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标题: [转帖]真实 三国 [打印本页]
作者: 信步漫游 时间: 2008-5-14 08:23
标题: [转帖]真实 三国
桃园三结义——《三国志》上没有关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的记载,只是说他们恩若兄弟。
青龙偃月刀——关羽的兵刃是长矛,其实吕布的兵刃也是长矛,张飞的兵刃并非丈八蛇矛,而是一般的矛。
三英战吕布——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卓的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人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温酒斩华雄——此乃江东猛虎孙坚所为。
徐州诛车胄——此乃刘备所为。
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所为。
土山约三事——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古城斩蔡阳——此亦乃刘备所为。
华容放曹——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单刀赴会——本末倒置,实乃鲁肃单刀会关羽,“单刀”乃军士之佩刀。
水淹七军——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 刮骨疗伤——此时华佗已经死了两年,因此并非华佗所为,似乎只是一般的军医所为。
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
关公与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
关公月下斩貂蝉——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如果是真事,关羽也太不配做男人了。
关羽的儿子——关平是关羽的亲生长子;关兴是文官,年轻的时候就死了;关索乃虚构人物;关羽还有一女,相传叫银屏,嫁与李恢之子。顺便说一下张苞,他还为成年就夭折了。
赤兔马和周仓——赤兔马确为吕布所骑,但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周仓在《三国志》中没有记载,而且也有很多和《三国演义》记载不相符的野史,似乎是个虚构的人物;至于,追命吕蒙,玉泉显圣等,不用说也知道是子虚乌有,不多说。综观《三国演义》关羽之壮举,也就斩颜良是史实,其他均为移花接木或虚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4 8:23:42编辑过]
作者: 信步漫游 时间: 2008-5-14 08:23
历史上的诸葛亮
用兵如神——历史上的诸葛亮善于内政治理,用兵并非其所长,可通过下面事实说明。
火烧博望坡——此乃刘备所为,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草船借箭——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
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赤壁之战——只有智激孙权是史实,其它诸如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三气周瑜——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七擒孟获——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 。
作者: 信步漫游 时间: 2008-5-14 08:24
六出祁山——诸葛亮伐魏五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
