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丝诸葛菜 掌故轶闻: 唐代诗人刘禹锡撰写的《嘉话录》里记载“荆州缘山野间,有菜,大叶而粗茎,其根若大萝卜,土人蒸煮其叶而食之,可以抗饥,名之谓诸葛菜。云武侯南征,用此菜行于山中,以济军食。诸葛所止,令兵士独种蔓箐者,取其才出甲者生啖,一也;叶舒可煮食,二也;久居随以滋长,三也;弃去不惜,四也;回则易寻而采之,五也;冬有根可食,六也;比诸蔬菜,其利不亦薄乎?三蜀之人,今呼蔓箐为诸葛菜,江陵亦然”。这段史料说明,诸葛亮在帮刘备建立蜀汉疆域的南征北战中,不但令士兵“独种蔓箐”“以济军食”,而且还传授给当地的群众。这就是人们把蔓箐叫诸葛菜的原因所在。 原材料:腌诸葛菜(大兜菜)250克、猪肥瘦肉100克、鸡脯肉50克、熟火腿50克、精盐2克、料酒2.5克、姜丝4克、大蒜丝5克、味精1克、熟猪油25克、麻油25克、鸡汤50克。 做法: 1、腌诸葛菜洗净,同猪肉、鸡脯肉、熟火腿分别切成细丝。 2、炒锅置旺火上,下麻油烧热,下姜丝煸出香味。放猪肉丝、鸡丝煸炒,下精盐、料酒、诸葛莱丝、火腿丝约炒二分钟,放鸡汤稍焖,加大蒜丝、味精、淋熟猪油起锅盛盘即成。 评析:蔓箐又名大兜菜,既可鲜食,亦可腌藏作成菜,用腌制好的诸葛莱,配以肉丝、鸡丝、火腿丝等同煮。其色泽斑澜,原料多样,味道鲜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