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标题: 如果庞士元不早逝,他的功绩会盖过诸葛孔明吗? [打印本页]

作者: tzdqyxgs2046    时间: 2007-10-30 15:36
标题: 如果庞士元不早逝,他的功绩会盖过诸葛孔明吗?
如果庞士元不早逝,他的功绩会盖过诸葛孔明吗?
修改内容 引用 回复 楼主 得意巍巍 发表于 2007-07-03 09:59:50
  1. &lt;SCRIPT&gt;<br>document.write('<div>'+ubb2html(bbrrToEnter("庞统字士元,刘备谋士。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外号“凤雏”先生,与诸葛亮齐名。庞统其貌不扬,却胸怀韬略,素有大志,他是东汉末年、三国之初可遇而不可求的怪才。庞统平日和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是要好的朋友。庞统和诸葛亮在这些朋友中是出类拔萃的大才。世人称:“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br /><br />在赤壁之战前夕,庞统曾受东吴大都督周瑜所托前往曹营献“连环计”,这在后来赤壁大战中火烧曹操连环船的成功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这场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胜利的基础。 <br /><br />赤壁之战胜利之后,刘备占领了荆州,任庞统为耒阳县令,在县官位上不理县事,后经诸葛亮、鲁肃再三推荐,被刘备任为副军师中良将。其实在这之前,庞统曾经希望留在东吴为孙权效劳,只可惜孙权嫌弃其面容丑陋不肯录用而失此良才。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与刘备进取川中时,在卉县(今四川省广汉北)落凤坡被刘璋手下名将张任用伏兵乱箭射死,当时只有三十六岁。死后追爵为关内侯。 <br /><br />小说《三国演义》将庞统之死归结为其立功心切,又不听孔明善言相劝,故而在进取西川的战斗中失利,中箭死于落凤坡。这也不能不说是罗贯中先生为了在小说中突出诸葛亮的一种方法,在《三国演义》中,庞统没有更多的智谋表现,而史实的庞统则与法正先后为刘备在野战、军事方面的倚重的智囊。陈寿先生比法正为程昱郭嘉,比庞统为荀彧。 <br /><br />后人也有人戏称说,司马徽曾说过:“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而刘备使二人全部归其麾下,则天下便无望矣! <br />&lt;/CC&gt;"))+'</div>')<br>&lt;/script&gt;
复制代码
庞统字士元,刘备谋士。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外号“凤雏”先生,与诸葛亮齐名。庞统其貌不扬,却胸怀韬略,素有大志,他是东汉末年、三国之初可遇而不可求的怪才。庞统平日和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是要好的朋友。庞统和诸葛亮在这些朋友中是出类拔萃的大才。世人称:“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在赤壁之战前夕,庞统曾受东吴大都督周瑜所托前往曹营献“连环计”,这在后来赤壁大战中火烧曹操连环船的成功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这场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胜利的基础。

赤壁之战胜利之后,刘备占领了荆州,任庞统为耒阳县令,在县官位上不理县事,后经诸葛亮、鲁肃再三推荐,被刘备任为副军师中良将。其实在这之前,庞统曾经希望留在东吴为孙权效劳,只可惜孙权嫌弃其面容丑陋不肯录用而失此良才。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与刘备进取川中时,在卉县(今四川省广汉北)落凤坡被刘璋手下名将张任用伏兵乱箭射死,当时只有三十六岁。死后追爵为关内侯。

小说《三国演义》将庞统之死归结为其立功心切,又不听孔明善言相劝,故而在进取西川的战斗中失利,中箭死于落凤坡。这也不能不说是罗贯中先生为了在小说中突出诸葛亮的一种方法,在《三国演义》中,庞统没有更多的智谋表现,而史实的庞统则与法正先后为刘备在野战、军事方面的倚重的智囊。陈寿先生比法正为程昱郭嘉,比庞统为荀彧。

后人也有人戏称说,司马徽曾说过:“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而刘备使二人全部归其麾下,则天下便无望矣!
</CC>