空城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后出师表》——乃后人伪托,并非诸葛亮所作。
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心虚。
作者: 信步漫游 时间: 2008-5-14 08:25
1张飞字益德,非翼德
2华雄被孙坚所斩杀,非关羽温酒斩华雄
3马超为报父仇而反曹? 马超起兵反曹,马腾〔当时在长安任官〕因此被曹操所杀, 非曹操杀马腾,马超为报父仇而起兵。两者因果颠倒。
马超不顾爹娘死活而起兵?请看详细的前因后果:西元208年 曹操欲南征〔即讨伐刘表等,十一月在赤壁大败而回〕。为了怕马腾捣乱,于是劝诱他到中央任官〔卫尉〕。长子马超被任命为偏将军,留在关中的槐里〔□西兴平市〕继续带领父亲的旧部属,马腾家族则全部迁到邺城 。 西元211年 曹操派锺繇讨伐汉中张鲁,命令夏侯渊率军会师。这极可能是曹操的计谋,因为攻伐汉中,大军须经过关中,关中诸侯必疑心而起兵反抗,高柔曾劝告曹操,曹操的智商也不可能不明了,所以曹操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以伐汉中为名,激诱关中起兵反抗〕”。关中诸侯基本上受到朝廷册封,曹操不能平白无故出兵征讨。所以关中的马超、韩遂等一如曹操所愿的出兵反抗时,曹操也就名正言顺的“讨伐逆贼”。9月,操以离间计大败马、韩联军。 西元212年五月,曹操杀马腾,屠三族〔三族:父族、母族、妻族〕〔此举是为了报复马超在去年起兵抗曹。三国 演义说马腾奉衣带诏欲谋刺曹操被杀,不合史实〕。 西元213年 马超再度兵败投*张鲁。张鲁欲把女儿嫁给他,有人警告说:「有一种人连爹娘都不爱,怎能爱别人?」张鲁打消念头。
总结:马超会起兵可说是曹操一手策划的阴谋,所以评定马超「不爱爹娘」实在有失公平。马腾在正史上是一个投机份子,东汉末年时就一直叛服无常,常趁乱攻击地方。曹操明里推举 他到中央任官,实际上是挟持掌控他,并牵制马超。所以马腾将全族内迁到到曹操的地盘,就注定是悲剧上演的开始。曹操先激起马超的反抗,再藉此诛杀马腾三族,所以悲剧的 幕后超级大导演为曹操,副导演为无知的马腾,马超只能算是可怜的配角。
作者: 信步漫游 时间: 2008-5-14 08:25
4 曹操逃亡时被捉,结果中牟县令放他走,此县令并非陈宫。
5 被丑化的周瑜,很多人认为三国演义中曹操被丑化得最厉害,其实周瑜所受的委屈不亚于曹操。周瑜在正史中是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才,甚至连相貌也一表人才;赤壁之大捷可说是他一手导演 的杰作。可是三国演义为了强化孔明的智慧,把周瑜描写成心眼狭小、攻于心计的武将。孔明三气周瑜在正史并没有提到,周瑜面 临曹操数十万大军,非常需要刘备的二万兵力帮助,不可能动不动就要谋杀孔明。我们在欣赏三国演义精采的情节时,也要了解历史真实的面貌。
6 赵云当阳救幼主,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字子龙〕在当阳县长阪〔长阪为地名 ,不是山丘名,三国演义说成长阪坡,是不正确的。〕 单骑冲入曹操数十万大军中,在怀抱阿斗〔刘禅〕的情况下 ,不但杀出重围,还干掉了曹军五十多员大将,连曹操都看得目瞪口呆。这被公认为三国演义最精采的片段之一。 赵子龙因为单骑救幼主这场惊天动地的个人秀,经常蝉连三国最具魅力的英雄榜首。城主台南老家附近就有一个 地方叫作子龙里,路旁有赵子龙手拿长枪、腰挂青虹剑、怀抱阿斗的骑马大雕像,每次上下学都要看上几眼,脑中想到 「连地方都以他的名字为名」,简直是酷的让人忌妒。 现在让我们看看正史的描述: 「先主〔刘备〕为曹公〔曹操〕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刘禅〕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升〕为牙门将军。」〔三国志赵云传 〕。 资治通鉴只提到: 有人告诉刘备说:「赵云已经向北逃走〔义思就是降曹〕 」刘备把手戟掷过去,说:「赵云绝对不会抛弃我。」不久 ,赵云抱着刘禅归来。〔柏阳版资治通鉴〕
