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前面在赤壁之战时,周瑜攻击南郡,孙权攻击合淝时,孙权是因为曹操派遣张喜援军而撤退。现在孙权再来攻击合淝,以十万大军之众,看看曹操还能派多少援军。却不料张辽等人以七千名就能守城,而且还主动攻击,孙权攻城前,张辽袭击先下马威;孙权不攻城而撤退,张辽也尾随袭击,前后两次都差一点影响到孙权本人。那么就证明了孙权再也无力动摇曹操,因为举国之力,聚集十万大军,还加上全吴上下的精锐名将,都无法北上,还在逍遥津一役差一点被捉。 如果说赤壁之战,令曹操不能南下;而合淝逍遥津之役,亦让孙权无力北上。而逍遥津的功臣张辽成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张辽是名将而胜利,也不是因为张辽有什么奇谋妙计,而是因为张辽极力主战的心。所以不仅张辽可以成功,任何人只要肯战,就会有张辽的成功。 这次战争不是因为东吴武将的无能,不能衡量情势,无法稳住阵脚,以致于撤退遭袭。要不然攻击合淝之前的皖城之战孙权如何打赢?而东吴举国而来,要评批为无能,也有点太过。事实上前几年曹操进攻濡须时,就是因孙权的军势肃然,见无机会攻击,才撤军回府。孙权的纪律还相当整齐,从没有像符坚的溃散,就可看出,东吴的军队阵脚不稳只是一时,整体上还非常有秩序。 孙权大军来袭,先锋队伍不齐,张辽发动攻击;孙权大军撤退,后卫防护不周,张辽发动攻击。总之,孙权一有缺点,张辽就发动攻击,这就是张辽的战心。如果不积极进取,就算敌人摆明有缺点,还不敢动手,那还是没用。曹爽面对司马懿的逼退,并非毫无反击机会,若是号召起兵,恐怕情势逆转,但是曹爽选择不战,后来就因无战心而灭亡。 至于会不会利用敌阵不稳,这就要强调张辽的战斗意志。因为暴虎溤河的勇气,并无益于事,如何利用敌人的弱点,打击缺点,才是将军之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