作者: tzdqyxgs2046    时间: 2007-10-30 18:06
如果庞士元不早逝,他的功绩会盖过诸葛孔明吗?
<-- 发表于 2007-03-27 15:44:49
-->
修改内容 引用 回复 楼主 得意巍巍 发表于 2007-07-03 09:59:50
  1. &lt;SCRIPT&gt;document.write('
  2. <DIV>'+ubb2html(bbrrToEnter("庞统字士元,刘备谋士。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外号“凤雏”先生,与诸葛亮齐名。庞统其貌不扬,却胸怀韬略,素有大志,他是东汉末年、三国之初可遇而不可求的怪才。庞统平日和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是要好的朋友。庞统和诸葛亮在这些朋友中是出类拔萃的大才。世人称:“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BR><BR>在赤壁之战前夕,庞统曾受东吴大都督周瑜所托前往曹营献“连环计”,这在后来赤壁大战中火烧曹操连环船的成功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这场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胜利的基础。 <BR><BR>赤壁之战胜利之后,刘备占领了荆州,任庞统为耒阳县令,在县官位上不理县事,后经诸葛亮、鲁肃再三推荐,被刘备任为副军师中良将。其实在这之前,庞统曾经希望留在东吴为孙权效劳,只可惜孙权嫌弃其面容丑陋不肯录用而失此良才。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与刘备进取川中时,在卉县(今四川省广汉北)落凤坡被刘璋手下名将张任用伏兵乱箭射死,当时只有三十六岁。死后追爵为关内侯。 <BR><BR>小说《三国演义》将庞统之死归结为其立功心切,又不听孔明善言相劝,故而在进取西川的战斗中失利,中箭死于落凤坡。这也不能不说是罗贯中先生为了在小说中突出诸葛亮的一种方法,在《三国演义》中,庞统没有更多的智谋表现,而史实的庞统则与法正先后为刘备在野战、军事方面的倚重的智囊。陈寿先生比法正为程昱郭嘉,比庞统为荀彧。 <BR><BR>后人也有人戏称说,司马徽曾说过:“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而刘备使二人全部归其麾下,则天下便无望矣! <BR>&lt;/CC&gt;"))+'</DIV>')&lt;/script&gt;
复制代码
庞统字士元,刘备谋士。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外号“凤雏”先生,与诸葛亮齐名。庞统其貌不扬,却胸怀韬略,素有大志,他是东汉末年、三国之初可遇而不可求的怪才。庞统平日和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是要好的朋友。庞统和诸葛亮在这些朋友中是出类拔萃的大才。世人称:“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在赤壁之战前夕,庞统曾受东吴大都督周瑜所托前往曹营献“连环计”,这在后来赤壁大战中火烧曹操连环船的成功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这场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胜利的基础。 赤壁之战胜利之后,刘备占领了荆州,任庞统为耒阳县令,在县官位上不理县事,后经诸葛亮、鲁肃再三推荐,被刘备任为副军师中良将。其实在这之前,庞统曾经希望留在东吴为孙权效劳,只可惜孙权嫌弃其面容丑陋不肯录用而失此良才。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与刘备进取川中时,在卉县(今四川省广汉北)落凤坡被刘璋手下名将张任用伏兵乱箭射死,当时只有三十六岁。死后追爵为关内侯。 小说《三国演义》将庞统之死归结为其立功心切,又不听孔明善言相劝,故而在进取西川的战斗中失利,中箭死于落凤坡。这也不能不说是罗贯中先生为了在小说中突出诸葛亮的一种方法,在《三国演义》中,庞统没有更多的智谋表现,而史实的庞统则与法正先后为刘备在野战、军事方面的倚重的智囊。陈寿先生比法正为程昱郭嘉,比庞统为荀彧。 后人也有人戏称说,司马徽曾说过:“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而刘备使二人全部归其麾下,则天下便无望矣! </CC>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newbbs.sgconline.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