两本书对这一段经过都写得很简略,这并不令人意外,正史连决定三国鼎立的赤壁之战经过也只是寥寥数语带过,〔中国史书一般都不详述战争经过〕陈寿的三国志更是以“内容简略”出名。 三国志提到赵云因此被升为牙门将军,这证明他在当时的表现值得赞扬。当然,单枪匹马冲入敌方阵营中,在重重包围 下,不但救出婴孩,还杀了五十多名大将,似乎浪漫过了头 。三国演义的确用夸张的写法描述这段英雄史,不过很多人包括城主在内,却不忌讳把它当真,理由如下: 1. 赵云武艺过人,人尽皆知〔正史提到:孔明第一次北伐失利撤退,赵云在子午谷走在部队后面亲自断后,军资因此几乎没有任何损失〕。即使在怀抱阿斗的情况下,杀了五十几员魏将并不夸张。 2. 曹操率数十万大军南征,但是只以五千轻骑日夜追杀刘备部队,两军相遇,刘备溃逃,曹操军队掠夺被丢弃的军资和俘虏随军南逃的百姓,所以各部队各自为政,乱成一团 。赵云如果是冲入数十万军容严整的敌军,又能安然逃脱 ,那三国演义百分之百会被城主归类为科幻小说。如果对方是有如土匪到处掠夺,散成一片的五千兵马,赵云单骑救主,又能轰轰烈烈地安返,就一点也不夸张了。
|
|
|
作者: 信步漫游 时间: 2008-5-14 08:26
7 徐庶降曹的原因,徐庶的母亲在当阳也被俘虏,于是指着心向刘备说:「我和将军共建霸业,全*此方寸之地。而今娘亲失踪,方寸已乱 〔成语:方寸大乱〔形容内心或脑袋一团乱〕的由来〕,留在这里对你没有帮助,请就此别去。」于是投奔曹操。三国演义说徐庶因为曹操在南征之前就捉了徐庶的母亲,并且伪造书信,诱骗他到曹营。这和正史不合。刘备阵营似乎很体谅徐庶的离去,诸葛亮在益州时就公开称赞过徐庶。
8 糜夫人伤重跳井自杀?赵云推倒土墙盖井? 三国演义提到:糜夫人因为伤重不想连累别人,把阿斗托付给赵云后,就投井自杀。赵云悲伤之余,推倒土墙掩盖水井 ,以免糜夫人的尸体受辱。正史记载刘备两个老婆〔指甘夫 人和糜夫人,孙权之妹是在赤壁战后才过门〕在当阳皆安然无恙。所以也没有赵云推倒土墙盖井之事。
9 张飞在长阪桥扬威? 张飞在长阪据水断桥〔拆除桥梁,据守河岸〕,曹操大军因畏惧而不敢前进。这一段在正史有记载。不过三国演义提到 :张飞在桥上大吼,曹军夏候杰因此肝胆俱裂被吓死。这当然是小说的夸张写法,以常理来推断是不太可能。现在的长阪并没有叫做长阪桥的桥梁,所以张飞据守的桥梁应该是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桥梁。
10 小丑蒋干的真面目 蒋干绝非三国演义所描述的那样痴呆,还被周瑜耍的团团转 。正史中的蒋干以辩才闻名当时,是个人才,又和周瑜是老友,所以曹操派他过江当说客。周瑜明了他的来意,于是展示美丽的侍女,珍贵的的宝物给他看,并且说:「大丈夫处事,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 若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蒋干一直微笑,不说一句和政治有关的话。回去后报告曹操,说周瑜志向远大,不是言语所能动摇。演义描述蒋干当说客不成,反而中计,使得曹操误杀蔡瑁、张允。这不合史实。
11 张飞怒鞭督邮? 张飞怒鞭督邮?其实真正的肇事者是刘备。让我们看看正史 的描述:先主(刘备)讨黄巾贼有功,除(授与官职)安喜 。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两百,解绶〔系印章的丝带〕系其颈,着马柳(下民服装)弃官亡命。(三国志。先主传)为什么刘备要杖打督邮,最后弃官潜逃?典略有记载这件事的原因:朝廷下诏书要州郡淘汰一些因军功而当官的小吏,刘备在黑名单里头。督邮到安喜县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了便前去求见。督邮称病不见,刘备大怒,把督邮捆绑于树上 鞭杖百余下,最后刘备逃亡。三国演义描写督邮求贿不成 处处刁难刘备,惹得张飞怒鞭督邮。把官场的丑、张飞的鲁刘备的正,描述得丝丝入扣。虽不符合史实,不过情节铺设相当精采,生动刻划了老实人在丑陋官场的为难和无奈。
作者: 信步漫游 时间: 2008-5-14 08:27
曹操谋刺董卓 卓徵召曹操为官,操不愿意而逃亡。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未提到
刘备娶孙权之妹 正史有记载
死诸葛吓跑活仲达 正史有记载
