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
“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公西征张普,至陈仓(今陕西宝鸡),将自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入氐;氐人塞道,先遣张、朱灵等攻破之。夏四月,公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今甘肃徽县北)。氐王窦茂众万余人,持险不服,五月,公攻屠之。西平(今青海西宁)、金城(今甘肃永靖西北)诸将演、蒋石等共斩送韩遂首。秋七月,公至阳平(今陕西勉县西)。张鲁使弟卫与将杨昂等据阳平关,横山筑城十余里,攻之不能拔,乃引军还。贼见大军退,其守备解散。公乃密遗解 、高祚等乘险夜袭,大破之,斩其将杨任,进攻卫,卫等夜遁,鲁溃奔巴中。公军入南郑,尽得鲁府库珍宝。巴、汉皆降。复汉宁郡为汉中;分汉中之安阳、西城为西城郡(治所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北,辖境相当今石泉至安康间汉水流域一带),置太守;分锡、上庸郡,置郡尉。”
《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云:
“却说曹操兴师西征,分兵三队:前部先锋夏侯渊、张;操自领诸将居中;后部曹仁、夏侯,押运粮草。早有细作报入汉中来。张鲁与弟张卫,商议退敌之策。卫曰:‘汉中最险无如平阳关;可于关之左右,依山傍林,下十余个寨栅,迎敌曹兵。兄在汉宁,多拨粮草应付。’张鲁依言,遣大将杨昂、杨任,与其弟即日起程。军马到阳平关,下寨已定。夏侯渊、张 前军随到,闻阳平关已有准备,离关一十五里下寨。是夜,军士病困,各自歇息。忽寨后一把火起,杨昂、杨任两路兵杀来劫寨。夏侯渊、张急上得马,四下里大兵拥入,曹兵大败,退见曹操。操怒曰:‘汝二人行军许多年,岂不知兵若远行疲困,可防劫寨?如何不作准备?’欲斩二人,以明军法。众官告免。操次日自引兵为前队,见山势险恶,林木丛杂,不知路径,恐有伏兵,即引军回寨,谓许褚、徐晃二将日:‘吾若知此处如此险恶,必不起兵来。’许褚曰:‘兵已至此,主公不可惮劳’。次日,操上马,只得许褚、除晃二人,来看张卫寨栅。三匹马转过山坡,早望见张卫寨栅。操扬鞭遥指,谓二将曰:‘如此坚固,急切难下!’言未已,背后一声喊起,箭如雨发。杨昂、杨任分两路杀来。操大惊。许褚大呼曰:‘吾当敌贼!徐公明善保主公。’说罢,提刀纵马向前,力敌二将。杨昂、杨任不能当许褚之勇,回马退去,其余不敢向前。徐晃保着曹操奔过山坡,前面又一军到,看时,却是夏侯渊、张二将听得喊声,故引军杀来接应。
| 于是杀退杨昂、杨任,救得曹操回寨。操重赏四将。”
下边又用2400多字的篇幅才叙述完上边《三国志》中的一段说,所用笔墨是《三国志》同文的9倍多。
曹操进军汉中事,志书写得简要,小说写得比较详细,且基本上符合历史事实,加之艺术、形象地刻划人物,感染力超过志书数倍。正因为它是在尊重历史真实基础上的加工和提高,所以就有长久的生命力。电视剧《三国演义》民众爱看,史学研究者也爱看,既有艺术享受,又有知识可取。毫不讳言,目前港、台拍的某些历史电视剧,只图票房价值,以武打引人,有的只有三分或二分历史事实,七八分都是虚构,其艺术的生命力也就是逗人一笑而已,更不用说历史真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