵胎弓。
膽氣驚河北,威名鎮蜀中。
臨亡頭似雪,猶自顯英雄。


作者: bx2311911    时间: 2006-4-18 22:35
标题: 我是太史慈

  占算的結果, 王庆旺 的代表武將是《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義。年輕時曾用奇謀截取州官方文件化解地方之危,因而聲名大噪。孔融因仰慕而常照顧太史慈母親,後來黃巾賊圍攻孔融,太史慈突圍討救兵解了圍。投靠同郡的劉繇時,曾與孫策肉搏並奪下頭盔。後來被孫策所抓而投降(參見註一)。劉繇死後與孫策約定日期去安撫劉繇的無主一萬多士卒,並且如期而返(參見註二)。曾平定劉磐之亂,孫權因此把南方託付給他。

【註一】太史慈原是劉繇的部下, 有一次, 孫策和太史慈相遇, 兩人打了起來, 太史慈的馬被孫策刺中, 手戟也被孫策勾住, 但太史慈也奪下孫策的頭盔, 這個時候雙方的部下都趕到救援, 所以兩人不分高下。
  三年後,在另一埸戰爭中,太史慈被孫策軍生擒。當太史慈被押到孫策面前時,孫策解開太史慈的繩索,並且說服太史慈,太史慈受了感動,孫任命太史慈為將。
【註二】劉繇死後,孫策派太史慈前去安撫收攏劉繇部下。孫策左右的人擔心太史慈回到老窩會據地為王,紛紛勸阻。但孫策不為所動,並與太史慈約定完成任務的時間。結果,太史慈果然不失所望,圓滿達成任務!

  這就是守信不阿的太史慈,與用人不疑的孫策的故事。


作者: bx2311911    时间: 2006-4-18 22:37
标题: 我是太史慈

  占算的結果, 鹤冲天 的代表武將是《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義。年輕時曾用奇謀截取州官方文件化解地方之危,因而聲名大噪。孔融因仰慕而常照顧太史慈母親,後來黃巾賊圍攻孔融,太史慈突圍討救兵解了圍。投靠同郡的劉繇時,曾與孫策肉搏並奪下頭盔。後來被孫策所抓而投降(參見註一)。劉繇死後與孫策約定日期去安撫劉繇的無主一萬多士卒,並且如期而返(參見註二)。曾平定劉磐之亂,孫權因此把南方託付給他。

【註一】太史慈原是劉繇的部下, 有一次, 孫策和太史慈相遇, 兩人打了起來, 太史慈的馬被孫策刺中, 手戟也被孫策勾住, 但太史慈也奪下孫策的頭盔, 這個時候雙方的部下都趕到救援, 所以兩人不分高下。
  三年後,在另一埸戰爭中,太史慈被孫策軍生擒。當太史慈被押到孫策面前時,孫策解開太史慈的繩索,並且說服太史慈,太史慈受了感動,孫任命太史慈為將。
【註二】劉繇死後,孫策派太史慈前去安撫收攏劉繇部下。孫策左右的人擔心太史慈回到老窩會據地為王,紛紛勸阻。但孫策不為所動,並與太史慈約定完成任務的時間。結果,太史慈果然不失所望,圓滿達成任務!

  這就是守信不阿的太史慈,與用人不疑的孫策的故事。


作者: 飞雪静飘    时间: 2006-4-19 00:38

  占算的結果, 飞雪静&# 的代表武將是《呂蒙》。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東吳國大將。呂蒙原本只是一武夫,少年時不喜讀書,經孫權勸告,發奮讀書。後來成為三國時代智勇兼備的名將。魯肅死後,呂蒙升任東吳都督,與陸遜合謀收復了荊州,殺了守將關羽父子,使其威名遠播。後於一場酒宴中暴斃死亡。


作者: 飞雪静飘    时间: 2006-4-19 00:39
不会吧,我是吕蒙,我有那么英雄吗?
作者: 飞雪静飘    时间: 2006-4-19 00:41

  占算的結果, WEN 的代表武將是《大喬》。

  東漢末年,東吳世家喬玄,即後世所稱之「喬國老」,家業豐實,與孫堅家為世交,往來頻仍,相互支援結親。

  喬玄生有兩位出水芙蓉般美麗的女兒,皆有沉魚落雁之容,姐妹倆兒都知書達禮,通音律,曉詩文,尤其女紅一事更是名聞遐邇。後來喬家大姑娘(世稱大喬)嫁給孫策,二姑娘(小喬)嫁給周瑜!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西元 200年),孫策於打獵時遇刺受重傷,大喬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飲,全心照顧,然孫策仍藥石罔效逝世。大喬傷痛欲絕,數度昏厥,並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孫策臨終前曾拉著她的手,要她照顧幼弟孫權(18歲),助他接掌大權,並除奸討逆,使大喬只好打消原來念頭。後來孫權對皇嫂仍萬般尊重,也在大喬與眾臣如張昭周瑜魯肅等人的輔佐下,很快地團結江東各股勢力,建立威望,進而重新掌控大局了。據說大喬在孫權稱帝(西元 229年)之後,即不再過問俗事,深居簡出,青燈古佛,寧靜詳和,安享天年矣!

呵呵,这次好了,换个名字变大乔了.


作者: 美须公    时间: 2006-4-19 00:49
以下是引用飞雪静飘在2006-4-19 0:39:00的发言:
不会吧,我是吕蒙,我有那么英雄吗?

其威名遠播,後於一場酒宴中暴斃死亡。

妹妹你酒量怎么样?

听哥一句话,以后少喝酒多吃菜


作者: 飞雪静飘    时间: 2006-4-19 01:01
论公斤级的,要不要喝点.
作者: 美须公    时间: 2006-4-19 01:08
以下是引用飞雪静飘在2006-4-19 1:01:00的发言:
论公斤级的,要不要喝点.

啊,是吗?只是我不太喜欢喝啤酒!


作者: 飞雪静飘    时间: 2006-4-19 01:12
呵呵,
作者: 逝如风    时间: 2006-4-20 15:38

  占算的結果, 陈芒芒 的代表武將是《關羽》。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醜。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于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後人有詩歎道:

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作者: 马腾云    时间: 2006-5-10 23:41
为何我算不了呢?
作者: 寒冰幻影    时间: 2006-5-11 01:11
我是关羽,真是有点邪门。难道我真的象关2“身在曹营心在汉”
作者: 浪天涯    时间: 2006-5-11 11:12
占算的結果, 浪天涯 的代表武將是《呂蒙》。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東吳國大將。呂蒙原本只是一武夫,少年時不喜讀書,經孫權勸告,發奮讀書。後來成為三國時代智勇兼備的名將。魯肅死後,呂蒙升任東吳都督,與陸遜合謀收復了荊州,殺了守將關羽父子,使其威名遠播。後於一場酒宴中暴斃死亡。

嘿嘿,纯当娱乐!


作者: 赵子龍    时间: 2006-5-11 12:26
占算的結果, 赵子龍的代表武將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西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西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西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西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西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西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我的代表将是諸葛亮,不错不错!


作者: 小葵老公    时间: 2006-5-12 13:50

我是黄忠哎,居然是这个老头子……


作者: 马腾云    时间: 2006-5-12 23:48

晕 我真名占算结果是貂婵

不过还好 马腾云这名是刘备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newbbs.sgconline.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