12 关羽刮骨疗伤〔兼论华佗身亡年代〕 关羽刮骨疗伤时面不改色的事迹,在正史里头有记载。正史并未言明是谁帮他刮骨疗伤,也没说关羽何时中毒箭使手臂受伤。如果依三国演义情节,关羽是在北伐攻打樊城时受伤 ,那肯定不是华佗帮他刮骨疗伤,因为那个时候华佗已经不在人世间。三国志正史记载:曹操的爱子曹冲病危时,曹操一直懊恼不该杀死华佗,使爱子无人可救。曹冲死于西元208 年,所以华佗早在西元208年以前就不在人世间了。关羽是在 西元219年北伐,华佗至少已死了十几年。同样的道理,曹操死于西元220年,三国演义说曹操在病危时杀了华佗。也不符合史实。 另据程喜霖【华陀之死及其生卒年】,华佗死于西元208年, 享年六七岁。
13 蜀汉有五虎将吗 ?〔再次评论赵云〕正史从未提到蜀汉有五虎将。刘备打败曹操,占有汉中后, 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各为前、右、左、后将军,魏延 为汉中太守,赵云并未并列其中。三国演义说赵云也被任命 为中将军,与关、张、马、黄合称为五虎将,并不符合史实 。赵云的地位类似曹操的许褚,皆为君王的侍卫官和禁军的队长,这种职位当然是受到君王极端信赖的人才足以担任, 不过也由于职位性质,统领大军出外打仗的机率自然大为减少,更不用谈立战功升官了。赵云少有统领大军的机会,所以也就难以评论他的领兵作战才能。不过从正史和野史来推断,赵云的政治思维相当不错,打仗有勇有谋,个性上又没有关、张 二人令人不敢恭维的缺陷,刘备非常信赖他也是无庸置疑的 ,刘备临终时,赵云是极少数被托孤的人选之一。 这样一位好人才,难怪三国演义会极力美化他,还帮他升官。实际上赵云官位并不高,年纪也比刘备还大〔项羽和刘邦也有同样的情况。刘邦比项羽老了几十岁,但是在戏剧中,项 羽反而成为满脸胡子的老生,刘邦变成白面小生〕,都无损中国人对他的敬仰 。 顺便一提:在正史记载中,曹操就真的有五虎将。诸位猜猜 是哪五位?答案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颌、徐晃。被列为五虎将之中,可说是武将至高的荣誉,曹操也藉此拢络这些人才的向心力。至于夏侯敦、夏侯渊、曹仁等人,才高功高官大,与前五位相比毫不逊色,不过他们皆是曹操族人, 所以曹操用不着拿五虎将之名拢络他们。
14 曹真的真面目 还记得那个老是打败仗,而且看到孔明写的信就被气死的曹真吗?三国演义为了突显孔明和曹真的接班人司马懿的智慧 ,把曹真写的一无长处。曹真果真那么没用吗?实际上刚好相反,正史的曹真不但战功彪炳,更让诸葛亮吃了不少苦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曹真的部将张颌在街亭大败马谡,使情势逆转。曹真更精确算准了诸葛亮下次会攻陈仓,所以 先派郝昭防守。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大军就是因为屡攻不下陈仓,只好撤兵。曹真还主动率大军想要大举攻蜀,结果因为连续大雨造成路断而班师。他最后是病死于洛阳,并非被诸葛亮写信骂死。曹真的长子曹爽就真的是无能,他因为专权,最后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兄弟慌张不知所措,他的谋士桓范因此大哭说:曹真乃一世英雄,没想到却生了一群蠢猪。 以下为武将死因和正史不合者
黄忠,夷陵之役时战死 病死〔未参加此役〕
张辽,曹丕攻吴时战死 病死
张苞,北伐时跌落溪涧而死 早夭
作者: 信步漫游 时间: 2008-5-14 08:27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真有此事,原因是吕伯奢的儿子欲抢夺财物和报官领赏才死的,罗贯中为了污蔑曹操还编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
2.换巾脱险:是孙坚叫祖茂戴头巾逃走引开敌军,祖茂也没死.
3.温酒斩华雄:华雄并非关羽所杀,是被孙坚的部队杀的.
4.三英战吕布:是罗贯中要夸大吕布的勇,没有此事,且虎牢关和汜水关是同一地方不同时期称呼.
5.吕布杀董卓:他们是为了一位宫女,职位「貂蝉」而分裂了,不在王允的意料之内.
6.曹嵩之死:是陶谦派人去杀的.
