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论坛
标题: [分享]夺冠了,可是我确高兴不起来 [打印本页]
作者: (哲别) 时间: 2007-9-21 22:50
标题: [分享]夺冠了,可是我确高兴不起来
策4名人历经1年多,靠策4玩家夺冠,主力成员都已经成长起来了,可是我确完全没有心情。
分团由于缺少人数多余10人掉级了,还不能复活。
我不清楚大家对分团的概念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阻击敌团的工具?
我建立分团的时候不是这样想的,我是想让更多的人去感受秋猎的比赛氛围,让更多的人更快速的成长。
可是,这月秋猎比赛竟然每场缺席几乎达半数,2,3,4场都是我临时凑的人凑够了,
最后一场实在无能为力,人都跑光了,在怎么凑,还是少了5个人,难道真到了放假的地步?难道大家真的不需要锻炼了?
如果分团真的没人来打,也没什么存在的必要了,大家都不在乎,我在努力有什么用呢?
一切都在大家。
作者: 286320493 时间: 2007-9-22 03:05
辛苦了。
作者: 丁雄 时间: 2007-9-22 10:10
军团是大家的,大家都要珍惜啊。
白白浪费了200万策和战功了。。。。。。。
作者: 金庸多多 时间: 2007-9-22 11:34
我觉得哲别的精力也有限
带领主团拿冠军已经很累了
分团的组织分配再来安排确实有些力不从心(吃点大力丸?呵呵!)
分团应该有人站出来主动分担工作才是哦!
不过这次分团资格被取消
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弥补的措施....
作者: 秋风凉 时间: 2007-9-22 15:01
是应该好好总结下分团的问题了.相信大家都不希望分团就这样解散了.
哲别的意思大家也都清楚,创造条件让大家去感受比赛的氛围,提高自身实力,时刻准备补充到一线.
分析了一下感觉分团部分人员有些自命清高,认为到分团来好像有些不够他的身价,对比赛自然消极怠慢,也直接导致分团落了这么个下场,真的有些痛心.
不过这里也有些其他因素,比如分团成立时间短,小组人员不稳定,组员之间缺乏沟通和配合,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对比赛重视不够.
建议从长远考虑分团还应保留,1 选拔分团小组组长,考察一段没责任心的,不合格的立马换人.2 确定分团小组成员,3 由主团选派优秀人才对分团进行日常管理.4 经常组织分团小组与主团小组友谊赛.
作者: 长征SOS 时间: 2007-9-22 16: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哲别) 时间: 2007-9-22 16:57
现在需要的是多几个诸葛11,秋风凉这样的人,分团下次报名我肯定还会找一个,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还有几个能真正站出来,把去分团比赛当回事的人
作者: 长征SOS 时间: 2007-9-22 17: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eliun 时间: 2007-9-23 02:47
恭喜名人夺冠~第一次玩三国策就是在这个团,一直关注你们,祝你们在以后的比赛中过关斩将,一路凯歌!
作者: (哲别) 时间: 2007-9-23 17:43
哦,什么时候开始玩的啊?
叫什么名字啊?
现在在那玩?
作者: Jeliun 时间: 2007-9-26 21:26
这在里的ID叫万里追风驹,现在在电三锦囊计九锡府,一直关注名人~
作者: 浴火十八 时间: 2007-9-29 08:40
别别辛苦了
不要灰心,大家还是很支持你的嘛
俺一直高呼口号的:支持名人.......
作者: (哲别) 时间: 2007-9-30 19:09
下月分团在不出力,主团很难打的了,虽然我们怎么打都是打,但下月我们的困难会更多。
作者: (哲别) 时间: 2007-9-30 19:12
以下是引用Jeliun在2007-9-26 21:26:00的发言:
这在里的ID叫万里追风驹,现在在电三锦囊计九锡府,一直关注名人~
恩,知道的,去年想回来帮军团打,但要军团提供宝物,那是很不现实的,军团的比赛宝物必须自己准备,不知道你在九锡府比赛宝物是谁准备的?呵呵。军团是大家的,所以需要大家一共来支持。
作者: hsjok 时间: 2007-9-30 19:21
王剪是我团枪王,发挥最稳定的横空组成员之一,秋猎和卧龙中多次创造反盘奇迹。他在本团的比赛宝完全自给自足。[em01][em01]偶然去某团帮忙的话,自然不会有什么宝物,谁也不可能在每个区都有大号,都准备比赛宝。
作者: (哲别) 时间: 2007-9-30 19:36
我想不想和你争什么,最早他是从名人出去的,可以说他第一个大号在卧龙岗三国名人录,
只是不知道他怎么跑到新区去了。
作者: 福大将 时间: 2007-10-11 12:15
打场比赛还真不容易啊~
作者: 三国策周 时间: 2007-10-11 18:03
加油~~~~~~~~~~~
| 欢迎光临 三国策论坛 (http://newbbs.sgconline.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