7.吕布击退六将:没有此事,也是罗贯中要夸大吕布的勇.
8.血战宛城:是张绣,贾诩利用曹操和邹氏的谣言起兵的.
9.借头息怒:是虚构的,是罗贯中为了污蔑曹操.
10.梦中杀人保护自己:是虚构的,是罗贯中为了污蔑曹操.
11.辕门射戟:真有此事,不过距离没那麽远.
12.关羽降曹:是关羽作战失败被俘虏,且遇到张辽就自动投降了,更没有三个条件.
13.关羽斩颜良:真有此事,但是是张辽先削弱颜良,关羽在旁边杀出来斩了他.
14.关羽斩文丑:是徐晃杀的.
15.过五关斩六将:是虚构的.
16.博望坡之战:是刘备打的,此战发生在西元202年,早了孔明出山五年,且没有直接用火攻,是刘备放火烧了百姓的房子让夏侯敦得不到战利品,再设伏兵击退的,但好不容易的胜仗被孔明抢了功劳.
17.赵云百万军中救阿斗:敌人没那麽多,是五千,且那是刘备叫他「断後」而非自愿,杀的武将也不是五十名,只有九名,但仍然很勇敢.
18.长阪桥张飞吓退曹军:也是刘备的命令,後来刘备自己跑了,张飞没有故布疑阵,也没有用气势吓死夏侯杰,是曹操觉得张飞很勇敢才不再进兵的.
19.苦肉计:黄盖是有诈降,但没被打.
20.草船借箭:这是孙坚,孙策的策略,罗贯中为了在孔明脸上贴金故意编的.
21.周瑜使反间计:是罗贯中为了让曹操看起来很笨而编的.
22.借东风:是罗贯中为了在孔明脸上贴金故意编的,东至会刮东南风的事周瑜知道,曹操也知道,只是曹操没想到周瑜会在那时攻击.
23.火烧赤壁:火烧赤壁的是周瑜,不是孔明.
24.计算华容:又是罗贯中为了往孔明脸上贴金,孔明根本没想到曹操会走华容道,是刘备想到的,他派关羽去追时曹操时,曹操已经跑了,不过由此可知孔明的军事才能恐怕还不如刘备.
25.华佗之死:是因为他帮曹冲医病很慢,曹操认为他是故意要害死曹冲将他处死,他死在西元208年,当然不可能帮关羽刮骨疗伤(西元219年).
26.三气周瑜:又是罗贯中为了美化孔明,周瑜是死在自己本身的疾病,跟孔明没关系.
27.攻打西川:是庞统和法正,不是孔明的功劳.
28.马腾之死:是马超为了篡位,不顾父亲死活发动军队造反才害马腾被处死的,後来还说要为父亲报仇,这种人实在……
29.汉水之战:是罗贯中为了在孔明脸上贴金故意编的.
30.水淹七军:那是天灾,不是关羽的策略.
31.杨修之死:他死的时候是45岁,是罗贯中为了让读者恨曹操而说他34岁.
32.甘宁之死:他是病死的,不是被沙摩可杀死.
33.黄忠之死:他也是病死的,不是死於战争.
34.陆逊的策略:不是一开始就坚守不出,而是被蜀军击败後才坚守不出.
35.火烧籐甲兵:真有此事,不过火攻不是孔明想到的.
36.李严,司马懿害孔明北伐失败:是罗贯中为了替孔明打败仗找藉口.
37.马谡失街亭:司马懿那时还没和孔明对垒,破街亭的人是张郃.
38.空城计:司马懿那时还没和孔明对垒,自然不是真的.
39.张郃之死:司马懿那时还没和孔明对垒,当然不可能害他遇到伏兵而死.
40.火烧葫芦谷:罗贯中为了在孔明脸上贴金而编.
41.延寿祭坛:想也晓得是假的,罗贯中为了丑化魏延而安排他害孔明的祭坛失败.
42.死诸葛吓走活仲达:虚构的,孔明死後蜀军便偷偷撤退了.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newbbs.sgconline.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